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大地之歌──用德文唱唐詩

很多我認識的朋友,「聽音樂」就是「聽歌」,一定有人唱的才算數,聽不慣純演奏的音樂。理由一大堆:例如有他們喜歡的歌星啦、有「歌詞」聽沒有那麼「悶」啦、有歌詞才容易明白其含意啦……

曲與詞

「歌曲」是由兩大元素組成的,一是「曲」,二是「詞」。有些作者可以兼任作詞,但是很多情況之下是由兩個人分別負責的。基本上「作曲」和「作詞」是兩套完全不同的專業。如此,問題來了。


究竟是先作曲,還是先作詞?我想一般是先由音樂家寫好旋律,再找文學修養好的人來作詞的作法比較盛行。中國有代表性的「宋詞」便是當時文人根據現成的調子來「填詞」;所以翻開詞選一看,原來「滿江紅」除了大家熟悉的岳飛填的一闕還有其他人的作品,其他流行的曲牌〈菩薩蠻〉、〈賀新郎〉、〈浪淘沙〉、〈漁家傲〉、〈沁園春〉等等也如是。只不過很多曲譜已經失傳,今人只有吟詠其文字而不能唱出來了吧了。

反其道而行之,便是先寫詞再配曲了。這個方法似乎在中國樂壇不大流行,但是在西方音樂中不乏這類作品。

18、19世紀的西洋古典音樂中,有頗多是把現成的名詩配上音樂來唱的。最著名的便是貝多芬第9交響樂最後一個樂章,由大合唱團唱出德國席勒的名詩〈歡樂頌〉。此外,有一個潮流,也是利用時人或前人的名詩,一首詩譜成一首歌,為「藝術歌曲」(Lieder)的一部份;其中的表表者便是只活了31歲的短命天才舒伯特了,其〈冬日之歌〉、〈美麗磨坊少女〉、〈天鵝之歌〉都是一套套百聽不厭的藝術歌曲,成為樂壇瑰寶,永垂不朽。當代最偉大的德國男中音Dietrich Fischer-Dieskau一生便前後灌錄過〈冬日之歌〉六、七個版本之多。

中國唐詩在19世紀已在歐洲有譯本出版,於是竟然有配西洋音樂以德語唱唐詩的作品!這便是今次要介紹,偉大作曲家馬勒所寫的鼎鼎大名〈大地之歌〉了。

說馬勒

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活了僅51年,可是留下的作品豐富,有9首半大型交響樂,和幾套管弦樂或鋼琴伴奏的歌曲集,在20世紀掀起演奏和研究的熱潮。

馬勒是我最心愛的作品家之一,自從在大學畢業那年偶然得到一張別人丟棄的〈馬勒第四交響樂〉舊唱片,一聽之外便不能自拔。後來才知道這張J.Horsenstein指揮的錄音是偉大的演繹;跟著買了一張E.Inbal指揮的第二(復活)交響樂。乖乖,不得了,這首長達78分鐘的音樂,我接著兩個星期,每天都要不間斷的聽一次,之後陸續買齊馬勒全部作品來欣賞,並且不斷增購不同版本以資比較研究。

馬勒是在奧地利帝國屬下的波希米亞出生的猶太人;他出身貧寒,父親只是個車夫。但他是早熟的天才,少年時代進入音樂學院,畢業後不久丟下一切轉讀哲學,但重返樂壇不久便成了指揮,自此名聲大噪,四十歲左右便成為維也納歌劇院總監。他性情孤僻,要求極之嚴格,團員對他又敬又畏,期間維也納歌劇院是世界上水準最高的。

馬勒不以指揮的成功滿足,每年他都利用休假的時候在鄉間別墅作曲。他以作文響樂為主,寫歌劇為副。死前的不足二十年間便累積了極為豐富的作品,可惜在他有生之年,人們只欣賞其指揮,對其作品未予重視。他在1908年間創作〈大地之歌〉,之前已經寫了8首交響樂,鑑於貝多芬、舒伯特均寫成9首交響樂便逝世,所以他把原為〈第9交響樂〉的作品改名為〈大地之歌〉,希望能逃過一劫。

且不要罵馬勒「迷信」和「八卦」,他一生比其他人多閱世間生離死別之苦,兄弟姐妹連他一共14人,其中8人夭折。他41歲才結婚,未幾生下一個愛女,不料六歲便夭折,使他哀痛不已。最不幸的是醫生亦診斷出他有心臟病,而且沒法醫治,所以宇宙無常、人生苦短是他反覆探索的思想主題。

結果寫成〈大地之歌〉之後,他死不了,還寫了一首〈第9〉和半首〈第10〉。可惜〈大地之歌〉要到1911年底才有機會首演,而他早在幾個月前已逝世,聽不到了!

唐詩〈大地之歌〉


馬勒從未到過中國,也不懂中文,大概也未聽過中國音樂。他憑藉的是唐詩的德文譯本(Hans Bethge的〈中國之笛〉),而德文譯本又是從較早的法文譯本(Judith Gautlier的〈玉書〉)翻過來。一翻再翻,復隨意增刪,詩文自然面目全非。難得的是馬勒居然頗能參透詩中意境,而寫出有點東方味道的旋律!

〈大地之歌〉共分六個樂章,各自有獨立標題並附唐詩原作者名字,可惜樂章標題並非原詩題目:

1. 〈人間飲酒悲歌〉 (李太白)
2. 〈秋日孤客〉 (錢起)
3. 〈青春〉 (李太白)
4. 〈美女〉 (李太白)
5. 〈醉春〉 (李太白)
6. 〈送別〉 (孟浩然,王維)

中外學者費了很多時間,參詳那自由發揮的德文譯詞,才溯本尋源從大堆唐詩之中找到最有可能的「原作」,如下:

1. 〈悲歌行〉
2. 〈效古秋夜長〉
3. 〈宴陶家亭子〉或〈姑孰亭序〉(未有定論)
4. 〈采蓮曲〉
5. 〈春日醉起言志〉
6.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和〈送別〉

這些詩都不是「床前明月光」之類家傳戶曉的作品,能夠水落石出,真要多謝學者的努力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