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6日 星期五

庶民電影「生活秀」

「生活秀」是根據同名的當代著名中篇小說拍成的電影,原作者是池莉,由思蕪改編為電影劇本,霍建起導演,陶紅、陶澤如主演,曾獲得2002年第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

女主角陶紅在片中的出色表現,使她得到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華表獎最佳女主角、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生活秀」的「秀」是英文“show”的音譯,電影描寫一個在武漢擺路邊大排檔、自力更生的女子的故事。

電影是夢工場,很多時候會流於逃避主義,特地給與觀眾一些自己沒有辦法經驗的事物。這類電影的人物,每每是英雄豪傑、才子佳人,觀眾看電影時把自己代入主角之中數十分鐘,得到特別的滿足感。

另一類電影描寫普通人的生活,日本電影界稱之為「庶民電影」。我十分喜歡這類電影和這個稱謂,其中的大師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都是我的偶像。庶民電影並不容易拍,正如繪畫前輩說:「畫鬼易、畫犬難」;拍觀眾熟悉的生活和人物,既不能失實,又要引起他們的興趣和共鳴,繼而要傳達導演的訊息,真的不容易。

中國改革開放後,城市和鄉村都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冒起了一些新的社會階層。「生活秀」開場不久,觀眾便可以感受到現代都市的脈搏──重慶的通宵夜市「吉慶街」。電影和小說,都是以通常要睡到下午才起床的女主角被吵醒來開始的。
陶紅演的女主角名來雙楊,是個離婚婦人,是這條夜市街上的第一個「個體戶」,經營燒鴨頸大排檔已經十多年,每天賣十五斤,內外的事情也夠她忙,只有一個外省來的民工「小妹」幫她。每個通宵燈火通明的夜市中,看盡人生百態、社會的縮影。

經營餐館之外,來雙楊家中也有不少煩惱:爸爸早年與姘婦私奔;媽媽早死;祖屋被人佔用了很多年,多方交涉總是收不回來;哥哥結了婚被逼住到老婆的娘家去,受她欺負;嫂子下了崗終日炒賣股票不理家庭;弟弟染上毒癮要她花了很多錢幫他戒毒......這一切都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出現的普遍社會問題。

有一個「開凌志車」的大款客人,特別喜歡到雙楊這家「久久酒店」吃宵夜,晚晚都來,已經一年多了,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故親近她。她和他這段關係,加上她沒完沒了的家事,成為貫徹全劇的骨幹。

來雙楊的幫手「小妹」,一度單戀她上了毒癮的弟弟。為了討好住房局的楊局長,她半哄半逼的安排了小妹與局長的智障兒子的婚姻(使我想起「香魂女」中的斯琴高娃)。終於在楊局長的斡旋之下,把祖屋收了回來。

導演給陶紅一個很特別的造型:劉海頭、兩頰邊的垂髮、趿著時下的高跟拖鞋、煙不離手。陶紅演出這個角色,可謂費盡心力,把一個潑辣、幹練、怠倦、閱盡世情、精於計算、感情豐富又外表夠cool的時代女性,活脫脫的表現出來。陶紅演這齣電影而屢次獲獎,的確實至名歸。

本片的高潮結局,是來雙楊終於對追求者首肯,還主動提出到度假村幽會數天,以身相許,這種大膽的女性,在以前的中國電影中不多見哩。

池莉以女作家的細膩筆觸,在小說中有肆無忌憚、淋漓盡致的性愛和心理描寫。電影則以大雨和迷濛的玻璃後的兩人親熱的身影交待。小說有文字之利,落實寫出她的心境。我認為小說和電影交待這一段各有千秋。

電影把原本來雙楊知道客人沒有興趣和她長相廝守,兩人悵惘地平靜分手的結局,改成大雨中激烈吵架後分手。至於哪一個好些,是見仁見智了。

「生活秀」導演霍建起

霍建起是新一代的中國導演,1995年執導第一齣電影「贏家」。他講究電影形式的新銳、鏡頭語言的現代感;但是認為無論有多前衛,觀眾對電影的認同還是會「往生活上靠」,所以特別注重貼近生活的題材。(根據上海新民晚報的訪問)

他的其他作品,有「那人那山那狗」、「暖」、「歌手」、「藍色愛情」都大受好評。身在澳洲,又堅持只看自己買的原版影碟,我只看過「生活秀」和頭兩齣。
他把「生活秀」原著的背景,由武漢搬到他喜歡的重慶。重慶多霧多山,特別能反映女主角的複雜心境,我覺得這個改動不愧別出心裁。

「生活秀」作者池莉

池莉,1957年生,1979年醫科畢業,任職醫生。1983年考進武漢大學中文系成人班,1987年畢業,任編輯。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代表作除了「生活秀」,有「來來往往」、「口紅」、「小姐你早」等,特別關注平民生活,作風坦率,有武漢的獨特地方色彩。

池莉寫這篇近五萬字的「生活秀」小說,獲得空前的成功。電影之外,又改編成電視劇,由于慧演來雙楊;另外有話劇版本,由王姬主演。于慧和王姬,都是影后級、來頭不小的女演員,所以有人以「一炮三響」來形容這小說的成功。
報載有人看過電影或電視劇,特意來到武漢這條吉慶街憑弔一番,甚至訪尋來雙楊的下落,這個故事的深入人心,可見一斑。

「生活秀」小說可以在http://www.bookhome.net/showbook.asp?id=11344線上閱讀或下載,電影的VCD/DVD也很容易租或買到。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