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7日 星期三

<臥虎藏龍>:電影、原著、作者

<臥虎藏龍>在2000年以雷霆萬鈞的姿態,奪得四項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導演李安〉、最佳音樂〈譚盾〉、最佳藝術指導〈葉錦添〉和最佳攝影〈鮑德熹〉。<臥虎藏龍>是國際投資的華語電影,網羅了中、港、台的人才傾力攝制,得獎的李安是台灣人、譚盾是大陸人、葉錦添和鮑德熹是香港人,可算是平分秋色,皆大歡喜了。

<臥虎藏龍>電影

<臥虎藏龍>的優點在於其整體製作出色,電影結構嚴密,文場和武場分佈平均,劇情推展順暢,娛樂性豐富;服裝和佈景十分考究,中國味濃郁,不愧為「視聽之饗宴」。

提起導演李安,很多人會馬上聯想起他的<斷背山>、<飲食男女>、<喜宴>,甚至,都是擅長描寫人情世故的作品。且勿忘記,他有部早期作品<推手>,故事是台灣退休老人〈郎雄飾〉到美國投靠移民兒子,與洋媳婦合不來,乃到唐人街餐館打工維生。老人是太極高手,閒來義務教拳。有天流氓來餐館搗亂,他出手用太極拳把他們打得如倒地葫蘆,這段戲已顯出他處理動作場面的確不同凡響哩。

以往我們讀武俠小說,武林高手飛簷走壁、登萍步水、劍如飛鳳、刀若遊龍的能耐,早已在心中長留印象。一直以來,這麼多的武俠電影,何嘗不是努力把這些場面重現銀幕之上?但是像<臥虎藏龍>達到這樣高境界的肯定不多。主角周潤發、章子怡、張震都本來不懂武功,楊紫瓊和鄭佩佩都原本學舞蹈轉拍武俠片,能夠有這樣好的表現要歸功於動作指導袁和平和攝影鮑德熹了。

以往限於拍攝技術,電影中的「輕功」總使人覺得未夠過癮,跟小說的描寫尚有很大距離。<臥虎藏龍>當然仍得用鋼絲吊著演員的血肉之軀飛來飛去,但交待了俠士如何在飛行中雙腳在牆邊或水面不時「輕輕一點」,顯得特別好看─章子怡蒙面盜劍大戰楊紫瓊、周潤發與章子怡竹林追逐兩場可謂經典場面。

電影是藝術製作和夢工場,紀錄片是另一個範疇;<臥虎藏龍>在這裡的電影首映中,我聽到後排有些洋觀眾在咕噥著“ridiculous!”我認為他們是缺乏cultural sensitivity〈文化感性〉和藝術品味。試問大受歡迎的西片Matrix,Charlie’s Angels和Lara Croft Tomb Raider何嘗不是真人在空中飛來飛去嗎?藝術之珍貴在於其「可觀性」而非「真實性」,這一點也不懂!

<臥虎藏龍>原著

<臥虎藏龍>以周潤發、楊紫瓊兩大明星掛頭牌,許多觀眾以為他們兩人必定戲份最重,兩人關係是故事的主線,看到一半才發覺並非如此,產生了少許矇混的感覺,影響了欣賞整齣電影的過程,使我感覺有一點遺憾。

其實<臥虎藏龍>由題目點已出故事的主線,但這個成語早已用得太濫,觀眾還以為是一句形容江湖的爛語!「虎」不就是張震演的綠林大盜「羅小虎」,「龍」不就是章子怡演的九門提督千金「玉嬌龍」嗎?他兩才是故事的主角。

<臥虎藏龍>是根據同名的武俠小說改編。原著是前輩級的武俠小說家王度廬,在1938年間寫作一系列共五部情節有關連的小說:

<鶴驚昆崙>:奇俠江小鶴與青梅竹馬的鮑阿鸞相戀,可惜鸞之祖父鮑昆崙乃鶴之殺父仇人,最後鸞護祖父而死。故事中下半部李鳳傑〈周潤發角色「李慕白」之父〉出場,結局時江小鶴託高手紀廣傑收李慕白為徒。

<寶劍金釵>:李慕白與女俠俞秀蓮〈楊紫瓊的角色〉相戀,可惜秀蓮已許配與慕白摯友孟思昭為妻,慕白情義不能兩全,更累思昭為他而死。

<劍氣珠光>:李慕白得「青冥劍」,奪得「點穴秘圖」,功力大進。江小鶴命其娶俞秀蓮,慕白仍遲疑不從,卒以兄妹相稱,同隱於九華山。

<臥虎藏龍>:慕白決心捨棄寶劍退出江湖,滿清九門提督之女玉嬌龍練得絕世武功,個性反叛,故意盜劍搗亂。嬌龍又與塞外大盜羅小虎相戀,釀成日後的悲劇。

<鐵騎銀瓶>:嬌龍與小虎分開,產下私生子鐵芳,交與方氏夫婦照料,方氏竟將之掉包〈女「雪瓶」〉,後來鐵芳又為鏢客韓文佩所收養,鐵芳長大後與嬌龍偶然竟成為忘年之交,受其託找尋小虎與銀瓶。故事最悲慘的是親生父母分別死在兒子面前,「龍埋大漠」、「虎葬冰山」。可幸鐵芳與雪瓶終成眷屬,是全系列小說唯一得到幸福的戀人。


<臥虎藏龍>作者王度廬

王度廬〈1909-1977〉,原名王葆祥,是滿州人,家道中落,自小喪父,中學也沒有唸完,旁聽北大的課程及在圖書館自學成才。他一生貧困飄泊,早年在北京,壯年在大西北謀生,所以對傳統文化以及塞外風情均有深刻體會。他的小說氣魄雄奇與他的經歷有很大關係。他早期寫了不少言情小說,30年代末期在青島應友人之邀在<青島新民報>開始寫連載武俠小說,ㄧ生共寫了十六部,大都是幾十萬言長篇。糊口的作品,當然不免堆砌情節拖長來寫的通俗手法。但是作者才情超卓,縱然是通俗小說,也有可觀之處,甚至有相當的文學價值!以通俗或武俠進入文學殿堂的,近有大家都知道的金庸,遠的有已成法國文學大師的大仲馬〈Alexandre Dumas,作品有三劍俠、基度山恩仇記等〉。

王度廬的武俠小說,不重武,反而以寫情取勝,這是因為他是以寫鴛鴦蝴蝶派小說起家,個人又憂鬱內向,想不到開闢了一片新天地!

王度廬在中國解放之後不能再寫這些「毒草」,在瀋陽教書為業。文革時更被逼下放遠郊昌圖縣,至死前不久才得返回比較近的鐵嶺市,但最終也未得回瀋陽。文革時他的作品單行本一如其他「四舊」,被拋進洪洪烈火之中,在大陸幾乎失傳,可幸部份在大陸民間及流出香港和台灣得以保存。他被逼寫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檢討文件,諷刺的是,審查他的檢討的幹部,根本沒有幾個曾經看過過他的作品!

王度廬生前寫武俠小說,沒有為他掙得財富來大大改善生活,反而添加了被批鬥的厄運。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人們才慢慢重新發掘和欣賞他的作品。<臥虎藏龍>電影揚威世界,如他泉下有知,也算是差堪告慰。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