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蕭芳芳

蕭芳芳原名蕭亮,兩歲時隨母親從上海到香港定居。五歲開始做童星,與中國影后胡蝶合演「苦兒流浪記」,又唱主題曲「媽媽好」。歌詞:「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直至今天依然膾炙人口。

少女時代的蕭芳芳,在六十年代成為香港影迷的青春偶像,和陳寶珠齊名。兩人風格各有特色:陳寶珠曾跟隨任劍輝學習粵劇,表現的是傳統的中國少女溫柔形象,多演正派的女俠(女殺手)、淘氣的小女兒(玉女添丁)、受欺凌的媳婦如(小媳婦)。蕭芳芳則是代表較洋化的時代少女典型,思想新潮,性格反叛,如在電影(彩色青春)、(飛女正傳)的表現,和陳寶珠是恰好兩個極端。

擁護兩人的影迷也分成兩派,互相攻擊勢成水火。擁陳的多數是十來二十歲的工廠女工(有個不好的名稱叫「工廠妹」);擁蕭的多是讀中學的女學生(俗稱「番書女」,即受英文教育的女生)和部分男影迷。

少女的蕭芳芳,長髮披肩,剪水雙瞳,高挑身材,形象野性又憂鬱;縱使歌藝普通、舞姿平凡、演技也未見出色,也使到大批影迷如痴如醉。到21歲時已拍了近200部電影,但她急流勇退,提早完結如日中天的事業,在影圈中淡出,到美國去讀大學。陳寶珠也差不多同期嫁作人婦,從此絕跡娛樂圈。

七十年代,蕭芳芳回香港,先在電視試探虛實。1976年梁普智拍「跳灰」,蕭芳芳演歌女角色,仍是少女形象的翻版,並不成功。她放棄了以前「過度自覺」的愛美形象,創造出一個戴近視眼鏡、梳「冬菇頭」、穿oversized格仔恤衫、傻呼呼的 「林亞珍」角色,竟然大受歡迎,還拍了「林亞珍」系列的電影。

1980年許鞍華拍「撞到正」,描述劇團鬧鬼的故事,蕭芳芳演粵劇花旦──這是她近作虎度門中角色的濫觴。早幾年她演縱容方世玉的母親苗翠花,已經有虎度門角色的八九成味道。

八十年代,蕭芳芳跟張正甫結婚,專心照顧家庭,又有移民的計劃;同時自幼的耳疾逐漸加劇,於是再次逐漸從影圈淡出。期間拍片不多,令人印象難忘的電影,是和吳耀漢合演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如果沒記錯,這是姜大衛導演的作品)。

「不是冤家不聚頭」中,蕭芳芳正式以「中年女人」的形象示人(「林亞珍」可是三十歲扮二十歲的尷尬嘗試,雖然喜劇的路線是走對了)。現今她成熟的短髮、略退了色的眼珠,不再是以前烏溜溜水汪汪的樣子、臉上多了些「老人斑」,才是大熟大勇,演藝修養方面有所突破。

若要追本溯源,蕭芳芳在「搶錢夫妻」和「虎度門」中的洒脫形象,都可以在「不是冤家不聚頭」中找到痕跡,包括說話的速度,聲調(「硬掘掘」的聲尾)和dry humour;一脈相承的是她在「虎度門」中移民英語班上示範「鬆馳動作」,和在「不」片中的練「自發氣功」同出一轍。

女明星由童星,青春偶像演到中年或之後,一直擔綱做主角的例子不少,最著名的有Elizabeth Taylor,Natalie Wood, Judy Garland,Katharine Hepburn(最厲害,從影超過50年,曾四度獲奧斯卡)和Jodie Foster。

至於刻意退出之後,又無意中在中年之後再創高峰的,咱們的芳芳也不弱。芳芳長年有耳疾,近年嚴重到了失的地步,乃要第二次退休。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