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歷史電視劇

華語電視劇──很多海外華人的精神食糧。

不少朋友告訴我,怎樣為了追看「雍正皇朝」,通宵追看多集,弄得第二天精神困頓,幾乎上不了班。

連篇累牘的電視劇,的確有其吸引的地方:人物多、情節豐富,尤其是每集的結尾都有一個懸而未決的關子,使觀眾心癢癢的想知道故事發展。

電視連續劇大致上分幾大類:

1. 「純粹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太多了,毋須舉例)
2. 名著改編(如金庸武俠小說、錢鍾書「圍城」、張恨水「金粉世家」......)
3. 有歷史背景,但大部分虛構(如「還珠格格」、「金枝慾孽」、「楚漢驕雄」......)
4. 號稱考究過歷史,情節有根有據的。

近年中國大陸投下不少資本,徵集很多編、導、演、美工人才,拍了不少大受歡迎的歷史電視劇,在電視上播完再發行影帶、VCD、DVD製品,行銷世界各地。

首先造成海內外極大轟動的,要數「雍正皇朝」。

「雍正皇朝」

「雍正皇朝」,是改編自二月河所著的同名「歷史小說」。二月河還有幾套寫康熙和乾隆的小說,洋洋百萬言,都因「雍正皇朝」電視劇的成功陸續搬上螢光幕,亦由此掀起古裝(尤其是清裝)「歷史劇」的熱潮。跟風者不少,例如「孝莊秘史」、「大腳馬皇后」等等。

「雍正皇朝」的製作十分認真,選角十分得宜,演員造型和演技都令人激賞。情節鋪排緊湊,符合為普羅大眾提供娛樂的要求。

由於電視劇的製作如此認真,佈景、人物稱謂、人物禮節等等都「真的一樣」,很多觀眾都覺得情節必有所本,相信歷史真相就是如此。

大家要知道,電視劇是職業編劇者寫出來的;他們並非專門的歷史學者,肯花時間翻翻歷史書而非憑空杜撰,已經很值得嘉許,不能期望電視劇情節嚴格符合史實。「雍正皇朝」受歡迎之餘,也曾被學者嚴厲批評不符史實。不過「歷史小說」和歷史是兩回事,最出名的「三國演義」,何嘗不是與歷史相去甚遠?讀者或觀眾要有心理準備。

例如雍正在即位之前,和其他王子爭奪皇位非常慘烈,怎會像劇中所述雍正埋頭苦幹、一心一意為國家做事、全無奪位野心,「無端端發達」的被康熙慧眼看上?此外,全劇對雍正一朝的事件選取的輕重嚴重失調,許多集的時間卻浪費在那一本「百官行狀」秘著,糾纏不清,而為數很多和影響深遠的的酷烈文字獄,只在近尾聲時單講一案。此外也有學者指出,事件先後的時間,不必要地弄錯了不少。

很多人稱道「雍正皇朝」,是它對雍正提出一個全新和「較客觀」的看法。以往的史家多苛評雍正為心腸陰險、手段毒辣的皇帝,本劇則強調他治理政事的勤奮和幹練、整肅吏治的功勞和不求私利自奉極儉的清廉性格,也算得是別出心裁,不過刻意隱去他的陰險和迷信喇嘛教的一面,未算公允。

「走向共和」

評論歷史人物的功和過,當然可以有不同的觀點。繼承「雍正皇朝」的成功,原製作人花了四千多萬人民幣製作更浩大的「走向共和」,交待晚清甲午戰爭到孫中山革命、袁世凱稱帝失敗為止的歷史,號稱「給觀眾還歷史的真相」。

「走向共和」最突出的地方,是異乎大陸一貫批判李鴻章為「賣國賊」的官方觀點,讚許慈禧也有愛護國家、精明治理的一面。它又打破孫中山一貫以來的崇高性格形象,描繪其衝動、任性和專橫的弱點。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給予袁世凱很多正面的評價。

我認為給與歷史人物新觀點值得做,但必須是根據史實作論斷,而不是先成立觀點再捏造劇情來支持。

「走向共和」2003年4月在中央電視台首映,每天一集,但是未幾即改變方式,「落雨收柴」式的一天播幾集,把59集在一個月之內播完。政府還飭令禁止在地區電視台重播。到底甚麼原因?有人猜測,可能是部分情節違反了官方對劇中人物的觀點。

我把59集的「走向共和」 VCD 版看了一遍,後來又聽人說,VCD版才是原版,電視上播出的已經是刪節版,有待識者指正。

「走向共和」時間橫跨三十多年,比「雍正皇朝」長,人物更多,而且牽涉不少外國人,其間是中國的生死存亡之秋,歷史大事之多和密集更屬罕有。

我最欣賞「走向共和」的是選角精采。幾個重要人物:慈禧(呂中飾)、李鴻章(王冰飾)、袁世凱(孫淳飾)、孫中山(馬少驊飾)都相貌酷肖,演技入木三分。連帶許多人物如光緒、黃興、張之洞、宋教仁、梁啟超、康有為、辜鴻銘......編導真有辦法,找到這麼多像真的演員。

「走向共和」有些部分的製作是極為認真的,劇中的日本人說日語、德國人說德語、俄國人說俄語,很不簡單。英國人說英語,可惜很多時用的是美國口音的演員,居然在一百多年前 "OK" 不離口!

今人編寫劇本,當然不可能完全知道當時的人說過甚麼話──皇宮內的對話倒是真有紀錄的,「清實錄」、「東華錄」記載得詳詳細細──藝術創作儘管可以杜撰,但是重要史實和發生的時間不能弄錯。

例如孫中山發動第一次革命時尚是留辮子,失敗後跑到日本才剪髮易服,劇中卻虛構孫中山在革命前當街剪辮,被官差毆打。又如孫中山拜見李鴻章上書時,並沒有打算要推翻滿清,只言「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但始終不獲接見,這是一件影響他思想轉變的大事。「走向共和」卻改為李鴻章親身接見了孫中山,孫還勸他推翻清廷,李鴻章以老弱推辭,這是不必要的捏造。

「走向共和」後三分之一明顯地後勁不繼,歷次革命的交待得過於草率;有刺恩銘的徐錫麟和炸五大臣的吳越,但其他重要人物如秋瑾的事跡、黃花崗一役和七十二烈士中不可不提的林覺民,都付之闕如,至為可惜。劇集反而浪費了好多集描寫一個不見經傳的「羅文參議員」和女記者的戀愛,把嚴肅的主題淪為肥皂劇的層次。

其實晚清政局波譎雲詭,把歷史事件如實交待已是枝葉豐富得很,何須胡亂編撰?各位讀者看「走向共和」,請勿以為它就是歷史。

不過很多人看了「走向共和」,才開始對這段時期的歷史發生興趣,甚至激發起民族意識和感情,在這方面,電視劇是功勞不少的。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