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2日 星期一

窈窕淑女

當今景迷仍然津津樂道的1964年電影My Fair Lady<窈窕淑女>,劇情風趣、音樂動聽、演員精彩、服裝和佈景華麗,可謂極盡視聽之娛。男女主角力士‧哈里遜和柯德莉‧夏萍(一譯奧德麗‧赫本),在影藝巔峰期間傾力演出,有幸由電影膠片永久保留下來。

窈窕淑女的原著


這齣美妙電影的淵源,很值得與大家談一談。

的確,在傳統的英語世界,說甚麼「口音」的英語,便是代表一個人的出身和社會階層,難越雷池半部。例如澳洲人的祖先是英國流放的罪犯,「澳洲英語」把 “Day”說成“Die”,是低下階層的Cockney英語口音。男人互稱“mate”(讀成“mite”)便可能是早期的澳洲居民是流放犯,大家有這互相稱呼的習慣。

<窈窕淑女>電影改的同名的舞台音樂劇My Fair Lady,而後者又是改自話劇Pygmalion。Paygmalion是二十世紀大文豪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所著,情節是英語教授Henry Higgins如何訓練一個卑微粗鄙的賣花女Eliza Doolittle講高尚的英語,繼而成為社交名媛,最後自己不自覺地愛上了她的故事。

“Pygmalion”這個字跟劇本內人物沒有任何雷同,原來是古希臘典故中的塞浦路斯國王的名字。他愛好雕刻,雕成一個美女像,每天望著望著竟然愛上了「它」,後來愛神Aphrodite把「它」變成真人,讓他和「她」可以結合。

蕭伯納的原著劇本1914年在倫敦首演。1938年英國的電影公司把它稍加改編搬上銀幕,名字仍叫Pygmalion,由頂尖的小生Leslie Howard和女星Wendy Hiller主演,同年得到兩項奧斯卡,原著劇本和改編劇本。電影是小本黑白製作,兩主角的演出十分精彩。

1950年代劇作家A. J. Lerner和音樂家Frederick Loewe合作,把Pygmalion改寫成音樂劇,十分悅耳動聽,在1956年於美國百老匯公演,叫好叫座,連演2717場!

<窈窕淑女>電影


1964年華納公司耗資1700萬美元拍攝<窈窕淑女>電影。由於有很多群戲,而服裝方面的嚴謹可謂到了吹毛求庛的地步,連在遠方的跑龍套小角色也一絲不茍,所以支出驚人。男女主角動用了英國紳士力士哈里遜和風華正茂的玉女柯德莉夏萍,不作第二人想。

哈里遜不懂唱歌,自創半唸半唱的方式,果然恰如其分。夏萍能唱,但老闆另外物色了更出色的幕後歌手Marnie Nixon代唱,效果天衣無縫。(Marnie後來再幕後代唱<夢斷城西>)。

結果<窈窕淑女>奪得當年多項奧斯卡,包括:1. 最佳電影。2. 最佳男主角。3. 最佳導演(George Cukor)。4. 最佳攝影。5. 最佳服裝設計。6. 最佳改編音樂。7. 最佳藝術指導。

電影製作期間,導演George Cukor曾與服裝及藝術指導Cecil Beaton意見相左大鬧別扭。結果兩人同時得奧斯卡,可見均是「有料之人」。而男女主角在拍攝初期也不大合得來,後來言歸於好,相處融洽。哈里遜得奧斯卡,但夏萍甚至不獲提名,獎項給演<歡聲滿樂園>(Mary Poppins)的茱莉安德絲(Julie Andrews)搶去,很多影迷(包括筆者)大為氣憤!安德絲曾是百老匯版本<窈窕淑女>的開山祖師,不獲選為電影女主角而以另一歌舞片擊敗之,也算是當年一段影壇恩怨了。

<窈窕淑女>的中文版本

近年香港舞台劇很盛行,作家陳鈞潤根據Pygmalion自行創作中文版本,把1910年代的倫敦背景搬到1930年代的香港,另外撰寫音樂和插曲,成為新版的<窈窕淑女>,演出很受歡迎。

中文版的<窈窕淑女>曾經由不同的演員配搭演出,都各有可觀之處,我手上便有兩個VCD的版本。

其一是由鍾景輝和杜雯惠擔網,其二是由謝君豪和焦媛主演。女主角原來說Cockney英語,改為說台山話,由男主角教她字正腔圓的粵語和英語,以及種種社交儀態,使人嘻哈絕倒。

新寫的音樂和插曲,也頗為動聽。論到演出方面,我是較為喜歡謝君豪和焦媛的一齣;尤其是焦小姐揮洒自如的演技,狂放得來又不太過火,的確過癮非常。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