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正在世界各地公映的電影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是講述20世紀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 1942- )的傳奇/傳記片。 

演霍金的Eddie Redmayne,表現得維肖維妙, 會是上幾天文章介紹的電影 The Imitation Game的男主角 Benedict Cumberbatch的 奧斯卡勁敵(有趣的是,後者在十年前也演過霍金)。

霍金是科學天才,在劍橋甫露頭角,突然發現患上極罕有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身體會急劇萎縮衰弱,成為所謂「漸凍人」,卒之會全身癱瘓,醫生診斷只有兩年壽命。後來怎樣,大家都知道了,霍金真的全身癱瘓,但是沒有死,現在已經七十過外,剩下只有眼球能夠活動指揮電腦,但是一直還靠正常的腦筋做研究,助手幫他記錄輯成著作,雖然失去了言語能力,也能夠靠電腦發出模擬的人聲講話。

電影著重刻劃他的健康急劇惡化,以及女友Jane Wilde對他不離不棄,1965年與他結婚,悉心照料他---雖然到了最後,不是那麼美妙,1995年二人離婚,霍金再娶照顧他的女護士Elaine Mason,不過這一段在十年之內又turned ugly,傳出霍金受她虐待的醜聞,二人在2005年離婚。人世間的感情問題,也很難說了......

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網友方潤兄的一篇FB貼文,觸發我拿出書架上的「諸子集成」中的「孟子正義」,翻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底是哪三不孝? 

有些習語我們天天都講,但是內容就不怎樣深究。

例如婦權份子成日講:「而家咩時代?唔通仲要我地D女人三從四德咩?」如果你問三從四德是哪三從、哪四德?為什麼不適合這個時代?相信「三從」還有人會知道,「四德」嘛,十居其九都會「擘大個口得個窿」,答不出來。前文 解釋何謂三從四德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們看舊粵語片聽得到,通常是那些男人在妻子不育的時候,提出要納妾的藉口。

原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出自孟子離婁篇。孟子沒有詳細解釋,而漢朝的趙岐注釋是: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Wild

Wild (狂野行),香港會在2月5日公映,我在南半球已經看了。

電影根據真人真事的回憶錄--Cheryl Stayed 的 Wild: From Lost to Found on the Pacific Crest Trail 改編,女主角 Reese Witherspoon 看了這本書,深受感動,主力促成拍攝這齣電影。

Pacific Crest Trail (官網) 是北美洲西岸的步行路線(維基條目),由墨西哥至加拿大,全長二千餘英里,Cheryl Stayed 在90年代曾經用三個月時間,獨自走畢加州到俄勒岡州超過一千英里的路段,沿途登山涉水,有沙漠有雪山,風景美不勝收,但是也吃盡苦頭......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千萬人家

50年代初期,香港一批電影工作者,不滿意當時粵語片業充斥著戲曲電影,只以著名伶人為招徠,有失於題材封建,製作馬虎,欠缺嚴謹的劇本,臨場爆肚,演員專業道德欠佳,臨時失場....種種弊病,不一而足。

這批演員、編劇和導演,乃提倡「伶影分家」,1952年組織同人電影機構「中聯電影公司」,立志拍有現實意義、反映時代、有批判性和教育性的電影。

中聯的編、導、演都人才濟濟,有人三者都擅長,之後的十多年,拍了四十多齣有水準的電影,成為香港電影史一代傳奇。製作有改編自中國新文學小說(如巴金的家、春、秋),有改編自外國名著(如「春殘夢斷」改編自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蓮娜」),有香港作家的小說(如鄭慧的「紫薇園的秋天」),有編劇家的新創作;多以民國期間的大陸到現代香港為背景。

中聯電影種類,有劇情、悲劇、喜劇,歌唱古裝片比較少,大多貫徹批判社會精神,著意攻擊舊禮教、戀愛不自由和鄉間迷信,說教意味強,姿態比較「左傾」。

中聯電影有鴻圖大志,但是也表現出略嫌定型化的認知,以及過於浮淺的兩極化刻劃;有錢人就一定是為富不仁、生活糜爛,窮人總是頭頭碰著黑、飽受欺壓的硬骨頭,但是親情滿載。如果有窮人不切實際、貪慕虛榮,很快就會被人所騙,嘗到苦果。

至於如何解決貧富懸殊,社會不公義?中聯電影帶出問題之後,多數只能給富人一個現眼報的懲罰,然後窮人腳踏實地,自食其力,互相幫助,努力開拓新生活便散場,很少能夠說得出什麼結構性的解決方案。

這齣1953年「千萬人家」(中聯的第三齣電影)是一個典型......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李綺年

這個星期六(1月31日)下午3時,布里斯本南岸文化中心內的現代藝術館,會放映一齣1937年的粵語片「女性之光」。

這齣電影已經湮沒了很多年,只是片名出現在文獻之中,近年有人在美國某華埠的舊戲院發現一個膠片拷貝,影迷才可以重溫,機會十分寶貴。

談起最舊的粵語片明星,一般人只能說得出吳楚帆、白燕、張活游、張瑛、梅綺、黃曼梨那一批,在深宵電視播的粵語長片看得到的明星。「女性之光」的主角是李綺年,一位在30-40年代兩棲於粵劇、粵語片和國語片,拍過近四十齣電影的明星,就不是很多人知道了。

「女性之光」另一個女演員是梁添添,正是新馬師曾第一任妻子,可惜很年輕便去世,據聞祥哥最愛她,一直把她的照片供在睡房裡,後來的兩任祥嫂也不介意。

李綺年,原名李楚卿,1916年在香港出生,1950年在走埠越南期間自殺身亡,只活了短短的三十六歲。她自小喜歡表演藝術,年輕時最崇拜阮玲玉,十八歲時隻身跑到上海,看了一年她的電影,回香港後正式進入演藝界,初時演粵劇,繼而拍電影......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講詩經

今天會在「藝文雅集」講三個鐘頭的課,講詩經。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文學作品選集,大多數是西周的作品,有些還號稱是商代的,起碼都有二千五百年歷史。

今日讀詩經,會見到很多不同意義和讀音的用字,有一些字雖然認識,但當時是作另外的意思來用。不過奇妙的地方,是浮淺地看一下,也會略略明白大意,以及感受到那種氣氛和文學的美。

如果是英文,就算只是八百年前,Geoffrey Chaucer的文學經典 The Canterbury Tales,簡直就像火星文一樣,例如:

'Wepyng and waylyng, care and oother sorwe
I knowe ynogh, on even and a-morwe,'
Quod the Marchant, 'and so doon oother mo
That wedded been.'

比較我們二千五百年前的詩經,哪一個容易懂?


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英國太陽報第3頁


最受歡迎的第三頁女郎: Samantha Fox
英國「太陽報」 The Sun ,1964年創刊,天天出版。

論格局,它只是一份小報 (Tabloid Newspaper),其「小」是傳統報紙的一半版面(像香港的舊版「明報周刊」的大),內容方面著重花邊和娛樂新聞,不免喧染和誇大。你可以說是嘩眾取寵,但是2013-14年卻日銷二百多萬份,英國銷量最高的報紙。

1969年,該報由國際傳媒集團 The News Group Newspapers 收購繼續經營,老闆就是是非多多的Rupert Murdoch.

太陽報這麼好賣,吸引人的內容之一,是1970年開始,第3頁例有一張裸女照片,大多是全裸拍攝,但是遮遮掩掩不露下身重要部位。模特兒選得很好,身材面貌都「無得彈」,笑容滿面,表現出健和美,並不著重性挑逗,和Playboy 或 Penthouse 一類不同......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黃飛鴻勇破烈火陣

聽了讀者的意見,這個欄目的文章,由「專講殘片」改為「專講陳片」,以示向粵語片和前輩藝人的尊敬。

今日要介紹的是「黃飛鴻勇破烈火陣」,1970出品,雖然還是黑白拍攝,卻是闊銀幕的黃飛鴻電影。關德興在50-60年代拍了七八十齣黃飛鴻,劇情和角色無限loop,仍有一定的捧場客。由於製作成本低,上映幾日加賣埠,便可以回本,所以製片家樂此不疲一再添食。

後來真的觀眾越來越少,關德興也離開香港移民美國,黃飛鴻電影無以為繼。不過60年代末,帶著新婚的美國華人妻子陳鳳清回香港定居,當時他雖然年逾60歲,身手仍然硬朗,打鬥場面應付得來,乃再籌拍新系列的黃飛鴻電影......

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香港製造:火水爐

相信80年代之後出生的讀者,多數沒有用過或見過「火水爐」的了。

在戰後至60年代的香港, 火水爐是中下家庭主要煮食器具。「火水」香港式名稱,即 Kerosene,書面漢語叫「煤油」。

富有人家,在極少數的尊貴地區,才有煤氣供應,沒有煤氣就用電。50年代,中下等人家燒柴、燒炭的多,用火水爐是相當先進的了。

維基條目說,這種爐具是1880年代,由F. W. Linqvist發明,香港人家用的火水爐,全部都是香港廠家改良和製造的。

下方像一個面盆,是裝火水的容器,上面有一個「膽」,一條條的綿芯吊入容器內,外面有個透氣的保護罩,火水會滲透綿芯,用火柴點一下,就會成為一個火環。基本的設計是一圈綿芯,重型的有兩圈綿芯,火力加倍。有一個簡單的拉掣(圖中紅色那粒),可以拉高拉低,調節綿芯突出的長度,以控制火力強弱.....

2015年1月21日 星期三

The Imitation Game

昨日看了The Imitation Game(香港譯名:解碼遊戲)。

劇情真人真事改編:

二戰期間,英國以大批技術人才,日以繼夜工作,截獲德國的軍事電報,但是因為全部用密碼組成,不能卒讀。天才數學家Alan Turing (Benedict Cumberbatch 飾) 由英國情報部秘密任命,首相邱吉爾個人力撐,批准巨額經費,負責破解納粹德國英國以代號Enigma來稱呼的文字加密系統。

他智慧絕頂高超,未夠30歲就已經是劍橋數學教授,但是感情脆弱、性格孤僻,不擅辭令,只是懂得埋首研究,與同僚相處不來,工作過程重重碰壁。幸好在女助手Joan (Keira Knightley 飾)的鼓勵下,終於能夠和同僚打破隔閡,同心協力研究,以他精心設計,用十萬英鎊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座電動機械來演算的雛形電腦(片中他真的說 Electric Brain),加上突如其來的靈感,取得技術突破,解讀德軍的秘密通訊。英軍與德軍作戰時乃可洞悉先機,終於能夠後來居上;估計盟軍因此使二次大戰縮短兩年,超過1400萬人倖免於難。

然而這位數學天才、大戰英雄,戰後竟因為當時同性戀仍屬刑事罪行,被判處監禁兩年或接受化學閹割…..

預告片:

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阿香的悲劇

南京條約
從前有個女仔叫阿香,自小由一個外國養母同拐子佬買返去養。

養母雖然係非我族類,但係一向對阿香不錯,供書教學。阿香衣食無憂,仲學識好多西方嘅生活文化。

轉眼間阿香已經長大,生得好靚,有本事養活自己,唔駛養母勞心。

忽然間,有個八婆師奶行出來,揸住張殘殘舊舊嘅出世紙,認係阿香嘅生母,迫個養母交返阿香出來,骨肉團聚。師奶拍晒心口,話以後會好好地對待阿香,總之阿香鍾意點就點,唔會干涉佢嘅自由......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沒有香港人

香港一家幼稚園,老師教小朋友作句。

先抄「我是中國人」四次,然後讓小朋友來試行「創作句」,小朋友寫「我是香港人」,得來評語「沒有香港人的!」(雅虎新聞


推行國民教育,使香港人知道他們「不單是」香港人,現在香港已經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他們「也是」中國人,這個值得做,但是需要耐心一點的解釋。

這個層次的觀念,應否在幼稚園這麼低的水平就開始灌輸,實屬大大的疑問,要做的話,也絕對不能用這個笨拙的否定「香港人」的方法.......


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熱浪

看到香港的網友在討論真羽絨、人造羽絨、Gore-tex 的保暖功能,農曆新年將屆,或會有寒流來襲的日子。

南半球卻是驕陽似火,熱浪逼人。
圖片: Herald Sun
南部州份更是數處山林大火,澳洲的山火是極之恐怖的,前幾年維多利亞州燒死幾百人。我住的昆士蘭州倖免於難,還下大雨,正在慶幸之際,大雨過後,又是酷熱的天氣。接連幾天都是33度以上的溫度,濕度很低,掛在浴室的濕毛巾,不用太陽曬,也乾硬得像一塊板.....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Casio G-Shock

前文 談一個Casio老爺計數機,竟然引起很多同道中人對Casio G-Shock手錶的討論,意外之至。

機械表玩得多,現在再沾手電子錶。我的新 Casio G-Shock G2900 到手了。

Casio 是電子技術龍頭大哥,1983年面世的G-Shock,是他們出產的電子錶的招牌貨,除了功能齊全、計時準確,還加上200米防水和超級防震。當年馬上就買了一隻,港幣二百餘元,玩了不多久就送給人了。

現在你上Youtube ,用 G-Shock 搜索一下,會找到千百段短片,是眾多 G-Shock 錶迷分享使用經驗,有人收藏十多廿隻,樂此不疲,可以知道它的 Cult 地位。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包容「不包容」?

(坦白從寬:其實我也未能想得通)
言論自由,這個世界什麼人都有,大家想想,怎樣應付以下這些包拗頸怪論:

例子 1:整天講應該「包容」,即是連那些極端的「不包容異己」的言論也要包容?

例子 2:禁止歧視? 我就是偏偏喜歡歧視某些人的,你不准我歧視,其實是正在歧視我。

例子 3:容許世界上少數同性戀者結婚,即是逆向歧視大多數堅持「只是男女才應該結合」的異性戀者。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推行普通話勿矯枉過正

左圖是在網上流傳的,我不知道是普通話教科書的一頁,還是個別學校的教材資料。

其中有對,也有錯。

「膠粒」如果直接用普通話來唸,可能國內人士聽不明白。

「謙」就是謙虛,古代單音單字多,慢慢發展出很多兩個字組成的「詞語」,這也是近幾百年北方語調越變越少,同音單字容易造成混淆之故。

古文「滿招損,謙受益」,廣州話保持單字用法多,「有料之人,使乜咁謙」。

「抵諗」、「劏房」、「家頭細務」、用「姑娘」來稱呼護士,就真的是廣州話才有的講法,不宜用普通話直接唸出。
「籠屋」是香港獨有的東西,你看上圖就一定會同意,「籠屋」是貼切的名稱,用普通話來唸也並無不可。

其他的例子嗎,就有點矯枉過正了......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司馬長風談北角

司馬長風(1920-1980)原本姓胡,有好幾個名字和筆名,但以「司馬長風」最廣為人知。他是來自大陸東北的作家,1950年逃避共黨統治來香港,人生的上一半的三十年在大陸,後一半的三十年,大多在香港度過。

東北作家自成一個體系,大家熟悉的,當然是蕭紅、蕭軍、端木蕻良、駱賓基那一批,他們的閱歷很豐富,在中國的土地上,卻因著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受到俄羅斯和日本深切影響。

對他的介紹,「香港文化資料庫」許定銘寫的「懷念司馬長風先生──一位聞名中外的政論家、歷史家、散文家」很詳細,還有「百度」的條目,可以參考,省了我很多氣力。

司馬長風這個名字,現在比較少人提及了,但是在60-70年代,他的名字響噹噹,作品很受文藝青年歡迎。他有份創辦的「友聯出版社」以及其附屬刊物「中國學生周報」影響力極大,培育了很多香港新作家,包括亦舒、吳昊、陸離、綠騎士、西西、劉天賜、金炳興、羅卡等等。

他在1970年代受聘於浸會書院,講授中國文學,平日除了散文創作,也寫政論和歷史,出版過「中國新文學史」、「毛澤東評傳」、「中國近代史輯要」,網友Raymond兄是他的學生,或者會有更獨到的記述......

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我是查理


我是查理(法語:Je suis Charlie),是全世界網友在查理周刊總部槍擊案(前文)發生後,自發性發起的串聯活動。此活動一方面是追悼死者,另一方面是表達捍衛言論自由的決心,亦有向施暴者表達「殺死一個查理,還有千千萬萬個查理」的意思。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舊日出殯情景

這張照片來自網上,應該是50-60 年代之交的時候拍的。有誰知道樓房之前那座竹棚是用來做什麼的?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巴黎Charlie Hebdo雜誌社遇襲

三名蒙面槍手,1月7日闖入巴黎Charlie Hebdo雜誌社,槍殺在裡面的編輯、畫師、職員、清潔工人和訪客,逃走之前再槍殺趕到彈壓的警察,然後乘一偷車逃去。事件之中起碼有十二人當場遭受殺害,另有數名受傷。

目前跡象顯示,那是極端伊斯蘭教恐怖組織,有可能是「伊斯蘭國」,針對該雜誌刊登諷刺伊斯蘭教的漫畫的報復。(P.S.後來阿蓋德組織公開承認策動這次襲擊)
諷刺宗教是Charlie Hebdo雜誌的慣技,並不是特別與伊斯蘭教過不去


上帝興起的一代明君習近平

http://blog.ccmchurch.com.au/archives/18900

這篇文章,太正了,怎能不介紹給各位!(P.S. 教會網頁已經刪除,這篇文章同時刊登於「澳中網」PDF 版下載: http://issuu.com/achina/docs/07-11-14-p01.compressed)

娛樂性豐富(只要你保持距離,不要上心),讀之能夠提神醒腦。網友喬靖夫評為:

天下奇文,集舔共、狂信、個人崇拜、極端愛(中)國、錫安主義、種族主義、反同性戀、異象迷信……於一身,但寫的又是一個「身體很誠實地」移民了澳洲的華人「作家」......
(我會稱之為曲解聖經和昧於歷史的「老作」家!)

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女黑俠木蘭花

女黑俠木蘭花」是倪匡以「魏力」筆名在60-70年代,為專門出版流行小說的新報/環球文庫集團創作的小說系列,一共寫了60本,當年在非常受歡迎,每有新書出版,很多擁躉(包括我一個功夫師兄)就去租書檔搶訂

小說情節當然是子虛烏有,背景放在亞洲的一個國際城市,女主角木蘭花不愁衣食,並非國家特務,但是智勇雙全,與助手穆秀珍合力對抗國際犯罪集團,身手了得猶如武林高手,對現代槍械和科技的認識媲美占士邦。「木蘭花」是回應當時流行由Ian Fleming寫的007占士邦特務小說,改編成賣座電影的山寨版。

當時粵語片已經逐漸走向低潮,製作條件不及國語片,很多還是黑白的,粵語片傳統的戲曲、武俠和文藝片觀眾流失,這類新派驚險動作片,打出一條生路......

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人生舞台

2014年底,去了兩次喪禮。

一個是前文提過的老教授,另一個是比我還年輕幾年的朋友,接踵而來,令人傷感。

老教授八十多歲,十多年前已經患過癌症,親友後輩關懷備至,得到澳洲政府的免費醫療,完全痊癒之後,還寫了一篇文章「過把癌癮」幽默一番。

另一位去世的,只是五十出頭,我與他相識近二十年,即是在澳洲最早認識的朋友。他初時做餐館侍應,與他父親都是我做中文廣播的聽眾。

後來,我家附近一間中餐館的東主年老退休,他買來繼續經營,大家更為熟落。那時他聘請的一個年輕女侍應,後來成為他的太太;他倆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母女二人常參加我們一班「飲食朋友」的家庭聚餐活動,又與我們一起騎單車旅行。


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翻炒的藝術

流行的歌曲,歌迷都會躍躍欲試,試唱一下。

現在的卡拉OK聲軌出得很快,有些是原裝的,有些是重新由第三者灌錄的,通常都以酷肖原曲為貴。歌迷唱的時候,常常會模仿偶像的風格,越相似就越覺得自己掂。

香港以前有些「口水歌」卡式錄音帶在廟街出售,由無名歌手主唱,聲音和腔調儘量唱得像鄧麗君、梅艷芳、譚詠麟等等名歌星一樣。

其他的職業歌手,也會翻唱名曲的所謂 Cover Version,他們本身有名氣和自己的風格,當然不會用「口水歌」的方式,希望別出心裁,另覓蹊徑,男的如Frank Sinatra,女的如 Ella Fitzgerald 或蔡琴,甚至比原唱者更出色。

先聽一首80年代的流行曲,英國WHAM! 樂隊的 Careless Whispers:



這是梅艷芳唱的中文版「夢幻的擁抱」,大致上相去不遠:

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極端思想

這個世界真的是什麼人都有:保守的/進取的,右傾的/左傾的,裡面還要細分--溫和/中庸/極端派。

要求全人類「思想統一」是無可能的事;不論左右,極端思想是一樣的可笑。

「求同存異」是理想,也是比較文明的處理方法。

有個澳洲華人老友,是電腦博士、虔誠基督徒、環保分子、民主鬥士。他稟性善良,和他相處的人可以很放心,因為他遵從聖經的教訓:「只計算人的好,從來不計算人的惡」。

他經常投信到本市報紙的讀者意見版,表達他對社會政治的意見。他的觀點,若果按照香港現在的說法,是典型「左膠」一派。

這篇的題目「我們對難民有責任」,論點是:


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蕭愷一:2014學會的十件事

我絕少在網誌裡轉貼載別人的整篇文章,但是英語老師蕭愷一先生的新年感言「2014學會的十件事」實在太正了,我自己有得益之餘,也介紹給各位。

下面這張插圖,還是本人的作品來的。


1. 黐線的人,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So embrace your eccentricity.

2. Great people don't need to seek approval from others. If they did, they wouldn't have been able to create great new things and come up with new ideas.

3. 每天四點起床,好似一日有48小時一樣好使好用。

4. 做運動,同學英文一樣,不能只有股蠻勁,不懂方法死練,或拿起字典就背。方法錯了,練壞手勢要回頭就浪費好多時間。一學,就要學最好最正確的,然後才講 perseverance。

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

咖啡壺

我不算是咖啡飲家,閒來弄一杯,有時幾天不喝也可以;不過都是用咖啡豆磨粉來泡,從來不喝即溶咖啡。

以前介紹過古法煲咖啡的壺,是好玩,但有點麻煩,所以不常用。現在常用的是右圖的這種 Coffee Plunger,泡一會,然後用那個活塞把咖啡粉末壓在杯底,倒出來就可以喝了。

聖誕後商店大減價,昨日用原價五折買了這個名牌Baccarat咖啡壺,只是18澳元,可以一次過做六杯 Expres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