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2008年總結

退休後的第一年,生活一點不悶,還很充實。

身體方面
1. 體重不增不減,我習慣每年年底驗血一次,醫生分析報告,一切如常。
2. 視力差了一點,雙光眼鏡真的不大好用,尤其是新配的一副是時尚的的鏡框,「老花」的下半部鏡片範圍太小,看書比較費力,時間一長便眼睛很累,直接影響讀書進修。明年一開始,要去配一副專用來看書的眼鏡。

精神方面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白蟻

華人到了澳洲,人生路不熟,萬事起頭難,搞定一間房屋作為安樂窩,已經是心力交瘁。如果住下了發覺有白蟻,真會覺得有如睛天霹靂、世界末日一樣。

(圖片:維基百科Wikipedia)

白蟻(Termite)有那麼可怕嗎?其實蟻禍有不同程度,房屋出現白蟻的痕跡,也不是等於全間屋已經蛀通,馬上要倒塌的。

在澳洲,白蟻是自然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比較暖熱和濕的地帶,人類要和白蟻一起生存。據非正式估計,昆士蘭有一半的房屋有白蟻或遭白蟻侵襲過。

我個朋友住在半山區的木屋,她說晚上夜深人靜之際,也聽得到白蟻咬食木材的聲音,真是「問你怕未」?

朋友說,找專家來治過了,相安無事了幾年,後來白蟻又回來了,要再找人來治,但是房子一直還在住。

你會說,住磚屋嘛!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所謂「磚屋」,很多其實是一個木框的房屋結構,外牆砌起磚牆擺擺樣子,白蟻在裡面吃木框、屋內的木牆、窗台,你也不能完全杜絕。除非你現在自己新建房屋,特別指定用類似樟木或鋼管做框架吧(很貴)。

你會說,鋼筋水泥的Apartment嘛!我以前工作的報社,在一棟水泥建築物內,我的辦公室牆壁裡出現「白蟻兵團」,還咬穿了走出來,一地亂跑。電召專家來到,用超音波儀器找蟻路、尋蟻巢,然後灌入毒藥,收工。

華人大多喜歡住新屋,很多人特意找新發展的區來買屋或買地建屋,殊不知道澳洲很多新發展的住宅區,是人天爭地,把一大片樹林夷平而成。這些原是樹林的土地,下面有很多樹根,泥土潮濕,正是白蟻的樂園,你在上面建屋,自己打算吧。

當然,建築商應該先找白蟻專家整治地盤,堅壁清野才建屋的。每棟新建房子的底下,墊一大塊鐵網,上面鋪水泥地台,這樣會保險一點。

早幾年,本市有個超級巨型新發展區,在一個湖的外圍建築幾千間屋,其中有幾期的施工期間,發展商僱用的白蟻專家所用的毒藥太稀薄,據說和清水相去不遠,幾年之後大量房屋出現蟻禍,業主要聯合起來打官司,追究責任索取賠償!

澳洲滅蟲協會官網http://www.termite.com.au/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封咪

2008年12月28日上午11時,我完成了我13年來最後的廣播節目,告別澳洲中文廣播的園地。
昆士蘭民族廣播電台(Radio 4EB)是由昆士蘭州政府資助,以各種移民的母語廣播的電台,有五十多個組別,分配不同的時段,我當然是屬於粵語組的啦(上圖是我的主播咪)。

做了13年,沒有一毛錢的工資,純屬義務工作,靠的是自己的一股熱誠和聽眾的支持。

我和同工相處愉快,做得很開心,有很多美妙的回憶。有一次去一間陌生的餐館買「星州炒米」外賣作午餐,老闆根本不認識我,但聽出我的聲音,怎樣都不肯收我錢,說要答謝我為華人服務,使我十分快慰。
這是我在昆士蘭民族電台主持節目時,負責操控的混音控制台:

連接三部CD機、兩部MD錄音機、一部卡式錄音機、兩部黑膠唱盤,看起來好像很複雜,其實做起來也不是那麼困難的。

這工作很有意義,應該一直有人去做;不過我認為一個人做甚麼事情,有開始,也應該有結束。封咪的決定,是我個人的,並沒有甚麼外來壓力和不快的因素。

尤其是服務移民的工作,需要有年輕人薪火相傳,節目才有新的生命的。

前文廣播生涯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聖誕甜品餐

聖誕節後的禮物日(Boxing Day),與朋友共聚,正餐是每人帶一個菜來的共享,所謂Pot Luck式的吃法。

誰知道重頭戲原來是甜品:

我買的Viennetta雪糕:

賈太精製的芒果布甸:

主人家的傳統聖誕蛋糕:

聖誕節吃澳洲荔枝:

主人家自己炒和磨的芝麻糊!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澳洲的收費電視

澳洲有三家商營電視台,兩家公營電視,嫌節目不夠看的,唯有光顧收費電視了。

華人會安裝衛星,收看中國、台灣和香港的電視。主流澳洲社會,就是光顧 FoxtelOptus 的衛星/有線電視了;兩者節目互惠交換,你安裝那一家也差不多。

有幾十條頻道的呢,按照你簽約看甚麼來收月費,肯簽長期合約的話,解碼器送給你或免費借用。

這是12月20日的重點電視節目 :

可以看得到,除了一條UKTV頻道,絕大部分都是美國節目!其中只有National Geographic 和Discovery 頻道是比較視野廣闊的。

看美國節目有甚麼不妥?

沒有不妥。只是我不是美國人,但是一天到晚只看美國節目,都是看著美國人的樣子和聽著美式英語,那就大大不妥。

我知道澳洲人一般很懶看配字幕的外國節目,所以為了照顧大眾口味,要以英語節目為優先;但是除了美國,英國、加拿大也有豐富的資源,怎可以日夜強逼澳洲人洗腦,成為精神上的美國附庸?

新聞台有好幾個,除了英國BBC和澳洲Sky News,都是CNN, CNBC, Foxnews等等的美國台,一面倒得不成比例。

體育節目嘛,除了賽車我是完全不看的。

我以前貪新鮮,也看過兩年的澳洲有線電視,越看越不忿,卒之約滿後取消戶口。前兩天有營業代表找我,遊說我重新接駁,有多種優惠,例如免合約、頭一個月免費.....我冷冷的回一句:

「完全免費我也不要看!」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Meow Meow 與蜥蝪

Meow Meow捉了一條蜥蝪 !
蜥蝪有一個巴掌的長,這是牠的大特寫(這張沒有用閃燈,夕陽把牠照得金亮)

「 詐死?等我聞下你先!」
有兩隻喜鵲虎視眈眈,想吃蜥蝪作晚餐,又怕貓,在旁邊大叫大嚷,三方對峙了幾分鐘。

我用掃帚把蜥蝪掃進草叢,牠一溜煙的跑掉了,正是一拍三散。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為甚麼這個賤男特別賤

我很明白大家同情周慧敏,對倪震口誅筆伐,甚至於稱之為「賤男」。
但是我不明白,為甚麼有些人覺得這個賤男特別賤,要叫他做「世紀賤男」。

我猜測一下他們這樣說的理由:

1. 周慧敏這樣靚,倪震還在外面泡女生。

(是不是老婆靚還偷情就賤一點,老婆是「豬扒」就罪名輕一點,當中有由1到10的程度上的差別?)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發財夢碎屍橫遍野

太陽之下無新事,歷史不斷重演,騙局無論技倆有多舊,總會有人上當,少則破破小財,大則傾家蕩產。

報上的廣告、信箱裡的宣傳郵件,經常有些自稱投資專家開Seminar,教人發財之道。Seminar有些在豪華度假村舉行,還免費包參加者食宿一兩天;有些在大酒店的的宴會廳舉行兼送大餐。最寒酸的,也會在公司的會議室開Seminar,專人陪談,送投資寶書一本,奶茶西餅任食。
那些代表投資公司的「青年才俊」,個個好眉好貌、衣服麗都、口若懸河。他們講述其「個人經驗」,怎樣由一個普通的打工仔,變成現在開Mercedes Benz,擁有價值幾百萬澳幣的房產。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Crepe(法國式可麗餅)

今次介紹 Crepe(法國式可麗餅) ,有點像我們的「薄撐」,用麵粉、牛油和雞蛋搞成漿,用平底鑊快煎而成薄薄的一塊,捲起來包起其他配料,可甜可鹹。
這是我們要的,裡面包芒果和雞肉,沙律伴碟,是一個餐的主菜。
沙律用的是水耕蔬菜,乾淨可喜,另有紅洋蔥、磨菇、番茄、日晒番茄乾、橄欖、紅椒、黃瓜,加一點白醋和橄欖油來吃。
另一個是澳洲式巨型早餐(前文介紹):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博士情意結

一個人是博士,就會贏得旁人更大的尊敬嗎?

我認識有些人,渴望一個「博士」銜頭,「恨到發燒」!

本地有家中文報紙的主持人,料子極之平平,有次在文章裡提到自己「唸過英國文學博士班」。哈哈,只是「唸過」,意思就是並非真正的「博士 」啦,有甚麼好提?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2008年12月19日下午3時15分

澳洲布里斯本,室內氣溫:

正當北半球寒流到的時候,澳洲卻是熱浪逼人。

歡迎火熱的聖誕。

滾下樓梯的怪貓


請看這隻喜歡滾下樓梯的貓 :

有這樣的舉動,可能是因為她的頸很癢吧?

又一隻: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卑劣人性

在外國,汽車是必需品,每天都要用;無論自己開車多謹慎,有時錯在對方,發生意外碰撞是很難避免的了。
買全保(Comprehensive Cover)也不貴,每年幾百元澳幣而已。撞了車是有一點麻煩,報保險、待修,或會有幾天沒車用,但是金錢損失不至太大----一般只要付幾百元的「墊底費」(Excess),多數人選取這個保險方案,保費會低一點。
假如證實錯在對方,那麼這筆 「墊底費」由對方或其保險公司付,我明年也不會損失 No Claim Bonus 的保費折扣。

2008聖誕燈飾

這是我家附近的一家教堂:

更多的聖誕燈飾是私人用幾個月的時間,在自己的住宅家的前園自費佈置的。本市有很多街道上的人家有這個傳統,每年的12月都會引來很多遊人參觀。

大家看我這一輯照片,都是在布里斯本Bracken Ridge 區的 Barbour St. 和 Wakefield St. 拍的:

有人會用別出心裁的玩意,例如這個會從煙囪爬出爬入的聖誕老人吹氣公仔

又如這套「三王來朝」的模型:

拍攝這類燈飾照片的貼士

相機的感光速度調高一點,到ISO 400, 800 甚至 1600,粒子粗一點沒問題,拍得到總好過拍不到。。

關閉相機的自動閃光燈,選用Night Scene 自動模式、大光圈先決、慢快門先決,或全手動調較。

如果要用到1/15秒甚至更慢的快門,相機的防手震功能對相片的清晰幫助不大,這時必須用單腳架或三腳架來固定相機

相機的「自動白平衡調節」很多時效果不夠好,拍攝燈飾最好先用人手調到 Tungsten(燈泡)的白平衡,否則照片出來時色澤會很黃。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暴風少年的下場

這個15歲暴風少年的下場,是被警察射殺。

上星期四,Tyler Cassidy 在公園揮舞雙刀,和四個警察對峙,大叫:Kill me , or I will kill you! 警察使用辣椒氣體兩次,也不能把他制服,少年還把其中一名警員逼到牆角,其他警員開槍,少年中彈畢命。

據悉少年稍早前在家,和家人發生劇烈爭吵,在廚房裡拿了兩把刀,但是給家人「繳械」。他跑了出外,久久未返,家人報警尋人;原來他在附近的商店明偷了兩把刀,被人發現,報警抓人。

發生這樣的事情,除了例牌說的是誰和誰 Happened to be in the wrong place and at the wrong time,一定是質疑警方處理事件的手法,四個人,四支警棍還不夠?有沒有必要開槍殺人?

據悉少年平日還算是可愛的孩子(人死了,誰都會是美言幾句),但被查出參加了一個名為The Southern Cross Soldiers 的反移民的網上組織。他三年前喪父,這幾天是父親的忌辰,當時情緒激動,但是沒有服食藥物。

西方國家不時發生校園開槍殺同學和老師,然後自殺的事件,現代年輕人的暴力和自毀的傾向,真是難以理解。

相關新聞

澳洲 Sky News

澳洲人報 The Australian

墨爾本時代報 The Age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王大儒供狀

在我主持的「澳洲藝文雅集」上,有同學問起廣東民間掌故「王大儒」之事。

王大儒是個鄉間的書生,受聘於陳家為家庭教師,卻與東家的寡居姪女彩鳳偷情,被捉到官府去治罪。獄中他寫了一篇供狀,向縣官求情,結果打動縣官,不治其勾引良家婦女之罪,還做媒撮合一對情人。

這篇供狀用舊式賦文體寫成,引經據典,對偶工整,但行文十分鬼馬。文章原載「嶺南即事」文集之中。這書是清朝的廣東順德人何惠群所撰,載廣東民情風俗、傳聞逸事、打油詩和竹枝詞,不避方言俚語,十分搞笑。何惠群來頭不少,嘉慶十四年(1809)進士,曾任浙江知縣。

坊間流傳的「嶺南即事」版本很粗劣,我在多年前買的一本只是定價港幣一元;錯字或不可解的不少,每篇文章一大塊,不分段落逗點到尾。我盡量搞一下吧,但有些也不大肯定,如有高明雅正,萬幸。

文章如下:

律固因罪以相加,法亦原情而議减


儒情無苟且,性本方剛,束髮受書,未識花紅柳緑;丁年問字,那知蝶浪蜂狂。十六而掇泮水之芹,越年而登陳鴻之舍。才非附鳳,亦可凌雲;腹愧騰蛟,頗稱學海。正宜潛心閉户,勿窺董子之園;詎可盪檢逾閑,竟鼓莊生之瑟。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2.4.1餐

澳洲人懶懶散散,平日用的英文也是縮寫多於一切。"2.4.1"甚麼意思?Two For One,吃兩個餐,只須付一份的錢是也。

星期二,是領週薪的澳洲人的「糧尾」,消費市道淡靜,很多酒店都推出2.4.1優惠,希望吸引多一點顧客,也去掉一些存貨。這天晚上看電影,票價也是特平,由平日的13澳元減到8元半。

聲譽好的酒店的特惠,通常都頗老實,雖然是Two For One,給客人看的仍是平日的餐牌;食物的新鮮和製作水準,也和平日沒有兩樣。兩個餐,如果價錢有高低,算低價的一份免費;如果兩份同價,就真的是半價了。所以星期二去吃2.4.1,十分上算。

我比較喜歡到布里斯本市中心附近,Petrie Terrace的 Caxton Hotel。上星期二晚我們吃的是「香蕉蝦意粉」,數一數,一共有十隻蝦:


這是燒魚加焗薯仔和配菜

相片可能看不出,其實兩份食物的份量都很大的。算帳時兩個人合共只付28.9澳元。

Caxton Hotel

38 Caxton St., Petrie Terrace, Brisbane, Queensland, 4000 Australia.

電話:61 7 3369 5544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2008聖誕獵影

布里斯本市政府,每年都造一座很高的聖誕樹在市中心 :

還舉辦一連串的聖誕音樂會,供應茶點,免費招待Senior Citizens(長者)。超過50歲就算是Senior Citizens,所以我都可以參加!

幻彩舞台裝飾:

節目不外乎懷舊的歌、舞:

但是這個半裸男的表演,技「驚」四座!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紀錄舊香港風貌的西人

這位Michael Rogge先生,曾在1949~1955年居住香港,1955~1961年居住日本。第一段時間他用相機拍了很多香港的街頭照片,又用當時的8mm電影攝影機,拍攝很多香港街頭的影片。

例如這段Hong Kong's society in the 50's


Michael Rogge 今年已經是79歲,住在荷蘭。多虧有現在的科技,他把這些珍貴的鏡頭放上YouTube,一共有100多段,成為一個時代的見證。

這是他闊別香港30年後,在1989年重臨時拍的:

請大家到他的YouTube網站細細欣賞其他的紀錄。
http://www.youtube.com/user/MichaelRogge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Blog Tag:我的書櫃

新朋友Stanley給我一個 Blog Tag:我的書櫃

我樂於接這個Tag,因為我最寶貴的資產就是書籍、唱片和影碟,已經花掉了我半份身家、幾十年時間的了。

我的書分門別類的放,很有系統,有空就抹塵整理,甚麼書、在哪裡全部了然於胸。我要找資料時,不用花時間找來找去,一抽即中。就算我不在家,只要打電話告訴太太,到哪間房的哪個櫃的第幾格左/中/右甚麼位置,就可以把某一本書抓出來。

1. 請影出你家書櫃的模樣

(以下是我藏書的約三分之二,請點擊放大觀看照片)

哲學和宗教類:

華語文學類:

歷史類:

Picture

外國文學類:

學習日文類:

音樂類:


字典和工具書類:

電影類:

醫卜星相和武術類:


最後是有關澳洲的

2. 你的書通常是什麼類別

通常屬於Humanities:文、藝、史、哲為多。不過每有一個新興趣,我就買一大堆有關的書回來;但是到了現在,除了一套小林誠的「我為貓狂」和一本柴門文的「新同棲時代」,沒有看過其他動漫。

3. 你喜歡的作家

都是一些「博士」(博學之士) ,如錢鍾書、周作人、梁啟超、唐魯孫;有才華的,如邁克、甘國亮、李碧華、蔡瀾、張愛玲。

英文作者,喜歡 Bertrand Russell, Richard Dawkins, Jane Austen, Somerset Maugham。日文作者之中,最愛川端康成、谷崎潤一郎、渡邊淳一,我的日語程度很遜,只能讀這些作品的中文譯本。

4. 看過那些作家的 Blog

看過李碧華和蔡瀾的Blog,可能都不是他們自己搞的,所以絕少理會留言,沒有和訪客互動交流,我不知道算不算是Blog。

5. 踢三至五位你想知他/ 她的書櫃和閱讀習慣的 Blog友

我的習慣是只接不踢,有興趣的網友,自動上位吧。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澳洲鳥聲

習慣了香港的市聲,初來澳洲時晚上覺得太靜,假如家居外面的草叢沒有蟲鳴,簡直是萬籟無聲,耳鼓反而覺得很不習慣,嗡嗡作響,頭幾晚很難入睡!

不過,早上就一定給澳洲的鳥聲吵醒。

澳洲的鳥聲,常聽到的有:

笑鳥(Kookaburra):這是澳洲的國寶,叫起來像人的大笑!(前文介紹)

烏鴉(Crow):叫聲最難聽,牠們分散在幾株樹上,此起彼落的呼應,「啞~啞~啞~啞~」 的。華人傳統相信烏鴉叫是不祥之兆,或有親人去世,在澳洲當然不是啦。

喜鵲(Magpie) :華人傳統相信,喜鵲是預告好消息的,那挺好,因為一天到晚都有。其實喜鵲的叫聲也是挺噪刮的,不大好聽。牠們通常是雌雄一對,在樹上互相對叫,又會一齊飛下草地踱步,一邊走一邊叫,有時還帶著一隻雛鳥,雛鳥央媽媽啄蟲來餵牠,叫過不停,聲音較高和細長,很容易分辨。

Whip Bird:這種很好玩,牠的名字叫Whip不過與「鞭」無關,只是因為其叫聲很奇怪,是長長的一聲 "whi~~~~~~~~~ip"。

Wagtail:常常站在欄桿上 ,一邊叫一邊擺尾,也不怕引了貓來捉牠。

鸚鵡:一種是像雞那麼大的白色能言鸚鵡(Parrot),香港人叫「葵花」,一種是羽毛色彩斑爛的小鸚鵡(Lorikeet),牠們聯群結黨,一來就是幾十隻, 也是吵得要命。(前文介紹)

Australian Birds Picture Gallery http://www.naturalwanders.com/australianbirdpictures.htm

Common Birds of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Botanic Gardens http://www.anbg.gov.au/birds/birds.html

MP3 鳥聲試聽 http://www.birdsinbackyards.net/feature/top-40-bird-songs.cfm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不得不轉貼

我的舊文「台語歌天后:江蕙」 ,有個讀者留言,對我文中

香港朋友喜歡聽台語(閩南語)歌曲的不多,我一定要在這裡介紹一下......」

也覺得我說得不對,疾言厲色地說:

我們台灣人才不會稱所謂的{閩南話},只會說台語,因為兩者的差異性還不小,就像英文和美語。跟下賤低等的中國人或華人聯結在一起對我們台灣人來說是很丟臉的一件事。

我的回應

你仇視中國的心情我可以了解,我在澳洲這邊,也認識一些和你想法相近的台灣人。
嚴格說來,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才是台語。
像我們澳洲人,稱我們說的為「英文」,頂多是「澳洲英語」(Australian English),不會稱為「澳洲語」。
稱自己的語言為「英文」,不一定是等於和英國很投契和唯其馬首是瞻-----
如美國為了爭取獨立,和英國開戰;獨立之後,還是稱美國講的語言為「英文」。

我希望這個連「華人」身分都要否認、署名「台灣人」的讀者,,不足以代表全部「台灣人」。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素食一定比較健康?

經常有些推崇素食的文章,在朋友之間以電郵傳來傳去,我開頭約略看過一些,後來一見到這類的東西便看也不看,刪之哉。

這些文字所引的資料是來自甚麼「專家」的,語焉不詳,很多都是說甚麼「美國的研究表明......」真是去他的!

說素食「一定」比較好的人,有些是因為信奉宗教的教條而主張素食,例如說動物可能是自己的親人投胎而成,說肉食是作孽、助長人的殘忍心,素食可以積福、消除業障、抵消以往惡行、為自己帶來好報、使父母長壽....對這些說法我沒意見,反正大家信就聽,不信的大可不聽。

另一種人是用「健康、環保」的理由來包裝。例如說人體結構原是屬於素食動物、養牲畜來宰吃會浪費水和土地資源,製造污染、破壞地球生態(吃一個漢堡包等於沒有了若干畝的草地),肉食是污穢的,有些人更大談因為現代動物食料含有這種那種化學添加劑,所以她們的肉是「有毒的」、致癌的.....這可是要用事實驗証才行,胡謅不得。他們對素食近乎宗教式的虔誠姿態,其說法我是半信半疑的。

是不是由一般人的「雜食」(吃肉又吃素),轉為「純素食」,一定更有利於健康,這麼簡單?

有些素食信徒會說是肯定的,我就聽過有個一知半解的女士,上我有份服務的澳洲華語電台的節目,大吹大擂素食之益,並且舉例說有人患了癌症,群醫束手,改為素食之後不藥而癒,最後恢復了健康。

嘩嘩嘩!素食有那麼厲害,醫生不如返鄉下耕田好啦

我認為健康之道,「均衡飲食」比單純「斷肉食」更重要。以下都是我認識的人,因為急於實行純素食而不得其法,結果損害健康的例子:

1. X先生是我以前編輯的報紙的作者,經常寫文章大談養生、排毒之道。他身體力行,天天喝幾杯紅蘿蔔汁,戒絕肉食,以鹹菜醬瓜腐乳拌米飯裹腹,最後極度營養不良,視力模糊。幸而X先生迷途知返,在報上向讀者交代自家經驗,承認素食者必須多種植物之中,吸收一般通過肉食吸收的營養。

2. Y 小姐篤信某宗教後,堅持斷肉茹素。但是她以往極之嘴饞,吃素不耐飽和沒肉吃是雙重難受,於是她喝很多甜豆漿和可樂、吃雪糕、蛋糕之類,體形越來越胖,但是營養不良,搞到晚晚睡不著覺、心律不正.....

至於街上的素菜餐館,不少的菜式多油、多鹽、多糖,製法煎煎炸炸,其不健康之處,也堪與肉食的菜式相提並論矣。

素食在台灣是大生意,澳洲有些亞洲超市由台灣進口不少素食的材料,設有素食專櫃以便顧客;裡面不是瓜瓜菜菜,而是這些Processed Food,如「素火腿」、「素雞」、「素魚」、「素蝦」、麵筋、豆卜等等。我相信部分會含有相當重的調味料和添加劑,經過油炸或防腐處理。假如你自己在家做飯,不吃天然的瓜、菜、豆,貪方便長期吃這些物料,吾為之危矣。

延伸閱讀:舊文 素食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越南牛肉粉

「越南牛肉粉」在菜單上的越南文很簡單,就是 " Pho " ,我猜就是一個「粉」字吧---因為「雞肉粉」在菜單上就是 "Pho Gai",可以知道「牛肉粉」在越南食制上的重要了。

我叫這個是「特別粉」(Pho Dac Biet),簡直就是中文變越南文再拉丁化了。「越南文」是越南土語加上中文,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後,法國強迫越南文拉丁化,消滅了原本的越南文書面語。

「特別粉」 怎樣特別法?就是普通的牛肉粉,加上牛筋、牛腱、牛柏葉、牛丸。

那個湯很重要,見到廚師的工夫,是用牛骨熬成,味要濃,但不太油和不太鹹。

還有是這些很重要的配料,讓客人隨意加在粉裡,吃來特別香口:

(用新買的Pentax K200D拍的照片很靚!)

包括越南香菜、豆芽、檸檬汁、勁紅辣椒。

這家的Pho不錯,可以推薦。

Quan Thanh Vietnamese Restaurant

75 Hardgrave Rd., West End, Brisbane, Queensland, 4101, Australia

Tel. (61 7) 3846 3849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