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畢業40年

我是1971年中學畢業的,今年2011,40年,半世人有多啦!

中學同學的友情最深,因為大家一起度過人生最重要的----兒童到成人的成長階段,大多數是同窗共讀五載,如果留校讀大學預科的,就是足足七年了。

有些同學畢業未幾即出國升學,又留在彼邦發展,但多數還是和幾個老友魚雁常通,偶爾回香港一次,都會有人搞起洗塵宴。當然,也有一畢業就從此不見蹤影,好像人間蒸發一樣。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人奶雪糕

倫敦的高尚商業區高文花園(Covent Garden)一家雪糕店Icecreamists,推出「人奶雪糕」,迅速售罄!
...

2011年2月26日 星期六

暴君的下場

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與情婦同遭槍斃,倒掛臘鴨示眾:
 羅馬尼亞的壽西斯古......槍斃:

歐遊切忌問 Excuse me, can you speak English?

初次到歐洲國家旅行,你會發覺英語的通行程度遠遠低於你的想像。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經驗,大多數是在街頭問路時,當地居民不懂英語。

更令人吃驚的是,遊客懷疑對方是裝聾作啞,明明懂英語卻詐作不懂,不肯幫助!

筆者可從來沒有這個經驗,相信很多時是旅遊人士問不得其法而已!很多遊客在街頭上截停一個過路人,一開口便說:“Excuse me, can you speak English? ”

你不要以為自己很有禮貌,先問對方懂不懂英語,如果不懂的便毋須浪費對方時間。但是你知否這句話聽來有多剌耳?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迷戀

南澳阿德雷德一名33歲醫生,強姦20歲酒吧艷舞女郎,罪名成立,被判入獄9年。(新聞:http://news.smh.com.au/breaking-news-national/adelaide-doctor-jailed-for-raping-dancer-20110224-1b6es.html)

記者逕用「迷戀」(obsessed)來形容他對那個女子的心態,他對她可謂費盡心機,始終不能一親香澤。

Blue Angel 劇照
使我不期然想起以前讀過的,20世紀英國著名小說家毛姆(Somerset Maugham)的「人性枷鎖」(Of Human Bondage),故事也是說一個胸懷大志的醫科學生Philip,偶然認識一個很庸俗的吧女Mildred,對她產生了病態的迷戀,卒之感情和金錢兩失。另一個類似的是經典德國電影「藍天使」(Blue Angel),講一個大學教授為一個歌舞女郎身敗名裂的故事。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兩首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李鴻章到歐洲訪問,曾經用這首歌作為臨時「國歌」,歌詞就改成:「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20世紀初,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創作以中國為背景的歌劇Turandot,在第一幕用了這首歌的旋律,在西方廣為流傳。

考証,這首歌曲原名為「雙疊翠」,後來又叫「鮮花調」,是安徽的民謠。在1942年在南京一次演出冠上江蘇民謠的名堂,以後就一直當作江蘇民謠了。

這是宋祖英在美國的演出: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燈迷

轉貼自朋友的電郵:

他們少兩人 (國名一
一心多賺錢 (國名一)
(國名,簡寫
基本一致 (中國城市)
大家都笑你 (中國城市)

門戶開放 (中國城市)
一大一小配合好 (日本城市
舉頭望明月 (東南亞城市)
閒話素餐 (古典名著)
此曲只應天上有 (足球術語)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澳洲暴風雨

澳洲暴風雨時常在下午四五點時刮起,來勢很急,一時之間「風雲變色」,跟著雷電交加,橫風橫雨,有時還夾著冰雹,很是嚇人。這個剛好又是下班塞車的時候,登時天下大亂。

下圖不是傍晚,是2月21日下午3時半,之前是整天34度高溫,烈日當空的:

天色越來越暗,雷霆萬鈞之勢,一觸即發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暗箭傷人

王Sir的網誌文章「報復心」,講述一個身為大學教授,卻用卑劣的手段,暗中報復的真人真事。

明人不做暗事,要打擊敵人就站出來明刀明槍,一人做事一人當,才算是英雄好漢!畢竟這個世界英雄少狗熊多,作出這樣的敗德行為乃其人的本性,與讀書多少沒有直接關係。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舊遊記:印度皇宮酒店

(舊遊記重貼)

談起印度,很多人會馬上皺起眉頭,腦海中浮現一幅髒亂落後、滿街乞丐的場面,「到印度旅遊」?有冇搞錯!還有,衛生情況惡劣,分分鐘得了傳染病,客死異鄉怎辦?


印度貧富懸殊,種姓階級分明是事實;那些「賤民」貧無立錐之地,永世不得超生。但是印度富裕人家的氣派也夠嚇死人。以前工作的公司的舊老闆說,認識有位印度巨富,家中用拳頭大的寶石作鎮紙!


印度是文明古國,很早便高度發展,我不明白近代怎會淪落到這個地步。印度在統一之前,以往一直是分為很多個國家,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土王,風俗文化、語言都不一樣,唐三藏的「大唐西域記」有詳細記載。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書店生存難

昨日澳洲有兩個書店集團宣布「自願清盤」,一個是歷史悠久的Angus and Robertson,另一個是Borders ,如果最後的結果是倒閉,會有2600餘名僱員失業,可以知道其規模之大。

Borders原本是美國同名書業集團在澳洲開設,一開便是廿多家,走高級路線,店內擺設疏落有緻,附設咖啡茶點櫃台和供顧客隨便坐的沙發,也肯代理一些較冷門、非主流趣味的書籍和DVD。如此說來,經營成本一定高,但是頗受嚴謹的愛書人士愛戴;我也在Borders 買了很多歐洲電影DVD,真的除非向外國訂購,在澳洲買不到的。

不出數年,Borders在澳洲的業務虧損累累,乃出售與地頭蟲龍頭大哥 Angus Robertson,成為他們旗下的書店;招牌照舊,但經營方式向主流靠攏,逐漸沒有了原來的特色。書架擺放得密密麻麻,到處都是特價平書攤,卒之回天乏術,如今與母公司一同「家屬謝禮」。

澳洲書業難以為繼,論者多數歸咎於: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李後主詞:虞美人

李後主的詞:「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往事知多

小樓昨夜又東,故國不堪回首月明

雕欄玉砌應猶,只是朱顏。 

問君能有幾多,恰似一江春水向東


全首詞,分四組,共八句,一組押一個韻。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只許州官放水

沒錯,是「只許州官放」,不是只許州官放

澳洲昆士蘭州政府決定,本星期六開始,本州最大的水庫Wivenhoe Dam 開閘放水出海,一連九天,要把目前全滿的存水量降到 75%!

25%的珍貴存水就此付諸東流----那是全布里斯本市全年的用水量哪!

兩年前本地大旱,Wivenhoe 存量降到17%;政府的制水措施,一級比一級嚴厲,由一個星期只准在一天的個多小時之內,用手持水喉淋淋花,到完全禁止;後來也只是稍稍放鬆一點點,准許隔天在黎明和晚間而已,違者重罰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乜太與女

我身邊的朋友,如果是家中「有女初長成」的,常常會為女兒進入青春期,行為反叛,一是「駁嘴駁舌」,一是「無乜兩句」的情況,而唉聲嘆氣的。

某位香港來了澳洲廿多年的女士,就叫她「乜太」吧,寶貝女在澳洲出生,今年入大學了。

乜太素來對女兒管教甚嚴,雖然未至於像最近美國那個 Tiger Mother---Amy Chua 那麼厲害,但是我有時側耳聽聞她們「師奶團」談的,也略知道一二了。有一個週末晚上,女兒到同學家開派對,過了講好的時間還未回家,還在電話上說要還要玩得晚一點,可能到天亮。乜太二話不說,開車長驅直進,親身入屋,押送女兒回家。女兒在一眾年輕人朋友眼前「出醜」,當然覺得很沒面子。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舊遊記:中秋杭州

翻出11篇舊遊記,是1986年歐洲30天,和1991年華東30天遊;原來還未從新浪博搬過來,重貼如下:

我到中國旅行,前後剛好共40次。假如有人問我最喜愛是哪個地方,我會毫不猶疑的說:杭州。

杭州的靈氣全在一個西湖之上。首先請看歷來大致上同意的所謂「西湖十景」:蘇堤春曉、平湖秋月、花港觀魚、雙峰插雲、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鐘、曲院風荷、斷橋殘雪。

你看,單是風景的名字便已經夠「激」,美到了十分,使人眼睛發熱。這十景有些是有季節性的,例如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等,要玩這十景都靡有遺漏,惟有多來幾次吧。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舊遊記:蘇杭運河

翻出11篇舊遊記,是1986年歐洲30天,和1991年華東30天遊;原來還未從新浪博搬過來,重貼如下:
水鄉蘇州
由蘇州到杭州,可以乘公共汽車。1991年,我們寧願借此機會乘船,順便一遊古運河。

「我們」只有兩個人,朋友老李和我,在華東一帶玩了差不多二十天,刻意要在中秋佳節到達最後一站----杭州。八月十五月圓之夜,泛舟西湖之上,觀賞正宗的「三潭印月」,是我多年的心願。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Blogspot 在中國解封

2011年2月12日10.07 pm 前的一星期統計
中國政府的網絡監控過濾系統,決定人民在網上甚麼可以看甚麼不可以看。有些網友懂得「翻牆」突破封鎖,一般人沒這個能耐,只有乖乖受困了。

長久以來,在大陸是看不到Blogspot 網誌的。

這個星期,我發覺悄悄地解封了。

這一百多個大陸的網民,如何得悉我的網誌?大概是通過搜索引擎的吧。 

「小狗下井」的故事原型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教授在明報寫的文章「小狗下井 」,這幾天引起網友討論。

教授原文摘要如下:


最近在女兒的中文課外閱讀補充練習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小狗一天經過一口井,好奇地在井口往下望,但一不小心竟掉進井底,幸而井底的水很淺,才不致遇溺,但當時四下無人,小狗心想雖然不致溺斃,但這裡沒有食物,早晚可能會餓死。正在躊躇之際,小鹿正經過井口,看到小狗在井底,便問他在做甚麼,小狗念頭一轉,說井底的水很清澈,小鹿也下來喝一口吧。小鹿於是便撲通一下的跳進井中,井水果然清澈怡人,喝過井水後,小鹿便問小狗: 「噢!現在我們怎樣返回地面?」小狗說: 「你用前腿趴在牆上,讓我抓著你的角跳上井口,然後我再拉你上去。」小鹿於是站起來,趴前腿在牆上,小狗一而躍上,從小鹿背上抓著小鹿的角便跳出井口,小鹿跟著向小狗說: 「你現在拉我上去吧!」小狗笑說: 「我這麼細小,怎夠力氣拉你上來,你跳下來時實在太魯莽,沒經三思,現在我也沒辦法了。」跟著小狗便哼著歌兒離去,留下小鹿在井底。」

故事末段問小朋友認為這個故事的教訓是甚麼?不知讀者會怎樣想?但答案竟然是做事不要魯莽,凡事該三思而行。故事中小鹿受人欺騙致身陷井底,小狗為求自保,先騙小鹿下井,再騙小鹿讓他跳出井口,跟著騙小鹿會拉小鹿出井口。  騙人的小狗不受責怪,故事不是教訓孩子不該為求一己之利去損害別人,而竟是倒過來罵受騙的人該精明一點......編製這些兒童故事時,請撫心自問,我們究竟想有怎樣的下一代?    
-------------------------------------------------------------------------------------

這個故事,很可能是這篇通識課文的作者,參考 伊索寓言的The Fox and the Goat 改寫而成。

以下是伊索寓言原文兩個網上英譯版本:

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如何改善Writing

常常有我不認識的年輕人電郵給我,問學習英語的問題,也只怪我有「人之患」,在本博寫甚麼「英語教室」的文章了。

以下是我最近答覆一個在英國的留學生的電郵,現在轉貼出來,也許對其他學子會有用:

Dear XXX,

你的雅思考到6.5,已經有基本的功力,你擔心寫作的能力,不知道writing你拿到多少分?

你說寫出來的東西「像小學生」的,是未能掌握內容還是style?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國貨公司

(明報,2011年2月8日):在本港開業逾半世紀的中興國貨將結業,現進行大清貨。  中興國貨負責人李先生表示,隨著港人對國貨需求下降,租金上升,令經營日趨艱難。上海街開業逾半世紀的中興國貨,將在2月中結業。公司由上一代開始經營,昔日有近百名員工,4個舖位,但現時只剩下上海街舖位。

位於旺角的「中僑」
五六十年代,香港小市民生活艱難,日用品都是挑便宜的來買,「國貨」是當然的選擇。上述新聞報道的「中興國貨」是二三線國貨公司,以做街坊生意為主;講到最有名的國貨公司,就一定是「裕華」、「中僑」、「大華」等等開設在商業旺區大街(如旺角彌敦道)的幾家了。

「國貨」價錢實惠,式樣老土,除了那些電器,一般也算耐用,適合普羅大眾。國貨公司售貨員的作風自成一派,有人說是愛理不理的態度,尤其是那些女的令人一試難忘。他們穿起灰或藍色的粗布制服,那副「晚娘臉」,很有吃大鍋飯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舊遊記:乘船到上海

翻出11篇舊遊記,是1986年歐洲30天,和1991年華東30天遊;原來還未從新浪博搬過來,重貼如下:
1991年,朋友老李和我,從浙江省的寧波市,乘船到舟山群島的普陀山,玩了三天兩夜。

交通工具之中,我還是喜歡火車和輪船,兩者不分軒輊,汽車次之,排到最末的是最方便快捷的飛機。旅行之道,除了目的地,沿途的風光可能更有可觀,乘飛機往往失之交臂了。


普陀山又名「千島佛國」,島上佛教名剎五步一樓,外國遊客極少。老李信佛又信道,我則是非教徒,但喜歡佛寺的空靈和肅穆,洗滌塵囂之感。

玩完普陀山,我們乘船到上海,踏上我們的蘇杭中秋遊。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舊遊記:寧波投宿記趣

翻出11篇舊遊記,是1986年歐洲30天,和1991年華東30天遊;原來還未從新浪博搬過來,重貼如下:

1991年,老李和我到達寧波火車站時,已是晚上八時,天色全黑了。


中國第一的藏書樓 「天一閣」

我們從香港出發,在廣州坐了約30小時火車到達紹興,玩了兩天,翌日晚上坐一個鐘頭的火車,來到這個浙江省瀕海的城市
寧波,目的是看聞名中國的藏書樓「天一閣」。

兩個背囊客,自由自在;路線是我先前大概擬好的,老李為人隨和(除了怕熱,吃飯一定要挑有空調的餐廳),對行程不加意見,全由我作主。我們每一站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到達了才算,沒有託旅行社預定賓館,要故意體驗一下「前路茫茫」的滋味。


一走出火車站,馬上便有一群當地賓館的營業員迎接上來。他們眼明腿快,已一一認出那些非本地人的火車旅客,上前大吹大擂自己的賓館有多價廉物美。有好幾個還展示手上的大型照片冊(我們叫「相簿」),有房間內部的特寫為證,又說有專車接送,鼓其如簧之舌,爭取我們的光顧。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毛選精句

這兩個星期在電子書閱讀器上看了唐德剛的「毛澤東專政始末」,和李志綏的「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

我對中共沒有幾句好話,但不至於完全不看他們的東西。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也是主張「不了解,請閉嘴」的。

這是我書架上的「毛澤東選集」:
第一至第四卷,1952年七月重排本,是「紅寶書」式的印刷,內容是毛在1949年之前的文章和講話紀錄。

當年一至四卷的售價,每套是人民幣2元。毛澤東是從書局那裡領「稿費」的----不要少看售價區區2元,因為發行量大。據李醫生的回憶錄,50年代後期毛已領了約300萬元稿費,是當時的中國「首富」!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舊遊記:巴黎地鐵驚魂

翻出11篇舊遊記,是1986年歐洲30天,和1991年華東30天遊;原來還未從新浪博搬過來,重貼如下:

到達巴黎市中心,在酒店安頓了行李,馬上便拿張市內地圖出去閒逛,一分鐘也不浪費。巴黎是歷史名城,市內街道狹窄、星羅棋布,好在有凱旋門作為全 市的座標,從凱旋門像蜘蛛網一般「散射」出去有多條大幹線,其中最出名的,當然是那「香舍麗榭」大道(Champs de Elysees)啦!所以我們在市中心亂闖,也不怕迷路。
巴黎的右岸
此外又有天下聞名的塞納河把巴黎切開兩半,於是巴黎便有左岸(Rive Gauche)和右岸(Rive Droite)之分,大多數的旅遊熱點,除了鐵塔和拉丁區都在右岸。

巴黎市內外有地鐵穿梭行走;一張鐵路線圖在手,多遠的地方也不怕去闖一闖。

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舊遊記:劍橋

翻出11篇舊遊記,是1986年歐洲30天,和1991年華東30天遊;原來還未從新浪博搬過來,重貼如下:

談到最高學府,英語世界之中大概享譽最隆的是英國的「牛津」和「劍橋」了。大學的聲譽,除了在現今學術界的地位崇高,還要加上歷史悠久,畢業生中名人輩出,這方面英國的牛津和劍橋要比美國的大學佔了多少上風。
劍橋大學的「康河」(Cambridge River),後面是King's College
 1986那年我們在倫敦一帶只打算遊歷十天,時間所限,牛津、劍橋只能兩者擇其一,決定起來很難。大學畢業時有位同窗獲得每年只有幾個的獎學金前往牛津讀碩士,回來繪影繪聲聽得我們十分羨慕。我當年努力鑽研、對我一生思想影響甚深的兩位哲學家羅素和維根斯坦,都和劍橋很有淵源。

中學時代讀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劍橋一譯康橋),文章描寫早已令我著迷。最後,還是選擇了劍橋一日之遊。

舊遊記:全副武裝遊羅馬

翻出11篇舊遊記,是1986年歐洲30天,和1991年華東30天遊;原來還未從新浪博搬過來,重貼如下:
羅馬城內,任何頹垣敗瓦,莫非國寶古蹟

羅馬是有超過2000年歷史的城市,可以說是古蹟處處;除了人們熟悉的鬥獸場,還有數不清的古建築,跟現代的道路和建築物混在一起,其雜亂無章要看過才相信。

羅馬的街道狹窄、縱橫交錯,車輛太多,泊車位置不夠,所以很多都泊上行人道上,每一寸空位都使用淨盡,塞車是家常便飯。意大利人很多性子又急、不太遵守交通規則,車子橫街直撞,在狹窄的街道上左穿右插,十字路口上經常出現驚險鏡頭。遊客到了羅馬,真的要「帶眼走路」。

外國人未踏足羅馬者,對其印象也不會陌生,實在要拜幾齣精采電影所賜;其中有描寫戰後滿目瘡痍的意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羅塞里尼的「羅馬:不設防城市」、第昔加的「單車窈賊」,以及兩齣浪漫愛情好萊塢電影──“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和影迷永遠記得的「羅馬假期」(一譯「金枝玉葉」)了。

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

兔年大吉

武漢市中南民族大學師生剪紙作品
兔年初一,恭祝大吉大利!

貼幾段貓兔共歡的短片,給大家happy下。 


貓媽收養兔B:

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勞師動眾搵$50


聽過有人批評,澳洲是二流國家,由三流政客來統治。我想大抵說得沒錯。

最近澳洲東岸各州發生大水災,人命損失不算嚴重,但是房屋、基建、農業和蓄牧業都蒙受巨大破壞。政府一方面要撥款救濟,另一方面要面對經濟受損、開支增加、稅收減少的問題,可能要持續幾年。

執政黨提議,明年要納稅人繳付一次過的水災附加稅(Flood Levy),幫助政府渡過難關。此語一出,反對黨和傳媒當然大舉炒作雜音,到真正拿上國會討論時,要通過上下議院,不知道要浪費多少口水和時間。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這一次民間對附加稅的金額沒有多大反應,因為------太濕碎了;批評的反而是對附加稅的程序及原則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舊遊記:海德堡德國佬

翻出11篇舊遊記,是1986年歐洲30天,和1991年華東30天遊;原來還未從新浪博搬過來,重貼如下:

世人每有所謂「民族性」的成見,比如說英國人拘謹、法國人浪漫、意大利人熱情、猶太人吝嗇等等。是耶非耶?也許有幾分吧,但是同一民族的人那麼多,個別的 行為決不能一概而論;而且可能越接觸的多,會發覺其實是一樣米養百樣人,不能用三言兩語來歸納成怎樣的「民族性」。例如我們自己最為熟悉的華人,究竟民族性為何,便是很難有定案。

再者,宏觀說來,閱歷愈廣的人,每每發現不同民族的人之中更多的共通地方哩!


一般人對德意志民族的印象,總是流於「冷淡」、「驕傲」等等。但我在德國過境逗留短短兩三天的遭遇,便足以把這個通俗的觀點改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