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舊遊記:沒落的「日不落帝國」

翻出11篇舊遊記,是1986年歐洲30天,和1991年華東30天遊;原來還未從新浪博搬過來,重貼如下:
倫敦市中心的Piccadilly Circus
我們在倫敦下榻的地方是市中心的YMCA附設的Y Hotel,論級數是兩星也不到,但是價錢已令我們難以負擔;特惠價每天五十英鎊!我們的房間很狹小,一開門進房,人的腳已踢到床邊;衣櫃欠奉,只有一個好像電話亭大小的私人淋浴間。

倫敦物價高昂,中下價酒店的房間很多連浴室也沒有;這家Y Hotel 唯一的優點是方便,走三分鐘便可以到達倫敦最繁盛的購物勝地「牛津街」和火車站。

和太太安頓了行李,換了衣服,馬上溜出去前往唐人街買跌打藥酒,揉擦我酸痛難堪的腰和背。

倫敦的街道上大多是古舊的建築物,標誌著英國昔日的繁華。酒店附近幾條街道上有不少褐紅色的磚建住宅,獨立門 口,但是一排地相連,就像澳洲雪梨和墨爾本的Terrace House一樣,我們住的布里斯本市難得一見。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舊遊記:倫敦入境記趣

翻出11篇舊遊記,是1986年歐洲30天,和1991年華東30天遊;原來還未從新浪博搬過來,加照片重貼如下:

我是自小接受傳統英式教育的,所以英國文化對我的薰陶很深。中學開始,史蒂文生、狄更斯、奧斯登、密爾頓、濟慈等名家文學作品唸了一大堆,對英國的文化風采頗為熟悉,但真正踏足英國,還是等到大學畢業後工作了幾年,儲足了本錢,三十歲過外才能成行。
倫敦附近的Bath市是文藝之城,這條是著名的Avon River

倫敦的海關人員對持英屬香港護照的人特別不友善,是早有所聞的。事前不一定需要,但也可先申請簽證,最諷刺的是簽了證也不保證順利,有些敗類會故意刁難(香港富婆議員鄧蓮如也曾遭凌辱),等而下之,更會在密室逼供,並恐嚇即時遣返,我的堂姐就曾經此劫,教人氣憤難平!既是如此,何必花那簽證費,反正自己一清二白,英語流利,就硬闖他一闖!

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骨牌效應

突尼西亞(Tunisia)、也門(Yemen)、埃及....群眾上街,要求當「權」不讓,幾十年如一日的執政者下台,下一個會是哪個國家?

20年前的「蘇東波事件」----蘇聯解體,東歐的舊政權紛紛倒下,今次這些都是伊斯蘭教國家,這一波會不會重演骨牌效應?

突尼西亞總統倉皇出走,現在更被通緝,腐化的獨裁者不會有好下場。民主改革的前夕,眼見被逐下場之慘,獨裁者無不負隅頑抗的。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可以數不可以數

以前學英文時,老師教名詞有「可以數」(Countable)、「不可以數」 (Uncountable)的分別。

前者不用解釋了,一切有「眾數」(Plural),即是要加 s,如chairs, birds, houses之類的名詞。

甚麼是「不可以數」的名詞呢?如:

water, air, time, luggage, information, paper, rice, advice, furniture, news, salt, sugar, coffee, tea, glass(作「玻璃」解 ,而不是作「玻璃杯」解時)......

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從炎黃子孫講到陰陽五行

1月25日馬英九在中華民國國防部春節聯歡餐會表示,絕不希望炎黃子孫,再引兵戎來解決問題,這個階段應該已經過去了;希望兩岸能透過深度交流,共同在中華文化智慧指引下,找出解決雙方爭議的具體構想.......(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692&tid=1297408)

我們華人每每稱自己 「炎黃子孫」,至於「炎」是甚麼,「黃」又是甚麼,講的人也未必清楚知道。

馬英九說「絕不希望炎黃子孫,再引兵戎」,這個當然說得很對。但是大家知否「炎」與「黃」原本是兩個不同的民族或部落,上古時期打生打死,後來才由其中一個吞併了另一個,才有我們今日的「炎黃子孫」的。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澳洲電視

在香港,很多人已安裝有線收費電視或衛星電視,有好幾十個台可以看;免費收看的是無線和亞洲電視,兩個中文台+兩個英文台吧。

澳洲電視數碼化比香港早幾年,傳播的訊息量大了,各個免費電視台紛紛加開副台,以前只有五個台可以看,現在足足有十五個呢!

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讀歷史

這幾個月來,一口氣看了幾本有關中國近代歷史的書,計有:錢鋼和胡勁草的「大清留美幼童記」、章貽和的「往事並不如煙」(台灣版叫「最後的貴族」)、龍應台的「大江大海 1949」、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

「文、史、哲」三大科目之中,我的「史」是比較弱的,雖然A-Level的中史科也考到「良」,讀大學時在中文系兼修「哲學史」、「文化史」和「史學史」 ,只可言鳥瞰,絕對談不上深入,尤其是中國近代史,所知更是皮毛。

學生時期,覺得歷史科十分沉悶(有誰不覺得?),這也是與當時採用的教科書編寫得太差勁,以及學校考試的方式有關,老是要學生死記一些事實、年份等等,要到了中學之後的大學預科,才慢慢讀出興趣來。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專業人士不專業

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分工越來越細,還有各項專業要求,要讀過相關課程,積聚相當經驗,最後取得其「專業資格」的證書,方可接工作來做。大的如醫生、律師、工程師、會計師........小的如修水喉、通渠、電氣、泥水、油漆.......大大小小的Professionals,有千百種。

有個朋友是原本是香港大學畢業生,在香港做了多年的教師,約40歲移民兼退休定居在澳洲。閒來無事,乃到政府的「技術及延續教育學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 修讀約一年的part-time「社會服務」課程。

請問讀完之後可以做甚麼工作?校方答曰:「好運氣的話,你或可以找到一份在社區中心的兼職Receptionist。」

醫生、律師這類人中龍鳳更不用說了,入大學本科學系之前,要看你學能測試是否達到最高分數的一級,幾年繁忙的課程加上實習,先考學位試再分幾個階段考專業試,過五關斬六將才修成正果。按理說,這些Professionals都是打木人巷出來的,應該盡是精英,作事十拿九穩的吧,誰知大謬不然。

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蜜蜂窩

花園棚架下,忽然起了一個蜜蜂窩!

工蜂嗡嗡叫,鑽來鑽去,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這些是蜜蜂,不是那些隨時會叮人的黑蜂,我試過無端端給黑蜂叮過,痛得要命的。

2011年1月22日 星期六

這段英文你讀得通嗎?

以下這段「英文」,你讀得通嗎?


TIHS IS A CPOY, AOCDRNDICG TO RSCEEARH AT CMABRIGDE UINERVTISY, IT DSENO'T MTAETR WAHT OERDR THE LTTERES IN A WROD ARE, THE OLNY IPROAMTNT TIHNG IS TAHT THE FRSIT AND LSAT LTTEER BE IN THE RGHIT PCLAE. TIHS IS BCUSEAE THE HUAMN MNID DEOS NOT RAED ERVEY LTETER BY ISTLEF, BUT THE WROD AS A WLOHE. IF YOU CAN RAED TIHS, PSOT IT TO YUOR WLAL.

大多數文字只有頭尾兩個字母正確,裡面都是拼錯次序的。

竅門:不要一個字看不明白就停下來逐個字斟酌......如果你能夠眼睛從頭到尾,迅速掃描一次就知道這段文字的意思的,你是理解力比較強的的人。

據聞世界上只有55%的人有此能力。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新電子書入倉

買了電子書閱讀器一個星期,已經下載了以下的書籍:

我讀中文書的口味,各位看這個書單,也可思過半了吧。 

有些是人所共知的經典,不用多介紹了。我特別高興找得到的,是:

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和「蘇東坡傳」......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厚顏無恥的惡意留言

把他濾掉了,還是一天來幾次;換了筆名也認得出。

賊喊捉賊,誣告網主和網友。

我一次過把他的留言貼出來,讓大家評個公道,應不應該刪掉他:




此橋只待成追憶


這條在市中心布里斯本河上,150米長的浮橋,水泥橋面,用浮桶支持起,石柱固定。

浮橋會隨著微風細浪一起一伏,一向是遊人散步、放狗、踩單車的勝地。

上星期的暴雨成災,河水氾濫,整條橋沖掉了!

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香港街角樓之點與線

(轉貼)VISION TALK: 香港街角樓之點與線

 (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大學出版社主辦 ,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協辦)

日期:2011年1月22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4時30分
地點:創Bookcafe(香港中環域多利皇后街9號中商大廈2字樓[MTR中環站 C 出口])

講者

李浩然博士 -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
何建宗先生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理事
語言:粵語

圖片出處
 

內容提要

「街角樓」是香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產物。它們獨特的外形,是地盤形狀的立體伸延所致。由於街角地盤位處單邊,並沒有毗鄰建築物,所以它們的外形更富立體感和別具吸引力。特別有趣的是,由於單邊的「街角樓」有更多的外牆,使樓上的一舉一動愈是顯露無遺。我們可從外牆晾曬中的衣裳、耀目的商業招牌和各色各樣的窗戶裝潢中猜度哪是住宅、哪是商戶。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Lend me your ears

香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在圓桌會議中演講(全文),批評年輕人專唱反調,不知道包容和妥協的真義,還警告這樣動輒搞抗爭,最終會「車毀人亡」。此語一出,連日來網上的評論很多,我不在此囉唆了,今日和大家談的,是他在結尾時說的英文: Friends, lend me your ears

唐少爺是港英年代的大富之家出身,講話間中夾雜英文名詞,臨尾再拋你一句英文,一點也不出奇。最後這一句,乃出自莎士比亞,比江澤民的洋涇濱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不止高出一線矣。


Lend me your ears----「你的耳朵給我」 ?哈哈!當然不是。貼切的中文翻譯是「且容在下進一言」----白話就是「請你聽我說」。如果叫都不聽,就是如廣東話所謂「借咗聾耳陳隻耳」啦。

Friends, lend me your ears乃出自莎士比亞歷史劇「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中段馬克安東尼向群眾的演說。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宗教是藥

澳洲昆士蘭水災,奪去十幾人的生命,這是確實知道的數目;另外有數十人失蹤,恐怕亦已遇難。數以千計房屋遭摧毀,哀鴻遍野。

布里斯本市長呼召義工出動,在週末兩日協助清理,星期六有12,000人響應;這還未計電視報道鄰里守望相助,很多住在鄰區完全不認識的人,自動上門施以援手,提供食物、衣物甚至容身之所的。

澳洲人素有俠義精神,樂善好施,危難之中一覽無遺(大水下的澳洲民情)。 

朋友的家也遭水淹,但他不怨天,不尤人。他是虔誠基督徒,有自我開解的方法。他還在自己的網誌上寫文章,題目是 God used a flood to create a real community

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有關留言版的通告

版主歡迎網友留言,交流知識及經驗;從未設置關卡,亦毋須打留言驗證碼,儘量方便大家。

惟最近有人匿名留言,粗言穢語,塗污留言版;雖一經發現馬上刪除,已是有辱斯文。

現在開始,一切留言會先由版主過目,方才發佈;事非得已,倘有延誤,敬請體諒。

生死相連

自家園中,一隻昆蟲飛過,翩然落在我面前一片樹葉之上。

走近細看,原來不是一隻,而是兩隻交配中的不知名昆蟲!

入屋拿相機出來,昆蟲仍在,誓不分離。
趕快按快門拍照,一陣風吹來,兩隻連體飛走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挪威的森林

香港現在放映「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的  同名小說 改編,越南裔法國導演陳英雄的作品。村上春樹名氣很響,他的書我就是只看過這一本,台灣賴明珠的譯本。陳英雄的電影我倒是看過三齣,包括「三輪車夫」、「青木瓜之味」和「太陽直射的光線」。

愛好村上的小說的讀者很多,我不敢得罪;但是口味各有不同,讀了「挪威的森林」,未能刺激我馬上找他另一作品來看。陳英雄的電影我是喜歡的,所以如果有機會,也會看看這個電影版。

故事的情節其實與「挪威的森林」沒有關係,只是小說開場不久男主角聽到Beatles的1965年流行曲Norwegian Wood ,就是這樣而已。Beatles 這首歌流行到日本時,翻譯的人擺了個烏龍----原文不是「森林」(Woods),而是「木頭」(Wood)!村上春樹大抵也隨俗,將錯就錯了。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終於買了電子書閱讀器

前文電子書介紹過幾款電子書閱讀器,包括Kindle, Kobo和「葉綠書」。

由於要看中文書,我特別憧憬台灣研製的「葉綠書」。其實還有一款大陸出產,支援中英文、口碑不錯的「漢王」(Hanvon),澳洲的JB Hifi代理發售,定價199澳元,與兩款洋貨相若,但是聖誕新年期間一早售罄。「葉綠書」則要從台灣網站pchome郵購,2990台幣折100澳元,價錢很吸引,也是長期缺貨。

新年後日日上pchome的網站逛,終於有一日看到有貨,馬上訂購,同日幾小時後又搶購一空了,真的這麼受歡迎嗎?

pchome台灣出貨,四天即空運到我手上,效率100分:
送原裝保護套
隨機附耳機(可聽MP3)、市電充電插頭、USB線。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大水下的澳洲民情

2011年一開始,澳洲遭逢百年一遇的豪雨洪災,承蒙網上好友親切慰問,我一家無恙,謝謝。
照片來源:SES ACT
水災詳情我不在此喋喋了,文字及視像報道,請關心的朋友點擊http://www.abc.net.au,或在YouTube上用Queensland Flood來搜索吧。我這裡談談澳洲人民在水災下的人情。

很多人到政府的救援站請膺做義工,幫手灌沙包和派發沙包的工作。

澳洲的「緊急救援隊」(SES, State Emergency Services)大部分是義工,政府提供訓練、制服、設備、出勤時的交通和膳食等,有事時徵集,全國一呼百應。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If I Were You

今天和大家談談一個英文用法:If I were you, I would.....

就是我們廣東話常說的,「如果我係你呀,我就.....」

且慢!If I were you....? 不是 I am 或 I was?搞錯了吧?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小貓春睡圖

一連下了兩個星期的雨,Meow Meow很久沒有曬太陽和出花園玩過了,只能在家睡悶覺。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正片推薦:油麻地

我以前有篇文章「50年前的油麻地」,講述這個我由出生住到24歲的九龍舊區。

網友「士丹利五」最近在YouTube上發表了他製作的「香港電影遊蹤 Hong Kong Movie Trekker Vol: 2 油麻地」,有嘢睇,又有聲,足本廿多分鐘,推薦!

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有心靠害的謠言電郵

以下這個訊息,電郵傳來傳去,已經是第二次傳到我手上。表面上是「讚揚」澳洲總理採取強硬態度,要趕絕國內的伊斯蘭教教徒,捍衛西方文化,其實是惟恐天下不亂,內文全屬造謠,叫人儘快轉寄出去,意圖挑起文化衝突!

Australia says NO - Second  Time she has done this  !
               
She's done it again..   
She sure isn't backing down on  her hard line stance and one has to appreciate her  belief in the rights of her native countrymen..  
A breath of fresh air to see  someone lead. I wish some leaders would step up in Canada & the USA .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does it again!! 
This woman  should be appointed Queen of the World.. Truer words have never been spoken.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漢字姓名拉丁化

所謂「拉丁化」,即Romanization(為甚麼不叫「羅馬化」?你不要問我)中文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方塊文字系統,並非用字母構成,外國人都覺得十分奇異。

中國自從滿清中葉被逼對外開放,中國人和外國人接觸頻仍;最重要的是個人的名字,怎樣讓不懂中文的外國人稱呼?惟有用歐洲的字母,根據中文的讀音拼出來。

當然,洋人習中文、取華名的也有的,例如傳教士Matteo Ricci取名「利馬竇」,Timothy Richards取名「李提摩太」,學者Joseph Needham取名「李約瑟」;還有到香港淘金的英國殖民地官員,都由專責的中文主任為他們起些文質彬彬的中文名,如「衛綸書」(Williams)、 「金文泰」(Clementi)、「尉遲新」(Watson)等,驟看起來,儼然龍的傳人中的飽學之士!畢竟這還是極少數──大部份情形下,還是中國 人把姓名「拉丁化」來遷就洋人。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師道恩情

一幅水墨畫,曾在香港大會堂的畫展中展出,作畫者是1967年香港「九龍華仁書院」的中二學生,名字「梁煥松」。

現代的電郵科技,使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人都似乎伸手可及。上個月收到一封電郵附帶傳來的照片,是老同學陳兄到加拿大探親,與三位我們已移民彼邦多年的中學老師飲茶時拍的。

陳兄是我中學時期最談得來的同學,我們一塊兒學游泳、拜師學功夫、泡妞;他長大後成為財經界紅人大公司總裁,而且積聚足夠財富可以在50歲退休,保持同一生活水平,羨煞旁人。

三位老師,是副校長何鎮源老師、音樂科薛偉祥老師、美術科譚志成老師,都年逾70歲了,看來身體還挺硬朗的。原來譚老師找尋我已經很多年,為的便是這幅畫。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打回原形

中文的動詞太可愛了。

「我前年日本,我今日屯門,我現在機場,我明日大嶼山」,都是一個「去」,已經合乎文法,完全傳達意思。

現代中文「我前年去了日本,今日屯門,現在正在去機場,明日將會去大嶼山」的講法,大概是受了英文的影響,其實不這樣講也可以的。

我們開始學讀英文不久,就要學動詞的變化,第三身要加 s ,go變了 goes,Past Tense 變成 went,Past Perfect Tense 變成 gone,這些所謂Irregular Verbs(不規則動詞),真是笨到無人有。就算是最簡單的,也要加 ed。有些如 let 和 read,又完全不變!哪個動詞變、哪個不變、怎樣變,都要靠死記。

但有些情況之下,英文動詞不論是第一、二、三身,現在式或過去式,都是「打回原形」的。

例如: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20世紀外國十大女明星

有時我真懷疑,到底現在的影圈和影迷是不是有病,為甚麼當時得令的女星中,稱得上「美麗」的這麼 少,及得上以前的女明星的,簡直是鳳毛麟角?大嘴怪Julia Roberts、厚鴨唇的Jennifer Lopez和Angelina Jolie、嘴角下彎倒吊三角眼的Cameron Diaz、禿額隼目的Nicole Kidman……這些時下最叫座的女星,無論容貌、表情、說話的語氣或身段儀態,跟以前的大明星距離太遠了。

我一向很迷女明星,認為女明星的黃金時代在20世紀中期;她們一舉手一投足,無不帶著絕代風華,能夠帶動整齣電影的感染力。好電影加上好明星,真是相得益彰,使兩者都永遠留在影迷心中。

以下選出個人心目中,20世紀的外國十大女明星(以出生先後為序),以及我推荐您一定要看由她們主演的名片,純屬我的偏好,您不同意也沒有所謂。除了吉永小百合,她們都是靠好萊塢的電影走紅世界,也可以算是「美國明星」,我標示的是她們的原來族裔。您也許不同意「就是這十個」或「就是這幾齣電影」,但我所推荐的,都是自己看過和喜愛、肯定值得一再欣賞的。單是欣賞這十大女明星盛年時的照片,便足以令人暈倒。 

為甚麼名單上沒有瑪麗蓮夢露?因為我認為她不美又俗氣,根本不入流。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西冷與西多

新聞報道,斯里蘭卡(Sri Lanka)政府決定在2011年內,把公營部門上的舊國名錫蘭(Ceylon)全部取締。
(http://www.bbc.co.uk/go/rss/int/news/-/news/world-south-asia-12099596)

原因是 Ceylon這個名字,是以往淪為英國殖民地時,被強加於上的名字,既然已經獨立和採用Sri Lanka為新國名多年,有些部門例如國營銀行還是沿用舊名Bank of Ceylon多年,殊失體統,現在是時候清理一下了。

香港茶餐廳的餐牌上,可以見到「西冷紅茶」這名堂,外地人一看會以為是「西式的冷凍紅茶」。「西冷」是「錫蘭」的香港俗譯也,可不要和中國杭州西湖那個名勝「西泠印社」弄混了。

該國最重要出口貨品就是茶葉,左圖的Dilmah紅茶,是我長期飲用的,質素好而取價公道,也是標明Ceylon Tea;斯里蘭卡政府利之所在,這個通行全球的金漆招牌,大概不會更改。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紫釵記 霍小玉 李益

粵劇之中,最膾炙人口的,除了「帝女花」,大概就是「紫釵記」了。我想是因為兩劇的作者唐滌生,分別選了兩首悅耳的旋律來充當高潮片段的歌曲,配上優美的曲詞,使人一聽難忘,琅琅上口。試問誰不會哼上幾句「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臺上」和「霧月夜抱泣落紅,險些破碎了金釵夢」?

帝女花的「香夭」採用了古曲「妝台秋思」,紫釵記的「劍合釵圓」一段則用了「春江花月夜」。有趣的是,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兩首帶他們入門的「粵曲」,用的都不是廣東音樂。

唐滌生寫過「紫釵記」的舞台劇和電影兩個版本。比起其他劇作家,他的文學根底較好,不會胡亂編撰甚麼「無頭東宮生太子」之類的俗品,懂得從古典文學中取經,尤其是元、明朝的雜劇佳作。

唐版「紫釵記」的情節,以明朝湯顯祖的雜劇「紫釵記」為本,在此之前,已有「牡丹亭驚夢」取材自湯著「還魂記」(別名「牡丹亭」) 取得成功的例子。

0與1之間

2011年,是為「中華民國100年」。

台灣中華民國政府會有盛大的慶祝活動,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http://100.president.gov.tw/presidential.htm) 

後記:這新聞稿發表日期是(民國)98年11月8日,即2009年,馬英九說:「再過四百多個日子,就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明顯是指 2011年。

1912年1月1日宣佈成立「中華民國」,是年為「中華民國一年」。

到了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的時候,才是「建國一週年」,你說是不是?

那麼其實要到2012年(民國101年)時,才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今年就慶祝,搞錯了吧?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元旦日記事

連日大雨傾盤,昨天放睛一日,澳洲國民額手稱慶,晚上可以觀賞煙花;豈料今日又是下雨。

昨晚吃的日本餐太豐盛,今日決定要節食。早上煮一煲番茄雜豆湯,打算自烘麵包;以往幾次都烘得成功,今次一切程序用料時間不變,麵包就是發不起來。惟有開車去超市,買一條法式Baguette長麵包,是為元旦午餐。

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