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水仙花和自戀

讀大學時,為了要追上存在主義的思潮,逼著自己捧讀厚厚的Dostoyevsky 的小說「罪與罰」(Crime and Punishment),情節現在都忘掉一大半,倒是書中有一段印象很深,講主角的姐夫很滿意自己的容貌,經常攬鏡自照,可以admiring himself in the mirror for hours !這種行為,大概是自戀者的典型表現了。
聽說很多藝術家和同性戀者,有自戀的傾向。
自戀的英文是Narcissism,來自Narcissus (水仙花),有一些有趣的關連故事。
(圖片來源:http://www.srgc.org.uk/bulblog/log2007/210307/Narcissus%20%27Small%20Talk%27.jpg )

水仙花在水邊繁殖,和它在水上的倒影相對。人的想像之中,花若有情,花若有性,水仙花就很像是在自照自憐了。
Narcissus是希臘和羅馬神話中的人物,故事有多個版本,大概是說他是世界上罕有的美男子,傾心於他的少女不計其數,但是他一個都看不上眼,卒之觸怒天神,讓他到河邊看到自己的倒影,他看著看著,竟然愛上了倒影,也不知道就是他自己,最後變成水仙花。
所以心理學上的「自戀狂」,英文叫Narcissism了。
自戀這個概念,在1898年由英國的性心理學家Havelock Ellis最初提出,1899年心理學家 Paul Nache塑造出Narcissism這個字,然後一代心理分析學派宗師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1914年發表論文 On Narcissism: An Introduction,自此成為重要的學說。
「自戀者」的英文是 Narcissist,「有自戀傾向」的形容詞就是 Narcissistic。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澳洲華人退休村

到布里斯本一個華人退休村探朋友,順便拍幾張照片,讓大家瞧瞧。
「退休村」不同「老人院」,55歲便可以入住,有幾種形式,還喜歡住獨立屋的:

或一廳一房住宅單位的:
中式庭園的景色,很大,是不是?
未算呢,請看:

站在後園的中央回望,是這麼大的:
到了真正風燭殘年,要坐輪椅和要人餵飯的,可以改住設有加護服務的床位,正是「一條龍服務」矣。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特長Limousine

晚上去唐人街吃飯,見到路邊停泊的這輛特長豪華房車(Limousine)
此乃澳洲「福特」車廠土產,除了前面一排司機位,後面大概有三四行座位吧。看車窗黑墨墨的,外面完全見看不到裡面的人。在專制極權國家,這是特權階級的身分象徵。
我看這輛車的車牌,是租車公司旗下的,所以猜想不是甚麼「政要」的汽車,你和我都可以租一輛來過過癮。
(圖片來源:http://2.bp.blogspot.com/_uYbsC8EOq5k/RppKnvxv4gI/AAAAAAAAALk/F87pUJLIfbM/s1600-h/excursion%2520limo%2520ny.jpg )

說起來,除了那次坐港督的車(前文:http://chrisleung1954.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69055),我在澳洲也坐過一次Limousine。
我認識一個喜歡搞事擺闊的本市「名媛」,平時已經是開Mercedes Benz;有次她請我作伴到布里斯本市中心的大會堂,參加昆士蘭時裝業每年一次的晚宴和表演。她特意約我在大會堂附近的希爾頓酒店「集合」,預先租一輛這類特長房車,從酒店載我們到大會堂門口下車。
那些八卦雜誌的記者以為我們是甚麼Celebrities 或所謂 Beautiful People,蜂湧擁上來拍我們的照片(天曉得會不會登出來)。
那次充闊佬的代價,大概要花幾百澳幣。行車時間:  2分鐘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坐監有折扣



張任謙(Victor Chang)醫生是澳洲的頂尖心臟科專家,擅長心臟移植手術,曾經挽救很多人的性命,有一般平民,也包括澳洲首富Kerry Packer。
1991年,兩名來自馬來西亞姓林和姓劉的華人歹徒,在大街上埋伏,打算等他從私家車下來時,把他綁架藏參然後勒索幾百萬的贖金,糾纏之間,姓劉歹徒在行人道上開槍把他打死。
我買了這本專門探討這件事兼論述華人在澳洲的歷史



警方將兇手繩之以法,兩人謀殺罪名成立,分別被判24年和26年徒刑,其中林姓歹徒(下圖.左)服刑18年後,會在2009年11月提早釋放,然後遞解回馬來西亞。



澳洲的司法很寬大,犯人在法庭被判坐牢,一般不需要服刑期滿。法官判處之時,即時講明最早可以何時提前申請假釋,即是「坐監有折扣」。
決定假釋的權力不在監獄長、懲教署長或司法部長,而是一個獨立的State Parole Authority。假釋是有條件的,要囚犯獄中行為良好,才決定是否批准申請。
對於提早放謀殺造福人群的醫師的歹徒,社會大眾和懲教署長都表示強烈不滿,但也莫奈之何;新南威爾斯州政府,正在想有甚麼辦法阻止假釋,據聞是要求State Parole Authority覆核,由他們推翻原來的假釋決定
張任謙醫生在上海出世,在香港長大,移民澳洲唸醫科,然後在美國、英國深造,他曾經當選為Australian of the Century。為了紀念他在醫學界的功績,澳洲政府成立 Victor Chang Cardiac Research Centre

新聞報道:http://www.abc.net.au/news/stories/2009/10/27/2724896.htm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澳洲味千拉麵


澳洲也有味千拉麵,據說是和香港的味千同是一家。


店內陳設:


 這是最平的「招牌拉麵」,澳幣10.80元:


湯夠味,也夠熱,但是從照片看得到的,麵和配料的份量不算豐富。
貴一點的是海鮮拉麵和餃子拉麵,15元;最貴的特級海鮮拉麵,21.90元。

Ajisen Ramen 2/414 George St., Brisbane, Queensland 4000, Australia. (電話:61 7 32115409)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鯊咬鯊

嘩,嚇死人!


 
這是一條3米長的中型鯊,魚身被咬了兩口,幾乎從中折斷,專家說看表面證據,可能是遭受另一條5米長的鯊魚咬噬所致!
鯊魚在海洋中稱霸,庶無疑問,但是鯊魚也分大小,大魚食細魚,自然定律。
這條鯊魚在澳洲東岸昆士蘭,近首府布里斯本的North Stradbrook Island 捕獲。大鯊吃過美味的一餐,有可能在附近游曳數日不去,當局警告泳客暫時不要下水,但未有計劃出動獵鯊船隊找尋「兇手」。
新聞:Monster shark spreads fear off Queensland coast(http://www.news.com.au/couriermail/story/0,,26254415-3102,00.html)
澳洲每年都有鯊魚在海邊出沒,咬死人的事件不常發生;澳洲人相信人與鯊應該共存,頂多是密切留意,不會趕盡殺絕,只考慮驅趕。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禁止老師在交友網絡與學生接觸


網絡世界花樣推陳出新,澳洲昆士蘭州教育當局,也不得不追上時代,修改固有的教師專業守則。最近明文禁止老師在交友網絡與現在的學生接觸,點名的網絡包括Facebook, MySpace, YouTube。
違者會遭受扣薪、降職,甚至於取消教師執照。
(新聞報道:Teachers warned off online contact with students)
現實世界之中,很明顯的,教師不能在學校的工開環境之外,與學生有不必要、不恰當的交往,例如單獨相處,請他們到自己的私人空間作緊密交往。
過往發生過一些男教師和女教師與現在的學生發生性關係的新聞,當事人有些還未成年,教師丟了教席不在話下,還要被控和入獄。據悉過去三年間,昆關士蘭州有30名教師人違反專業守則,被取消教師執照。
公民權益人士指當局今次的行動,是侵犯個人私隱之舉。
我想到,教師的私人交友網絡如 Facebook在被禁之列,那麼寫網誌也算吧?這些網既是私人的,也是向全世界或已登記的會員公開的,要是有學生闖進來,或互上連結,雖用匿名但大家的身分心照不宣,那教師本人應該怎麼辦?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西洋龍鬚糖

香港以前有個阿伯在街邊賣「龍鬚糖」,尖沙咀星光行特別為他設立一個檔口,作為吸引遊客一景;可惜阿伯去世,有一段時間後繼無人,龍鬚糖在香港絕了跡,近年又出現了,本地和大陸的都有。



(圖片來源:http://image.wangchao.net.cn/lvyou/1244389807417.jpg)


想不到在澳洲見到西洋版的龍鬚糖!


下面的是一個雀巢狀的 waffle,也是甜的,中間有三個不同味道的雪糕球,兩個新鮮楊梅(士多啤利),碟上有楊梅醬。
賣相的確一流,靚到捨不得吃!
Restaurant Lurleens, Sirromet Winery , Mount Cotton Rd., Mount Cotton, Queensland, Australia (61 7 3206 2999). (http://www.sirromet.com/restaurant-lurleens.html )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轉貼:3個酸媽媽

3個酸媽媽 (作者:小野)

三個媽媽聚在一起聊天。

其中一個非常失落地說:「中 秋節難得全家團聚,剛剛接下他爸爸事業的兒子和新婚媳婦趕回家來,大家一起烤肉。我兒子每烤好一串肉,就夾到媳婦的盤子裡,夾滿了整整一盤。 我的盤子始終空空的,他都沒看見,就像他永遠看不到我空虛的心一樣。幾個月前我們才花一大筆錢幫他們辦婚禮,新房也是他老爸送的。他們吃的住的都靠我們,而我卻連一串烤肉都分不到。夠心酸的吧?」
另一個媽媽也跟著抱怨起來: 「哎喲,只是吃不到兒子的烤肉,這可不是最壞的,至少還沒叫你烤給媳婦吃就偷笑了。 我兒子剛從國外出差回來,送我一個鑰匙環,也送他妹妹一個鑰匙環,卻花他兩個月的薪水買了一隻卡地亞錶送給他的女朋友,還一直問我說,送錶會不會太寒酸 了? 我就故意說,如果嫌寒酸就送給我好了,你就送她鑰匙環。 如果她真心愛你,應該不會在乎禮物的價值的。說完我就把鑰匙環交給他,把那隻錶搶過來,他竟然和我翻臉,差一點把我推倒。夠心酸了吧?比你酸多了吧。
第三個媽媽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
妳們只要換個角度想想就不會難過了。兒子對自己的老婆或是女朋友好,表示他們非常恩愛,我們應該為孩子的感情有歸宿感到高興才對。 兩個正在戀愛中的人本來就是看不到別人的,更何況本來就像是空氣一般存在的老媽。老媽是孩子的空氣,只有缺氧的時候才會發現空氣的重要,偏偏做媽媽的特別賤,永遠不讓孩子缺氧
我有個兒子已經30多歲了,他的女朋友就是那台電腦,每天就窩在屋子裡和電腦談戀愛,足不出戶。 我實在看不下去,只好每天替他清垃圾,弄點東西給他吃。他常常嫌我煩要我出去,我不知道還要照顧這個兒子到幾歲?
如果他能有個女朋友,我可以烤肉給他的女朋友吃,也可以買卡地亞送她。」 

(朋友轉寄給我的故事,太好了,破例在這裡轉貼)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任意讓時光消逝


先來聽鍾鎮濤的「讓一切隨風」,辛辣的電結他引子,令人一聽難忘


風中風中 心裡冷風 吹失了夢
事未過去 就已失蹤 此刻有種種心痛
心中心中 一切似空 天黑天光都似夢
迷迷惘惘 聚滿心中 追蹤一片冷的風

各種空虛冷冷冷 吹起吹起風裡夢
過去的心 火般灼熱
今天已變了冰凍 記憶中 突然又痛
只因空虛再作弄
你似北風 吹走我夢
就讓一切隨風

這首原本是澤田研二的 時の過ぎゆくままに(任意讓時光消逝)

歌詞寫得極好:
あなたはすっかり疲れてしまい(你已極盡疲累)
生きてることさえいやだと泣いた
(絕望哭泣)
こわれたピアノで 想い出の唄(在破舊的鋼琴上 喚起往昔的曲調)
片手で弾いては 溜息ついた(單手彈奏 連連嘆息)

時の過ぎゆくままにこの身をまかせ
(任意讓時光消逝 願委身相隨)
男と女が ただよいながら(男與女浮生在世)
おちて行くのも 幸せだよと(墮落下去不是更幸福嗎)
二人冷たい 身体合わせる(兩人相擁著冰凍的身軀)

身体の傷なら 直せるけれど
(身體的創傷可治癒)
心の痛手は いやせはしない(內心的創傷沒法彌補)
小指にくいこむ 指輪を見つめ(凝視小指上的戒指)
あなたは昔を 想って泣いた(想起往昔的你 不禁落淚)

※時の過ぎゆくままにこの身をまかせ
(任意讓時光消逝 願委身相隨)
男と女が ただよいながら(男與女浮生在世)
もしも二人が愛するならば(若二人能相愛的話)
窓の景色も変わってゆくだろう(窗外的景色也會不同吧)
這首歌也曾在70年代改成國語版,由尤雅唱的「愛你一萬年」,以下是甄妮的演唱會演譯: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16歲澳洲妹單獨環球航行


(圖片:http://www.abc.net.au/reslib/200905/r371776_1725828.jpg)

一個16歲的人,有多大能耐?
16歲澳洲妹 Jessica Watson ,計劃單獨駕駛 10米長的 Ella 's Pink Lady號小風帆,環球航行一週,在澳洲東岸出發,需時約8個月。
已經在10月18日啟航,會打破世界紀錄,成為最年輕的單獨環球航行的人
新聞
出師不利少女冒險家 展開單獨環球航行壯舉
Teenager sets sail to conquer the globe alone


不過此行引起很多議論,大多數人是懷疑她有沒有能力航畢全程,假如中途出事,到時叫天不應叫地不聞,必會命喪汪洋!有人質問,她父母到底是甚麼人----竟然陪她一齊癲,放她作此大膽行動?有人說政府應該採取行動,禁止她起行。
她的父親說,危險是一定有的,不擔心才怪,但這是女兒的選擇,寧可失去她,也不願意阻止她。
Better to lose her than say no: Watson's dad
我以前遇過一個也是單獨航行的發燒友西婦,她曾多次駕風帆作長途航行;我問:「如果病了怎樣?」她說:「船上有急救藥品,辛苦難當的時候,大不了打嗎啡針。」我說:「不怕出事時沒人來救,會死嗎?」她輕鬆的答道:「人反正都會死。」
這是東西方的文化不同之處。
雖然我對很多「打破世界紀錄」的嘗試不以為然,認為是收買人命的無聊之舉;但必須承認西方人置生死於度外,探索不明確境界的冒險精神,為我們東方人所不及。所以才會有出現哥倫布、麥哲倫那些的航海家,敢闖前所未到地方,開拓出近世的西方霸權。
我相信華人父母,百分之百也會反對到底----假如孩子有此奇想的話。
不過說是這樣說,我見到的澳洲華人的孩子,大多養尊處優,家務一個手指頭都不碰,開父母買的汽車,化一二百澳元染一個頭髮,怎會自己提議去捱這些苦?
有個朋友的女兒,已經二十多歲,大學畢業,成為執業藥劑師,還是不願意學開車,上班下班,常常要爸爸接送!

Jessica Watson的網站:http://www.jessicawatson.com.au (有大量資料和錄影)
Jessica Watson的網誌:http://www.youngestround.blogspot.com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山田洋次

同一個導演的電影的影碟你有最多的是多少隻?


這是我最喜歡的日本導演之一的山田洋次(1931- )的作品,我有超過50隻。


他最重要的傳世作品,是自1969年開始,每年拍兩集,在新年和年中獻映的「男人之苦」系列。主角寅次郎,是個頑固戇直,但是吊兒郎當、不務正業的單身漢。他每集都到一個新地方擺地攤做小買賣,途中遇到一些有特別性格的人,還有一個美女。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意大利朱古力

在意大利咖啡店叫一杯「熱朱古力」,意大利仔問我要「普通的熱朱古力」還是正宗的「意大利朱古力」。不知道是甚麼東東,但死頂都說要意大利朱古力啦!
普通的熱朱古力,是熱牛奶加朱古力粉打成,用高身玻璃杯盛著。意大利熱朱古力呢,原來是這樣的!





是煮溶的朱古力,不加牛奶,勁呀!

一不離二,來一件「白朱古力 Raspberry 芝士餅」:

 
旁邊一堆是奶油,日日這樣吃法,難怪意大利人的體形那麼驚人!

La Dolce Vita:Park Rd., Milton,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本市最出名的意大利咖啡店,門牌也不用寫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魚吞龜


Picture
「人心不足蛇吞象」,當然是誇張的說法,記得以前香港新界就發生過大蟒蛇吞下小牛,卒之不能消化要回吐出來的事,電視台新聞攝製組還聞風前往拍下過程。
最近澳洲東就有一條重達150公斤的Groper魚,給人發現被沖上沙灘死去,獸醫在牠的肚子裡發現一隻完整的大海龜,重40公斤。http://www.abc.net.au/news/stories/2009/10/16/2715991.htm)
圖片來源:http://www.mpa.nsw.gov.au/images/explore/psglmp-blue-groper.jpg
獸醫說不是海龜把大魚啃死的,大魚應該有25歲,可能是受了專門侵襲這類魚的微生物所致,果真如此,又是以大不敵小的奇事了。
我親眼見過的,最大胃口的魚,是80年代於觀塘工作,有時到鯉魚門吃海鮮的一次。
那裡有很多海鮮檔,門口就有幾個深不可測,裡面養著待價而沽的大魚,望下去黑沉沉的魚池,只見一個一個黑影游來游去。
魚販和我的同事很熟,有一次說給我們開開眼界,隨手拿起一隻張牙舞爪的大螃蟹,一手扔進魚池,忽地「風浪大作」,一條大魚冒出水面,把螃蟹一骨碌的吞掉!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我也坐過1st Class飛機

一生人一次而已----還是超便宜的呢。
80年代初,與友人結伴,七八個人到北京旅遊;去的時候是乘廣州起飛的單程,經濟位機票僅人民幣400餘元;計劃隨便玩玩,要走時才在北京買回程機票。
玩了十多天,到中國民航買機票,豈料到回程的機位很緊張,幾日之內都全無機位,售票的服務員說只剩下頭等位。問一下原來只是人民幣600餘元,相差僅200元,我們毋須遲疑了。
回程之日到機場,沒有頭等特別Check-in櫃台,也沒有貴賓級的候機室,我們和其他乘客一起。進機艙時,服務員看過我們的票,帶我們走上一條螺旋樓梯到上一層的頭等艙。頭等艙不大,只有十多個座位,兩個相連在一起;座椅除了鋪了織錦的墊子,沒有額外的豪華設備,只是兩旁和前後的空間寬一點。
機艙服務嘛,也不見得怎樣殷勤;起飛不久,服務員派午餐。
每人一個紙盒,裡面有一塊涼了的炸雞、一件蛋糕、一個水果,外加一盒紙包果汁,就是這樣。兩個多鐘頭之後,我們結束這次頭等貴賓之旅。
我相信到了在今日,票價一定跳了很多倍,而服務也一定比那時大大提高的吧。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藝界人生

一首名曲,兩個版本。
台語歌后江蕙(前文介紹)2009演唱會中再獻唱她的首本「藝界人生」,伴奏的弦樂幼滑如絲,蕙姐的聲、色、藝依然,令人喝采!

這首原本是日本歌,歌名是「役者」(Yakusha),是「演員」的意思。以下是原唱者千秋直美 (Chiaki Naomi)在她退休前四年(1988)重唱的版本,兩者真是魚與熊掌了:


這是蕙姐的MTV版,有中文字幕可看,方便聽不懂台語的知音者:

歷史大問題


這本「歷史大問題」(Big Questions in History)論文集,英國Random House 2005 年出版(ISBN 0-224-07280-3), 編輯是Harriet Swain
全書分20章,每章解答一個「大問題」,由個別對這方面有研究的大學教授撰寫,好處是簡單扼要,不會冗長難明,一般是五至六頁的長度。還有一個特別之處,是每篇專家之言之後,都有一個新聞從業員或自由身的作家,針對該文章的論點寫的回應評論。
我以為,不一定是研究歷史的人才會有興趣讀這本書,雖然讀者未必覺得每個問題都很重要!
讀書就是這樣,很多書毋須由頭看到尾,尤其是這類集體創作的書,我們大可以從中挑選啟發自己思想的部分來精讀。
其實就算找不到這本書未讀其內容,光是看本書列為歷史上的大問題,便有相當啟發的作用。

現在羅列如下,兼練習一下英中翻譯:

What is history?(何謂歷史?)

What makes a good leader?(甚麼東西造就出傑出領袖)
What does personality affects politics?(個人性格如何影響政治?)
What makes successful government?(成功的政府有甚麼條件?)
Why do empires rise?(帝國為何崛起?)
Why do revolutions happen?(革命因何爆發?)
Why do economies collapse?(經濟為何崩潰?)
What makes effective laws?(何謂有效的法律)
What causes nationalism?(民族主義因何而起?)
Why do wars begin?(何以會有戰爭?)
How do civilisations develop?(文化是怎樣傳承的?)
Why do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movements grow?(宗教和靈性運動為何會壯大?)
How do intellectual movements begin?(學術思潮因何而起?)
How does technology affect social change?(科技如何影響社會變動?)
How do cultural booms happen?(文化如何興旺?)
How does private life affect public life ?(私生活如何影響公職?)
How do physical bodies affect cultural change?(體格如何影響文化變遷)
What is the impact of geography on events?(地理因素對歷史事件有何衝擊?)
Can history have an end ?(人類歷史有完結之日嗎?)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平民風、在地味---我的香港私路線


聽別人說他們怎樣看自己,總是很有趣味的。
這位道地的台灣小妹,寫了一本書來介紹香港哪:

《平民風、在地味---我的香港私路線》
作者:粟子
◆出版社:華成圖書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920665



對香港用到「愛的表白」、「真情實意」、「戀港」等等的字眼,不簡單了。
作者的網誌文章介紹本書內容:
http://miss-suzi.blogspot.com/2009/10/blog-post_03.html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25 X 3 人生計劃

古語有云「人生七十古來稀」。

以前的人,壽命不長。唐朝的文學家韓愈,在「祭十二郎文」中說自己:「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韓愈死時才56歲,與他齊名的柳宗元更短命,死時僅48。大家熟悉的大詩人李白、杜甫也是不超過65歲,難怪要說人生七十古來稀

今時今日,華裔人士的平均年齡,肯定超過70歲,女人還要多幾年,活到80過外的一點都不出奇。審慎地樂觀,就希望自己活到75吧,之後有多少年也好,當是上天的額外獎賞好了。

人生最好是有些計劃,我一向的想法,是把75除以3,把一生分成三個階段,每個是25年。

0~25歲這段我稱之為「成長幸福期」。人呱呱墮地,受著父母的保護培育;80年代在中、港、台出生的人,父母或因戰後和平穩步發展,或因國家改革開放,或因著種種優勢,財力都有相當,厲行節育的 環境下,子女一個起兩個止,負擔不太重,對子女如珠如寶,正規教育、補習、課外興趣、消閒玩具、旅遊節目、零用錢,樣樣不缺。這個階段是一生人最幸福的, 別的都不用管,讀好書就行,到了25歲,大概是大學畢業進入社會的時候,開始最重要的中段了。

26~50歲:這段我稱之為「搏殺期」。人要離開父母,獨力打天下。一生人食粥食飯,就靠這25年,假如這25年一事無成,50歲之後發力追上的機會很低。這段時間要憑自己的學識、潛能和努力,把幾件最重要的事情搞定:
1. 經濟實力
2. 美滿婚姻
3. 安樂家居
4. 養兒育女

這四樣事情的成功與否,又是互為因果的。

51-75歲:假如你的上一階段做得好,這個階段是你的「收成期」,你的人生就美滿了。人的天職已經交足貨,剩下的時間可以補回以前想做有沒時間做的東西。這個年齡不算太老,體力、視力、精神都還好,可以好好地享受。試想,如果要捱到六十幾歲才「甩身」的----例如供滿樓房按揭,子女才大學畢業---那時真是「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食又唔食得,遊埠坐飛機腰骨痛,坐旅遊車打瞌睡,那有有甚麼意思呢?

所以是老生常談了,人年輕時要生性一點,不要大花筒亂花費,儲一筆首期,儘快開始供你第一間樓。建立第一個100萬元的資產是最難的,有了這個底,跟著的第二、三個100萬便容易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秋刀魚之味

秋刀魚(Sanma)是日本料理的名菜,有齣經典電影就以「秋刀魚之味」為名(網友Muzikland的介紹)。

今次朋友「雪姑」在家弄給我吃,先用鹽、薑、蔥醃好:

魚頭特寫:

用猛火煎之:

成品上碟: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最討厭的飛機乘客

-當然,如果是坐頭等的話,還是不錯的。
大多數人乘飛機,都是擠經濟位,這樣坐長途飛機實在是苦事,我覺得比長途巴士更難受。如果遇上身旁是討厭的人,慘上加慘。
這段新聞是有關最近一個「最討厭的飛機乘客」的意見調查結果:
(http://www.abc.net.au/news/stories/2009/10/09/2709414.htm)
據悉,有體臭、常咳嗽、打噴嚏、癡肥大聲講話的人、不停踢你椅背的小孩;以及有理無理,只顧自家舒展,把椅背盡量靠後,頂著你的膝蓋的前座乘客,都是最令人討厭的。
有一次我在印度新德里坐飛機回香港,飛行時間六小時,不算辛苦;但是那一次上了機等啟航,飛機膠著不動,隔了很久,機長宣佈略有延遲才會起飛,結果是全體被困 六 - 個 - 小 - 時 !加上飛行時間,十二小時內有一對西人夫婦的嬰孩一直啼哭不止,把人都吵瘋了。大人也不舒服,小孩不懂得啞忍,我也了解,但那夫婦由得他哭,完全沒有嘗試抱抱他安撫一下,就真的是可怒也。
兩年前,坐夜機由香港回澳洲,全機爆滿的機艙之內,空氣鬱悶是意料中事。惡夢是在九個鐘頭的旅程中,前面有個不該乘客,每隔幾分鐘放一個屁.........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澳洲迷你芒果

澳洲很大很大,包含了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地區。因地處南半球,越北的地方越近赤道,氣溫越高,適合種植熱帶水果。甘蔗、香蕉都是大宗,當然少不了芒果。

澳洲芒果品種很多,這種迷你型的,還是最近第一次見到。看壓在下面來拍照的CD,就知道它有多迷你。

果肉質感不錯,很甜。細細個,容易拎,不會像那些大芒果,一不小心「唧」了到對面的人身上!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民主之罪

逆向思考,讓我來歸納一下「中國現在不需要民主」說法的理據:

1. 「民主非完美」民主在西方實行以來,可以看到還有很多缺點,不算是理想的制度。

2. 「民主會添亂」論你看一些亞洲國家議會中的扭打叫囂!中國一定不能亂,一亂會好大鑊。

3.民主又怎樣」論不一定會選到最好的人才來做治理國家,你看日本近年接連的幾個首相,菲律賓、南韓、台灣等等的貪污總統.....就算是民主櫥窗的美國,不是也選過卡達、小布殊之流的庸才出來做總統嗎?

4. 「華洋有別」論:中國的國情不同,中國習慣了五千年的帝制,不宜驟然變成民主國家。

5. 「中國人還不配」:中國人現在的素質還不夠高,不宜給他們民主,否則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不知道選了些甚麼人出來。

6. 「沒錢莫談」:中國當前急務是搞好經濟,民主填不飽肚子,遲一點搞,死不了

7. 「民主無用」民主制度之下,兩大政黨分立,非此即彼,他們輪流上台,人民有沒有選舉權、誰獲選為議員其實結果分別不是很大。

8. 「人民也不希罕民主」論升斗市民,搵食為上,對民主選舉根本沒興趣----就算在西方國家,很多人在投票時決定選誰,都是亂來一通。

前文「光輝的背後」轉載外人對中國的批評,有人指責我不按語表態反對,便是支持。今次講清楚,本文是分析列出,並非支持以上八點。

留言版開放給任何意見,集思廣益。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香港情

這是我手邊有關香港的書籍:

很多上海人到了香港,住了幾十年,還是以「上海人」的身分看自己。我雖然離開了香港15年,做了澳洲公民,自稱「澳洲人」,還是很重視「香港人」這個身分,我想再過多長的時間都會是一樣。與「中國人」的身分不同,這和我的國籍,是沒有衝突的。

我生在香港,成長在香港,香港的人和事物,在我的生命留下了不能磨滅的烙印。雖然香港每日都在改變----記得我離港10年,第一次回去,在以前很熟悉的金鐘地鐵站,走了幾次才找到正確的出口。

香港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敗給英國侵略者,被迫簽署不平等條約而割讓出去的,無疑是歷史的恥辱。但是歷史最會與人開玩笑,往往錯中又有對:無端端造就了中國南端一個繁榮都市,香港人嘗到西方的文明和法治,更成為中國政治動亂時很多人的庇護站;香港在中西的交匯點,造就很多人才,對中國作出貢獻。

香港曾經是革命基地,孫中山的革命組織「興中會」成立於香港中環,香港作為情報和武器的中轉站,匿藏在香港的革命分子策劃過很多行動,對推翻清朝出過很多力。

1949年新中國成立,因參與韓戰援助韓共,遭受美國帶頭實施的禁運封鎖,香港的愛國商人出錢出力支援中國。60年代,大 陸的親人生活困難,香港人還是在捱世界,但是省吃儉用寄糧油衣物藥品回去救濟。70年代,中國經過文革十年浩劫,進行改革開放,香港是中國對外的南大門, 香港人前仆後繼回大陸投資。80年代,香港人發動「希望工程」,捐錢在大陸建村校教育失學的下一代;每逢祖國有天災,香港人踴躍捐助.....

香港成長在歷史的夾縫中,用借來的時間,成就了大業,歷史的功過和因果關係,的確是錯綜複雜,兼且是「一匹布咁長的」。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兼具正反意義的英文字

Clip:連起來,如Clip the coupon to the magazine;分開/剪出,Clip the coupon from the magazine。

Certain:肯定,如I am certain about the amount of money;不肯定,如 A certain amount of money will be paid。

Dress:加上,如 salad dressing, Let's dress for the dancing party;清除,如 Dress the chicken for cooking。

Dust:鋪塵/散播,如Dust the seeds;除塵,To dust the floor。

Give out:發出,如The furnace gives out heat;停止生產,如The old furnace often gives out。

Handicap:弱能/缺陷;優勝條件,如在運動比賽的讓賽(e.g.見習騎師的「減磅」,高爾夫球賽的讓多少個洞)中的 The horse's handicap in the race。

Hold Up:支持 Hold up the failing company;阻礙,如Hold up the traffic。

Put Out:發出,如The candle put out light;熄滅,如Put out the candle。

Qualified:合資格,She is a qualified paino teacher;不大合格,如Her piano performance has a qualified success only。

Sanction:保護/允許/支持,如The Council sanctioned the event;禁制/抵制,The western nations decide to sanction Iran。

Screen:觀看,如To screen the new film;隱藏某物使人看不見,如 Screen them from seeing something。

Trim:加東西, 如Trim the Chritmas tree;清除,如Trim the trees in the garden。

With:一同,如 Britain fought wth France against Germany in the World War II;相鬥,如Britain fought wth France in the Hundred Year War。

Wear:磨損,如 The coat now looks shabby due to wear and tear,耐用(不易磨損),如This coat will wear like iron。

Wind Up 開始,如 I wind up my watch;結束,如I wind up my business。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靚太廚房 Julie and Julia

搶先看了這齣奇趣電影:梅麗史翠普和Amy Adams繼 Doubt再度合作的「靚太廚房/隔代廚神」 Julie and Julia (台譯「美味關係」)。

故事大部分是真人真事,由主角夫子自道----寫Blog 寫到出書(Julie and Julia: My Year of Cooking Dangerously),再改編成電影,兩段相隔50年的事,平衡交織進行:

一個紐約的女性小公務員Julie Powell,每日做著沉悶刻版的工作,忽發奇想,要用一年時間,把著名烹飪書:Julia Child寫的「掌握法國烹飪藝術」內的500多道菜,用一年時間逐一嘗試製作;又把過程和成績都寫在特別為此成立的網誌(The Julie and Julia Project)向網友交待---結果她的網大受歡迎---the rest is history of course,得到出版商青睞,請她寫書以誌其事。

Julia Child(1912-2004) 是何許人也?她是美國外交官的太太,50年代隨著丈夫駐任巴黎;閒來無事,她到著名的藍帶(Cordon Bleu)烹飪學校學做法國餐,越做越有興趣,卓然有成,並把心得彙集成一本厚厚的烹飪書,在美食界有崇高地位。

電影裡充滿可愛的人物,Julia Child著名的滑稽英式英語腔調、誇張的肢體動和表情(記得廖偉雄的「乜太」搞笑演出嗎?),當今的女演員之中除了梅麗史翠普,不作第二人想。

Julia Child的6尺2寸身高,也是她的個人標記;梅麗史翠普身裁中等,高5尺6,但是在片中維妙維肖,除了她的演技,這可多得導演、攝影師和美工的心思了。

她要穿特高的高跟鞋、鏡頭角度特別調較、其他的演員包括配角都特別選一些比較矮的(和她站在一起時,可能更要光著腳呢)、道具如門框、床和桌子比正常的矮和小,襯起她的「巨人」形象,觀眾看著銀幕上的翻生Julia Child,都忍不住笑。

劇本是由導演Nora Ephron執筆的。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福建炒飯

很多食物冠以某個地方的名字,但是假如你問真正來自該地的人,他們可能笑著搖頭。

「海南雞飯」、「揚州炒飯」,很多人都談過了。這個在香港式粵菜館甚為常見的「福建炒飯」是否源自福建,天曉得了。這是我在澳洲吃過最正的「福建炒飯」*

製法大同小異,都是蛋炒飯上加一個新鮮做的醬汁和材料,熱烘烘,滑溜溜,很能引起食欲。

材料一般有菜粒,可以是芥蘭、蘆筍、西芹,冬菇粒、草菇;肉可以有雞肉、豬肉、蝦仁、墨魚.....看廚師的選擇了。汁液當然是水、豉油、鹽、糖、生粉開成,加點蠔油特別惹味。

*金蘭餐館Duncan St., Chinatown, Brisbane, Queensland 4006 , Australia.

福建炒飯製法參考,各師各法:

http://www.cmidi.com/coma/viewthread.php?tid=306

http://www.baby-kingdom.com/?uid-51224-action-viewspace-itemid-64379

http://forum.acw-eb.com/archiver/?tid-7960.html

http://blog.udn.com/chen5201/2105097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光輝的背後

你可以相信只不過是西方國家妒忌中國的成就、散播「中國威脅論」、妖魔化中國、打壓中國的發展..........以下的10點也不妨看看:

 一,中國價格與大量生產的優勢:中國產品的價格,已成為美國產業的夢魘;經濟力量的大幅度移轉已悄然進行。

 二,中國的仿冒經濟: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海盜國家。盜版商品無所不包:軟體、電影、空調、汽車、煞車片、刮鬍刀、冰箱,甚至威而剛、立普妥、健壓樂(Norvasc)等暢銷全球的藥品;不僅危害數百萬人的健康,並破壞保護創新的智慧財產立法的美意。

 三,燒碳慢性自殺:中國是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也是全球暖化的最大兇手。在世界銀行公布的全球前 二十名最骯髒的城市,中國占了十六名;中國的快速工業化,結合寬鬆的環境保護管控,造成大量毒性排放物外洩至鄰國;內蒙古的沙塵暴掃過韓國和日本後,留下漫地的毒性塵屑,而中國的褐霾也順著大氣中的高空噴射氣流,飄洋過海危害美國洛杉磯、溫哥華,甚至洛磯山脈;燃燒煤炭的中國工廠,以及愈來愈多的汽車,即 將遮蔽美國的天空。


 

 四,血腥的石油戰爭: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其石油消耗的成長率幾乎 占全球石油消耗成長量的一半。為了取得油源,中國出售彈道飛彈並移轉核子武器技術給伊朗政權、運用聯合國否決權默許蘇丹的種族屠殺、協助安哥拉、辛巴威等 非洲國家獨裁者掠奪石油或礦藏等資源。這種石油外交政策,導致數百萬人被屠殺或陷於貧窮,並使中東和亞洲地區的核子武器快速擴散。

 五,新帝國主義戰爭:中國的對外政策,明顯危及人權。中國以巨額低利貸款、精密 的武器系統以及部 隊,使得巴西、古巴、委瑞內拉、赤道幾內亞、象牙海岸等國毫無警覺地陷入債務深淵;中國迅速地汲取玻利維亞的錫、智利的銅、古巴的鎳、剛果的鈷、獅子山的 金、盧安達的鎢以及南非的各種礦藏。這些中國「新殖民地」的獨裁者,將賄款存入瑞士銀行的私人帳戶,而被他們統治的人民則愈來愈窮。

 六,21世紀的鴉片戰爭:由腐敗的官員、金三角幫派份子,以及國際走私集團聯合組成的鐵三角,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販毒集團,以及製造古柯鹼、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搖頭丸所需的先驅化學品的世界工廠。中國犯罪集團賺得的龐大非法現金,使中國的銀行體 系逐漸成為全球洗錢中樞。

 七,瀾滄江與湄公河:中國不顧柬埔寨、寮國、泰國、越南等湄公河下游國家的抗議,疏浚湄公河上游的 瀾滄江並興建大水庫,以進行開發計畫及提供較大商船通行。中國的開發計畫,對於湄公河下游諸國的經濟、生態環境,與總數五千萬民眾的食物供給、水路運輸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八,麵包與水資源的戰爭:中國人口占世界21%,水供應量只占全世界的7%,每人用水量為全球平均值的四分之一;中國六百六十六個城市中,超過三百個城市面臨用水短缺的窘境。由於水資源太少,水質污染嚴重,中國政府面臨嚴重的缺水危機。農民抗議蠶食鯨 吞的企業家,被迫遷徙的民眾抗議腐敗的政府官員,河川下游省份抗議上游省份。

 九,分化中的巨龍-中國的內部戰爭:農民放下農具走入城市,中國農村陷入貧窮的循環。近十年來,中國每年發生近十萬次抗議與暴動事件,中國鄉村地區幾乎像奴工營,環境污染狀況非常嚴重;中國農民被貪腐的官員搾乾,官員協助土地開發業者取得土地,將地方 補償金放入自己的口袋,然後請地方幫派份子壓制抗議民眾。在大城市裡,領不到薪資的工人,以自殺表達不滿;西部邊陲地區,「漢化」政策也使得少數民族醞釀 分離運動。

 十,中國的「定時炸彈」:血頭、灰龍…:中國愛滋病蔓延的情形,由捐血醜聞拉開序幕,經由毒品注射 的交叉傳染、一九六○年代的性愛革命、氾濫的人肉交易,爆炸似地快速蔓延;中國人口老化的速度,比社會富裕的速度還快,卻沒有儲備相當的年金,而嚴重的環 境污染問題,造成癌症、傳染病、心臟病例暴增,再加上公共醫療制度不健全,使情況更為嚴重。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納瓦羅(Peter Navarro)寫的「中國戰爭即將到來」(The Coming China Wars, 2007),褚耐安、端木琳、郭思妤、李靜瑤譯,台北:培生。

資料轉貼自王榮霖:「中國人民站起來了?」http://blog.chinatimes.com/2266/archive/2009/10/02/437939.html

私房月餅

不是「私房菜」,這是朋友饋贈她在悉尼的姐姐做的「私房月餅」:

完全有專業水準,是雙黃蓮蓉。她不公開售賣和供應給零售商,只接受友好預訂,每年這個時間忙得不可開交呢。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50年前的香港電話

現在每個人都有一個手機,還要一年半載便換新的,去到哪裡打到哪裡,很難想像50年前的香港,家中有一具電話是怎樣風光的事了。

那時電話線網絡不足, 大多是供應給商戶,住宅有電話的很不容易,因為根本不夠線。全香港的電話都是五個號碼的,你想想當時最多有多少具?一定是十萬以下了。

很多人都嫌電話費貴,就算你肯付,申請一個住宅電話,等一兩年是等閒事。

也許是電話公司嫌生意太好,連申請表格都不設,更不用談像現在打個電話去搞惦了。申請電話,要寫信的呢!

最 無稽的是中文信不受理,一定要用英文信。當時懂英文的人很少,要去一些專門幫人寫信的「寫信佬」,幾塊錢打一封信。油麻地戲院旁就有一條巷,裡面有十幾 檔。家父做家庭手工業,有個電話方便很多,於是找寫信佬寫了一封申請信,是大約1963年左右,我開始在學校唸英文,拿那封信看看,還記得開頭是:

"Dear Sir, I beg to inform you that ...."

是超老派的怪雞英文!

等了一年,終於收到通知,某月某日來安裝了,全家都很興奮。當日技工來到,要從樓下拉線上四樓的呢。電話裝好之後不是馬上通,用戶要「識做」給與茶錢打賞,一兩個鐘頭之後就會通,否則等一兩日也不出奇。到我家有電話的60年代中期,電話是六個號碼的了。

長途電話不能直撥,要打電話到電話公司由接線生代接,還不是即時接通,要等他們接通後回電。

之前我家要用電話,就要到樓下的士多借用;用得多不好意思,就付費「搭電話」,由地下拉一條繩上四樓綁著一個鐘,有人打電話來士多的人會拉鐘,我們就飛快連滾帶爬跑落去聽,月費每月10元。

除著住宅電話日益普及,一些「週邊服務」應運而生:上門抹電話。專人一星期來一次,用油或蠟水把電話抹得光亮如鏡,又扭開話筒,放一粒香精在裡面,讓你講電話時有雙重享受,一個月收幾元。

香港電話越來越多,6個字旋即不夠用,於是香港島電話要加一個5在前面,九龍的要加3字,成為7個字,到改為8個字的時候,全人類都加個2字在前面。現在我香港老家的電話,和40年前我的小學畢業紀念冊上的一樣,只不過是6個字之前加上 「2 3」兩個字。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