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

俚語趣談 7:Missus

我在多年前寫過幾篇「澳洲與香港俚語談趣」的文章,用「譚冠文」的筆名發表在我主編的「昆士蘭華商周報」上,現在看來仍有一點價值,讓大家看看吧。

這是第7篇「Missus」:

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賤物鬥窮人

百物騰貴,少數不貴,還越來越便宜的,是電子產品。

剛剛拿到的宣傳單張,真是便宜到不相信:

左面的數碼相機記憶卡,我還有一張256M的,三四年前買的,「大減價」時搶購,原價99澳元,賣79元。另一張幾個月前買的,1G,20元,以為很便宜了,現在12元!

右面的USB「手指」,剛面世時買一支64M的,59澳元;第二支是256M,39元,第三支1G 是 29元,現在9元,有無搞錯?

香港現在才有「高清」數碼電視,要加裝的接收器也要3000港幣吧。澳洲已有了幾年,我們賣A$149,等於香港的三分之一價錢。

不是高清的SD接收器, 我手上的是初出時買的,約130元。現在,嘩!

你說是不是賤物鬥窮人」?

後記:今日又見到同一公司再減價,圖2 的高清數碼電視接收器,由149減到99元,天啊!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Cate Blanchett、嘉寶....鄭裕玲

Picture

「奪寶奇兵」第4集 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Crystal Skull,飾演主角鍾斯博士的死對頭----窮凶極惡的蘇聯女軍官,是澳洲女星 Cate Blanchett

以下是電影預告片:


Cate Blanchett的造型和口音,令我頗有熟口熟面之感。

對了,是1939年的「情迷冰美人(Ninotchka) 中,一代艷星嘉寶(Greta Garbo)的翻版。嘉寶也是演蘇聯女共幹,是她拍的第一齣喜劇呢。

嘉寶演根正苗紅的女幹部,出差到了花都巴黎,思想行為格格不入,大出洋相,卒之難敵資本主義社會的「污染」,使人忍俊不禁。該片在1957年重拍成歌舞片,叫 Silk Stockings,由Cyd Charisse和Fred Astaire主演,片中 Cyd Charisse的造型,也是大同小異:

這個故事,啟發了1990年的港產片「表姐你好野」,請看以下鄭裕玲如何演譯來香港辦案的大陸女公安: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濕地公園

香港新界元朗有個濕地公園,現在帶大家去遊澳洲的濕地公園。

名為Boondall Wetland,位於我住的布里斯本北區。這是入口處的資料中心。

從這裡起步,有長短兩條路線可選,分別是4和8公里,散步、踩單車均可。

沿途景色

盡頭處是海灣

有半封閉的小亭,讓遊人靜觀雀鳥,不至騷擾它們。這張照片,頗有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的味道,哈!

海灣上有人玩船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怎樣說「不同意」

有人說了一些東西,你想說「我不同意」,英文可以怎樣說?

「直譯」當然是 I don't agree. 或 I disagree. 但是在日常對話中,這樣講已經是相當不客氣,對上司固然要慎用,對同事也要小心。

比較婉轉的可以說:

I'm afraid I'm not quite with you.(就是中文的「不敢苟同」)

I'm not sure about that.

Are you serious?(你不是講真的吧?)

或簡單的 Well.......(再加上兩分為難的表情) 都可以的。

平輩老友談天說地,無拘無束,說話粗豪一點也沒甚麼大不了,現在很多人慣用美式英語,最順口的當然是:

Bullshit!(牛屎!)

還有 Don't give me that crap!(廢話少說!)

傳統英式英語,就有舊派一點的:

Humbug! (騙人的!) 和 Rubbish!(垃圾!)

澳洲英語有:

Cut it out!(等於香港話的「收嗲啦!」)

不過我認為最妙的,還是傳統英國紳士含蓄地說的:

That's interesting.

「那很有趣。」你以為他讚你說得好嗎?Of course not!其含意就是香港話的「咦~~~咁怪雞既?」 其實是等於說「我不同意」了。

經過一輪口水戰之後,如果對方說不過你,修正當初的說法,你大可以「潤」他一句:

Now you're talking.

意思當然不是「現在你在說話」,鬼都知啦!

這句話就是「係囉,這才是人說的話嘛」的意思。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泰國餐

在澳洲,中國餐就是Chinese Cuisine,如果說亞洲餐 Asian Cuisine,多數是指東南亞美食。

Asian Cuisine之中,以泰國餐為大宗;我想整體數目,可以比美中國餐館。唐人街之外的住宅區,除了華人聚居的幾個住宅區,其他以西人為主的住宅區內,中國餐館一定有,但不過一間起兩間止,反而泰國餐館就可能有幾間。

西人吃亞洲餐,要味濃和辣才算夠過癮。近年很多澳洲漢越洋娶泰國新娘,泰國女人精於烹飪的不少,平添了一批廚師生力軍。

泰國餐館規模較小,但裝修一般比中餐館華美,大多於本地西餐館混在一起。 他們取價比中餐高,不會像中餐館的堆在一起,然後割喉式的競爭,鬥便宜但將貨就價。所以泰國餐館的水準能夠維持,一般的也有個譜。

這天晚上,我們四個人,吃的頭盤兩個,這是炸春卷,素餡的:

這是炸魚餅


牛肉冷盤 ,微辣:

完全不辣的泰國炒海鮮

勁辣的紅咖哩牛肉

各人胃口大開,掃清了一大煲白飯!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對著唐人講鬼話

「對著唐人講鬼話,對著鬼佬口啞啞」。這是我小時候常聽到的諺語,用來譏笑那些只懂三幾句英文,在同胞之前炫耀,實際上沒有足夠能力和西人全英語對話的人。

以移民外國不久的華人而言, 平日已經「被逼」講英文應付日常所需,已經講得舌頭打結,頭昏腦脹,一有機會與「自己人」在一起時,還不大講特講中文!「對著唐人,還講鬼話」?有無搞錯?

誠然誠然,但不盡然。

尤其是在華洋夾雜一同交談的場合,「對著唐人講鬼話」是需要的,這是應有的社交禮貌,不能向西人講英文,轉過頭來向華人朋友馬上「轉台」講中文。

更差的,是當在座的西人無到,一大幫華人嘰嘰喳喳的,還要很大聲的講中文。

我 有個來自香港的華人女性朋友,與西人結婚,家中收了一個中國來的交換教師做短期Home-stay。這個大陸姑娘就是想不通「中國人和中國人為甚麼不是講中文」,在人家 的家裡總是用中文和女主人說話。這家人和我很熟,鬼佬男主人是少有的好人,絕無種族歧視,臭豆腐和「廿四味涼茶」也敢試的,也批評大陸姑娘無禮貌。

另一件事,我的印像更深。

我有一位來自台灣的女性朋友,與一丹麥裔的澳洲人結婚,有次在酒樓設宴請朋友吃飯,夫婦的朋友各佔一半,一共有二十多人。女主人的英文其實很爛,男主人的英文也有很重的北歐口音,不過兩人相愛,溝通沒問題。那個晚上,如常的,女主人帶頭和我們全國語對白,嘻哈大笑。

男主人低聲向她說:「Honey你講英文好不好?」

女主人:「我的英文很爛,我們講Mandarin 比較輕鬆啊。」

男主人說:「我們一大班丹麥老友,說丹麥語也比較輕鬆,但因為你們在,我們都講英文啊。」女主人「好少理」,男主人聳聳背,拿她沒辦法,顯然不是第一次了。

我的觀察,真是的,那班丹麥人,雖然不是講得很流利,整個晚上都是用英語的。

我不能不佩服,在這方面,人家的確做得比我們得體。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結他宗師 Chet Atkins

我最敬佩的結他大師,是 Chet Atkins (1914~2001)。他的技巧出神入化,風格也不能一言以蔽之是何家派;雖然多數唱片店會把他的作品放入Country Music一欄,其實他彈奏 Pop 和 Easy Listening 一樣得心應手。

有人稱Chet Atkins 為The Godfather of Guitar!我認為一點都沒有過譽。他縱橫樂壇幾十年,為過無數大歌星伴奏,自己也經常獨奏表演,一直到70多歲還灌錄影碟。

以下先介紹一首他在1954年演奏 Mr Sandman的錄影

他自創的複雜勾弦指法,獨奏伴奏一人包辦,聽起來好像是兩把結他在合奏。

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談「憤青」

我5月2日發表的一篇短得無可再短的支持陳巧文同學 文章 ,竟然有二萬多的點擊率,1800以上的留言。各方英雄暢所欲言,儼然成為事件的論壇,我也見識到中國「憤青」的厲害。

很高興也因著這個機會,認識了幾位中國的高水平網友,其中一位是碧潭

碧潭在我另一文章 5分鐘哲學:天人感應 中留言論述「憤青」,令我有「聽君一席話,勝上十天網」之嘆,現在徵得他同意,轉貼出來讓大家參考:

憤 青并不是天生的惡魔,他們往往只是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年學生。只是從小學開始,他們受過系統的愛國主義和革命精神教育,這種東西可以在人腦中生根發芽。而且 由于他們多半還在學校中學習,沒怎么接觸社會,因而會形成比較簡單單一的價值觀。一旦發現社會上某些人的價值觀與他們的反差很大,一時會感到難以適應。

說實話,我不覺得憤青現象有多可怕。因為我自己可以說就曾經是他們中的一員。記得小學時,大家每周在操場集合,舉行升旗儀式,校長在主席臺上高呼:“五星 紅旗是用革命烈士的鮮血染紅的,我當時還真的以為國旗是用人血染成的,漸漸的,紅色在我心目中變成了一種非常神秘的顏色。到現在為止,我最喜歡的顏色依然 是紅色。當然,這里面已經沒有多少意識形態的內涵,純粹是個人情感所寄。

記得上大學時,那時候Internet剛剛開始流行,有一次在網上看到有幾個人攻訐毛澤東,我興沖沖地和他們辯論了一整個晚上,拼命替毛澤東辯護,當時我個人的回帖就有30多個,當時很有成就感。回想起來,那時我的思想是非常偏左的,而且以此為榮。

從那時起到現在,不過過了六、七年左右,我的思想經歷了很大的轉變,這其中主要歸功于Internet,Internet是政府的宣傳機器永遠無法全部覆蓋到的一個角落。回想當初,我還曾經以自由主義為恥,認為中國不應當走民主道路,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我說這么多話,只是想以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明: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從一個封閉鎖國的狀態中擺脫出來,漸漸向國際社會敞開大門,普通中國人也經歷了一個不 斷學習的過程。而且自2001年加入WTO以后,整個國家對外開放的速度越來越快,國人的思維也在飛快的更新。中國人遲早會學習并認同人類的普世價值,只 是這里面還需要些時間。

另外一點,以革命者的思維看,人無非分為三種:敵人、同志、搖擺不定的中間派。對于長期受革命教育的大陸青年人,在網絡辯論中不自覺受這種非友即敵的傳統思維左右,容易產生一種憤怒和仇恨的情緒。

總之,憤青之所以是憤青,只是因為他們涉世未深。而這一切,因為Internet的存在,也因為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長,遲早會改變的。通過學習,憤青也會變得比較成熟。

補充一點,憤青現象的形成除了政府的教育、涉世未深,還有從小缺乏“公民社會”環境的熏陶和濡染,這可能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點。在過去,由于政府包 辦一切,中國談不上什么“公民社會”,國人對公共關系中權利與義務的界限感到模糊不清,不懂得尊重他人表達意見的權利,也不大愿意為他人謀福利,投身公益 慈善事業。同時,容易把散發對政府不利言論的人看成“亂臣賊子”。如果不能在公民社會的培育上有所建樹,中國的社會發展水平會依然停滯在中古時代,這應該 也是很急迫的一點。坦白說,本人也很少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

至于你說富起來之后會盲目自大,我持不同看法。富起來之后,人的自信心當然會適度膨脹的,這是正常現象。但富起來的同時,中國也在更加對外開放,國人的思想日趨多元化,這使盲目自大的風險大大降低。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針鋒相對 之二

1.

夫妻在吵架。

女:「我現在我才知道你是這樣的!」

男:「知道又怎樣?」

女:「我真後悔,當初沒有聽媽媽的話!」

男:「你媽媽!....甚麼好話?」

女:「媽媽叫我不要嫁給你。」

男:「她真的這樣說過?.......

唉,那麼這些年來,我真是怪錯她了。」

2.

阿王騎單車,不小心在路上撞到一個行人,幸而行人沒有受傷。

阿王:「你今天真幸運!」

行人:「我被你撞到,還說幸運?」

「因為我今天放假。」

「放假就可以撞人麼?」

「不是,我放假所以踩單車。」

「 踩單車又怎樣?」

「我平時是開泥頭車的。」

3.

老師:「朱仔,你的功課是誰做的?」

朱仔:「是我自己做的。」

「小孩子不要說謊,到底是誰做的?」

「是爸爸教我做的。」

「那好。明天要補課.........叫你爸爸也來。」

4.

農場裡,母雞和母牛在聊天。

母雞:「人類真可惡!」

母牛:「是的啊。」

母雞:「他們要吃蛋,自己又不生,逼著我天天生蛋!」

母牛:「算了吧,我也好不了多少。」

母雞:「?」

母牛:「那麼多人喝我的奶,有誰會叫我一聲 "媽" ?」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俚語趣談 6:Dickless Tracy

我在多年前寫過幾篇「澳洲與香港俚語談趣」的文章,用「譚冠文」的筆名發表在我主編的「昆士蘭華商周報」上,現在看來仍有一點價值,讓大家看看吧。
這是第6篇「Dickless Tracy」: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中老年人的十誡

是朋友傳來的。

我在網上搜索一下來源,發覺在幾個英文網誌都出現過,不過有一個是說「40-~50歲人的的十誡」,另一個是說「60歲人的的十誡」,可能網主以所處的文化背景有所調整了。

其實沒大關係,就概括點說「中老年人」吧。原文如下,括號內藍色的中文是我的感想:

  1. Focus on enjoying people, not on indulging in or accumulating material things.(年紀越大,對物質是欲望應該更淡薄,孔子說的:「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很有道理)
  2. Plan to spend whatever you have saved. You deserve to enjoy it and the few healthy years you have left. Travel if you can afford it. Don't leave anything for your children or loved ones to quarrel about. By leaving anything, you may even cause more trouble when you are gone.(筆者有個世伯,七十歲才移民來澳洲退休,兩個兒子都大學畢業自立,帶著200多萬澳幣現金,本來已是無憂無慮。他平時花錢都精打細算,有次還向我埋怨銀行利率太低,利息收入不理想,擔心要吃老本。想不到過了幾年,太太和一個兒子先他而去,現在錢再多又有何用?)
  3. Live in the here and now, not in the yesterdays and tomorrows. It is only today that you can handle. Yesterday is gone, tomorrow may not even happen.(老人愛聚談往事,越談越消沉。都幾十年了,還在講反右、文革時的經歷,看「傷痕文學」寫感想。我當澳洲的中文報刊編輯的時候,這類的投稿多不勝數。能積極把握現在、學新事物、常常問「我們今天做甚麼好?」的人,肯定比較可愛和開心。)
  4. Enjoy your grandchildren but don't be their full time baby sitter. You have no moral obligation to take care of them. Don't have any guilt about refusing to baby sit anyone's kids, including your own grandkids. Your parental obligation is to your children. After you have raised them into responsible adults, your duties of child-rearing babysitting are finished. Let your children raise their own offsprings.(老人愛孫心切,但管教方法常常和兒女有矛盾,兒女勉強順著老人的一套,孫兒也嫌煩。)
  5. Accept physical weakness, sickness and other physical pains. It is a part of the aging process. Enjoy whatever your health can allow.(老人走在一塊時,常有的話題就是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比較食療、處方和醫生的優劣。年紀大,機器壞,一輛10年的舊車,總不能要求它跑得像新車一樣的爽吧?小小不舒服便看醫生,想把它馬上治好,沒可能;整天疑神疑鬼地談病,一定越來越多病。)
  6. Enjoy what you are and what you have right now. Stop working hard for what you do not have. If you don't have them, it's probably too late.(滿足於已經做過的事和現在擁有的東西,也是上面「戒之在得」的道理,人會開心一點。)
  7. Enjoy your life with your spouse, children, grandchildren and friends. People, who truly love you, love you for yourself, not for what you have. Anyone who loves you for what you have will just give you misery.(「老友」、「老伴」,最重要。)
  8. Forgive and accept forgiveness. Forgive yourself and others. Enjoy peace of mind and peace of soul.(年紀越大,寬容度Comfort Zone越窄,稍不如意便會生氣。香港傳出過幾宗老人院內老人積怨,卒之斬死人然後跳樓自殺的新聞。正是時日無多了,閻王不請自己去,何苦呢。)
  9. Befriend death. It’s a natural part of the life cycle. Don’t be afraid of it. Death is the beginning of a new and better life. So, prepare yourself not for death but for a new life with the Almighty. (想得通的,不怕死,最好。想不通的,信宗教是令疑者心安的方法。張五常引述過一位科學家說過,有一點主意,無論是多壞的主意,總比全無主意的好。)
  10. Be at peace with your Creator. For … He is all you have after you leave this life. (神之有無,幽微難知;但是如果信有,的確可以幫人解除壓力。我不信教,只抗拒有人向我硬銷傳教,但從不反對別人信。)

2008年5月17日 星期六

轉貼:地震來時,你躲在哪裡

轉貼台灣朋友的電郵:地震來時,你躲在哪裡?

如果你依照小時候老師教我們的方法乖乖躲在桌子底下,床舖底下,那麼,我必須告訴你,你的傷亡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八!!那該怎麼辦?美國國際搜救隊長教你正確的躲避位置。

正 確的地震保命法--轉載道格卡普是美國國際搜救隊長,自一九八五年至今,他及他的隊員己參與全世界七十九次重大災難的救災工作,他曾經爬進近七百棟因為地 震、爆炸而嚴重倒塌的建築物內搜查受困的生還者以及罹難者的遺體。除了參與兩年前日本神戶大地震及美國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爆炸案救授工作,十二年來國際 新聞中的重大災難救災,他都沒缺席。

本月十九日他離華前,除了中華民國搜救總隊邀他演講,美國在台協會、加拿大駐華經貿辦事處也邀請他,為美、加外交官員傳授在建築物倒塌時如何求生。


國人從小到大,在防震演習中,老師總是叫學生躲在課桌下,道格得知這點後,很焦急地一再呼籲:不要躲在桌子、床舖下,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為低的姿勢,躲在桌子床舖的旁邊


他以先前和土耳其政府、大學合作拍製的地震逃生錄影帶,說明不要躲在桌下避震的道理。

透過土耳其政府協助,製作單位爆破一棟廢棄大樓,模擬地震時建築物倒塌的情形,工作人員先依據「常識」,在桌子床舖等家具旁,同樣放置十具模特兒,炸藥引 爆後大樓變成斷坦殘壁,他和搜救隊員依予找到二十具模特兒,在桌床下的十具模特兒,有八具被壓成全毀,其中一具甚至頭、身、腳斷成三截;他放置的十具模特 兒,則全部安好無事,他解釋,建築物天花板因強震倒塌時,會將桌床等家具壓毀,人如果躲在其中,後果不堪設想,如果人以低姿勢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受倒塌 物品的力道,讓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間

道格說,即使開車時遇到地震,也要趕快離開車子,很多地震時在停車場喪命的人,都是在車內被活活壓死,在兩車之間的人,卻毫髮未傷 ( 此段話引圖片說明 ):強烈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正在停車場,千萬不要留在車內,以免垮下來的天花板壓扁汽車,造成傷害;應該以臥姿躲在車旁,掉落的天花壓在車上,不致直接撞 擊人身,可能形成一塊『生存空間』,增加存活機會

他很慎重地對在場的一百多位我國搜救隊員說,搜救隊員必要在地震中先能自己求得生存,只有活下來,才能拯救他人性命。他說,希望大家告訴大家,只要傳播這麼一點求生訊息,地震發生時,建築物內的傷亡率,可以由百分之九十,遽降為百分之二。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5分鐘哲學:天人感應

最近網上和傳媒上有人討論四川地震是否「天譴」 的問題,引起激烈的指責。


本來嘛,找尋真相的學術研究,是六親不認的客觀活動,但在這個時刻談這個題目,是比在奧運火炬傳送之中高舉西藏雪山獅子旗更討人嫌,引起強烈反彈也屬必然。大家有興趣的請看:林忌的假如國有天譴、倉海君的讀「天譴共犯論」有感 和文章的留言。

我現在只是談談古代是怎樣看這個問題,大家稍安毋燥。

綜觀「天譴」的意思,就是上天、神、上帝、阿拉(你可以叫任何的名字)降災於人間,懲罰人類所犯的罪惡或作為一種示警。

這個說法,就是設定上天有情有志,一種「天人感應」的理論。

古董相機 2:傻瓜機

這是一款早期的電子自動相機,出產於80年代之初,德國名廠Agfa的出品。

仍保留傳統的全金屬機身結構,很有質感。我當年是新買的,港幣600元左右,鏡頭經過二十多年,依然很晶瑩剔透,一點發霉都沒有。

裝上甚麼速度的軟片,要在鏡頭前的DIN/ASA旋盤調好,讓相機的測光系統知道。6點鐘位置的小窗,是測光電眼。所謂「自動」,只是獨沽一味「光圈先決」,由用家自定光圈,相機自動測光調快門配合而已。


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

寺院雙鳥

澳洲的野生動物都不怕人,皆因大家對大自然很保護,很少人會驅趕他們。

布里斯本南區有一家「佛教淨宗學院」,是開放給外人的寺院,有很多書籍贈送結緣,又有免費素菜午餐。裡面的野生動物更是悠哉悠哉,大刺刺的在草坪上漫步。

來一張大特寫: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香港俚語:打柴

「唉,部MP3買左成五百銀,用左二個月就打柴,好唔抵啊!」

(那台MP3唱機我用了五百元買的,才用了兩個月便壞掉了,真不值啊!)

香港俚語「打柴」,可作「壞了」、「沒用了」、「可以扔掉了」的意思,已經有幾十年歷史。

究其來源,是警界俚語。

舊制的香港警員(Police Constable,簡稱 PC,升一級是「高級警員」,衣袖上有一個V形銀色的金屬,市民叫這個職級做「一劃」,行內叫這條金屬做「柴」。

升一級加一條, 市民叫「兩劃」,行內叫「雷柴」,「雷」是「二」的黑語。這個職級(記憶中好像叫 Corporal)後來廢除了。

掛「三柴」的就是「沙展」(Sergeant),俗稱「三劃」的「警長」了。

警察犯了規律,會被上級紀律處分,包括口頭警告、書面申斥、降級等懲罰。假如被判降級,三柴變回一柴,還不是「打柴」?

久而久之,「打柴」代表不中用的說法,便流傳成為市民的俚語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便宜又好吃;這款東南亞美食,是星馬菜之中最出名的。

雖然名曰「海南」,海南島文昌縣也的確盛產「文昌雞」,這樣做的「海南雞飯」 在海南島卻吃不到。據說是由來自海南島的新加坡人所創,未知是否屬實。

今日談我在澳洲吃的海南雞飯,是由馬來西亞怡保來的華人廚師老友給我做的,他的餐館在本市十分有名。

首先是湯。


餐館每日要用很多隻雞,有大量的頭頭尾尾,不浪費,即時用來熬湯。



伴吃雞肉的醬料,薑蓉和辣椒醬都是自家製造。

好了,主角出場:

雞肉一定是每天早上做好,午市即賣,不會用隔夜雞。雞肉僅僅熟,所以特別嫩滑。飯可以選白飯或雞油飯,西人喜歡指定要雞胸,華人則愛雞腿。(Aus$9.50)

但見鄰桌兩個西人,一人吃兩客,埋單共四客,厲害!店主說他們有時同一日中午和晚上都來的。

我另外要一碟馬來椰漿飯 (Nasi Lemak):

材料豐富,配菜(12時鐘位置起)是:醃酸菜、炸花生、咖哩蛋、咖哩雞、炸鹹魚仔。

非常惹味,大熱天時也不怕沒胃口,一點不剩(Aus$11.50)。

延伸閱讀: 新加坡海南雞飯 http://blog.xuite.net/ci17518/skywalker/4183276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波斯拜火教

看題目,你或會以為「拜火教」會是一班土人圍著火唱歌跳舞、殺牲畜祭神的原始宗教。

原始是原始了,但不一定簡陋和野蠻,雖然今日仍然信奉這宗教的人是小眾,估計全世界只有大約十萬。「波斯拜火教」的重要性,是其基本教義影響到猶太教,和猶太教愆生出來的今日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基督教。



「波斯拜火教」的西文名Zoroastrianism,是來自創教者Zarathushtra的希臘文譯音ZoroasterZarathushtra 波斯人,倡議改革當時傳統宗教。波斯(Persia)是文明古國,今日叫伊朗。

我們看金庸的「倚天屠龍記」,說甚麼「波斯光明使者」、張無忌後來成為中國「明教」的教主,「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是他手下一名小卒,當然是夾雜了虛構的情節;但當時的確有「明教」,就是 「波斯拜火教」(又稱「祆教」)的支派「摩尼教」在中國的分支

祆教的「祆」字是特創的漢字,右邊是「天」字,不是「夭」字,讀音是「掀」。
中國民間也叫它做「白頭教」,因為祭司頭戴白帽,香港銅鑼灣禮頓道就有過一家「白頭教堂」,近年拆掉改建大廈。另外廣州有白頭教堂的遺跡,澳門也有「白頭墳場」。
的拜火教徒不容於本國,有些逃到鄰近的印度定居,以後稱為Parsi人。印度宗教百花齊放,拜火教徒始終是小眾。

2008年5月10日 星期六

俚語趣談 5:Elvis Presley

我在多年前寫過幾篇「澳洲與香港俚語談趣」的文章,用「譚冠文」的筆名發表在我主編的「昆士蘭華商周報」,現在看來仍有一點價值,讓大家看看吧。

這是第5篇,「Elvis Presley」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

古老商場

澳洲還有很多古老商場,屬於受保護文物。

這是布里斯本市中心的 Brisbane Arcade,建於1923年,已經有85年歷史,保養得宜,狀態一流。

獨特設計天花,還有「行人天橋」:

內部裝修和我小時候香港中環的「告羅士打行」差不多,但告羅士打行已改建多時,很多香港人都忘記了。

木材裝潢、鐵鑄鏤花的欄杆,古色古香:

古老的樓梯,通到地庫商店:

古老的拉閘、石樓梯:

亮麗的地台:

這店專賣最名貴的茶具,還有法國調製的紅茶和花茶,這樣高品味的東西,一定要在這裡出售才襯托得起的: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5月8日 星期四

古董相機 1:Praktica

現在人人都可以用手機拍數碼照片,認真一點的用數碼相機,更愛玩的當然是可以換鏡頭的「數碼單鏡反光相機」啦!

單鏡反光相機需要拍攝者有比較高的基本技術,但是那操作的手感,按快門「卡察」一聲和反光鏡的輕微震動,是無可取代的,最令攝影發燒友瘋狂。

無需電池,全機械操作的單鏡反光相機,更是歷久常新,就算現在已經不再用來拍照,閒來把玩也是樂趣無窮。

70~80年代是全機械操作的單鏡反光相機的黃金年代,有很多不朽或有代表性的產品,今日都有收藏價值;而且豐儉由人,正是貴有貴玩,平有平玩。只要不是追求稀有款式或頂尖名牌,港幣三兩百元便買到品相不錯的了。

收藏的相機不少,先來談談這部最便宜的 Praktica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台語歌天后:江蕙

香港朋友喜歡聽台語(閩南語)歌曲的不多,我一定要在這裡介紹一下。

我最愛的台語女歌星,是聲、色、藝俱全的江蕙(網頁:蕙聲蕙影)。

台語歌一直流行在民間,完全用方言(例如:「阮」=我、「目屎」=眼淚),很有通俗味道;有些配合在酒館娼寮的演出而作,歌詞大多十分纏綿,描寫愛得要生要死,可謂正牌的「靡之音」,但我覺得也有一番味道。近年台灣本土文化意識抬頭,有人另覓蹊徑,創作新一派的台語歌曲。

先聽一首清新可喜的 「風吹風吹」:

下面這一首是傳統的閩南語民謠「雨夜花」。

蕙姐這個版本,犀利喇!是在一個大型演唱會上,請到當代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杜明高(Placido Domingo)來客串合唱:

杜明高對蕙姐的歌藝也很欣賞呢。

台灣曾在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被日本統治長達50年,其間推行日文教育,所以老一輩的台灣人都懂日文。台灣文化受日本影響很深,很多日本歌都配上閩南語來唱。例如蕙姐這一首「藝界人生」,竟是青出於藍,比千秋直美原版的「役者」更勝一籌:

再來一首日歌台唱的「傷心酒店」,有國語版本,但我認為還是台語版好聽一點: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印尼餐

香港的「星馬餐廳」不少,隱隱然成為與泰國平起平坐的東南亞菜正宗,但你知否,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人口,加起來才二千餘萬,「鄰邦」的印尼卻是十倍其數,國土面積也是大五倍呢。

論菜式的種類,印尼菜是有辣有不辣,多姿多彩。

這天晚上,我們吃的是:

印尼沙律」(Gado Gado)

紅辣椒雞塊」,看來很嚇人!不過是混了番茄來煮吧了,辣是有點兒辣,未至於受不了。

印尼人信奉伊斯蘭教蘭教為主,嚴禁食豬肉;印尼華人就算是非教徒也入鄉隨俗,比較少吃,華人開的餐館大多不設豬肉。

不吃豬,吃雞、牛、羊。

這是「綠咖哩羊肉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俚語趣談 4:DDH

我在多年前寫過幾篇「澳洲與香港俚語談趣」的文章,用「譚冠文」的筆名發表在我主編的「昆士蘭華商周報」,現在看來仍有一點價值,讓大家看看吧。

這是第4「DDH」

註:近年來,在網上流行說某靚仔「帥呆了」,和「酷斃了」(酷=Cool),也是類似的意義。

香港人要學習的

澳洲意圖「分裂國家」分子示威活動圖片:

來源: www.federalintervention.info/?page=news.htm

揮揚土著國旗:


來源:news.bbc.co.uk/2/hi/asia-pacific/2568521.stm

來源:http://www.wsws.org/articles/2008/feb2008/dem1-f15.JPG

在首都政府大樓前面設立土著「領事館」(擺了幾年)

來源:http://dommy.com/az2nzau/fotos/images/canberra/PB030020a.jpg

澳洲「愛國」的人很多,有沒有愛國的人侮辱他們、打他們

沒有。

難道自命先進的香港人,一點反對的聲音都不能容納

請大家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