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

Blue Moon

今天晚上2010年1月30日(農曆己丑年十二月十六日),天空出現Blue Moon。

我用了300mm 的長鏡來拍攝,月亮所佔畫面的面積還是很小,相機測光被黑墨墨的天空所迷惑,

我要依相機測出的讀數減兩級光圈,否則月亮暴光過度,照出來白濛濛的一片,看不到細節。

後製照片時,把月亮部分剪裁出來,就成了上面的一張紀念照片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僥倖速成非正路

從以下兩則香港新聞說起:

1. 法師魔術騙財色,婦失150萬   

 2. 逾30人中招,無人報案

先有如花似玉的妙齡靚模,甘心和一個自稱法力無邊的的中年猥瑣佬性交,希望可以藉此有助星運。再有一個成年女人,相信自己有過億元的財運,被騙去150萬的積蓄和獻身性交多次,來吸收另一個法師的「陽氣」。

16歲澳洲妹單獨環球航行 Update


前文 16歲澳洲妹單獨環球航行 報道16歲的Jessica Watson在2009年10月18日自澳洲出發,計劃單獨駕駛風帆環球一周。到現在已經差不多100天,她已經橫渡太平洋,到達南美洲附近。
日前她遇到從未經歷過的風暴,努力挺過去了,只是受了一點皮外傷,風帆則略有損毀,不礙事。

(上圖顯示被風浪打彎的船上金屬管)
網路時代的年輕人,憑著船上的太陽能發電和衛星寬頻,每日寫Blog,一日一文,又上載照片,讓關心她的人---最重要的當然是支持她上路的父母----第一時間知道其近況。
起初對她的能力有懷疑,以為她會半途而廢找人去救的人,現在要承認看錯了,因為她已經過了一半的行程,如果順利的話,會在4、5月間完成環球壯舉回到澳洲。
網站主持人說,她進展良好,現在所處的位置比計劃還要去得遠。
不過我想Jessica回程要過大西洋,也是很嚴峻的考驗呢

Jessica Watson的網站:http://www.jessicawatson.com.au (有大量資料和錄影)
Jessica Watson的網誌:http://www.youngestround.blogspot.com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老處鬧劇

澳洲目前在野的自由黨領袖 Tony Abbott,日前因為就女性應否有婚前性行為發表「意見」,鬧出一點爭論。( Women's virginity 'a precious gift', says Tony Abbott)
他是接受一本婦女雜誌訪問時,說女人的童貞是「一件寶貴的禮物」(原文為Gift,可解作「禮物」或「天賦」 ),他認為不要隨便送出去。對這樣的言論,公眾似乎不很接受----政客這麼多要緊的事情未做好,居然做起道德喉舌,管到老百姓的性生活來了?
現任的澳洲第一個女性副總理Julia Gillard,指他越俎代庖 Lecturing women about virginity,大不謂然。

新聞報了出來,Tony Abbott說傳媒有點斷章取義,陷他於難堪之地,因為他當時是被問及,是否希望自己的三個女兒出嫁之時仍是處女之身,才會就私人看法講一下。
這件事有幾點有趣的地方:
政客可以有私人的看法嗎?
當然可以,但是私人看法最好是 Keep it to yourself。面對傳媒談私人看法,太傻太天真了吧?不是公眾人物的話,哪有傳媒訪問你?你的私人看法,誰會有興趣知道?傳媒訪問你,是想得到你的私人看法?
也許是吧----就是等你不慎講了出來,然後大做文章興波作浪了!
其身不正的人,可以就道德問題發表個人意見嗎?
一個極端的例子:一個殺人犯有沒有資格出來現身說法,勸大家不要殺人?
Tony Abbott早年一事已廣為人知道:年輕時曾修讀神學,打算晉身天主教神父,其間使女友未婚懷孕,他竟然一走了之!現在他說「不要有婚前性行為」,這番言論是否正確還是其次,人家看見是Tony Abbott大人講的,就已經O晒嘴啦。
自己都做不到的還去指點人----尤其是公眾人物的政客----有甚麼公信力可言?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傷心酒店

原曲是日本歌手吉幾三唱自己的作品「酒喲」(Sake Yo),旋律優美,你我聽一次便懂得跟著哼;寫得好的旋律,理應如此:

改編成台語歌的「傷心酒店」,由張清芳、庾澄慶合唱:

「傷心酒店」 的初版,由江蕙、 施文彬演出: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讀胡適留學日記有感

我有一套四本的胡適留學日記,1972年買入的 ,有近40年歷史了,最近拿來重新翻翻,有很多感想。 

當今之世,無論你喜歡與否,第一強國還是要數美國。美國對世界的影響無處不在,不可不提的是各國在商界、政界、文化界的美國留學生。

我相信在今天的大陸,很多人相信中國人站起來了,論壇上憤青數說西方不是的聲音很大,但是中國人的留學意欲還是很高,要去嘛,首選還是美國。

胡適受惠於中國用「庚子退款」送子弟赴美國留學的計劃,屬於第二批的100人之一,同期赴美的有後來的語言學家趙元任。說起「庚子退款」,要回顧一點歷史。

如果可以時光倒流




如果可以時光倒流,你希望回到那個年齡?
如果選擇「不想回去」的話,大概是覺得一生人之中現在的生活最滿意。
選擇過去的哪一點,都有個人的理由,我想大概是:


認為自己一生人在那個時候最快樂;
Enjoy那個時候的社會環境、和人的關係;
那一年你作過一個貽誤終生的決定:例如讀書時選錯科系、揀錯配偶、入錯行、移錯民......想利用這個機會來糾正。
你問我,我也許會選擇35歲,那時健康狀態和事業都在人生的頂點----前者是生理的必然規律,過了這一點,人人都是往下坡走的了。後者是我自己的際遇,雖不至於要風得、要雨得雨,也算相當稱心。
讀大學的時光,其實也很值得重溫。無憂無慮,初生之犢不畏虎,甚麼都有興趣、甚麼都不怕嘗試;但是想起脫下四方帽之後,那十幾年的工作辛苦和挫折,唉,不想再捱了。
希望你的答案,不是想回到香港沙士風暴時和金融海嘯的時候,好讓你低價吸納股票和買樓,「然後今次仲唔發?」這樣的答案,好沒趣味呢。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澳洲火車站

這是布里斯本唐人街(中國城)的火車站。

月前重新裝修完工(搞了幾年呢),所以十分醒目:
有中文標誌:

無論是多文明和富裕的社會,火車站一樣有流浪漢露宿,和不良青少年破壞公物。新設的不鏽鋼座椅,夠耐用,不怕惡意毀壞:

車站大堂是商場,也是快餐廣場,除了中午一段時間,生意十分清淡,座位多過人:
車站候車月台在地底,照明很好,上下班時間之外,通常都是小貓三兩隻:
火車到!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舊式香港武俠片的配樂


聽來似曾相識,但是不知道樂曲的名字?
將軍令:原名不是叫「男兒當自強」,更不是叫「黃飛鴻」,是一首有濃厚廣東味道的傳統樂曲,但是的確是50年代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的常用配樂:

十面埋伏:肅殺的琵琶聲音,常用在俠士晚上出動,飛簷走壁的場面:


弓舞:「師傅,我地下山啦!」學成武藝的師兄妹開始闖蕩江湖、行俠仗義,也是他們人生的成長發展之路。舊式武俠片大多是廠景拍攝,惟獨下山的一段多在香港新界取外景,配樂就會用上這首「弓舞」和下一首「碗豆花開」。不過通常只用樂曲的一小半,跟著就一定是跳接入鎮投宿客棧,或路上見到無賴鬧事,忍不住出手一試功夫、鋤強扶弱:

碗豆花開

最厲害的,當然是這首八派掌門雲集,了斷江湖恩怨是非,大大話話成幾十人,生死決鬥一觸即發的「小刀會:序曲」:

以及為如來神掌第九式助威的小刀會之「闖將令 啦: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契弟(舊式粵語趣談)

「契弟」就是男同性戀者,這個用語其實由來甚古:紅樓夢第九回,敘述賈寶玉和秦鐘的不尋常關係時,提到學校之中此風甚盛,有人入學之目的不是為了讀書,無非是「圖結交些契弟」。

過往中國對同性戀比較包容,官府不會把好此道者治罪,一些書生如文學家鄭板橋,公然蓄養「孌童」;但是說社會看他們完全不帶歧視的眼光,恐怕又非事實。廣東話貶低對方的身分的罵人語很多,以前很通行的,是罵某某人是「契弟」。

據說以前廣州西關有一條小街叫「光雅里」,是那些男同性戀者聚集的地方。從而有一句歇後語,對你不同意甚至是厭惡某些人所作所為的咒罵語:

我都「盲眼佬過光雅里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天災的反思

東南亞海嘯、四川地震、海地地震......

Mother Nature一發惡,人類死傷以十萬人計,片刻之間,哀鴻遍野,益發使人感到在大自然之中,人是多麼的渺小。

發生這麼大的災害,死難者全是無辜的平民,當中還有天真無邪的兒童。為甚麼?為甚麼?很多人都會問。不是要求以上科學對地震的解釋,而是哲學上的解釋,但是恐怕很難有答案。

澳洲的印度移民


近一兩個月來,澳洲鬧得沸沸揚揚的,是印度移民「受襲」事件。事緣稍前一名已經有永久居留身分的印度青年,晚上在墨爾本工作地點Hungry Jack's餐廳附近的公園被殺。本地的印度人團體,包括印度留學生協會,把事件提升到有人選定印度人來襲擊的層次。上星期,又有一名印度的士司機,給兩個醉酒白人乘客追打的案件。
印度的傳媒,一如世界上所有的傳媒,大幅誇張報道事件。印度政府高調對應,由部長級的官員發言,要求澳洲政府遏制針對印度移民和留學生的歧視。一個政黨的成員,更提出禁止澳洲板球隊在印度作賽的建議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石罅米(舊式粵語趣談)


有些男人平日很吝嗇,朋友叫他請飲餐茶都諸多推搪,但是人總有弱點,這一類是好色爛滾,用在女人身上,尤其是歡場女子,千金一擲也不手軟 。
這些人,在舊日粵語叫「石罅米」----被雞啄。
米很細小,落了石罅之中,只有雞用其尖嘴才可以把它啄出。「雞」在廣東話指妓女。
那些引誘別人染上不良嗜好(特別是上舞場、賭場)的損友,舊日粵語叫「打齋鶴」,即「導你升仙」。這個「仙」當然不是神仙,而是講反話,形容墮落的人。
「打齋」是為死人做的法事,請道士或和尚尼姑來唸咒唸經,超導亡魂,不用死者在地獄受苦。打齋時會預備一些紙紮的祭品來焚化,其中有祥瑞之鳥白鶴,用意是導引亡魂登上仙界。
作法的道士,民間叫「南無佬」,粵語殘片之中常見到,高魯泉、周吉、鄭君綿演得最多。


其實「南無」是印度梵文的譯音,是佛教用語,是一種尊敬的表示,如「南無阿彌陀佛」 。嚴格來說,道教和佛教有所不同,屬於道教的道士是不唸「南無」的。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取景角度

自從有了變焦鏡,影友取景時雙腿走前走後的活動也疏懶了。

想拍好的照片,高低的角度還是要多試幾個的,不能懶。

例如同是拍一個案頭靜物:
相機稍為升高幾cm,整個感覺變不同了啦:

(Pentax-A 35-70mm /3.5-4.5鏡頭,現場光,手持拍攝) 


 順便貼一張,新入手的 Pentax-M 50mm/4 微距鏡試影: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如來神掌


如來神掌 是60年代香港一系列的神怪武俠片,當年甚為哄動,「下集大結局」一次一次的添食,原班人馬拍了一共五集。經過40多年的歲月,本來已經被新一代的人遺忘(頂多是間中有人會提到片中的 Icon:如來神掌第九式「萬佛朝宗」和邪派絕招「天殘腳」),有幸周星馳的電影「功夫」對其再三致意,使「如來神掌」四個字在21世紀重生。
歷年來,只有老影迷把從電視上錄的錄影帶,私下流傳重溫,現在可好了,有原裝的DVD重新發行,這是我在香港買的一套五集精裝DVD版:



當年很多父母認為這系列的電影過於荒誕,有「教壞細路仔」之嫌。想不到今日會有學者重新給與高評價。盒子裡有一本盧偉力教授寫的「如來神掌藝術筆記」,加以詳細分析。



精彩片段,如來神掌對「三絕掌」:

曹達華「萬佛朝宗」對石堅「天殘腳」:






 
 
 



(以上四圖出自「如來神掌藝術筆記」) 
  
片中的演員,除了女主角----今日已經八十過外的于素秋,以及當年二十歲上下的青春偶像陳寶珠、蕭芳芳、馮素波,大多已經去世。
這些老電影,當時限於製作成本和技術,拍得很是粗糙,但是屬於一個時代的文化特徵,今日看來也有另一番味道。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電腦眼鏡


我十歲開始戴近視眼鏡,中年看書開始吃力,驗眼結果是「近視淺了」所以舊眼鏡不適用,要再配,嘩,今次發達了,會不會減到 0 度的?

近視按年遞減,減了一二百度便停下來,慢慢的,配對了的眼鏡又不管用了,看書越來越辛苦,再驗眼,哈哈,是真的有了絕症「老花」啦。
配一副「上面近視下面老花」 (其實是下面近視度數減一二百度) 的鏡片,現在科技進步,多付一些錢,便可以有上下「漸進式」Multi-focal 鏡片,不像以前的「雙光」鏡片,上下兩截分明的怪模樣 。
鏡片下半的度數是以看書的距離(一般是一英尺或30cm)為準的,但是我追上時代,現在每日看電腦屏幕的時間比看書多的多,屏幕放得近的話很傷神,我是放在距人頭約50cm的距離,如此,問題來了。
看電腦時眼睛平視,不是向下望,鏡片中央的度數,可以漸進到剛好適合看電腦很不容易。更壞的是,近年買得到的,盡是那些我認為醜死怪的時興狹長鏡框,鏡片由上至下的高度短得可憐,要在那丁點的面積裡做到可用的漸進,真是難倒最高超的磨鏡師傅。
由於看電腦看得不清楚,有些人養成把頸伸前,再昂起頭用鏡片的下方來看屏幕的壞習慣,久而久之,會造成頸骨勞損、變形、增生的種種毛病,到了釀成手臂麻痺、轉頭感到頸疼時,悔之已晚了。
沒法啦,惟有特別配一副看電腦專用的「中距離」眼鏡,放在電腦桌上備用。
這副眼鏡不用Multi-focal,單一度數即可,同時只在家用,不是戴來出去見人,不需要超薄鏡片,所以便宜得多。我找到這家澳洲的Specsavers 眼鏡專門店,鏡連框僅59澳元,手工不錯,還是用Pentax鏡片的呢,真是便宜又大碗,值得告訴大家。
怎樣都好,一個人身上的眼睛是最要呵護的器官,千萬不要虐待它啦。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定焦鏡的威力


現在玩攝影的朋友多數用小型數碼機,用可以換鏡頭的數碼單鏡反光機的,以配一長一短兩支變焦鏡為主。變焦(Zoom)鏡頭一支包辦了多個焦距,拍照構圖時Zoom前Zoom後,景物變大變小,好像無所不能;一變焦鏡在手,機主過癮非常,所以最受大眾歡迎。

不過正所謂「針無兩頭利」,變焦鏡有其缺點:體積大(很多初哥倒認為是優點,越大越威,托到手軟又何妨!)但是光圈小。純以銳利、結像力、色彩表現等等的照片質素而論,還是定焦鏡領先變焦鏡的。

我最近訂購這支眾影友稱為「Pentax三公主」(分別為31, 43, 77mm的焦距) 之一的 FA 77  限量生產定焦鏡頭,澳洲很難找到現貨,等了多天才到手: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春(舊式粵語趣談)

有網友向我提議,談談過癮的舊式粵語,正中我下懷,可以一寫多篇。

粵語一方面很古,保存了中原音韻和古漢語的用法;一方面又很能吸收外來影響,發展出多姿多采的「潮語」,有些如曇花一現,有些卻長久流傳。

今次和大家談這個「」字。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升呢


這幾個月來看互聯網上的文章,時常會見到「升呢」這個詞語,真是猜不到它的意思;終於google 一下,才知道升呢的「呢」字, 是英文level 的音譯簡稱,據說起源於打機一族

用「升呢」,不用固有的中文講法「升級」,是今日年輕人的「潮語」,學校的老師只能勸導學生不要在作文之中寫進去,不能禁止他們口頭使用。「升呢」能否如「杯葛」、「雷達」、「的士」等音譯,成為正式的中文語彙,只有聽其自然。

從「升呢」這個詞語談開去,講講中文和英文。

「呢」的發音是 neh,帶有鼻音, 和 level 的 le 有點分別。

粵音在這幾十年中變化不斷,尤其是香港音和廣州音的分歧。現在很多香港人,都是「藍」(laam)和「南」(naam)、「呂」(lui) 和 「女」(nui)不分,讀不出鼻音的 n 音。

香港人唸 level 這個英文字, 很能顯示「香港特色」,即是帶香港廣東腔,前後兩個音同樣的重,唸成:

                      leh-fo
其實應該是第一音較重,而第二音輕一點,聽正確英式讀音請到這裡
至於 level 最後那個捲舌 l 音,英式英文是唸得很輕甚至是不唸的,美國式的則會有他們典型的捲舌音。你要模仿印度口音的英語,可以唸le-ve-lee,把最後的 ee 吞掉不發,舌頭頂著上排門牙內,就是了。不過無論英式或美式,第二音都唸輕一點,字典音標是把那個 e 字倒轉來寫的。


粵音的特色是發音輕重平均,有些香港人受了母語影響,唸英文時也是一樣,還以為唸得鏗鏘有力,很標準;殊不知道,英文最講究抑揚頓挫。想擺脫「香港英文」之譏的,特別要在唸每個字之中的音節,和一句之中那幾個字須唸「輕聲」,下一番苦功。

粵音之中沒有 v 聲母的字,唸英文就要重新學,發 vel 音時要用上排門牙稍用力咬著下唇來發音;否則就會像一些香港人,偷工減料,把 very 唸成 weh-ly 或 feh--ly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老老土土澳洲人


澳洲論面積,與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等並列地球上最大的國家,但是人口只有二千一百萬,略多於人家一兩個大都市。立國歷史短,本國特色的文化底子比較薄,經濟實力也不算強。在國際上,澳洲只是一個小國。


澳洲的文化淵源在英國,脫離殖民地身分才100年多一點;加以澳洲至今仍然請英女王「兼任」澳洲國家元首,國旗上保留一個小米字英國旗圖案,使很多人覺得澳洲是英國的附庸國。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阿Sir


香港人習慣了叫警察做「阿sir」。
愈落後的社會,警察愈是橫行無忌;愈文明的社會,警權愈受到制約。先進的自由國家,警察是保護人民的公僕,工作不容易做,很值得讚許,但市民毋須尊稱為 "Sir"。
記憶中,香港是大約60年代開始,學生才中西合壁地叫男性老師做「阿Sir」 的。
稱呼那些真正的「爵士」不計,英文的 Sir字是在比較拘謹的場合對上級、長輩的稱呼。舊家風的家庭孩子和父親對話有時會叫sir,以前的英國學校,學生叫老師 "Sir",老師也以禮貌回應,叫學生做Mr XXX 和 Miss XXX的。大家可以找一齣舊版的「萬世師表」(Goodbye Mr Chips 1939,是Robert Donat那一齣,不是Peter O'Toole後來翻拍那一齣)來看,便知我言不虛。
警隊裡面,階級分明,比你高一級的,就要叫他們做Sir,普通警員叫沙展(Sergeant)以上的警官、沙展叫Station Sergeant和幫辦(Inspector)以上的警官做Sir,沒有例外。有時一眾同撈同煲的老友,有人早一點升了級,其他人都要改口叫他「X  Sir」,很自然,我以前在警務處工作的時候也見過很多。
市民叫普通在街上巡邏、最低級的警員做「阿Sir」,似乎是70年代才有的。
被人叫得多了,警員都自稱「阿Sir」代替了「我」字,例如「而家阿Sir問你野,你知道就講,唔知道就咪亂講......」
在澳洲,警察向市民說話,才不會這樣,是倒過來叫市民做Sir的,例如我試過很多次要通過晚上酒精測試路障,當值的經警員會向我說:

"Good evening sir. This is a random breath test......"
有一次我做完深夜的廣播,開車回家,街上水靜鵝飛,一輛巡邏的警車剛好跟著我,大概是無事找事做,閃起警燈叫我駛在一旁,警員也是拿個手提的酒精測試機上來叫我吹吹,又向我索閱駕駛執照:
"Can I have your driver licence please, sir? "
而不是香港警察冷冰冰的「車牌,唔該!」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睡衣



問一下大家,你睡覺時穿甚麼的?
男士波褲、T 恤?
內衣、內褲?
Track Suit?
傳統的「睡衣」?間條或格仔花紋,最老土那種?
沒所謂,就是白天在家穿的那套衣服?
穿了衣服上床,然後在被窩裡脫清光? 


女士

如上,另加:
睡袍?
性感睡衣----半透明,甚至要在成人店買那種?

(圖 1:http://cn.made-in-china.com/image/2f0j01KBmTuVRWaYoUM/%E7%9D%A1%E8%A1%A3.jpg)
(圖 2:http://i1.sinaimg.cn/lx/fa/p/2009/0615/U2423P8T1D877693F922DT20090615101315.jpg)

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

大與小


浮過了生命海,對人生的看法一定有點新體會。
一位朋友電郵告知,去年之初有健康隱患,醫師一度診斷可能是癌症,幸而再做掃描時否定了。他很豁達,現在戲言「賤命不足惜」。
我的回覆如下:

個人生命在宇宙中,猶如一隻蟻在地球上,當然是微小到不成比例。
但是一隻蟻的生命,對那隻蟻來說,是大到無可再大的事。
哲學家能用上帝的角度看人間,文學家能在一粒沙、一滴水中看到宇宙。
看到其小大又能看到其大,就瀟灑自由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Avatar 最大的穿崩

拍電影是集體工程,製作龐大的電影,要兼顧的細節多,需要很多組人員分工,稍欠協調便會出錯。英文就是叫"Goofs"或 "Bloopers",香港是叫「穿崩」或「穿幫」的吧。
由於電影鏡頭是一個一個的拍,還會不順序的跳拍,所以常常在演員的衣服或化妝不連戲方面出錯;例如兩個人從室內走到室外衣服不同了,或剛才在室內窗外是晚上,到了室外變成白天。
以前香港粵語片的製作條件差,拍得又匆忙,聽說有些導演喊了「Camera !」之後去了食雲吞麵,或聽收音機轉播跑馬也有的;古裝武俠片的演員露出手腕上還戴著錶,古裝外景出現電線桿之類的蝦碌鏡頭,一點也不稀奇。
有些穿崩是寫劇本時弄錯時代背景,有些是美工人員用了另一個時代的道具。
像Avatar這齣籌備經年,由大導演自編自導的製作,還是不能避免敗筆。
Avatar 電影描述Na'vi 族人第一次對抗美軍入侵時用土製弓箭,沒有一支射得破軍機的玻璃,卒之一塗地。但是到了電影煞科的大戰時,又怎能夠箭無虛發,射穿防彈玻璃大開殺戒?不是沒可能,起碼要交代他們已經造出更厲害的弓箭的吧?這顯然是動作場面設計者首尾不一貫之誤了。
下面是一些電影的穿崩鏡頭輯錄,不乏名導演製作的賣座大片呢: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屁股人生哲學


朋友傳給我的,原作者不詳,改寫一下,純屬分享,幸勿見怪。
我們的屁股比我們的臉更好,而且含有更值得參考的人生哲學:

圓滑:不易起皺
節儉不用花錢保養,也白白淨
細膩不易長斑,長痘
美觀造型簡潔,永遠時尚
嚴肅不茍言笑
真誠不會皮笑肉不笑,兩面三刀
莊重大氣,有福相
和諧統一既一分為二,又合二為一
忍辱負重從小到大,常代臉受過被打
講團結連接上下
低調永遠在後,深藏不露
生動傳情稍加扭動,風情萬千,動人心魄
篤實、可靠既能連坐連戰,也不怕壓成阿扁。

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

天鵝


看香港50年代的黑白粵語片,每逢到了凄慘的場面,背景音樂不是 Massenet的「沉思」(Meditation),就是這首「天鵝」。
不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是法國作曲家Camille Saint-Saens(聖桑)的「天鵝」。
以下是大提琴手 Julian Lloyd-Webber的演繹:


原曲出自聖桑寫的「動物嘉年華會」(Carnival of Animals),這首音樂一共有14 段。除了末段,每段描寫一種動物,「天鵝」是壓軸好戲。每段由不同的樂器擔綱,顯出各種動物的特色。
天鵝一段,用大提琴和豎琴,聽來仿佛看見天鵝在波平如鏡的湖面緩緩游過,不要受了粵語片那些「死人塌樓」的場面先入為主的影響啦。
這是馬友友的演繹:

另一高手Misha Quint的演繹: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高官政客便宜佔盡


香港一些由前政府部門獨立而成,或是政府資助以無形之手操控的半官方機構,例如九廣鐵路、公務員敘用委員會、生產力促進中心、貿易發展局,其高層頭頭的職位,一早已經是那些吃得開的退休高官的出路。
他們退休時已經領了一筆可觀的退休金,之後又可以終身按月支取長俸;這些公營機構的頭頭職位,薪金十分優厚,所以他們有如「豬籠入水」,收錢收到手軟。雖然大多以合約聘情,期滿之時可續可不續,但是幾年下來,已是過癮非常,另外做滿合約又有一份酬金。

天下烏鴉一樣黑,我們澳洲昆士蘭州的州長Peter Beattie,上屆是他的第四任,中途辭職,馬上就有一個「昆士蘭駐美貿易專員」的職位等著他去做,薪酬比得上他做一州之長,此外還有房屋津貼、專用汽 車,一張用作商務應酬開支任他簽的信用卡,這些都是我們澳洲納稅人負擔的哪!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案頭攝影

下雨天的週末,最好是足不出戶,玩案頭攝影了。

今次出動這支有30多年歷史的全手動 Pentax 1:4/100mm 微距鏡 。
拍微距照片的景深極淺,你看上圖的鏡頭,方寸之間已經是有清有濛。縱使你的相機和鏡頭有自動對焦,也不一定幫你調對你心目中的清晰要求,自動對焦之後常常要再微調一下。不能強求快捷,正所謂「攤凍來慢慢玩」,所以用全手動鏡頭也差不多。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非常鬼故事


深夜,尾班巴士上。

司機開了一天的車,已經十分疲倦。巴士上的乘客本來就不多,一個一個的起來打鐘下車;司機從倒後鏡看到,只剩下坐在尾排,一個穿白衣的長髮女人。

過了幾個站,還聽不到她打鐘,司機再望倒後鏡,車廂裡已沒有人.....
司機不期然的剎車減速,再望望後鏡,咦,她又在了。
走了一段路, 司機再望一下後鏡,她又不在了!

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

2010年!

寫這篇文章時,澳洲已經進入2010年,香港還是2009年。

澳洲是全世界最早見每日的日出的國家之一,其政治文化中心在東岸。
東岸大城市如悉尼、墨爾本、布里斯本,時鐘要比香港快二小時。這些城市的凌晨0時換日點,香港仍是晚上10時。
澳洲的國土很大,由東岸到西岸的澳洲大陸,分成幾個時區,西岸的柏斯,與東岸相差二小時。即是說,柏斯與香港是沒有時差的!
每年除夕,是澳洲的夏天,全澳洲各州都實行撥快一個鐘頭的「夏令時間」,東岸和香港更相差三個小時了。
只有昆士蘭州不肯行夏令時間,所以我住的布里斯本,要比同屬東岸的悉尼遲一個鐘頭「過年」。
黃金海岸在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斯的邊境,昆士蘭的這一邊。你可以在新南威爾斯的Tweed Heads 和群眾倒數狂歡,然後又跑過來黃金海岸這邊,等幾十分鐘,和這邊的群眾再行倒數歡迎新的一年。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