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7日 星期日

無極而太極

太極拳是誰創造出來的?馬上會有人答道:「張三丰。」

您懂太極也好,不懂也好,讀到下面<倚天屠龍記>張三丰教授新創太極拳一段,也不免心焉嚮往,手舞足蹈:

……張三丰緩緩站起身來,雙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兩足分開平行,接著兩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環,掌與面對成陰掌,右掌翻過成陽掌,說道:「這是太極拳的起手式。」跟著一招一式的演了下去,口中叫著招式的名稱: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拗步、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

張無忌目不轉睛的凝神觀看,初時還道太師父故意將姿勢演得特別緩慢……但看到第七招「手揮琵琶」之時,只見他左掌陽、右掌陰,目光凝視左手手臂,雙掌,慢慢合攏,竟是凝重如山,卻又輕靈似羽。張無忌陡然之間省悟:「這是以慢打快、以靜制動的上乘武學,想不到世間竟會有如此高明的功夫。」他武功本就極高,一經領會,越看越入神,但見張三丰雙手圓轉,每一招都含著太極式的陰陽變化,精微奧妙,實在開闢了武學中從所未有的新天地。

約莫一頓飯時分,張三丰使到上步高探馬,上步攬雀尾,單鞭而合太極,神定氣閑的站在當地……他雙手抱了個太極式的圓圈,說道:「這套拳術的訣竅是『虛靈頂勁、含胸拔背、鬆腰垂臀、沉肩墬肘』十六個字,純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是這路拳法的要旨。」

金庸是明史研究學者,才華蓋世,在不懂武術的背景下,單憑看一些武術書籍,便寫出這一段情節,而且頗契合拳理,也算是難能可貴。

只是,「張三丰創太極拳」一說並非事實。


兩個張三丰

歷史上有兩個張三丰,第一個是宋朝武當山道士張三丰(又名「三峰」),據說他精於武術,事蹟散見野史及文人筆記中,但並無由他創太極拳的記載。

第二個張三丰是元末明初的人,<明史>中有記載,明太祖還差人找過他請教。這個張三丰原名「張君寶」,<倚天屠龍記>第一回便說張君寶和郭靖女兒郭襄的交情。金庸熟讀明史,雖然正史中沒有說這個張三丰創太極拳,但是也隨俗把他寫成太極宗師。歷史中說他行蹤飄忽,只是曾在武當山修煉,但沒有說他是「武當派」的掌門人。

中國人總喜歡託古以自重,既然剛猛的外家拳上託於少林寺甚至遠至達摩,那麼分庭抗禮的太極拳借名依附「武當」(查「武當派」是另一家武術),甚至找個幾百年前的張三丰作宗師也是極為自然的事了。

其實太極拳博大精深,是否張三丰所創,是否屬於武當派是無關宏旨的。

太極拳源自河南陳家

現存最早的太極拳文獻,是明末河南溫縣人陳王庭的<拳經總歌>,內有「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之句,已道出太極的精粹。但是當年仍未叫「太極拳」,是用「長拳」或「十三勢」的名稱。

河南溫縣尚武,陳家拳械很有名,子弟很多是當軍人或鏢師的,其中陳王庭為明末戰將;他在明亡於清之後,退隱家鄉(自述「<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歸納祖上所傳加上自己的心得來教授族中子弟,整理出「十三勢」和「炮捶」等套路給他們練習。

陳王庭五傳至陳長興(1771-1853),為當時有名的拳師。同期有族外人王宗岳學得陳家拳術,並著有<太極拳論>,方有「太極拳」這個名字。不過陳家拳的確暗合道家陰陽太極之理,而陳王庭愛讀的<黃庭經>,也是道教經典,有這方面的發展絕不稀奇。至於有些拳書言:張三丰傳王宗岳(相隔幾百年),王宗岳傳蔣發(蔣發是陳王庭的家僕)之說是把宋朝的內家拳家「王宗」(陜西人)和清朝的「王宗岳」(山西人)混為一談的錯誤。

陳長興與楊露禪

談太極拳怎可以不提楊露禪(1799-1872)?因為是楊露禪把太極拳帶出河南溫縣陳家溝的。

現在武術界一致承認楊露禪是學自陳長興,甚至有所謂「偷拳」的傳說:說陳家拳素不外傳,楊露禪醉心武術,乃進陳長興家為僕,暗中觀察學習云云。事實並非如此:當時的陳家族人陳德瑚為翰林院大官,家中亦設練武場地,陳長興武藝高強,但生活拮据,在陳府教拳為業,楊露禪在陳府為僮,恭敬侍候陳長興,陳也樂於傳授,當中並無「偷拳」之事。

楊露禪是武術奇材,雖然「文化水平」很低,(下面會再談),學得了陳家「太極」出外闖蕩江湖,傳說以半招「攬雀尾」,打遍天下無敵手。楊露襌闖到北京,用拳術結交滿清權貴,收費授徒。他把太極拳柔化,使它更適合一般人(甚至鴉片煙鬼的官員)練習,把陳家太極的震腳、踢腿的高難度功夫都刪去了,逐漸形成「楊家太極」的體系。

楊家太極乃近代太極之宗

楊露襌有兩個兒子,楊健候(1839-1917)和楊班候(1837-1892),兩人體格和性情有異,拳式也有分別。楊健候傳兒子楊澄甫(1883-1936),澄甫在上海設館教拳,門人眾多,正式推而廣之,今日世上流行的太極套路,大多出自這一系,楊澄甫的楊家太極拳85式,是現在「全套」太極拳的藍本。

楊班候有滿州人弟子全祐(1834-1902),全祐後來改從漢姓「吳」,子吳鑑泉(1870-1942)正式把班候的小圈太極改成「吳家太極」。吳鑑泉子吳公儀移民香港,在香港推廣「吳家」十分成功,尤以在擂台上與比自己年輕二十多年的白鶴派陳克夫比武轟動一時。其弟子鄭榮光傳族侄鄭天熊,更把太極「實用化」,長期派出弟子參加擂台搏擊比賽。香港政府「康體處」在公園舉辦很多太極班讓市民練習,師傅大多出自鄭氏一系。

楊澄甫在上海有高徒名鄭曼青,本是藝術家,學了太極轉病體為強。後來鄭曼青在台灣和北美洲教拳,門人尊稱他為「五絕老人」,鄭曼青一系在台灣極為流行。

此外,陳家在河南省一直由父傳子方式延續。陳長興嫡傳兒子陳耕雲,至陳延熙,至陳發科(1887-1957),到了民國陳發科公開表演,世人才知道這「原汁原味」的太極拳的厲害。

陳長興同期另有拳師陳有本,傳侄陳青萍。陳青萍傳外姓士紳武禹襄(自創武式太極),武傳外甥李亦畬,李傳郝為真(創郝式太極),郝傳八卦、形意拳大師傅孫祿堂(創孫式太極),可謂各放異采了。惟獨論到最流行的,始終是楊家太極。

陳家拳術,除了「太極」,尚有「炮捶」一套,有些人稱之為「太極拳第二路」,還誇耀是絕世武功,其實是不大正確的。

攬雀尾不「攬雀尾」

陳家太極拳以「懶扎衣」開始,這是明末北派武術通常的起式;左手把衣裳的下擺撩起,塞到後面腰帶中,伸出右臂與敵對陣,姿勢從容大方。這招式早日己見明朝武將戚繼光的兵書<紀效新書>卷十四的拳經一章。

楊露襌不通文墨,把「懶札衣」誤為「攬雀尾」,一直傳了下去,所以至今楊、吳兩家都是用這名稱,其他的太極則沿用「懶札衣」的舊名。至於有人臆想太極大師伸手可以吸著雀鳥使它不能飛起,是以訛傳訛而已。

戚繼光<紀效新書>內已有「探馬」、「單鞭」、「倒騎龍」、「下插勢」、「跨虎」招數,應是當時北派拳術的流行招數,已一一吸納在太極拳之內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 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