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9日 星期一

洛神

曹植、曹丕兄弟和甄妃的三角戀愛故事,在民間流傳已經很久,也是戲曲的流行題材。後世這些藝術作品很多使用「洛神」的題目。曹植真的寫過一篇「洛神賦」,相傳為他懷念甄妃而作的。


我七、八歲時,由母親帶著進電影院看任劍輝 (飾曹植)、芳艷芬 (飾甄妃)、麥炳榮 (飾曹丕)的粵劇電影「洛神」。當時還是60年代初期,電影已經是伊士曼七彩的大製作,相隔四十多年,其中幾個場面還記得很清楚:為了一個女人,兄弟鬩牆,任劍輝牽著芳豔芬,兩人合拿一把利劍和麥炳榮對峙,三人圍著一個鼎團團轉,任劍輝突然發難,削斷了一隻鼎足,寶鼎轟然倒地──母親對三位大佬倌的功架擊節讚賞,單為了這一場,後來還自己去多看了電影幾遍!



另一幕是甄妃被害死後,曹植在洛水一帶倘佯。任劍輝站在一塊簡陋的佈景板邊(象徵船頭)又唱又演,典型粵劇風格,後來羽化成為洛水神仙的芳艷芬出來和他見面。您瞧,我的記憶力夠厲害嗎?


一般人對曹植的認識,是他的文才高超,七步成詩。歷史記載曹丕妒忌其才,要限他走七步之內作成詩句,否則取他性命。曹植隨口唸出: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聽了也慚愧歉疚,放過了他。


另外「才高八斗」這形容成語也和曹植有關。史書載另一大詩人謝靈運心高氣傲,只佩服曹植一個人,曾說:「天下才共有一石 (按:中國古代容量單位,一石共有十斗),曹植獨佔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


文學批評名著,鍾嶸的「詩品」把曹植列為頂尖兒的「上上品」,評語為「......骨氣奇高,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可謂推崇備至。


曹植其人其事


曹植 (公元272-312),東漢末期三國時代權臣曹操的兒子,年十餘歲即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他為人稱道的是文思敏捷,創作力強。史載曹操建築了一個銅雀台,為了試驗諸子的文才,命令他們各自寫賦以誌其盛,而曹植「援筆立成可觀」,得到曹操的寵愛,一度還想過把他立為世子,承繼自己的地位。


可是曹植率性不羇,平日喜歡與文人相交、飲酒作樂,不屑「擦」父親的「鞋」。兄長曹丕則矯情逢迎曹操,且以讒言中傷弟弟,卒之得成大寶,篡漢建立魏國,是為「魏文帝」。


曹丕本人,原來也是傑出的文學家和當時的文壇領袖(奇!)但他對付親兄弟卻絕不手軟,實行趕盡殺絕,曾親手下令殺死封為「任城王」的弟弟曹彰;跟著還要整曹植,幸得母親力保才放過他,這是曹丕稱帝第四年的事。


曹植被放逐回他的封邑,途中有感而發,寫出了如泣如訴的「贈白馬王彪」名詩(我中學會考時的必修課文之一);而「洛神賦」一篇,也是曹植經過洛水歸藩後的作品。


「洛神」是洛水之神,相傳中國人的始祖「伏羲」(一作「宓羲」)有個女兒,在洛水溺死,死後變為女神,世稱「洛神」或「宓妃」。


後世的編戲曲者牽強附會,妙想天開,不考究歷史,把傳說為曹植的心上人、被害死的「甄妃」,變成了「宓妃」,繼而說她成了「洛神」。


曹植和曹丕爭女人的歷史懸案


到底曹植有沒有愛上曹丕的妃子,形成三角戀愛關係?


追本溯源,這段傳說是來自一段「記」文。


南北朝時梁朝昭明太子編的著名的文學結集「文選」,裡面收了曹植的「洛神賦」。「文選」中的文字久遠,很多人讀不懂,唐朝大學士李善花了很多心血為文選注釋,利便後學不少。到了宋朝,李善的的注釋版本被人加上了一段「記」,內容怪誕不經,述及曹植、曹丕、甄妃的「八卦新聞」,不察者誤以為是李善的原註文。


這段文字記述曹植怎樣先愛上甄女,而曹丕橫刀奪愛,並唆擺父親把甄女許配給他。甄女進宮後叔嫂二人藕斷絲連,使曹丕妒火中燒,甄妃也被郭妃陷害,卒之被賜死,郭妃恨意未消,令人用糠塞甄妃口才入殮,使她下了地府也有口難言。後來曹丕也頗有悔意,把甄妃用過的枕頭,送給曹植做紀念......真是比電視劇「金枝慾孽」還要八,但是否真有其事?


據正史「三國志」(不是三國演義)的「魏書」所載,甄女本來是曹操的對頭人袁紹的兒子的姬妾,為期有三年,曹軍兵敗袁紹,曹丕把她搶了過來收為己用。


甄女貌美固不待言,但甄女出嫁袁氏之前,與曹氏分居兩地,應該互不相識,而且後世學者考證,她年齡比曹丕還大五歲,比曹植大十多歲;古代女子很早出嫁,出嫁前的十多歲的甄女與只有幾歲大的曹植固無舊情,其後相戀也不大可能(我則認為不能排除甄妃嫁曹丕後會和曹植有「不倫之戀」)。


曹植遭兄長謀害,被遣歸藩,又屢次被逼遷和削減「福利」,鬱鬱不歡,死時才41歲而已。


洛神賦欣賞


洛神賦的開頭有一段小小的自序,說明作者為文的動機,是歸藩途中遇見一個仙女;這當然是曹植借景抒情,未必真有其事。後世文學批評家每每以人神相戀始終沒有結果、卒之人神永隔的思念,引申為曹植抒發懷念君王、舊京的慨歎──事實上洛神賦的確繼承了不少屈原「楚辭」在這方面始創的風格。


不過對曹植描寫女性美貌的文學技巧,影響力最深的還要數我介紹過的宋玉的「高唐賦」和「神女賦」哩。


以下錄取洛神賦描寫美貌的幾段,給大家欣賞欣賞: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體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