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布里斯本市政府今年為華人中秋節助興的海報。
舉行地點在本市的中國城(唐人街) ,華人只佔本市人口的5%,是本市的政府的一點心意,雖說是每年的例行公事,也是應該一讚的。
為了配合宣傳這個華人風俗的節目,海報英、中對照。
政府人員做甚麼,用的是公帑,一定不會慳錢,會找具備專業資格的人來做。
澳洲做甚麼都要考牌,油漆、通渠、木工,甚至於在大餐廳做泡咖啡,何況是文件翻譯?市政府的廣告,錢是花了,但不知道為了甚麼,出過不少笑話,這肯定又是一個。
區域的名字Fortitude Valley一向是譯為「華利」,中文裡無論普通話和廣東話(澳洲早期華人以廣東的為主)都沒有V 這個聲母,用「華」是沒法中的辦法,那個「利」字選得不錯。華利了幾十年,為甚麼忽然間變了「華尼」?稍有水平的譯者,都只用「尼」字來譯 N 聲母,如「安東尼」(Anthony)、「尼日利亞」(Nigeria),從來不會用作譯 L 聲母的音節的。
Duncan St. 一早已經有官方譯名「鄧肯街」,中英文雙語的路標豎立在唐人街幾十年,又會變成「迪」肯街的?(看錯了Deakin St.?)。
Over 20 performances 譯成「超過20多項表演節目精采上演」。
Over 20就是「超過20項」或「20多項」,怎會有「超過20多項」?Performances是「表演」或「節目」,說了「表演節目」也算了,還加上「精采上演」,架床疊屋,囉囉嗦嗦,當看海報的市民是低能的嗎?
英式英文習慣從小列到大,日期是:日 - 月 - 年 (e.g. Saturday, 10th September 2011)譯成中文要變回中文的從小到大的排列:「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英文地址的寫法,是: 門牌 - 街名 - 地區 - 城市 - 國家(如 No. XX, Duncan St., Fortitude Valley,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譯成中文一定要倒排:「澳洲 昆士蘭州 布里斯本市 華利區 鄧肯街 XX號」。如果一定要凸顯「中國城」這個地點,海報上的
Chinatown Mall,
Duncan St., Fortitude Valley 可以寫成:
中國城
(華利區鄧肯街)
負責翻譯這個海報的老兄/姊,看來連這個基本原則都未能掌握。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見怪不怪了。新加坡這樣的笑話更是罄竹難書。
回覆刪除新加坡政府近年覺悟,要提高中文水平,發展中文系,培養中文老師。
回覆刪除我有個朋友走馬上任為教授,對我說,有志讀於此而報學的學生,其志可嘉,興趣也有,但是水準很低,當代好些著名文學作品,他們連聽都未聽過。
有些大陸人翻譯是好的,多數不知所謂.
回覆刪除和马来西亚首相府官员的国际大笑话比起来,澳洲的这一单是小菜一碟啦。
回覆刪除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8082.html
從你呢篇文章另我諗起另一樣就係:呢幾年所有政府或大機構既中文譯稿,有一個相同之處就係大陸人譯,點解?我知道有好多大陸人考到三級翻譯,唔通水準真係咁大分別?我都見過有大陸人譯得好好。
回覆刪除大陸人才多,混飯吃的當然也有的。他們比較傾向直譯,有時頗不好讀。
回覆刪除另外譯音和名詞,一定沿用大陸的一套,例如computer還是譯「計算機」,懶得理你澳洲素來如何,你不喜歡大陸的話,總覺得眼火爆了。
還有是他們用簡體輸入打字,客戶要求繁體的話就用電腦轉給你,但是出了錯誤就置之不理(可能根本也不懂),看到你火冒三丈了。
「三級翻譯」是要考,另一個捷徑是讀一個一年制的碩士課程,學位到手就自動有牌照。以往我做老編時,每年接收一個碩士生來報社實習一兩個月,水平之低令人驚訝,教到我氣絕。
據悉很多讀這科的人,並非真的有興趣做翻譯,而是他們讀完學士申請移民,分數不夠,就是差5分。這5分可以從唸翻譯碩士取得,就報讀了。
匿名提到...
回覆刪除有些大陸人翻譯是好的,多數不知所謂
同意...大國,有十三億多d !
唉..還是要給零分!!! (以前貼過的圖片)
回覆刪除呢D "R" Grant (行內叫食資助) 的活動
無大錯(錯日期 )就要還神了..
華尼 = 華人加雪梨 ?
這個是前日在街頭見到拍下來的。
回覆刪除真的,以前見過更差的政府中文版廣告都有。
我諗起幾年前commonwealth bank 定係ANZ Bank有一張poster promote多語服務,句tagline係"我們講你的語言",我已經灰晒。
回覆刪除話時話,邊個做排版架,好錯喎張poster。
「華尼」兩個大字,極醜。
回覆刪除早幾年唐人街翻修,加設一些給遊客看的圖文板,介紹一下歷史,原本主意不錯。
市政府不知道怎搞的,本地那麼多華人的人才,卻外判給一個墨爾本的越南妹做設計,用的字體醜樣到嘔。
我代表報社在商戶諮詢會議上指出這點,要求改善,政府人員聽了就算,那些牌現在還在那裡篤眼督鼻,真吹漲。
更劣質的是﹕怎麼澳洲要用簡體字了﹖
回覆刪除唉! 新裝璜的 Valley 唐人街, 具有中國特色的許多特色建築和裝璜都被拆了, 被取而代之的是不中不西, 亦中亦西的東西, 讓人覺得有點不倫不類...唉!
回覆刪除Muzikland ,
回覆刪除這個我倒沒意見,人數多那一方主宰一切。
反正澳洲學校裡的Chinese Class都是教簡體字和普通話的了。
Allen,
回覆刪除市政府花了幾百萬,請了深圳大學一組人專程過來設計的呢。
看了你們在澳洲生活的人這樣說,我真不知怎樣說了。算了,當看不到就算。別人的地方,你們都是移民,有甚麼權利說話呢!請恕小弟直言!
回覆刪除是那些公務員得過且過,開會諮詢是例行公事。
回覆刪除我倒不覺得我說這見事是歧視移民。
畢竟上頭也撥了很多錢來搞靚個唐人街。
其實國內倒有民間開始反用繁體字﹐但國外倒是刻意遷就大陸﹐國外的華人﹐應該大陸地區以外的人為多吧。
回覆刪除近年來的華人移民之中,大陸移民壓一,甚至超越其他種族。
回覆刪除舊城市如悉尼,先來了十多萬其他地區的華人,越是新的移民城市如布里斯本,華人本來就少,大陸人迅速成為主流乃屬必然的了。
Duncan翻譯成迪肯,Valley翻譯成華尼,確實太搞了。
回覆刪除說起Duncan,遠有20世紀初的著名舞蹈家,近有NBA著名籃球明星,大陸均譯成“鄧肯”。
“尼”“利”之別,且看Sun公司前CEO Mcnealy,大陸翻譯成“麥克尼利”。
只能說這個翻譯者缺乏翻譯常識。令人想起清華副教授將“蔣介石”英文名翻譯成“常凱申”之笑料
不知道譯者是何等樣人,假如以後市政府還繼續找他做,烏龍事陸續有來。
回覆刪除澳洲這邊免費派發的大紀元報紙是繁體的。
回覆刪除港台人先來澳洲,不得不如此。
回覆刪除且看移民中文傳媒頂得了多久......
基督城都有華人免費報紙 (好似係信報?),雖然係正體字,但似乎都係大陸人電腦轉過黎,一睇果d后來/事發后就知.不過算啦,人在異地有95%以上係正體字既免費報紙睇,都冇得挑剔咁多.
回覆刪除請問梁兄,係Brisbane用正體字既媒體仲剩幾多機會見到?
在澳洲買空運來的香港中文報,貴嗎?
回覆刪除Raymond,
回覆刪除大約貴三倍。
Alan,
回覆刪除Brisbane中文報都是繁體字的,不過裡面的簡體字廣告,和繁體字夾雜間轉換的錯字,越來越多。
我覺得大陸的中文傾向囉索肉麻
回覆刪除所以,我開始清家中的大陸書,一般的,不想再留了。我近日看宋元的筆記,雖是文言文,但看得很快。看大陸的中文,辛苦過看昭明文選!
回覆刪除不過老實,海外華文傳媒青黃不接也是個大問題。在澳洲,你還能找到一個40歲以下的人寫到一篇出得街的文章?
回覆刪除好老實,我相信連melbourne也沒有一間做的到阿。
Krissy,
回覆刪除一DD啦,越是官方的越是。
Raymond,
回覆刪除也不是全無希望的,現在大陸中學中文科的選文,很多是文言文,比香港的深。
塞米一條揚陸轟炸機,
回覆刪除你那邊有幾個成日寫的大文豪,一個叫「心水」,一個叫「林別卓」,自視甚高,寫成點,你話啦。
大陸初中、高中、大學教材裏很多文言文選段,都是從諸子百家、《史記》、《資治通鑒》裏面找來的。我還記得初中時語文老師強迫我們背誦荀子《勸學篇》選段,不背誦完不允許回家。不過這些教材都是簡體漢字。
回覆刪除只有大學中文系、曆史系閱讀教材才會用到正題漢字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回覆刪除文革破四舊,弄到文化真空,影響深遠,現在才搞搞復古、尊敬孔子,功效也不是立竿見影的。
文化真空確實存在,我小時候受共產思想薰陶,一直誤以為孔門儒學是迂腐過時的封建糟粕。直到上大學時比較深入閱讀《論語》、《春秋》、《禮記》、《漢書》等,才有類似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感覺。
回覆刪除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該看什麼書,根本沒人指點,全憑自己辨別、用心領悟。等我有了小孩,一定要從頭指點他(她)接觸四書五經、詩詞歌賦,讓他(她)不要重蹈我以前瞎子摸象的老路。
回覆刪除老兄做得很對。
回覆刪除英國的學生,都要自小讀拉丁、希臘文的,因為是西方文化的根源。
梁sir唔方便講等我講:劣幣驅逐良幣!!
回覆刪除無法,人多者勝。
回覆刪除其實我覺得最好笑的是,melbourne呢幾年printed media全都是商業食評,但係寫得比openrice還要糟糕。
回覆刪除文藝圈就算了,都甚麼年代呢,還以地方文豪自居。自視甚高沒問題,對文藝沒貢獻也沒關係,佢肯認自己打飛機就得了。我成日都話自己寫文都係為了拉大便,網站名稱不就寫得這個意思了麼。
By the way , 我覺得Box Hill叫盒子山比博士山來得卡哇伊耶~~~~~~~(羞)
回覆刪除你的筆名咁解架?lol
回覆刪除係咪覺得好壞品味呢 XDDDD
回覆刪除講明之後諗起都核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