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七彩電影

70年代之後的香港粵語電影,已經是全部彩色製作,黑白電影再難吸引到觀眾。但是60年代中期之前,黑白片是粵語片主流,原因很簡單,製作資金所限。

就算是落重本,用上了當時最紅的明星的電影,也是有黑白有彩色的。例如以下這兩齣:
黑白發展到彩色電影的過渡期,居然會有「局部彩色」這回事,即是電影之中只有若干片段是彩色,例如左邊這齣「七彩天堂」(1969)。

男主角曾江,現在還有拍戲,當年是英俊小生,宜古宜今,常夥拍當時最紅的女星陳寶珠、蕭芳芳、雪妮,演出很多時裝愛情片和古裝武俠片。女主角李紅,請看前文「 黑珍珠」 ;還有肉彈孟莉,請看前文「貓眼女郎」。第二男主角張儀,是比曾江早一輩的明星,常夥拍丁瑩的。客串一角的,有很美麗可惜拍片不多的方心,和能唱國粵英語的唱片歌星鳴茜-----當時的電影為了加插歌曲吸引觀眾,經常有男女主角到夜總會消遣,或無端端地搞甚麼「慈善籌款遊藝大會」,弄個歌星出來助興的場面。


右邊這齣「七彩紅男綠女」,也是1969的電影,就以「彩色闊銀幕」為號召,顯然是較重本的製作。

男主角胡楓是當紅小生,拍過所有的當紅時裝女星(我想不起他演過甚麼古裝,最古的只是民初)。薛家燕「領銜主演」,但是不知道為甚麼電影海報,要把她的照片放正中,但名字另外放開?右旁的是第二女主角苗嘉麗,原名Margaret Miller,香港人,英中混血兒,能說流利廣東話。另一女角李居安,主要演粵劇和古裝電影,原來時裝的樣子(胡楓下面那個)這麼標緻!其他的就是一大堆甘草演員,除了羅蘭和伊雷,現在大多都不在世了吧。胡楓、苗嘉麗、鄭君綿、羅蘭、薛家燕,後來都成為電視藝員。

 其實香港的粵語電影在50年代已經有彩色製作,例如這齣「關公千里送嫂」,宣傳是「全部伊士曼七彩」,「伊士曼」就是說拍片用的電影菲林(膠片)採用美國的柯達伊士曼(Eastman Kodak)公司的產品。

這張海報有趣,因為不見演員卡士,只見導演趙樹燊的名字,這導演是香港早期電影的大功臣,請看前文「麗兒」。演關公的是「再世黃飛鴻」關德興,他年輕時在1933年和「中國影后」胡蝶拍的「歌侶情潮」,是電影史上第一齣講中文的有聲片(雖然是在美國拍的),也是趙樹燊的製作。關德興演粵劇出身,藝名「新靚就」,所以不單是打得,也是唱家班。演關公護送的兩個阿嫂的女星,你看照片認得出來嗎?是鳳凰女(左)和麗兒(右)。

麗兒有導演老公和自家的電影公司的優勢,在50年代拍的彩色電影比其他女星多,所以有「彩色影后」的美譽------當時香港人也是這樣稱荷里活的Yvonne  de Carlo 的。 

電影海報列出的放映的戲院,現在都蕩然無存,一間不剩,這些海報也是一個時代的印記。


講起「局部彩色」,最搵笨的是我看過的一齣古裝粵語片,全片沒有用彩色拍攝的任何片段,只是在一個神怪作法的鏡頭,用綠色顏料在畫面上掃了幾劃,作為「特別效果」!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9 則留言:

  1. "電影海報列出的放映的戲院,現在都蕩然無存".

    The New York Cinema is still in business.

    回覆刪除
  2. Raymond上午9:10

    紐約戲院結業久矣!

    回覆刪除
  3. 梁兄, 伊雷於1999年因為冠心病於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逝世,享年59歲。

    回覆刪除
  4. 看那兩張海報,發覺以前的演員的名字好多都是兩個字的

    回覆刪除
  5. 伊雷己逝?是我不在香港脫節了。

    回覆刪除
  6. 還有一輪排名用筆畫序,於是一大堆女星藝名姓丁。

    回覆刪除
  7. 比人鬧到"七彩"及做到七彩...出自何經何典呢!

    回覆刪除
  8. 伊雷是小弟浸會中文系舊同學的親戚!

    我也不知道伊雷病逝的消息呢!

    回覆刪除
  9. 七十年代初期電視台播放的節目也有彩色及黑白之分, 我記得翡翠台報幕時會話: 跟住落黎係放映七彩嘅雌虎雙雄云云~~

    回覆刪除
  10. wiki,
    「X到七彩」,我想是平民創作,沒有甚麼經典的吧。

    回覆刪除
  11. Raymond,
    伊雷的父親伊秋水,是40-50年代諧星,為人仗義疏財,為幫朋友耗盡收入甚至自己舉債來借給人,死後蕭條,當時一班伶人為他辦喪事,更義拍一齣「後窗」(學足希治閣的Rear Window)收入同來周濟其遺屬,供伊雷讀書。
    伊雷長大後也做演員,可惜星運平平。

    回覆刪除
  12. 匿名,
    最初時彩色電視機很貴,日本貨未輸港,德國的「凱旋」牌29寸賣6000元,是一般打工仔的幾個月工資。

    回覆刪除
  13. 我未睇過呢類局部彩色電影,點局部法?

    回覆刪除
  14. Raymond晚上7:02

    TVB開台時,只有劇集或廣告才有彩色,其他節目都是黑白製作。真的,那時家有彩色電視屬身份象徵,彩色電視機真的很貴,小弟要到舅父家才有得看。
    小弟父母家要到八十年代中旬,才有彩色電視看!

    回覆刪除
  15. 力,
    例如歌舞著靚衫襯靚景那一場才是彩色。

    回覆刪除
  16. 我家第一架電視是19寸黑白機,當時已經很滿足,睇到收台,英女王坐低,才起身去睡。

    回覆刪除
  17. 我家未有電視前, 經常踎在隣居門口, 由鐵閘隙睇超人同鐵甲人, 直到三年班暑假老爸買左部德律風根黑白24吋, 又係由朝睇到黑, 暑假之後就變咗四眼仔.

    回覆刪除
  18. 令人懷念的70年代!

    回覆刪除
  19. Raymond上午9:51

    七十年代,值得懷念!單是電視劇就很好看了,還有報紙水準很高,並非一叠垃圾!

    回覆刪除
  20. 當時我常說,信報值十元一份。

    回覆刪除
  21. 家父常說,什麼蘋果、東方,這些報紙只會教人洗錢,頭版嚇到你唔敢搵錢。

    回覆刪除
  22. 我這一輩在電視機看粵語長片,看過不少七彩的黑白粵語長片,都是電視台覺得底片褪色,將它變成黑白播放.

    另,我曾研究胡楓的電影生涯(資料來自電影資料館網頁),他的銀幕女伴由白燕拍到薛家燕,真的厲害,而古裝片只拍了四套(不計民初片).詳情請到本部落,按分類中的星星王便是.(不好意思賣了廣告).

    回覆刪除
  23. andrew,
    上次回香港買過一份明報,一份信報,一味夠厚,內容比以前大有不如。

    回覆刪除
  24. 醒波,
    還是老兄的資料齊全,好過我單憑記憶。

    回覆刪除
  25. Raymond上午8:04

    我喜歡看廣州的南方都市報,副刋水準極高。兄回港時,記得買來看。星期六日的一定要買!

    回覆刪除
  26. 關德興1933年是和粵劇紅伶胡蝶影在美國合拍「歌侶情潮」,不是胡蝶。另外,趙樹燊1948年重返香港再次啟動大觀公司拍攝電影,最初幾部都係用美國帶回來的技術拍七彩電影,最早公映的是一部張瑛,梅綺主演的蝴蝶夫人,公映日為1948年9月30日。當時還宣傳是中國第一部七彩豪華大悲劇,比費穆在上海拍攝的彩色戲曲電影"生死恨"還早半年公映,但中共現在宣稱"生死恨"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您的更正和補充。

      刪除
  27. 另外,電影從黑白過渡到彩色,不是一開始就是能全部顯示七種顏色,所謂局部七彩應是只可顯示出幾種顏色,逐步才發展到可顯示出七色,但由於拍彩色電影成本貴,到六十年代中,香港電影,尤其一向成本偏低的粵語片,才較多轉拍彩色電影。那時宣傳上的局部七彩,可能就與最初期的情況不一樣,變成係整部電影只有部份係顯出七彩的片段。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