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移民下一代嫁娶問題

最近去了一對朋友夫婦的宴會,慶祝他們的外孫女滿月之喜。

在布里斯本住了17年,初來時認識的華人朋友的兒女,一個個的長大了。初時還是小學生,現在很多是碩士博士,當上醫生、藥劑師、工程師、律師、會計師的多不勝數。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華人父母都關心子女成家立室。他們是第一代移民,還有中國人情意結,嘴巴裡多開通也好:「仔大仔世界,佢自己鍾意就得啦!跟西人結婚無問題,我不反對。」其實並非如此。

他們心裡還是希望「最好」是跟同聲同氣的華人結合,會更開心的吧------主要是擔心語言溝通,和生活習慣的障礙。

幸而這十多年來本市華人數目增加了起碼一倍,現在總數有五六萬之譜;另外來澳洲留學的中、港、台、星、馬華人學生也多,使適齡男女在華人圈內尋覓對象容易一點。

年輕人適應力強,移民第二代,除了那些特別洋化滿口英文的,許多還跟同輩額外學到普通話或廣東話,比他們的父母說得還要棒。華人跨越原居地的結合的例子,如香港仔娶台灣妹的很多。親家相逢,香港人也要試著講國語,如有說得不清不楚的,在旁的孩子自然會幫忙「翻譯」更正。

如果孩子沒有華人對象,父母的其次希望當然是找其他亞洲人(印度人可免則免),我就知道不少香港人和越南、柬埔寨的族群通婚的,他們可不講中文,自然是全英文對白了。

文章開頭提到的彌月晚宴,朋友的女兒嫁越南人,於是當晚賓客分佈壁壘分明,那邊幾桌男家的都是用「北漏洞拉」高談闊論,這邊女家的是廣東話天下。

朋友告訴我,親家夫婦只識越南話,完全不識英語,所以朋友和他們實在是「無乜兩句」, 平時有甚麼相聚的場合,都是舉杯微笑,或用手勢勸菜喃喃地說「食啦食啦,唔駛客氣」。要講甚麼複雜一點的話,都要先向女婿用英文講,讓他翻譯。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36 則留言:

  1. Raymond清晨7:36

    妹妹移民澳洲美利濱[Melbourne之舊譯也],她的獨女現讀大學,和一個在中文班認識的香港仔拍拖。本來不錯的了,但妹妹反對。原因?很簡單,男方家庭只星小康之家。妹妹希望女兒嫁個金龜婿。
    妹妹就是這類人,倘妹夫不是住九龍塘,而是住隔鄰九龍城,她就不會認識現在丈夫不足半年就不斷迫婚的了!

    回覆刪除
  2. 一些中國人就是這樣勢利。
    我認識有對大陸來的退休教授夫婦,硬生生迫女兒和男友分手,為的是他不是博士。

    回覆刪除
  3. "..大陸來的退休教授夫婦,硬生生迫女兒和男友分手,為的是他不是博士。"

    真不明白澳洲政府為何這樣濫竽充數,喜愛接收某些早應被開除球藉的第三世界人民。這世界還有其他更適合澳洲生活的人。

    回覆刪除
  4. 這篇文章描述非常生動、活潑.現實就是下一代自有他們的選擇,做父母的只好當仔女是朋友好了。

    JL

    回覆刪除
  5. "..大陸來的退休教授夫婦,硬生生迫女兒和男友分手,為的是他不是博士。"

    "学士,硕士" 在这对教授眼里,恐怕都属于没文化的人啊!

    我和老公在家都讲中文,并不洋化, 但两个孩子都懒讲中文,据他们说, 说中文要先想一遍,才能说出, 复杂的句子又不会讲, 干脆不讲了. 几家华人朋友都是一样. 几家小孩一起玩,从不会有人说中文. 送去周末中文学校5,6 年, 也是没用. 有一次叫几个小孩写新年贺卡给老师. 5个小孩抓破头,写不出正确的"新年快乐" 四字. 从此死心,答应他们多年要求, 不再读中文.

    冬云

    回覆刪除
  6. 民族文化之承傳,與「良知」有關。
    根深柢固之薰陶,到最後會有所謂尋根素願。
    土生土長之子女,父母之「良知」並不等於子女之「良知」。父母心中早已有數,內心《其實並非如此》,千真萬確。
    KL

    回覆刪除
  7. 我個外甥..二代後變佐鬼佬...nothing bad 來生做中國人!!

    回覆刪除
  8. "有對大陸來的退休教授夫婦,硬生生迫女兒和男友分手,為的是他不是博士"

    要是那個女兒真的好愛她男友,應該會反抗父母吧?都甚麼年代了?

    回覆刪除
  9. 才子,我都抑鬱咗好耐。到你指教一吓人類學中什麼是中國人。中國人會唔會在日本人與美國人中間,不悲不亢呢?
    KL

    回覆刪除
  10. 我妹妹將會在十月舉行婚禮
    她曾經十分感慨,突然多了三頭家...
    外家,老公屋企,自己往家...

    回覆刪除
  11. KL,
    拜托勿稱Chris兄オ子, Chris淡薄之人也。兄台倒有幾分オ子風範哩。

    JL

    回覆刪除
  12. Tony,
    這對老夫婦平日很樸素謙遜,就是在這方面這麼snobbish,真想不到。

    回覆刪除
  13. 冬雲,
    原居地語言能力保得第二代,保不了第三代,西人都是一樣。

    回覆刪除
  14. KL,
    我點識答你怎樣做中國人.....我自己都做唔惦,不做了。

    回覆刪除
  15. Wiki,
    何傷乎?開心就行了。

    回覆刪除
  16. TT,
    結果是散了,真的嫁了個博士。

    回覆刪除
  17. Fung,
    不錯啊,三頭住家,懶煮去黐餐可也。

    回覆刪除
  18. Chris

    我點識答你怎樣做中國人.....我自己都做唔惦,不做了。

    下午3:22

    你叻過QC大狀,,!!

    回覆刪除
  19. JL,
    真係咪呀,先排先至有條友罵我這裡的文章「半真半假」、「誤人子弟」,連續罵足十幾日,留了幾十個言。

    回覆刪除
  20. Raymond下午4:47

    我是homo sapiens。

    回覆刪除
  21. 凡事要求咁真,做人會比較繃繃緊。
    好似石堅見到死敵時個樣。
    KL

    回覆刪除
  22. 果啲父母都係移民,又唔係唔識英文,實在唔明點解不能接受非「同聲同氣」的華人為家庭成員?說到底還不是種族主義作祟?
    (君不見幾多家庭悲劇,其成員還不是「同聲同氣」,「同文同種」?)

    回覆刪除
  23. sorry梁sir,提起海外華人的異行就火大了!

    回覆刪除
  24. 係囉,做人九噏真快樂!好似糖糖同凸首咁。
    JL

    P>S> 咪理巓狗,越理越巓。

    回覆刪除
  25. Raymond,
    實情有誰不是?
    不過太多人在自己和他人之上加上特定的label。

    回覆刪除
  26. KL,
    是的,輕鬆容易過日子。

    回覆刪除
  27. 碧潭,
    一如老兄,前途無限!

    回覆刪除
  28. Tony,
    總之,他們移民還移民,最好唔駛講咁多英文囉。

    回覆刪除
  29. 去到外國仲係唔O化,去黎做乜?

    回覆刪除
  30. 有一次我同一個以前在越南做過華文報編輯的阿伯說:「很多意大利人、希臘人來了澳洲,第二代都不講父母的母語而講英文了。」
    他說;「點同呢?佢地鬼佬來的嘛!」
    典型的「中國人始終是中國人主義」。

    回覆刪除
  31. 又不是殺人放火﹐父母應當支持子女的選择。 若配偶真有問題﹐ 應以事對人﹐不應因為種族不同而打压。 同族人婚姻失败例子也不小﹐對嗎? 我覺得能相愛已是不容易﹐還要負擔父母的压力﹐將來若失败了﹐可以一點也不埋怨父母嗎? 到時關係弄僵了﹐點收科? 若果結婚了﹐子女變了夾心人﹐又是好事嗎? 呢個問題其實反映了(大部份)華人父母的眼光狹窄短浅﹐怕事﹐和不願去學習沟通。 其實若和有為的外國人通婚﹐不但生活得到改善﹐子女基因也優秀。 所以不可以一扛竹打一船人。

    Irene

    回覆刪除
  32. 我想是他們怕成日要講英文,怕指唔惦個媳婦!

    回覆刪除
  33. Chris兄,

    >>>朋友告訴我,親家夫婦只識"越南話",完全不識英語,所以朋友和他們實在是「無乜兩句」,...要講甚麼複雜一點的話,都要先向女婿用英文講,讓他翻譯。

    正如兄台指出這類狀況確實存在,語言不通及生活習慣不同,會否亦是為人父母希望子女嫁娶本族裔群人士因由之一?至於話識講英文,有時未必一定流利,太深入者可能無法駕馭,如何溝通?

    襯家往來或無需一定頻密,但與媳婦女婿只能say hi,say bye...etc.,試問做長輩者點會不頭痕,雖然話同是華人亦未必會說唐話,尤其年輕一代,但習慣上可能來得較易適應,個人來講覺得父母有此企望顧慮是可以理解,無須大力鞭撻。

    婚姻是兩人之事,但始終牽涉兩個家庭,能盡量做到相方家長接受,為人子女者稍為考慮似不為過,當然,如果長輩真的無理留難,絕不肯以客觀態度處事,子女亦只好採取自我決定一法了。

    (P.S.: 真的對事不對人?若子女嫁娶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尼泊爾人,中東人,黑人,部落土著...等,又點睇?)

    回覆刪除
  34. 為人子女者「稍為考慮」上一代的「可能不方便」也就夠了,不須為了這個作出太大犧牲。
    父母應以子女的幸福為前題,畢竟他們還有好幾十年的路要走,到時你地都骨頭打鼓了。

    回覆刪除
  35. 唉,我老公是印尼华人,在北京学的普通话。当初告诉我妈的时候全家除了我爸(爸妈离婚)全都反对,理由就是印尼反华,九几年排华杀了不少华人。为了跟我老公在一起也是经历各种磨难狗血,好在有我爸一路支持过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