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8日 星期四

談戰國策(下)

(續上文)
秦始皇統一後,大舉毀滅六國的「史記」(官方歷史),據說尚留一套在首都咸陽的國家圖書館作為「內部參考」,但項羽反秦與邦爭鬥失利,一怒之下一把火燒掉咸陽市,這一切的史料都化為烏有。所以戰國時代的史實尤其珍貴。

戰國策〉並非「正史」,大概也非一時一人之作,不過就肯定是高人的文筆,而且經過高手的纂修、潤飾,使之風格統一。

這高手是誰?有人說是漢代的學者劉歆、劉向父子,不過這段歷史懸案恐怕永遠不能解破了。〈戰國策〉文筆精練、富有華采,記載事件充滿戲劇性,描寫栩栩如生,使人親歷其境。



由於記載了大多欺詐、遊說、應變、詭計的事件,歷來有人認為〈戰國策〉是一本失實的「縰橫家書」多於歷史。但是司馬遷的〈史記〉有關戰國時代的部份很多仍是取材自〈戰國策〉,有些地方還是一模一樣,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後世一些儒者覺得〈戰國策〉少談仁義而渲染權術和陰謀,大有「教壞人」之嫌,喜歡讀〈戰國策〉的也秘而不宣之於口。有人更動手把它刪改再版,所以今日的〈戰國策〉版本,肯定已非漢代的原貌。

即使如此,今日讀得到的〈戰國策〉,仍是文學、歷史、處世哲學的寶書。很多今日掛在口邊的成語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驚弓之鳥、南轅北轍、鷸蚌相爭等,都出自〈戰國策〉。
以下選一篇短短的記載,讓大家參考。

中山君饗都士 中山君饗都士,大夫司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馬子期怒而走于楚,說楚王伐中山。
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隨其後者。
中山君顧謂二人:「子奚為者也?」
二人對曰:「臣有父,嘗餓且死,君下壺飧餌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來死君也。」
中山君喟然而仰歎曰:「與,不期為少,其於當厄;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飧得士二人!」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