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

見證時代

人年輕時,一腦子都是「我將來要如何如何」,很少會回憶。但是年紀大了,一定愛回憶,皆因逝去的日子逐漸比將來的日子多。

珍惜回億,覺得自己經歷過的日子 是Good Old Days,也許是一般人的「通病」----其實每個時代都有大事發生,能夠把很多烙印在自己的回憶之中,也是慶幸自己活得夠長吧!

我出生在50年代相當窮困的香港,成長在60-70年代的動盪香港,獨立生活謀生在80年代經濟起飛的香港。回想起來,頗有 Bitter Sweet(悲喜交集)、不枉此生的感覺。

我是和平之後出生的幸福一代,沒有經歷過父母在我小時掛在嘴邊,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入侵,中國人民家破人亡、走難捱飢荒的慘痛。

讀小學時,香港社會尚算粗安,只是從大人口中知道,幾年之前香港曾經發生國共支持者武鬥暴動、美國與中國打韓戰對中國實施「禁運」,怎樣影響香港經濟的日子。

小學中學之交,我的心智逐漸成熟,開始留意社會新聞。這幾年間大事接二連三而來:

戰後第一次大陸難民逃港潮,成千上萬徒步越過邊境;

香港嚴重水荒,四日供水一次四小時、大陸的浮屍潮、文革十年。

1967年暴動,經濟奄奄一息;

70年代的廉政風暴;

「認中關社」和「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的學生運動。

80年代的香港前途恐慌,開始中英談判,香港人第一次移民潮;

中英達成協議,「陸-4」事件使全民的神經繃到最緊;

90年代香港人第二次移民潮。

股災也見過幾次:70年代的全民瘋狂炒股,忽然間恆生指數由1700點下瀉,最後到100多點。父親手上市值超過1000萬的股票變為幾萬元,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有些人炒孖展、按了物業和的士牌借錢去炒的,更是死無全屍。80年代,受到環球外圍股市影響,又來一次股災

90年代,我趁自己未滿40歲,毅然放棄香港的事業,移民澳洲,跟著10年都沒有回過香港。但是有家人在,香港的一切,仍然是和我息息相關。這十幾年跟著發生的事情,僅屬耳聞而非目睹,現在新浪村的年輕人網友,比我更有貼身感受,我也不在這裡囉嗦啦。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