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旺角彌敦道
這張照片應該是攝於60年代前期,在1963年左右,照片在網絡上反覆轉貼之後,原本出處已經不可考,不過已經過了50年的版權期限,現在是屬於公眾的了。
舊照片難得還是彩色,質素很高,很多細節看得清楚,現在拿來懷舊一下。
這段旺角彌敦道,是向北望拍攝的,遠處的「瓊華」就是今日的瓊華中心。現在就從右下方先講上去。
泰國盤谷銀行,是泰國華僑陳弼臣家族的產業,陳家在泰國是幾代首富,今日的下屆特首黑馬陳智思是其後人。
ABC 飯店,主要生意是賣麵包,大概是法式/俄式高級嘢,一個大「豬仔包」要約五毫子,當時港式麵包店菠蘿包賣一毫。
同福「南貨號」,是賣上海糧油食品,四五十年代很多蘇浙人士南來香港,香港人一律稱之為上海人。他們有些是商家來香港開廠做大生意,如唐家、董家、丁家,有些是文化藝術人如金庸、邵逸夫、李翰祥、劉以鬯、倪匡、易文、陳蝶衣、葛蘭、張露、吳鶯音、白光.....上海幫勢力強大,他們在那裡聚居,那裡就有南貨店,北角,尖沙咀都有。
留意樓下舖位小藥房「代寄郵包」的招牌,藥房幫客人寄藥到大陸,當年做到成行成市;大陸三反五反土法煉鋼出現大饑荒,糧食醫藥都缺乏,香港人節衣縮食寄物資救濟大陸的親人。
「美美」兒童服裝,後來在更向前行的左邊,去到近亞皆老街以北附近,有整幢美美大廈,有七八層樓,每層賣不同的百貨商品。
旺角彌敦道的樓宇,一向是民居和商業夾雜,下面兩三層什麼行業都有,見到的招牌就有兩間舞廳,中西醫診所,私立學校。
「三育圖書文具公司」,是大陸背景,我讀小學時用利是錢買的第一本書「老殘遊記」,在這裡買的。
過一點是「龍華樓」,彌敦道一向多茶樓酒樓,龍華的斜對面是更出名的「龍鳳」、加上「瓊華」鼎足而三。「瓊華」有五六層,層層各有特色,價錢也有分別。瓊華和龍華之間,見不到招牌的是「滿庭芳」上海菜館,鍋貼餃子酸辣麵,那時的香港人覺得很新鮮。滿庭芳店制,裡面另設「雅座」,裝修靚一點,價錢也貴一點。還有顧客一坐下來,就來兩碟鹹菜花生,不管你吃不吃都要收錢。香港人未習慣這一套的,會埋怨搵笨,有人還會與侍者拗數。
「中僑百貨」、「廣東省銀行」,當然是大陸資本,在當時已經大舉在香港發展。兩個招牌中間有個小招牌,Paramount 是走進去內街的「百樂門戲院」,對面照片左手邊,未入鏡的是「麗斯」(Ritz)和「百老匯」(Broadway)戲院,名字西化,只放西片,反映出旺角的繁華。
照片左面,上方英文招牌,是「香港科學儀器公司」賣顯微鏡、試管等等,很特別。還有「新興唱片公司」,一直營業到八九十年代,以英文唱片為主,當年同類的商店絕無僅有,是樂迷的聖地。
瓊華的斜對面是新雅酒店,即今日的「雅蘭中心」,樓上是真的可以住宿的酒店,下面幾層是中式酒樓,富貴人家擺酒席,有包晒幾層的,外牆就掛起兩三層樓高的大花牌,「XX聯婚」,氣派十足。
................
非也,版權是以作者死後50年計,文字和藝術作品都一樣。
回覆刪除如果作者未知,則以製作起50年或首次發佈起50年計。換言之假如突然有人出來說自己是作者(而有證明的話),他可以claim版權的。
對,是發表之後50年。
回覆刪除如果無發表過,就是原作者死後50年。
左上角的Luck Strike,中文好似叫「長好彩」香煙。
回覆刪除梁兄有幾點大家回憶一吓:
回覆刪除圖片由右至左應該係豉油街至瓊華山東街一段,
1)「中僑百貨」、「廣東省銀行」,當然是大陸資本,在當時已經大舉在香港發展。兩個招牌中間有個小招牌,Paramount 是走進去內街的「百樂門戲院」,
+++ 豉與山 中間應該沒有內街,百樂門應該係瓊華直入西洋菜街隔壁,與麗斯戲院一樣在山東街往上海街那邊就有坤仔記,傍邊有兩家車衣軋骨鋪,我成日去!
2) ABC 的豬仔飽有硬及軟之分,應該不㑹是五毫子一個,62年我剛到港住家姐家行帆布床,住了一個月盛惠$30大元,她在廣華做護士,放工必買大約一元五個或十個(可能係細包之類),我家姐好孤寒,點會每日買十五毫子麵比我做早餐,到65年底我到中環打工傍邊為CITIBANK,我地後街閣樓有蛇寃!蛋腿多才六毫子,唔係日日倽得食,因為月薪只有$180。
3)百老滙戲當時比廣東信託買起,執咗匯豐食埋,起樓叫新匯豐,對面為舊匯豐,過咗馬路美美傍邊另一家山打鞋及世界無線電行,我哋分期付款買咗部SONY開卷錄音機,當時樓梯口仲掛住以先父為名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招牌。
4) 那些聯婚花牌係固定的只是每天爬上去改姓名!
5)好彩煙是後來興濾咀或長度的,所以叫長好彩,我記得有個牌子嘅煙仔因為特別長,所以廣告就加重語氣講,點解咁長嘅!
6)舊匯豐向南為皇上皇,雀鳥舖及玩具舖,玩具鋪係我廣州個書友仔親戚開,佢日日坐在街看住
「點解支煙會......咁長嘅......」金徽100廣告
回覆刪除多謝老餅齊齊懷舊
回覆刪除六 個
回覆刪除因住港島,那時的彌敦道夜景頗為陌生,沒奈何!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