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打字機、打字妹

才不過十餘年,打字機便被電腦完全淘汰了。

今時今日的中學生,一出世已經是電腦、打印機和Microsoft Word的世界,大概不知道打字機在以前的重要吧。

我家中的的櫃底,還收藏著這部全機械手動打字機:

真的是一個個字母打上去的哪,看這些字粒:

用打字機,速度還是其次,準確很重要,打錯了用擦膠或塗改液來改,既麻煩又不靚,如果是交給上級的文件,這裡改過那裡又改過,肯定印象不佳。

以前的香港,滴滴答答的打字聲音,是所謂「洋行」(用英文作商業書信來往,有別於中式的公司)的特色。老闆在自己的辦公室,聽見外面此起彼落的打字聲,知道公司業務繁忙,員工都在勤力工作,心中會很安穩。

「打字」也成為一種專業,我在1994年離開香港政府時,還有一大批的Typist在各部門任職呢。行多行政人員要出Memo、報告,先用手寫再打字,慎重的會先打First Draft,看過再改,幾頁下來,那些打字妹真是打到指甲崩、打到氣都咳。

那時大多數的政府Typist都是用手動機,只有首長級專用的速記打字員(Stenographer,懂速記,一般給高官當秘書用,工資比Typist高幾點)才有電動打字機。後期的電動打字機有幾十個 K Bytes 的記憶體,可以整篇文章存檔,日後改錯再印,不用從頭再打,已經是了不起的設備。屬於極品級的IBM 電動打字機,當時是大眾艷羨的珍品,要賣港幣幾千元一台----現在我在澳洲的當鋪裡見到,標價20澳元都沒人要。 

80年代之前,個人桌上電腦還是極為稀有,政府也做不到每個主任配一部打字機,他們也不屑自己打;所以有所謂Typing Pool之設,裡面坐著幾個打字妹,全個部門的阿Sir要打的東西放入自己桌上的Out Tray,由信差收集後源源送入,打字妹一天打到晚,實行流水作業式生產。這種工作單調乏味到極點,但是有些人一做就幾十年做到退休的。

Typing Pool有一個Supervisor of Typing Services,由經驗老一點的打字員升職擔任,負責把工作平均分配給她們和核對錯誤;緊急的文件,「作者」會掛上紅色的Urgent Tag,要優先處理。文件經常堆積如山,很可怕。人生百態,有些阿Sir濫用Urgent Tag件件都說急有些又親自送入加上自掏腰包請飲奶茶西餅作為疏通,希望特別通融,Supervisor 都要用Common Sense一一應付過去,這件工作也不容易做。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 則留言:

  1. 我曾自學打字。打字機是Underwood。讀大二時,大二英文要寫一篇十張打字紙的文章,慢慢打,打到手指頭都痛。這時,我後悔,為甚麼不交一個秘書系的同學,然後用盡方法求她代打!

    回覆刪除
  2. 我小學會考派位入讀九龍華仁,父母給我的獎品也是一部Underwood打字機。
    我用來抄錄流行曲的曲詞,但是始終沒學曉不看鍵盤單憑觸覺打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