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5日 星期四

漢字的特點

本地的中文報刊,有幾位本地中文學校的老師發表過文章,闡釋漢字的特點和美感,譽為為舉世無雙的文字系統。

一般懂中文的成人讀著這些文章,不免有「原來如此」和產生自豪的感覺。生為華人,有機會學習並能夠運用中文、欣賞美妙地運用漢字特點的唐詩、宋詞、元曲,不亦快哉!

習慣用字母系統的西方人,學習中文時口語尚不太難,但一到認寫漢字便頭痛不堪,咸稱「中文是十分困難的語言」,我們在澳洲的第二、三代華人子弟,大致上也認同這種看法;強逼他們學習書面中文,真有生死搏鬥之感。

我當然知道要移民子弟懂中文是艱苦的事情,事實上觀察在澳洲的其他後裔,例如其中為大社區的希臘、意大利、愛爾蘭、德國、荷蘭等等,一旦上了四、五十年,其第二、三代的子弟也是通通把「母語」忘得一乾二淨,成為純粹的「英語人」!

身為現代「地球村」之一員,只懂得一種語言太吃虧了。多懂一種語言自然可以擴闊自己的思想文化視野,有人則認為身為「華人」,不懂中文似乎「更為」說不過去,這也是許多華人家長的想法。

漢字不盡是象形

幾位老師的文章,都強調了漢字「象形」的特點,例如日、月、木、人、馬、鳥等等,脫胎上古對事物的圖畫,但是「象形」只可視之為入門的階磚而已,因為「象形文字」,我估計只佔常用漢字之十分之一左右。

純象形的文字只是極之幼稚的語言系統,根本不足以承載較複雜的意義。

事實上在二千多年之前,古籍〈周禮〉已提及所謂「六書」〈造漢字的六個原則〉,不過未列舉其名目。到了漢朝鄭玄注〈周禮〉,才把「六書」分為:

1. 象形
2. 會意
3. 轉注
4. 處事
5. 假借
6. 諧聲

同屬漢代,編寫中國第一本權威字典〈說文解字〉的許慎,在序言中有不同的「六書」名目:

1. 指事
2. 象形
3. 形聲
4. 會意
5. 轉注
6. 假借

鄭玄和許慎二說大同小異,而次序全然不同,許說至今較為流行。

我想指出的是,漢字中佔了大部分的是「形聲」,而把握了這個要點,在教授學生認識新字,擴大詞彙量的時候可以提高不少效率。

例如教曉了學生一個「」字,便可介紹同一系統的「形聲字」:峭、消、逍、趙、鞘、俏、削……

又如由「」字開始,學習橋、嶠、繑、嬌、蕎、礄、僑……由「」開始,學習伶、冷、泠、鈴、蛉、羚、齡、苓、玲、瓴、翎、鴒、舲……解釋起配合不同偏旁後的新意義猶如講故事一般有趣。

學生如果已經是懂得講中文的,更是事半功倍,提高認字速度,而且通曉了不同的偏旁,是繼續擴大字彙有力的工具。

這樣的中文造字結構,不是跟英文的由an演變成Ban,Can,Dan,Fan,Jan,Man,Nan,Pan,Ran,Tan,Van相似嗎?

比起英文字第一個字母的「聲母」如B、C、D……中文的偏旁不是更「有趣」和「有效率」嗎?用這樣的教導方法,誰說中文難學!

此外,「會意」字也是另一個大系統。歷來的老師。大多沿用兩個傳統例子「人言為信」、「止戈為武」來說明何謂「會意字」,但老師在拆字教學生時要小心,何者為形聲、何者為會意、何者是二合一,不可牽強附會。

宋朝有過一段文壇軼事:王安石把「波」字解作「波者,水之皮」,蘇軾便反舌相稽道:「然則,滑者水之骨乎?」(其實「波」和「滑」都是形聲字,不是會意字。)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