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5日 星期一

60年代的油麻地區戲院

香港政府有意把荒廢了幾年,原建於30年代的油麻地戲院,列為受保護的歷史文物,並會改建為傳統曲藝表演中心 。

60年代,我的童年,是在油麻地度過的。

油麻地區有很多戲院,我家住廣東道,對面是「金華戲院」。那時姑母每個星期來探我們一次,一定帶著我到對面看一齣任劍輝的戲曲片的。後來陳寶珠、蕭芳芳兩個青春偶像崛起,她們的電影我也在金華看了不少。

油麻地的中央舊區地帶,近油麻地警署那一邊,有「廣智」、「光明」和「第一新」戲院。金庸的作品剛流行,「神雕俠侶」初次搬上銀幕,由謝賢、南紅主演,我是在「光明」戲院看的。

近彌敦道那邊,有「普慶」,初時放映西片,後來由親中的集團買入,專門放映大陸電影;我在普慶看過原裝正版的「七十二家房客」、革命樣板戲「紅色娘子軍」、「智取威虎山」、「紅燈記」、和「白毛女」,還有宣傳中國把東江水輸港,使香港人不用捱制水的「東江之水越山來」。1967年暴動,普慶成為「反英」大型聚會的場所。同在彌敦道上相隔不遠的「大華」,以放西片為主。這兩間戲院,後來都改建為迷你戲院 + 酒店,還沿用當日的名字。

佐敦道那邊,有專放西片的「快樂」;在專放台灣片的「民樂」,我看了不少柯俊雄、甄珍的電影,新建的有是嘉禾公司的專屬戲院「嘉禾」,以及放映西片為主的「華盛頓」。

位於窩打老道和新填地街交界的油麻地戲院,環境可謂差劣之極,因為與一大堆果欄和雞鴨欄為鄰,街道紛亂不堪,氣味難聞。

油麻地戲院初時連冷氣都沒有,而且只是一層,不設樓上座席,不符合當時高級戲院的標準。

油麻地戲院長期放映幾家電影公司的出品,有「光藝」由謝賢、南紅、嘉玲、江雪擔綱的時裝文藝片,和「嶺光」的丁瑩、張儀、張英才等的時裝片,大多是黑白電影。

70年代初期,舊式粵語片式微了好幾年,連李小龍回港拍的幾齣,打破票房紀錄的電影都是配上國語的,要等到許冠文、許冠傑的粵語「鬼馬雙星」大收特收,大公司才肯重新投資粵語片,出生機。

油麻地戲院無片可放,開始放獨立製作的低檔黑白色情片,例如過氣女星李紅製片的「黑珍珠」、肉彈狄娜的「七擒七縱七色狼」系列;後來是色情西片,那些譯得鬼五馬六的片名,已經成為香港普及文化的「奇葩」。

1998年,油麻地戲院終於永遠拉上大閘,結束60多年的生命;但據聞原業主已去世,後代都在外國,對戲院不聞不問,外牆失修剝落,十分難看。如今政府接手重修為歷史文物,的確是好事。


延伸閱讀: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2%B9%E9%BA%BB%E5%9C%B0%E6%88%B2%E9%99%A2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7 則留言:

  1. 大華而家變咗novotel酒店, 油麻地/佐敦啲戲院幾乎無晒, 應該淨得一間油麻地電影中心.

    回覆刪除
  2. 今年4月回香港時在油麻地電影中心看過戲,樓下有書店和影碟店,很好。

    回覆刪除
  3. Raymond凌晨1:42

    我很想找到平安戲院內部的照片,希望戰前的舊西報會有。平安戲院在日治時期,英文名由Alhambra改為Ping On,是我看日治時期的英文報發現者。

    金華戲院樓下的座椅是木椅還是鐵椅,兄有印象嗎?
    快樂的銀幕是否很窄,因看資料,快樂的銀幕只有四十呎闊!

    回覆刪除
  4. 金華肯定是梳化,墨綠色的。
    快樂不算很窄,算是中型戲院,起碼有樓下前後座,和樓上超等。

    回覆刪除
  5. Raymond上午9:23

    快樂曾放映愛國電影兩年半!六十年代,曾與灣仔的東城戲院聯線,放映首輪西片。
    第一新五十年代放映三四輪西片,在華僑日報刋登的電影廣告,很有風格。第一新前叫第一,改名原因,仍待追查。後放映首輪粵語片。
    金華倘有梳化椅坐,肯定是豪華粵語片戲院了。灣仔的國民,樓下坐木椅,環球則是鐵椅!

    回覆刪除
  6. 金華可能是關氏兄弟(家柏、志堅)的產業,他們那時也算是粵語片大製片人,旗下又有金國酒樓,開幕時很多明星剪綵,拍宣傳短片,在正畫前播影。

    回覆刪除
  7. 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