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1日 星期一

海外華人溝通難

Karl的文章 中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 寫得資料與趣味性俱佳,我向大家鄭重推薦。

我也算是在澳洲「玩」過十幾年的華人社區活動,包括職業上的採訪需要以及曾經親身參與,做過很多華人社團的會員和幹事,包括澳洲華文作家會昆士蘭分會的副會長,和昆士蘭華語廣播協會的副會長。

我有一個感概,是「海外華人溝通難」。

海外華人說甚麼語言?真是百花齊放。以我住的澳洲昆士蘭州,中年或以上的華人而言:

香港來的:自然是流利的廣東話和無師自通、不鹹不淡的普通話(當然也有說得很好的,讀者且不要馬上抗議,我說的是一般的情況)

中國來的:普通話、家鄉話。

台灣來的:國語(普通話)、台語(閩南話),有些人說客家話。

星、馬、印尼來的:最厲害啦,一般都懂以下的其中幾種,但都帶有特別的星馬口音----華語(普通話)、廣東話、馬來話、閩南話、客家話,以及其他家鄉話,新加坡人平時比較喜歡說英語。

越南來的:越南話、廣東話,有些人說潮州話

以上的幾組人士,英語程度十分參差。

太平洋島嶼,如Solomon Islands, Fiji, Papua New Guniea 來的華人,有其歷史原因,在澳洲特別多!他們主要是說英文,和一點點的家鄉話,如客家話、四邑話、廣東話,大多不懂普通話。

方言的差異,限制了溝通,所謂物以類聚、獸以群居,在澳華人組成特別多的華人社團。澳洲政府想和華人社區加強溝通、探求民意時,都摸不清Who is what,以及哪個社團最有代表性(可能根本就沒有)。

華人社團,一般是壁壘分明,各自為政;有些有心人,試過組織類似不問身分來源、代表所有華人的「聯合會」,發覺困難重重,勉強成事的也是名不符實,總有漏網之魚。

究其原因,除了文化背景和政治取向,主要是語言的分歧。

十多年前,澳洲冒出一個主張減少亞裔移民的州議員Pauline Hanson ,一時之間被傳媒熱炒得沸沸揚揚,隨後她又要組黨大舉進軍各州的議院。當時有些流氓壞分子藉勢搞事,當街叫囂挑釁華人、塗鴉侮辱字句,華人為求自保,乃有團結抗衡、反對歧視、爭取權益之行動。

多虧大敵當前,華人真的組織起來了;主事人力求有代表性,邀請各路英雄雲集。好了,開會啦。

開會講甚麼語言?無論說最多人懂的普通話、廣東話,還是有一些人不懂。用英文嗎?真是有點那個,但是還有一些人不大聽得懂,或英語欠佳而沉默不言,或講話時用自己的方言要找人口譯英文,混亂不堪,令人啼笑皆非。

說到我所屬的「昆士蘭華語廣播協會」,負責政府資助的4EB民族電台的普通話和廣東話兩個頻道的廣播,來自這兩個陣營的委員都有。開會時若用廣東話,來自大陸和台灣的普通話組員,決計是聽不懂的。用普通話嗎,偏偏有過幾年的連續幾屆,會長都是多年前移民澳洲的香港人,從未學過講普通話,個性也比較拘謹,沒有像我有亂Up試講的膽量,於是,一班都是搞「中文廣播」的人,開會要用英文!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