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

「收嗲」與「沙嗲」

不耐煩別人喋喋不休,叫他們閉嘴,用香港俗語可以說:「收嗲啦!」

這個「嗲」字應作何解?

先要說另一個香港俗語「口水多過茶」,是形容一些人說話沒完沒了,噴出來的口水竟然比面前的一杯茶還要多,這當然是誇張之極的講法,但也十分傳神。

香港很多潮州人,「茶」的潮語發音為「嗲」,很多人都知道,所以「口水多過茶」有些人會調侃說為「口水多過嗲」,而「收嗲啦!」的說法就應運而生,成為叫人閉嘴的俗語了。

潮語和福建語有很多相近的地方,「茶」的發音同樣是「嗲」。

茶的英語是Tea,就是這個「嗲」字的音譯,大概中國早期與英人通商外銷茶葉的,首先是盛產茶葉的福建省吧。

至於馬來亞醬料,著名的「沙嗲」是馬來語Sate的中文譯音,有人也寫為「沙茶」醬的,這是因為近代移民東南亞的人,以福建人士為大宗,所以用閩南語來譯了。

我們見到商店裡售賣的「沙嗲醬」和「沙茶醬」,應該是同一樣東西。有一次我和某相熟的大廚朋友辯論,他堅持製作「沙嗲牛肉」和「沙茶牛肉」,味道是有點分別的。

我猜是中餐館業內把它一分為二,調較得比較合華人口味的叫「沙茶」,而合符正宗馬來口味叫「沙嗲」吧。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