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國貨公司

(明報,2011年2月8日):在本港開業逾半世紀的中興國貨將結業,現進行大清貨。  中興國貨負責人李先生表示,隨著港人對國貨需求下降,租金上升,令經營日趨艱難。上海街開業逾半世紀的中興國貨,將在2月中結業。公司由上一代開始經營,昔日有近百名員工,4個舖位,但現時只剩下上海街舖位。

位於旺角的「中僑」
五六十年代,香港小市民生活艱難,日用品都是挑便宜的來買,「國貨」是當然的選擇。上述新聞報道的「中興國貨」是二三線國貨公司,以做街坊生意為主;講到最有名的國貨公司,就一定是「裕華」、「中僑」、「大華」等等開設在商業旺區大街(如旺角彌敦道)的幾家了。

「國貨」價錢實惠,式樣老土,除了那些電器,一般也算耐用,適合普羅大眾。國貨公司售貨員的作風自成一派,有人說是愛理不理的態度,尤其是那些女的令人一試難忘。他們穿起灰或藍色的粗布制服,那副「晚娘臉」,很有吃大鍋飯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

國貨之中,也有品質可靠的名牌產品,例如「普發」牌的繪圖用品、「海鷗」相機、「英雄」牌口琴、「紅雙喜」乒乓球拍、「回力」牌運動鞋 、「蝴蝶」牌單車、「白貓」洗衣粉、「美加淨」牙膏、「大地」牌男裝,雖然品質未算頂級,用現在的話說,也是C/P值特高的產品。

父母在每個農曆新年給我買一雙新皮鞋,多數在旺角的「中國皮鞋公司」。

那時大陸的政治運動一浪接一浪,經濟民生差劣之極。鄉下的親人物資缺乏,連基本溫飽都成問題。他們也老實不客氣,寫信向我們求助要這要那。雖然我們一家在香港很窮,倘有餘力也儘量幫助他們,為了這個常常跑國貨公司。

記得父親在鄉下的姐姐的兒子唸建築,買不到教科書也沒錢買,寫信開列書單一張,就叫舅父在香港買來送給他。以前的人親情很濃,父親一咬牙就照辦了。

親人的要求,除了這些救命的「必需品」,有時也會有其他想要的,例如單車。「裕華」有陳列出來,差不多要100元一輛,香港付錢,內地提貨,相當方便。親人在大陸收貨時要打稅,稅款隨時貴過售價,我們為人為到底,送佛送到西,乃購貨同時匯錢給親人付稅!共產主義中國政府兩頭賺,你說氣不氣人?

80年代之後的「國貨公司」逐漸走向高檔化,「裕華」在尖沙咀柏麗大道開新店,「華潤」也在灣仔開高級店。不過現在的國貨公司名不符實,售賣貨品之中不少是外國牌子,聽說是公司把不同的櫃台出租給各零售商之故。那些舶來品櫃台的售貨員,並非國貨公司所聘----不過現在不少外國名牌貨也是Made in China!一笑。

慶幸的是,現在國貨公司內,不同櫃台的售貨員,服務態度都比以前「文明」得多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51 則留言:

  1. Francis清晨6:41

    記得在1966年期間我們一家正申請移民來美,當時審查得很利害,差不多要跟一切大陸的劃清界線,家人不准我光顧大陸的電影院,商店等等。但我多時受不起引誘,一個人靜雞雞的閃進位於銅鑼灣的國貨公司(中僑或裕華?)看多過買。現在在美國,隨便拿起一件東西都是"Made in China"的,此一時彼一時也。

    回覆刪除
  2. 真的,以前我小時侯很多東西都在國貨公司買。我家在華富,有一間兩層樓很大的國貨公司,我的校服校褸,鞋襪,毛筆字帖,食物,被褥等都在那裡買。它是我小時侯沒事做去"逛公司"的地方。

    回覆刪除
  3. Raymond上午9:50

    銅鑼灣的國貨公司應是中國國貨。

    小時候,內衣褲、睡衣等多在國貨公司買。

    我現在粗著的一件外套,大概廿多年前在中環的大華國貨購買。

    以前,國貨公司的售貨員,多左校出身,自成一格。

    不曉得各網友有沒有留意,國貨公司空調系統的氣味很特別,即使閉上眼也知道自己到了國貨公司。

    六七年暴動後,小弟極討厭國貨公司,國貨公司的膠袋也不拿來用,十多廿年後才妥協。

    回覆刪除
  4. 細個住北角﹐時常逛國貨﹐主要係去買山楂餅同文具
    講開大陸品牌﹐點可以忘記中華牌鉛筆﹖(笑)

    回覆刪除
  5. I really like to read your article because it reminds me my past in Hong Kong. My family even though not a pro-communist, visited those "China Department Stores" regularly. My father loved the loose tea, the dry Chinese sausages and the classic Chinese candies, one of them was the "big rabbit milk candies". Our harmonica, ping pong bats,sneakers and coats - those dark blue for school uniform were all brought from there. The shop assistants were exactly the way you mentioned, very communist feel.

    I think in the 70s, if anyone had relatives in China, we all experienced the same thing: sending money, cloth, oil, bicycles and even textbooks to China. My father has a very st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wards relatives in China. We didn't get it and thought that he should have brought us more clothes or toys instead. The postage services in China was bad or should I say corrupted. Many times, the parcels were lost. We all knew, it wasn't lost but just "fell in" into some officials' hands! At the end, we decided to wire money via any China Bank. Wasn't it a typical scenario for anyone of you too back then? Thanks for sharing.

    Rosemary

    回覆刪除
  6. Raymond,

    你一講果種味,我即刻好有印象,真係唔明點解屬於左派既公司,空調硬係有種味,好似你所講,一去到就認得!我記得以前灣仔集成中心隔離有間專買藥材既鋪頭,又係有種咁既味!

    其實國貨公司有好多回憶,以前舊,外國百貨公司連入去都唔夠膽,唯有國貨公司先會入。

    回覆刪除
  7. 珍妮花上午11:11

    我家附近有一國貨公司-華豐,小時候未有新都城百貨公司之前會經常光顧。
    有一種國產的白檸汽水(我想應該已停產),現在依稀還記得那頗清新的味道。在未有積及朱古力橙餅或KitKat之前,那紅色包裝的國產朱古力威化餅,已算得上是很不錯的零食。還有那些十年如一日的玩具:上鍊鐵皮車/青蛙、木造一截一截的蛇、紙造的蜷吹哨(末端有七彩繽紛的羽毛那種)、磁石釣魚遊戲。。。。。。等等。最後還想起(假)虎/豹紋大衣,那時很多小女孩都有穿過,大概是國貨公司才有的貨品。

    回覆刪除
  8. 講起國貨公司,有冇忘記另一(國)貨公司..........
    台灣民生物產公司,另一個句號.

    回覆刪除
  9. Francis,
    那時我都八鬼卦,越偏的東西越要看。
    看了一堆樣版戲:白毛女、紅色娘子軍、海港、紅燈記,又買毛選、毛語錄來看。

    回覆刪除
  10. linerak ,
    華富村我常常去,為什麼不察覺有大國貨公司的?.....

    回覆刪除
  11. Raymond,
    到現在我還堅持穿國貨內衣,平夾耐用,好就是好嘛!每次會香港都叫阿媽買半打。
    毛布睡衣也無得頂!

    回覆刪除
  12. Rosemary,
    買國貨寄回鄉最順利,但要打稅。
    海關自把自為剪開包裹來檢查,無情講。
    有次親人叫我們寄舊衫,妹妹穿過的一條有花邊的裙子被抽出來,打回頭,附有字條,六個字,我記得很清楚:

    「怪裝,不准進口」!

    回覆刪除
  13. 文少,
    我們窮家子弟用「中華牌」鉛筆,家境好的同學用德國「施德樓」。
    「中華牌」鉛筆頂端的擦膠,從來未work過。

    回覆刪除
  14. 力,
    國貨公司後來多元化,連大閘蟹都有得賣!
    有樣神奇藥品:「雲南白藥」,一度賣到斷市。

    回覆刪除
  15. 現在有什麼不是國貨。

    回覆刪除
  16. 珍妮花,
    「葡萄汽酒」,我們班際旅行時,有同學帶了一瓶,大家共飲之。
    還有「幸福牌朱古力」,小孩子過年時收到,見到不是「吉百利」或「花街」,會說「扯!咁渣架!」很勢利。

    回覆刪除
  17. Eric,
    民生有一間在尖沙咀,一間在旺角。結果不敵大陸國貨。

    回覆刪除
  18. Michael,
    也有的,Made in 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印度、泰國、菲濟那些囉。

    回覆刪除
  19. 「雲南白藥」真係幾有效,我細個曳,俾火燒親手指,包兩日「雲南白藥」就冇事!而家祖國乜都假,真係唔敢試啦!

    回覆刪除
  20. Francis下午3:26

    Hi Chris,
    容我在這兒反影一下我昨日看的中國電影"讓子彈飛"。它得到不少編幅的介紹,聽說票房亦不算差,但我覺得它簡直不知所謂,用了幾個大明星胡鬧了一大輪。手法有些像Clint Eastwood的獨行俠,但畫虎不成反類犬,真是浪費人力財力和時間。我知道這跟國貨公司是離題萬丈,但我忍不着要找你來發發牢騷。

    回覆刪除
  21. 力,
    67年暴動期間,聽說全港缺貨,搞事者庫存療傷。

    回覆刪除
  22. Francis,
    有人說該片是寓言(不是預言)電影,甚麼都可以解讀為導演的訊息。
    例如「鵝城」是「我城」,馬拖列車是「馬列」主義,人物名字暗藏「六」和「四」等等。

    回覆刪除
  23. Raymond下午3:41

    還有大陸版阿華田:樂口褔,不過味度不及阿華田。

    民生物產以前在灣仔有一家,近大佛口。

    回覆刪除
  24. Francis下午3:42

    I see...but it's totally lost on me though. May be I ought to see the movie again, and this time with a fine comb. Thanks.

    回覆刪除
  25. Raymond,
    講真大陸的傳統名牌也不少,可是到了現在都變成老土,或被新興牌子取代了。

    回覆刪除
  26. Francis,
    這是一大串反共觀點的解讀:
    http://www.epochtimes.com/b5/nf5563.htm
    香港網友劍心的精心大作:
    http://kenshin_jd.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802089

    回覆刪除
  27. Francis下午5:27

    看過您提示的兩個網址後,令我矛塞頓開,真是難得姜文的一片苦心,卻完全讓我糟蹋了。

    回覆刪除
  28. 影射現況不是隱晦地表達,電影一早給政府禁了。
    現在都給人破解了,恐怕姜文有後患。

    回覆刪除
  29. 我對國貨公司的記憶只有小時去買乒乓球拍和棉襖,不過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回覆刪除
  30. 綿衲當然是非國貨不辦。
    我結婚時,太太的旗袍都是在裕華定製的。

    回覆刪除
  31. "讓子彈飛" to me is over-hyped. Those "反共",64 寓言 are superficial and merely playing with words. It has a good box office hit might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other channel for public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 about the government and this film is a noval way to the public.

    回覆刪除
  32. 我有一個伯父是佐敦裕華的前員工,一做就是幾拾年,直到退休。記得童年時伯父來探我們時,一定會帶來樂口福,一種國產像阿華田的沖濟飲品。

    回覆刪除
  33. 又唔見有人出黎保育下呢D國貨公司~

    回覆刪除
  34. 5/60年代香港經濟困乏,多數家庭無力光顧大百貨公司,國貨公司因價廉實用,又較街舖地檔多選擇,加埋有食品乾貨供應,暴動前大陸公司幾受歡迎。

    暴動過後,初期仍為市民唾棄,不過'70年代開始,香港經濟慢慢發展,市民較前豐裕,但還不至可負擔亦不認識歐美名貨,尼克遜訪華,中國開放,某些貨品主要大陸公司才有售,那時國貨公司生意真不錯,尤其逢年過節,買物回鄉時,總會出現人頭湧湧狀況,大型如中僑、裕華、中國、大華、華豐,中型如新中華,新華,中匯,中孚...

    不過'80年代初,日資百貨大舉入侵,加上華資老牌公司持續競爭,年輕一代成長,經濟條件較祖輩為佳,崇尚歐美日名牌,大陸公司貨品已然脫節,雖後期改變銷售貨品,但反而不鄰不類,況舖租日貴,退出市場無可避免。

    我都幾唔捨得大陸公司係咁執(查實老牌華資百貨公司都有此情況),尤其要買一啲中國特產或舊式實用產品,其他公司不售,唔通吓吓走返大陸買?特別想到喺香港經濟好時,行公司人逼人,但國貨公司面積多數較大,人流無咁多,真係幾好行(聽落幾自私)。

    問心,現在香港購物逛街真係淡出鳥來,毫無趣味,全部變哂大型倒模商場,連鎖商舖,貨品劃一,價錢昂貴,睇見都想嘔。

    真唔知依家香港攪乜,全市一體化,實聽係殭化,一面倒為地產商箝制買命。

    回覆刪除
  35. SK,
    我還沒有機會看「讓子彈飛」....

    回覆刪除
  36. June,
    樂口福、阿華田、美祿....大概都是可可製品吧。

    回覆刪除
  37. 仲尼,
    規模大的還可以撐下去的,細間的就如一般小生意,不是國貨的問題,捱不起貴租和工資,怎樣也被擠出市場的了。

    回覆刪除
  38. 賈真,
    小弟去年回香港,因為裕華在家居附近,也逛了幾次,買了些戲曲DVD,和一雙Florsheim皮鞋。

    回覆刪除
  39. 華富邨的國貨公司在華富酒家的對面,在街市的樓上。
    門口有燒肉店,對面樓上是酒樓,下面是報紙檔,鞋舖,洗衣店和舊式茶餐廳。
    但我廿年沒去那裡了,應該變了吧!
    國貨公司也在我來澳之前老早就關門了。

    回覆刪除
  40. 奇怪了,真的一點印象都沒有!
    我在70年代末在房屋署的投標組做過兩三年,期間所有商鋪投標都經我手打開,國貨公司中標在屋村商場開業的,很是少有。

    回覆刪除
  41. Raymond下午3:39

    我1980-1984在華富某私校任教,沒有印象!

    回覆刪除
  42. 我知道那裡有間「呂明才中學」。

    回覆刪除
  43. Raymond下午4:33

    很慚愧,呂明才前面那間。曾經有一段時間,午間及黃昏學校放學時,警察在各路口把守,監視學生,以防生事。

    其後,學校結業,校舍由培英買了並擴建,培英搬入華富。

    回覆刪除
  44. 無巧不成話,小弟住西區時,就是培英舊址對面。

    回覆刪除
  45. Raymond晚上7:12

    基苑?

    回覆刪除
  46. 列提頓道45號的舊樓。

    回覆刪除
  47. 聽過長輩說舊時,說他們每次回鄉都大包小包,小孩子穿七條底褲,一路不敢喝水,怕去廁所麻煩。在香港生活難也念親情,把物資送上去。現在大陸的人發跡了,來到香港卻趾高氣揚,更有香港乞兒論,令人傷心。

    回覆刪除
  48. 我的親戚那時回大陸,真的著到隻粽咁,返香港時就全部留下,著鄉間親人的爛衫爛鞋。

    回覆刪除
  49. 元朗的百貨公司中比較出名的是中都,我幾年前回港時仍見到,但已搬離大馬路了。我覺得買行李箱最抵。以前還有一家叫珠江的,但不知現在還有沒有。以前的國貨質地其實不錯的,現在可能差遠了。

    以前去中都是買大地牌校褸和冷衫上學,還有乒乓球拍和乒乓球。那時候的售貨員男女都是穿一式的毛裝。

    回覆刪除
  50. 忘了,九十年代中環皇后大道中近三聯有一間很大的國貨公司,好像是華潤。

    賈真兄,我也感到現在香港購物很悶。上次回港逛了一個商場已不想去第二個了,個個都是一樣的。

    回覆刪除
  51. 以前的國貨只是款式土,質地還好,更沒有現在的假貨劣貨充斥。我們那時是小孩子,不懂欣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