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的音響動輒幾十萬港幣,還有一定的捧場客......
不管怎樣,我覺得玩音響的熱潮,比起80和90代的高峰是消退了。現在的玩家是玩「影音」為主,畫面的清淅和震撼的音量效果最重要,對純美的音響沒有那麼執著。
那個時候有多本純談音響的雜誌,每月出版,彩色精印,厚達300頁,比外國任何的同類還要厲害;雖然很多都是廣告,也證明了有一定的消費市場,才可以支持的。
記憶當中,以「音響」作為一門特別嗜好,在文字媒體大肆談論的,起源還是70年代之初,亦因此帶動「玩音響」的潮流。
70年代,當然還是黑膠唱片的年代,一般唱片是20港元一張。音響愛好者要由一件頭的「唱機」,升級為「唱盤、擴音機、喇叭」組合,才算是踏進音響世界的門檻 。當時最流行的是「山水」、「先鋒」、「星牌」(JVC)、天樂(Kenwood) 幾個日本品牌,千餘元可以執齊一套入門級的器材。如果要玩歐洲或美國的器材,就算是最便宜的英國的 Quad、美國的 Dynaco,單是擴音機,起碼都要二三千元了。
香港電台主持「醉人的音樂」的陳浩才先生,專門介紹古典音樂;很多人的音樂素養,都是由他介紹的「四季」(Vivaldi 的The Four Seasons)、「天方夜譚」 (Rimsky-Korsakov 的 Scherherazade)、「新世界交響曲」(Dvorak 的「第九」)等等啟蒙的,我也不例外。陳先生另外搞了一本薄薄的 「音樂生活」雜誌,以音樂為主,音響為副;裡面有個音響信箱,答覆讀者的詢問,不知道由誰主持。問題多數比較幼稚,例如「請介紹一套2000元的音響組合,以高音甜美,低音清勁為主」或「先鋒XXX型和山水YYY型何者較優?」、「聽古典是英國機還是美國機好?」之類,但是我們一班沒錢買機的人,看看有人談論音響,也可以望梅止渴。
陳先生的雜誌還和「紅寶石餐廳」合作,定期舉行「Hi Fi 音樂會」,每次特約一家音響商,擺出頂級音響,由他選取精彩唱片播放,有興趣者購票入座。有得聽,有得食,頗有旺場之盛,對推廣音響嗜好有功。
陳先生的雜誌有個筆名「阿二」的作者,用諧趣風格寫音響,後來受歡迎了,就在旺角開了一家「阿二無線電」,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音樂生活」後來變身為「音響技術」,仍是陳先生為社長,篇幅厚了幾倍;顧名思義,以談音響為主,音樂為副,這本雜誌今日仍在。
最早專談「頂級音響」,在綜合雜誌寫音響專欄的的,是明報週刊的「勞化」。勞化者,"Lo Fi" 也,是自謙 Hi Fi 功力不夠 ,其人亦即著名的漫畫家王司馬。當時一萬多元一部的劃時代鉅製 Mark Levinson LNP-2 前級,和帶動膽機重生的 Audio Research SP-3A 前級,是勞化先在報上介紹的。他的文章談器材,也談音樂,更介紹他的「發燒友」朋友;有個馬先生,本來是公務員,有時也客串寫寫,後來乾脆辭官,開了一間「金絃洋行」,代理最高級的音響。
另一位是陳英光(那個「英」字是火字旁的),做過電視台的新聞報告員,後來做政府新聞主任,也是玩音響玩到發燒,卒之辭官搞一本「發燒音響」雜誌,招攬一大班同道中人:「琴俠」、「鄺大俠」、Leo、 李英立等等,自己也化名「羅光影」大寫特寫,把比試 Hi Fi 寫得像武林高手決鬥一樣,看得讀者入迷。
還有一位雷明前輩,比一般的作者有更扎實的技術基礎,並非單憑耳朵寫出印象,初時在雜誌寫文章,後來自己也辦了一份(我忘了名字)和開了一家小店,我也在他那裡買了一部私人入口的前級。
當年的音響界興盛,新音響和二手店越開越多,Hi Fi 友下了班,便在這些店流連,很容易成為跨行業和階級的朋友。大家交換器材心得,相約到府觀摩,抬機比試,有時在雜誌發文報道盛況,十分熱鬧。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原來 Chris 也是發燒友,每星期都有聽你在 D100 的節目。我是住在雪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