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港澳交通話舊
由香港經珠海到澳門的大橋已經由中國國務院批准,在2015/6年完成之後,從香港到澳門,只是20分鐘的車程。(新聞報道:http://www.cns.hk:89/ga/ga-fzsj/news/2009/10-28/1936056.shtml)
往澳門的交通,一向是靠海運;現在大家都坐慣了飛翼船、氣墊船,需時僅一個鐘頭多一點,也嫌不夠快,將來要縮減一半。在幾十年前,真的是難以想像啊。
在50年代,往返港澳連飛翼船也沒有,一定是坐渡輪,需時約五個鐘頭。 那時只有幾隻舊船,包括「大來」、「利航」和「佛山」號;60年代才開始有飛翼船,以「飛鳳」、「飛翠」等等命名。
那時有些人不慣飛翼船航程顛簸,中途受不住嘔吐大作,坐過一次就怕怕;所以舊船雖是慢很多,仍舊有捧場客。60年代,添了幾隻新船,隨著佛山老船的名字,叫「泰山」、「X 山」之類。
其中「佛山」號最為人記得,幾乎成為港澳輪渡的標記,多次出現在電影之中:
除了行走年期長,主要是1971年的颱風「露絲」,佛山號停航駛往另一海面停泊,大批船員不上岸,在船艙聚眾賭博或睡覺,豈料露絲風姐大發雌威,竟把佛山吹翻沉沒,大部分人來不及逃生,88人命喪汪洋,僅4人獲救。另一隻港澳渡輪「利航號」亦被吹翻,9名船員喪生。
60年代的船票,一般是10元以下,分幾個等級:最便宜的是密不通風的「大艙」,另外的名稱很好笑,叫甚麼「西餐樓」、「唐餐樓」,沒有餐吃,但有碌架床可以睡覺,另外有「飛機位」,只可以硬挺挺的坐。為甚麼要碌架床呢,那是因為很多人選擇夜航班次,午夜上船,清晨5時左右便到澳門,有整日時間可以用。
我在70年代結婚,為了省錢,只是和松嫂到澳門渡蜜月三天,坐的也是大船。我們訂了「豪華房 」,全船只有兩間,睡了一晚,算是舒服一點,二人船費共約100元。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電腦執位
在原本的「電腦房」的有線寬頻Modem接口是固定的,家中裝了Wifi,不用拉線,可以把電腦和打印機、掃描機等硬件全部搬入書房。
以前的電腦房可以騰出來,多了一個房間用。現在寫文章,翻書查文字資料,都可以在一間書房內完成,不用走來走去,很方便。
還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聽Hi Fi。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以前的電腦房可以騰出來,多了一個房間用。現在寫文章,翻書查文字資料,都可以在一間書房內完成,不用走來走去,很方便。
還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聽Hi Fi。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源自日文的英語詞彙
前文「源自日文的中文辭彙」,引起很多網友的興趣,現在從另一角度看語言的發展:源自日文的英語詞彙。
英語吸收日文的詞彙很多,英語是字母拼音系統,當然是音譯了。
日語的韻母少,聲母也不複雜,用英文字母的拼音系統簡而清,西方人覺得特別方便容易----你叫西方人用大陸的中文拼音的字母甚麼z ,zh, q, x , ,或舊有的「威妥瑪」拼音系統(台灣用)的甚麼 hs, ts, 無不張口結舌,退避三舍。
這些「英文日字」,部分是固有的日語發音,是沒有漢字的,nashi(日本梨)。有些竟然是日文音譯外語,再日本化後倒流回西方的,如karaoke(kara :「空」oke: orchestra 樂隊)、anime(animation 動畫)。
更多的「英文日字」是有漢字為本的,當中又分三類:
1. 是日本原來的口語讀音,書面語則借用了漢字,這類「漢字日讀」,他們叫「訓讀」,例如:kamikaze(神風--二戰時的自殺式飛機)、 samurai(侍」,即武士)、origami(折紙,即摺紙藝術)、ikebana(生花,即插花藝術)、sanma(秋刀魚)、 mikado(「帝」)......
飲食文化傳揚最廣,這一類特別多,sushi(壽司)、sashimi(刺身)、 teppanyaki(鐵板燒)、sukiyaki(鋤燒)、ramen(拉麵)、sake(酒)等等都是。
2. 是日本文化發展當中,利用漢字創造新名詞,用中國或日本的讀音,例如:manga(漫畫)、ukiyo-e(浮世繪)、samisen(三味線)、 kimono(著物)、judo(柔道)、jiu-jitsu(柔術)、tsunami(津波,或寫為「海嘯)......
3. 是日本從中國輸入的概念和事物,但把漢字的讀音日本化。
現代英語已經接納了很多日本的發音為英文字,例如 :tofu(豆腐)、餃子(gyoza)、shogun(將軍)、tycoon(大君)。不少這類新「英文字」成為日常的辭彙,用來描述和日本文化無關的事物。
(圖片:http://every.nmgnews.com.cn/index.php?doc-view-197.html)
英文現在是「類世界語」,一些原本是中國的東西,現在以日本的發音為正宗了。如zen(禪)、圍棋(go),盤栽(bonsai)、醬油(shoyu---變為 soy,中國的「大豆」英文變為 soy bean)....
一些東方文化傳入西方,日本的先入為主,有時也沒辦法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英語吸收日文的詞彙很多,英語是字母拼音系統,當然是音譯了。
日語的韻母少,聲母也不複雜,用英文字母的拼音系統簡而清,西方人覺得特別方便容易----你叫西方人用大陸的中文拼音的字母甚麼z ,zh, q, x , ,或舊有的「威妥瑪」拼音系統(台灣用)的甚麼 hs, ts, 無不張口結舌,退避三舍。
這些「英文日字」,部分是固有的日語發音,是沒有漢字的,nashi(日本梨)。有些竟然是日文音譯外語,再日本化後倒流回西方的,如karaoke(kara :「空」oke: orchestra 樂隊)、anime(animation 動畫)。
更多的「英文日字」是有漢字為本的,當中又分三類:
1. 是日本原來的口語讀音,書面語則借用了漢字,這類「漢字日讀」,他們叫「訓讀」,例如:kamikaze(神風--二戰時的自殺式飛機)、 samurai(侍」,即武士)、origami(折紙,即摺紙藝術)、ikebana(生花,即插花藝術)、sanma(秋刀魚)、 mikado(「帝」)......
飲食文化傳揚最廣,這一類特別多,sushi(壽司)、sashimi(刺身)、 teppanyaki(鐵板燒)、sukiyaki(鋤燒)、ramen(拉麵)、sake(酒)等等都是。
2. 是日本文化發展當中,利用漢字創造新名詞,用中國或日本的讀音,例如:manga(漫畫)、ukiyo-e(浮世繪)、samisen(三味線)、 kimono(著物)、judo(柔道)、jiu-jitsu(柔術)、tsunami(津波,或寫為「海嘯)......
3. 是日本從中國輸入的概念和事物,但把漢字的讀音日本化。
現代英語已經接納了很多日本的發音為英文字,例如 :tofu(豆腐)、餃子(gyoza)、shogun(將軍)、tycoon(大君)。不少這類新「英文字」成為日常的辭彙,用來描述和日本文化無關的事物。
(圖片:http://every.nmgnews.com.cn/index.php?doc-view-197.html)
英文現在是「類世界語」,一些原本是中國的東西,現在以日本的發音為正宗了。如zen(禪)、圍棋(go),盤栽(bonsai)、醬油(shoyu---變為 soy,中國的「大豆」英文變為 soy bean)....
一些東方文化傳入西方,日本的先入為主,有時也沒辦法了。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Club Lunch
在香港的甚麼鄉村俱樂部、馬會、高爾夫球會等等,因為入會要人介紹,會費又高昂令人咋舌,晉身為會員,用他們的專用設施,是身分的象徵。
在澳洲,各式各樣的會所滿坑滿谷,包括全國各地有分會的退伍軍人會(RSL Club)、足球會、高爾夫球會、草地滾球會、地區聯誼會(Community Club)、、一般的體育會等等。規模有大有小,一般都有寬敞的草地,比較像樣的會所建築物,和最多人光顧的餐廳。
(圖片:http://www.marrickville.nsw.gov.au/environment/businesses/casestudy4.htm)
好一點的會所餐廳,可以比美三星級酒店,還經常有免費音樂助興,食物價錢相當便宜,因為可能獲得政府低價批地,又有必備的吃角子老虎機(Poker Machine)收入補貼。有些會所更有專車接送區內的會員,打個電話就可以安排定期的穿梭小巴駛到府上的門口接你。
做會員很簡單,填張表格即可,年費由數元至十元,做了某個會的會員,也可以到其他有協議給與Reciprical待遇的會去遣興,實際上已經是全澳洲通行。
有時為了增收會員,5元就有五年的會籍;我家附近那間RSL Club更賣大包,收一元就給你終身會籍,隆重地為你拍照,發出激光打印的電腦會員卡。
「會所餐」不會很高質素,但也不會太差;午餐特別便宜,有些是幾元就有自助式的西餐(當然是一小塊肉+任食的 Salad Bar,沒有生蠔和煙三文!),也吃得你飽。
這是我前幾天吃的Rump Steak,20元:
這是松嫂的中式雞肉飯,12元:
這家會所以前試過推出2元的午餐呢,有一大隻雞腿或牛肉,連沙律和薯仔,不過現在沒有這支歌唱了。
Sunnybank Community and Sport Club : 470 McCullough St. Sunnybank, Brisbane, Queensland 4109, Australia. (Tel 3323 9600)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在澳洲,各式各樣的會所滿坑滿谷,包括全國各地有分會的退伍軍人會(RSL Club)、足球會、高爾夫球會、草地滾球會、地區聯誼會(Community Club)、、一般的體育會等等。規模有大有小,一般都有寬敞的草地,比較像樣的會所建築物,和最多人光顧的餐廳。
(圖片:http://www.marrickville.nsw.gov.au/environment/businesses/casestudy4.htm)
好一點的會所餐廳,可以比美三星級酒店,還經常有免費音樂助興,食物價錢相當便宜,因為可能獲得政府低價批地,又有必備的吃角子老虎機(Poker Machine)收入補貼。有些會所更有專車接送區內的會員,打個電話就可以安排定期的穿梭小巴駛到府上的門口接你。
做會員很簡單,填張表格即可,年費由數元至十元,做了某個會的會員,也可以到其他有協議給與Reciprical待遇的會去遣興,實際上已經是全澳洲通行。
有時為了增收會員,5元就有五年的會籍;我家附近那間RSL Club更賣大包,收一元就給你終身會籍,隆重地為你拍照,發出激光打印的電腦會員卡。
「會所餐」不會很高質素,但也不會太差;午餐特別便宜,有些是幾元就有自助式的西餐(當然是一小塊肉+任食的 Salad Bar,沒有生蠔和煙三文!),也吃得你飽。
這是我前幾天吃的Rump Steak,20元:
這是松嫂的中式雞肉飯,12元:
這家會所以前試過推出2元的午餐呢,有一大隻雞腿或牛肉,連沙律和薯仔,不過現在沒有這支歌唱了。
Sunnybank Community and Sport Club : 470 McCullough St. Sunnybank, Brisbane, Queensland 4109, Australia. (Tel 3323 9600)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自我開解
我由今年的年中開始,可以按月領取香港政府(前)公務員退休金,算是下半世有一定保障。
我知道有些移了民的同行,是安排退休金存入香港的銀行戶口的,完全不讓澳洲政府知道,收入也不報稅;每年回香港時提取現款,帶回澳洲使用。
這樣的逃稅行徑,給稅局查出了,會很大鑊。
我是知足的老實人,當然不會這樣做。我的退休金每個月由特區政府在英國的代理銀行,兌澳元存進我在澳洲的銀行戶口。我的收入向澳洲稅局報得一清二楚,今年接到稅單之後,還第一時間交了稅,正是財散人安樂,賺得晚上睡得安穩。
近幾個月澳洲幣值高漲,澳元兌港幣匯率由5月初的5.7,升到現在的7.2;換言之,我每月支取的退休金,現在減少了超過四分之一,即是75折收貨!
自我開解,幣值一定有升有降;2002年,匯率低至3.9!(看這個網頁:http://www.economagic.com/em-cgi/data.exe/rba/fxrhkd) 也慶幸」我在5月時年齡到期,領取了一筆過的退休Lump Sum,以當時的匯率入了澳洲銀行戶口。如果那一筆款項,到現在才發出,我的損失更大了啦。
現在我是這樣告訴自己的:今時今日,如果澳幣跌,我歡喜;澳幣起,我又咁歡喜----澳幣升的話,我的澳元存款升值;跌的話,我又馬上支取更多的每月退休金......
不錯,是「阿Q 精神」,可惟有這樣想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所謂財務顧問
過去有人做過調查,發現澳洲國民認為最不堪信任的人,榜首的幾類是政客、汽車經紀和地產經紀。
相信人生在世,很難避免吃他們的虧。
金融海嘯之後,恐怕要加上使很多人傾家蕩產,各式各樣的「財務顧問 」!
他們又稱Financial Planner,有些是在銀行工作,受僱於銀行,免費向客戶提供諮詢服務,推薦致富有術的投資「產品」(這名稱認真怪誕,原文的確是 Products,我又想不到怎樣改譯) ----例如定期存款、債券、票據、投資基金、公積金等等。
另外一些是獨立經營的財務顧問,其中有些向客戶收費,有些則免費還請你吃飯、住度假村。有些是持牌會計師兼營的副業,一於向找他們做數,知道其財政實力相當的的客人,遊說他們「落疊」各種投資項目。在澳洲,這可包括一些別處聞所未聞的「認養若干隻成長中的駝鳥」、「認購若干株種植中的杏仁樹」之類的投資項目。
更有一些是打著「財務顧問」招牌的公司,其實是遊說你把自住的房子抵押給銀行,然後借錢購買他們代理的生意股份,甚至於定價偏高的「投資物業」;銀行和發展商兩份回佣袋袋平安,都可算是無良之極。
最近澳洲國會屬下的專責委員會,完成對一間使客戶損失數十億元的財務顧問公司的聆訊,報告在昨天正式發表。受調查這家公司,使很多退休老人孤注一擲交給他們投資股票,結果輸掉全部退休金和僅有的房子,臨老過不了世,三餐一宿都有問題。
委員會建議提高財務顧問的專業操守,要以客戶的利益為重;實際行動建議立法禁止這些「投資顧問」,從成功推薦客人投資的「產品」當中,收取提供該產品的公司的酬金。
(新聞:http://www.smh.com.au/business/storm-serves-as-warning-20091124-j9c9.html)
為甚麼?答案也太明顯了吧。
頭腦清醒的朋友請想想:苟非如此嚴格管制,這些所謂財務顧問,推薦你買甚麼產品時,是想著怎樣幫你致富,還是怎樣幫自己致富----事成之後所收的佣金?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你放多少東西上Facebook?
Facebook 面世以來,版面換了又換,花樣越弄越多,有些人不停的update自己的個人資料和最新情況,查看網友的動向和對自己的Update有甚麼comments,又看又答,整日無時得閒,簡直到達「沉迷」的程度了。
現在不用電腦,手機也附設簡易功能,可以輕鬆上facebook,這種風氣愈加熾烈。
早些時看外國新聞,有兩個少女一同散步,不慎齊齊失足掉進一個地洞,她們幸未受重傷,但是無法爬出。於是她們掏出手機----不是報警求救,而是第一時間Update自己的 Facebook現況!
網友看到替她們報警,方才把兩人救出。
你放多少東西上Facebook? 如果你事無大小,都巴不得告訴全世界的,你怕不怕私隱外洩?有人跟你過不去時,進行「人肉大搜索」,把你的一切都抖出來公之於世?
加拿大有一個女士,因患上憂鬱症,獲准放長期病假,還得到保險公司按月發出的收入補貼。保險公司調查員,搜索到她的facebook上貼的海濱戲水和生日會上的歡笑照片,以此為據斷定她沒有憂鬱症,取消發出補貼!
新聞:Depressed woman loses benefits over Facebook photos(http://www.cbc.ca/canada/montreal/story/2009/11/19/quebec-facebook-sick-leave-benefits.html)
我相信這而非一宗特殊針對她的調查,保險公司用互聯網來搜索客戶的活動資料,是他們的「日常工作程序」。在這個網絡時代,你的資料,全世界人都可以輕易取得,只是滑鼠一擊的工夫。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調查豆腐渣工程黃琦被判入獄3年
(新聞轉貼)
當時法院以「涉及國家機密」為由,不准包括黃琦妻子曾麗、母親浦文清在內的任何人士旁聽。
現年45歲黃琦是維權網站「天網」創辦人,於去年6月被捕,被當局以「非法持有國家機密」罪起訴。曾麗表示,黃琦是因協助四川大地震死難學生的家長申訴而遭當局算帳。
黃琦身體目前比以前更差,腹部有兩個硬塊瘤,律師正為他申請保外就醫。
四川汶川去年5月12日發生8級大地震,大量校舍倒塌,有5335名學生死亡或失蹤,學生家長質疑校舍建築質量存在問題。(明報,2009年11月23日)
其他來源的資訊:
川震維權人士黃琦被判刑三年(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09/11/091123_huangqi_jail.shtml)。
維基百科--黃琦(http://zh.wikipedia.org/zh-tw/%E9%BB%84%E7%90%A6)
64天網:http://www.64tianwang.com/bencandy.php?fid=15&id=4510
致力調查四川地震豆腐渣工程的內地維權人士黃琦,今天被四川成都法院判處入獄3年。
四川成都市武侯區法院在今年8月5日,以「非法持有國家秘密罪」閉門審訊黃琦,審訊歷時僅3小時就結束,但沒即時宣判。當時法院以「涉及國家機密」為由,不准包括黃琦妻子曾麗、母親浦文清在內的任何人士旁聽。
現年45歲黃琦是維權網站「天網」創辦人,於去年6月被捕,被當局以「非法持有國家機密」罪起訴。曾麗表示,黃琦是因協助四川大地震死難學生的家長申訴而遭當局算帳。
黃琦身體目前比以前更差,腹部有兩個硬塊瘤,律師正為他申請保外就醫。
四川汶川去年5月12日發生8級大地震,大量校舍倒塌,有5335名學生死亡或失蹤,學生家長質疑校舍建築質量存在問題。(明報,2009年11月23日)
其他來源的資訊:
川震維權人士黃琦被判刑三年(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09/11/091123_huangqi_jail.shtml)。
維基百科--黃琦(http://zh.wikipedia.org/zh-tw/%E9%BB%84%E7%90%A6)
64天網:http://www.64tianwang.com/bencandy.php?fid=15&id=4510
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畢業狂歡
由上星期六(11月21日) 開始,一直到12月13日,是澳洲的應屆中學生畢業狂歡的時間。
上圖的女學生,下身還穿著校服裙子呢,但是就要儘量扯低,儘量多露肉,體現其「自由」的一面,「姣屍燉篤」到極點。(圖片來源:http://www.goldcoast.com.au/images/uploadedfiles/editorial/pictures/2008/11/26/schoolies-uniforms.jpg )
這些在這時期聚眾狂歡的學生,在澳洲稱為Schoolies。
他們每年主要聚集在昆士蘭的黃金海岸市,日以繼夜,通宵達旦的狂歡,把海灘和旅遊區的街道都擠滿了。機個星期下來,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噸的飲料和Junk Food,黃金海岸的商家,要多做平時幾倍的生意。
(圖片來源:http://www.smh.com.au/ffximage/2005/11/19/schoolies201105_wideweb__470x304,0.jpg)
在這之前,他們已經有學校主辦的Formal(穿晚禮服的舞會),標誌著已經長大成人。全澳洲畢業生越州而來,住宿最廉價的旅館,用平時兼職打工所賺的錢,玩盡這兩三個星期,把錢花光在吃喝上面。
澳洲父母因傳統如此,兒女一世人一次,也無可奈何,甚至於會給他們零用錢,讓他們參加這個成為「成人」的活動(澳洲法例,18歲以上才可以飲酒)。
喝酒、狂歌、熱舞、叫囂....這些還算是「正常」的活動了。不少年輕男女醉倒街頭和沙灘上,一些女學生迷迷糊糊與多人頻試雲雨情,倘若不幸懷孕,也不知道是誰經手。每年這幾個星期,更會有人冒充Schoolies,恃機向這些少女下手,這些人稱為Toolies。
警方每年如臨大敵,增派大量人手,加班巡邏,監視那些更離譜的Schoolies食丸仔、爭吵、打鬥、破壞公物的行為,必要時實行拘留問話,嚴重者或提控於法庭。電視也會日日報道,當天發生甚麼大件事。
(圖片來源:http://www.schoolies.org.au/schoolies-police.jpg)
延伸閱讀: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hoolies_week
http://www.schoolies.com/2009/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上圖的女學生,下身還穿著校服裙子呢,但是就要儘量扯低,儘量多露肉,體現其「自由」的一面,「姣屍燉篤」到極點。(圖片來源:http://www.goldcoast.com.au/images/uploadedfiles/editorial/pictures/2008/11/26/schoolies-uniforms.jpg )
這些在這時期聚眾狂歡的學生,在澳洲稱為Schoolies。
他們每年主要聚集在昆士蘭的黃金海岸市,日以繼夜,通宵達旦的狂歡,把海灘和旅遊區的街道都擠滿了。機個星期下來,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噸的飲料和Junk Food,黃金海岸的商家,要多做平時幾倍的生意。
(圖片來源:http://www.smh.com.au/ffximage/2005/11/19/schoolies201105_wideweb__470x304,0.jpg)
在這之前,他們已經有學校主辦的Formal(穿晚禮服的舞會),標誌著已經長大成人。全澳洲畢業生越州而來,住宿最廉價的旅館,用平時兼職打工所賺的錢,玩盡這兩三個星期,把錢花光在吃喝上面。
澳洲父母因傳統如此,兒女一世人一次,也無可奈何,甚至於會給他們零用錢,讓他們參加這個成為「成人」的活動(澳洲法例,18歲以上才可以飲酒)。
喝酒、狂歌、熱舞、叫囂....這些還算是「正常」的活動了。不少年輕男女醉倒街頭和沙灘上,一些女學生迷迷糊糊與多人頻試雲雨情,倘若不幸懷孕,也不知道是誰經手。每年這幾個星期,更會有人冒充Schoolies,恃機向這些少女下手,這些人稱為Toolies。
警方每年如臨大敵,增派大量人手,加班巡邏,監視那些更離譜的Schoolies食丸仔、爭吵、打鬥、破壞公物的行為,必要時實行拘留問話,嚴重者或提控於法庭。電視也會日日報道,當天發生甚麼大件事。
(圖片來源:http://www.schoolies.org.au/schoolies-police.jpg)
延伸閱讀: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hoolies_week
http://www.schoolies.com/2009/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一品風味
這家叫「一品風味」的日本式食店,台灣人開的,位於本市南區。
來兩個考牌的大路日本快餐。
這是炸豬排飯($8.50):
這是豬骨湯拉麵($10.50)
符合水準之作,可以下次再去。
一品風味(Umai):Sunnybank Plaza, Cnr. McCullough St. and Mains Road, Sunnybank, Brisbane, Queensland 4109, Australia (Tel. 61 7 3216 9797 )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河馬與鱷魚
河馬媽咪:「搞我D仔,去死啦!」
照片是由一位捷克攝影師Vaclav Silha 在尼羅河拍攝的,原載於 New Zimbabwe Forum (http://forum.newzimbabwe.com/index.php?/topic/6772-crocodile-swallowed-by-hippo/page__pid__91029__st__0&)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源自日文的中文辭彙
前文「解話與解畫」,有網友留言說有興趣知道,現代的中文裡有甚麼詞語,是來自日語中的漢字的。
正如文少指出:「甲午戰爭之後﹐當時好多到日本留學嘅中國人回流﹐帶來佢地係日本所學嘅西方思潮...而當時日本直到維新時期﹐日本知識分子通常都會學過漢學﹐識得寫一手好漢字﹐亦有一定漢學根底﹐所以當呢班知識分子學習西方知識時﹐就能夠用漢字意譯.....」
早期遊學日本的中國知識分子俯拾即是:梁啟超、周樹人(魯迅)、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等。他們向國人介紹外國文化----這些事物和概念進口日本比中國還要早,中譯時沿用了日本的漢字譯名,也是很自然的了。
我手上有一本香港中大1981年出版,譚汝謙和林啟彥翻譯實藤惠秀的「中國人留學日本史」,有一章列出現代漢語中的日文詞語,就掃描幾頁給大家看看吧:
正如文少指出:「甲午戰爭之後﹐當時好多到日本留學嘅中國人回流﹐帶來佢地係日本所學嘅西方思潮...而當時日本直到維新時期﹐日本知識分子通常都會學過漢學﹐識得寫一手好漢字﹐亦有一定漢學根底﹐所以當呢班知識分子學習西方知識時﹐就能夠用漢字意譯.....」
早期遊學日本的中國知識分子俯拾即是:梁啟超、周樹人(魯迅)、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等。他們向國人介紹外國文化----這些事物和概念進口日本比中國還要早,中譯時沿用了日本的漢字譯名,也是很自然的了。
我手上有一本香港中大1981年出版,譚汝謙和林啟彥翻譯實藤惠秀的「中國人留學日本史」,有一章列出現代漢語中的日文詞語,就掃描幾頁給大家看看吧: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解話與解畫
最近香港的報紙有用「解話」與「解畫 」形容某人解釋某些事情,例如:
明報的「美就奧巴馬向日皇鞠躬解話」(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117/4/f7if.html)
星島日報的「衞蘭為同性曖昧關係解畫」(http://hk.music.yahoo.com/magazine-news-article.html?uid=703322)
「解話」應該是「解畫」之誤,是現在的年輕記者,不知道其出處之故了。
20世紀初的默片時代,中國和香港的戲院有聘請專人,現場向觀眾繪影繪聲的講述劇情,他們自由發揮,天馬行空,加鹽加醋,引人入勝;後來有聲片取代默片,初期一些外國片還是需要這些香港俗稱的「解畫佬」,幫助觀眾了解劇情。
我們最熟悉的默片作品,差利的「摩登時代」:
「解畫」慢慢便成為香港日常用語「解釋」的調侃說法了,好像有些人明明不是在說球賽,也會把「開始」做某件事說成「開波」(開球)的。
把電影叫做「映畫」,其實是把日文漢字拿來中文使用,日文「映畫」發音是Eiga,以前日本譯外語很多時是用漢字意譯的,中國在輸入外國文化時因利成便,就直接挪用日文。
另一個例子是「電話」(Telephone),中國最初也有音譯成「德律風」的,卒之被日文漢字的「電話」(Denwa)取代了。
現在日本譯外來語,很少用漢字意譯,大多是用片假名字母作音譯的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明報的「美就奧巴馬向日皇鞠躬解話」(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117/4/f7if.html)
星島日報的「衞蘭為同性曖昧關係解畫」(http://hk.music.yahoo.com/magazine-news-article.html?uid=703322)
「解話」應該是「解畫」之誤,是現在的年輕記者,不知道其出處之故了。
20世紀初的默片時代,中國和香港的戲院有聘請專人,現場向觀眾繪影繪聲的講述劇情,他們自由發揮,天馬行空,加鹽加醋,引人入勝;後來有聲片取代默片,初期一些外國片還是需要這些香港俗稱的「解畫佬」,幫助觀眾了解劇情。
我們最熟悉的默片作品,差利的「摩登時代」:
「解畫」慢慢便成為香港日常用語「解釋」的調侃說法了,好像有些人明明不是在說球賽,也會把「開始」做某件事說成「開波」(開球)的。
把電影叫做「映畫」,其實是把日文漢字拿來中文使用,日文「映畫」發音是Eiga,以前日本譯外語很多時是用漢字意譯的,中國在輸入外國文化時因利成便,就直接挪用日文。
另一個例子是「電話」(Telephone),中國最初也有音譯成「德律風」的,卒之被日文漢字的「電話」(Denwa)取代了。
現在日本譯外來語,很少用漢字意譯,大多是用片假名字母作音譯的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澳洲遊艇村
除了有國際級的高爾夫球場,顧名思義,是位於海灣之內:
這裡每棟海邊房屋的市價,要超過澳幣200萬。後園的外面,就是停泊屋主的遊艇的私人碼頭:
這些遊艇,裝備大馬力引擎和雷達設備,都是Ocean Going級的,駛出海灣外面的太平洋,絕無問題:
我喜歡拍特寫,從小處見大:
金融海嘯之後,但見很多新舊遊艇,要放出市場減價求沽: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現代「賣豬仔」
中國在清朝末年,國力貧弱,人民生活困難,於是有自願的「賣豬仔」----男人先收一筆微薄金錢,給家人作鄉間的生活費,然後由蛇頭安排坐船到東南亞或北美州,以極低的工資做礦場、農場之類的苦工。
想不到在20世紀,自詡文明社會典範的英國,也有賣豬仔之舉,還是真正的豬「仔」----小童。
11月16日,澳洲總理陸克文,在國會之中向在1920~60年代,從英國前來澳洲的小童----所謂The Forggotten Children----受到的殘酷待遇道歉,估計不久英國首相白高敦也有同樣的道歉聲明。
http://www.abc.net.au/worldtoday/content/2009/s2743795.htm
http://www.abc.net.au/news/stories/2009/11/15/2743368.htm
這些兒童多達50萬:貧困父母的兒女、無父無母的孤兒,,當時是英國的社會包袱。英國政府遊說那些父母簽字放棄撫養權,誇下海口說他們來到澳洲會住得好、吃得好、接受良好的教育。
英 國這個前殖民地宗主國,常常做偽君子,又搵澳洲老襯。正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捱」,一向有些澳洲政客是眷戀故國的老頑固,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是在20世 紀中葉,二度任澳洲總理共十多年的Robert Menzies。在他們的心中,英國放個屁都是香的,英國有何要求,無不言聽計從。
這些兒童到了澳洲,一批批的進入孤兒院或特殊寄宿學校。事與願違,其實他們接受的教育、膳食,居住環境都很差。有些管理人員很刻薄,還要他們做童工,動輒打打罵罵。現在受害人紛紛出來作供,爆出當時很多虐兒和性侵犯個案。
最諷刺的是,有些孤兒院和學校,還是由教會神職人員主持的!
這本書 The Forgotten Children 對這段歷史有詳盡披露:(http://www.randomhouse.com.au/Books/Default.aspx?Page=Book&ID=9781741666847)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想不到在20世紀,自詡文明社會典範的英國,也有賣豬仔之舉,還是真正的豬「仔」----小童。
11月16日,澳洲總理陸克文,在國會之中向在1920~60年代,從英國前來澳洲的小童----所謂The Forggotten Children----受到的殘酷待遇道歉,估計不久英國首相白高敦也有同樣的道歉聲明。
http://www.abc.net.au/worldtoday/content/2009/s2743795.htm
http://www.abc.net.au/news/stories/2009/11/15/2743368.htm
這些兒童多達50萬:貧困父母的兒女、無父無母的孤兒,,當時是英國的社會包袱。英國政府遊說那些父母簽字放棄撫養權,誇下海口說他們來到澳洲會住得好、吃得好、接受良好的教育。
英 國這個前殖民地宗主國,常常做偽君子,又搵澳洲老襯。正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捱」,一向有些澳洲政客是眷戀故國的老頑固,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是在20世 紀中葉,二度任澳洲總理共十多年的Robert Menzies。在他們的心中,英國放個屁都是香的,英國有何要求,無不言聽計從。
這些兒童到了澳洲,一批批的進入孤兒院或特殊寄宿學校。事與願違,其實他們接受的教育、膳食,居住環境都很差。有些管理人員很刻薄,還要他們做童工,動輒打打罵罵。現在受害人紛紛出來作供,爆出當時很多虐兒和性侵犯個案。
最諷刺的是,有些孤兒院和學校,還是由教會神職人員主持的!
這本書 The Forgotten Children 對這段歷史有詳盡披露:(http://www.randomhouse.com.au/Books/Default.aspx?Page=Book&ID=9781741666847)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大細超」與正向歧視
「超」就是眼精,可能是北方話「招子」的一音之轉,看武俠小說,生死決鬥的勝利者會對落敗者說:「放你一條生路也可以,不過留下一雙招子來!」(挖下一對眼珠)。
香港話另外有「眼超超」,形容不禮貌的盯著人;太陽眼鏡俗稱「墨超」。
香港廣東話「大細超」,即「不公平對待」,歧視也。歧視的英文名詞是Discrimination,語根是動詞Discriminate,原本只是「分辨不同之處」的中性意思,現在說到Discrimination大多是帶反面意義,是一樣不好的行為了。
移民最怕的是,「種族歧視」Racial Discimrination!
現在有所謂「正向歧視」( Positive Discrimination)的概念,是政府制定特別照顧弱勢社群,因為假如實行一刀切式的「公平」,有些人如殘疾老弱人士,或因歷史因素成為Disadvataged Community的人,根本沒法享有「公平」的機會和條件。
澳洲很多商場,把最近出口的一列車位留給殘疾人士,方便他們出入,不用走遠路;政府給他們買車津貼、有特別高的福利金。以前受過白人迫害的澳洲土著,享有種種優惠,包括現金津貼和社會服務;新建的建築物,一定不能單設樓梯,要有輪椅上得到的斜坡路,諸如此類。
聞說東南亞一些國家,因為當地的華人經濟雄厚,用心栽培下一代,進大學的名額佔了太多,政府有「暗盤」預留大學學位,甚有些學系不收華人;政府高層職位給本地族裔,華人的大公司必須有當地族裔入股.....
這些政策,肯定是對自己友的 Positive Discrimination,也是明顯對華人的「大細超」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新舊日本電影影碟
朋友從台灣帶給我的古老日本電影DVD:
「何日再相逢」和「姬百合之塔」是大師今井正導演的反戰良心電影。
「天國之驛」和「霧之子午線」女主角是天皇巨星吉永小百合,後者還有岩下志麻合演。
「姐御」,由可正可邪的黑木瞳演黑幫阿嫂。
「冬之華」,鐵漢高倉健,演他慣熟的寡言而深情殺手。
「曉之脫走」也是反戰電影,主角是奇女子山口淑子---就是曾經在中國生活過,拍過中國人製作的華語電影,也拍過宣傳日本軍國主義日語電影,和灌錄多首當代國語名曲的「李香蘭」。
連同先前買入的,還未看的幾張日本電影影碟,今次真是「周身片債」要還了啦。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何日再相逢」和「姬百合之塔」是大師今井正導演的反戰良心電影。
「天國之驛」和「霧之子午線」女主角是天皇巨星吉永小百合,後者還有岩下志麻合演。
「姐御」,由可正可邪的黑木瞳演黑幫阿嫂。
「冬之華」,鐵漢高倉健,演他慣熟的寡言而深情殺手。
「曉之脫走」也是反戰電影,主角是奇女子山口淑子---就是曾經在中國生活過,拍過中國人製作的華語電影,也拍過宣傳日本軍國主義日語電影,和灌錄多首當代國語名曲的「李香蘭」。
連同先前買入的,還未看的幾張日本電影影碟,今次真是「周身片債」要還了啦。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越來越差的澳洲的士業
澳洲大多數人都有車,一些家庭一家四口,兒女長大之後,各開一輛上班上學,共有四輛車絕不出奇!
雖然是這樣,的士還有一定需求。有些老人要坐的士購買一星期的糧食,傷殘者有政府發的的士券,鼓勵他們自己出外購物和辦事,少一點倚賴家人和社會服務員。政府又厲行檢控醉酒開車,星期五六深夜喝得顛顛倒到的澳洲佬,要在的士站排長龍「打的」回家。
澳洲的士業雖然由幾家大公司雄霸經營,實質運作和香港差不多,可以有一車小車主自駕,或純做司機。司機可以選擇付較高的車租、油錢之外,收入悉數落袋,或付一個較低的車租之後,當日收入和公司拆帳。
十幾年前我初來澳洲的時候,的士司機大多是傳統的中年澳洲佬,對道路非常熟悉,豪放之中帶點客氣,十分鍵談,坐的士是很愉快的經驗。
現在可不一樣了,澳洲各大城市之的士業,成為最令人不滿的行業之一,主要原因是:舊人不斷退休,本地人嫌辛苦,司機短缺,新入行者少,質素一落千丈。
以前我的工作地點附近就有一個的士站,每次經過都見到有五六輛在等客。根據我這幾年的觀察,現在大部分的士佬是印度人、中東人之類。
我不是種種族歧視,覺得坐的士由甚麼人來開也沒所謂,只要他們懂得路、技術OK,能夠把客人送到目的地就可以了;但是偏偏是很多人投訴,他們連這些最基本的要求也達不到。
他們有些是新移民,聽不懂客人的英語,自己又說得結結巴巴的,沒法和客人溝通。客人要去的地點問來問去都聽不明白,道路完全不熟,反要客人帶路。
他們當中,很多還竟然是從來了幾個月的印度留學生兼職。
澳洲的的士司機發牌制度一向很鬆,任何人只要有駕駛執照,只要你肯做,在的士公司上一個短課程便可以有的士牌了。華人在澳洲找不到工作的,不怕辛苦的可以試試----我也認識好幾個。
一些州政府沒有嚴格規定,要考得正式的駕駛牌之後若干年,才可以考的士牌。
澳洲考駕駛牌,如果是完全初學的「學神」考得者,只是屬於「P(Probation)牌」,要一年之內沒犯大錯,才可換領「O (Open)牌」。但是有個優待,新移民如果在原居地已經有車牌者,一考到澳洲牌便是「O牌」,問題就在這裡。
印度這個國家,貪污問題嚴重,發牌是否有一貫的合理標準?我以前在香港有個朋友,參加「印度考牌團」,即日來回,在孟買付錢便獲得發牌,連車也沒碰過!
從投訴的客人所述,很多印度裔的士佬的技術十分不濟,開起車來險象環生,他們當中有沒有類似事例,啟人疑竇。
現在雖然很多的士裝有GPS (衛星導航),據說有些的士佬不懂得用,或一邊開車一邊弄GPS,十分危險。有些還一邊開車一邊講手機,與同鄉用家鄉話聊天,使客人十分反感。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這樣的翻譯
見過不少網文,取笑大陸的錯譯英文招牌和餐單。
以下這個,卻是澳洲出品:
攝自澳洲黃金海岸一個商場之內,為客人的首飾雕刻個人名字的攤位。大約是電腦翻譯工具的成果,另外的阿拉伯文(?)和韓文我不懂,日文那個看來文法不大對,仍可算可以明白。
但是為甚麼中文那個,會惡劣得那麼厲害?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以下這個,卻是澳洲出品:
攝自澳洲黃金海岸一個商場之內,為客人的首飾雕刻個人名字的攤位。大約是電腦翻譯工具的成果,另外的阿拉伯文(?)和韓文我不懂,日文那個看來文法不大對,仍可算可以明白。
但是為甚麼中文那個,會惡劣得那麼厲害?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買了「叻卜」
「叻卜」 者,Netbook也,最原始的8.9寸Mon 8G硬盤叻卜已經完全不見,聽說是現在大熱賣,每間電腦店都有專櫃陳列:10.1寸Mon,1G RAM/160G硬碟,用Windows XP作業系統,似乎是標準裝備,售價很參差,由499澳元到799澳元;更有賣999澳元,2G RAM/250G硬碟,用Windows 7作業系統的頂級產品。
我原本家中只有一台桌上電腦,最近裝了無線寬頻Router,不加以利用多買一個電腦來用,實在浪費,乃買了這個Acer Aspire One D250 叻卜了。
比較旁邊的明報週刊,可知道其體型之嬌小。
「叻卜」比Notebook 電腦輕和小,由於用較慢的Intel Atom CPU,又不設DVD Drive,耗電較低,聽說續航力比Notebook更長。便攜一個叻卜,到有WiFi的地方如本市的文化中心、州立圖書館、市中心行人大街、所有的麥當勞、Starbucks 和一些咖啡店等等,就可以免費上網,看網頁,打Blog文,好玩。
內藏藍牙、WebCam、咪高峰,三個USB連接埠、SD/XD/MS讀卡機、耳機插、音量頗大的喇叭,可說是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除了DVD Drive,可算是甚麼都有了。
其實現在用759澳元,便買得到一個名廠的15.6寸的 4G RAM/320G HDD Notebook 電腦,奇怪的是想帶著這裡去那裡去,袖珍一點的Notebook如13寸的,大多要賣1000元以上。假如一心放棄DVD改買Netbook,硬碟細一點CPU慢一點,一般上網、Load相已夠用,且慳回一大筆了。
何況我這個是跳樓貨價:399元!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簡單澳洲早餐
澳洲很少香港式的「茶餐廳」,本土特色的Coffee Shop到處都有,但並非每間都在清晨7點開市,所以在外面吃早餐選擇很有限。
前天到這家Coffee Shop,是意大利人開的,比較勤快,一早便開。
我見到有人到來買一大個Pizza(!),大概是買回辦公室讓同事分來吃吧。
我要的是簡單的:這是印度奶茶,叫Chai Latte($3.50),近年在澳洲很流行。Chai就是「茶」吧?Latte 一定是「奶」;紅茶本來就是印度和錫蘭(香港叫「西冷」,現在叫斯里蘭卡)的特產。Chai Latte 是一份濃茶,加三四分打到起泡的熱奶,和做Cafe Latte差不多:
厚切多士,不是一般的白麵包或麥包,是提子(葡萄)包;上等牛油和果醬,供應充足($3):
Luigi's Slice of Italy Restaurant: Pineland Shopping Centre, Cnr. Beenleigh and Pineland Rd., Sunnybank Hills, Brisbane, Queensland 4109, Australia(6 17 3344 3005) www.luigiscafe.com.au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佛教結緣書籍
一些佛教機構,會放置書籍讓人免費取閱;以前在香港北角的「五洲大廈」,樓上就有一個單位名曰「佛經流通處」,我也登門取過幾本書。
一般人通通叫那些書做「佛經」,其實不是的。
佛教經典,統稱「三藏」:經、律、論。
是這樣劃分的:佛陀在世說法的紀錄,方可稱之為「經」(例如「阿彌陀經」、「妙法蓮華經」、「佛說四十二章經」、「楞嚴經」、「金剛經」、「百喻經」);僧侶和在家修行的人要遵守的戒條,叫「律」;高僧大德論述佛學的著作,叫「論」(如「大乘起信論」、「肇論」、「成唯識論」)。
至如那些近世人所寫,勸人為善、勸人戒葷吃素、介紹佛教好處的書,又如那些因果報應故事集、發揮想像力的作品如「地獄遊記」,不得稱之為「經」,明矣。
有些佛教機構,不稱之為講「送」書,而稱之為「結緣」,書內還註明「歡迎翻印」,「轉送別人」;這種大公無私的胸襟,我是很佩服的。
布里斯本有一家「淨宗學會」,原由台灣的淨空法師所創,乃佛教的淨土宗一派。學會位於南區,佔地幾萬平方尺,有寬敞的園林;日日中午有可口的齋菜供應,遊人 可以自由取飯菜,然後施施然坐下吃飽,沒有人追著你簽香油錢。唯獨是有若干規矩要守,如一定要讓出家人先取,男女分開兩邊坐,吃飯時不得談話,吃完自己洗 淨碗碟之類。
學會有一間大圖書室,內有大量的結緣書籍,任人取閱。
那些書籍,大多是台灣的信眾贊助印刷的,他們相信這樣做是行善積福,所以樂而為之。書籍都印刷精美,和以前我在香港拿的紙黃字模糊的免費書,大不相同。
科技進步,佛教也要追上時代,白字黑字的印刷書之外,還有很多音像製品:CD, DVD, VCD, 錄音帶任取。淨空法師講某大部頭佛經的一套錄影,就是150張 VCD!你有興趣儘管整套拿回家,一毛錢也不用付。
當然,他們印製的結緣品,大多是屬於自己宗派的,尤其是那些以入門讀者為對象的書;不過間中也會有一些印量較少,但是屬於超越一宗一派的大師的書,每次我見到時都不會放過,例如下面幾本,得來不易:
淨宗學院(Amitabha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Queensland):11 Toona Place, Calamvale, Brisbane, Queensland 4116, Australia(Tel. 61 7 32721693)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Meow Meow 不喜歡電腦
主人換了22寸Mon,無線Router,電腦檯大執位後,Meow Meow馬上來霸一個位置。
Meow Meow 嬲爆爆:「都不知道電腦有甚麼好玩,整天在搞,不理我!」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Meow Meow 嬲爆爆:「都不知道電腦有甚麼好玩,整天在搞,不理我!」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酒杯裡的玫瑰
在一家泰國餐館吃飯,餐桌上鋪了雪白的桌布,還有一隻大酒杯----養著幾朵嬌艷欲滴的玫瑰。
格調登時升級。
澳洲城市的泰國餐館很多,我估計比中餐館更多,遍佈更廣。
其實這邊的泰國餐的菜式種類,來來去去都是那幾款,遠不如中餐的繁多;論價錢/份量之比,要比中餐貴一兩倍。
可憐那些中餐館,割喉式的鬥平鬥多,甚麼「N人套餐」,平均計每人僅十餘元,又送例湯、白飯、名茶、甜品....泰國餐嘛,一「兜」仔咖哩,便是十七八元,還是其門若市。
西人吃飯,講情調環境。
有些中餐館的食物平是平了,環境很多是馬馬虎虎,桌面鋪透明膠,或雖有桌布但上面鋪加一張紙,花瓶聊備一格,插的卻是塑膠花或紙花;碗碟崩了角,碟面陳跡斑斑,還捨不得淘汰。廚房裡的人講話聲震屋瓦,南腔北調的粗口傳到餐堂外面,清晰可聞.....
上面照片的一隻酒杯裡的玫瑰,或有多少啟示。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格調登時升級。
澳洲城市的泰國餐館很多,我估計比中餐館更多,遍佈更廣。
其實這邊的泰國餐的菜式種類,來來去去都是那幾款,遠不如中餐的繁多;論價錢/份量之比,要比中餐貴一兩倍。
可憐那些中餐館,割喉式的鬥平鬥多,甚麼「N人套餐」,平均計每人僅十餘元,又送例湯、白飯、名茶、甜品....泰國餐嘛,一「兜」仔咖哩,便是十七八元,還是其門若市。
西人吃飯,講情調環境。
有些中餐館的食物平是平了,環境很多是馬馬虎虎,桌面鋪透明膠,或雖有桌布但上面鋪加一張紙,花瓶聊備一格,插的卻是塑膠花或紙花;碗碟崩了角,碟面陳跡斑斑,還捨不得淘汰。廚房裡的人講話聲震屋瓦,南腔北調的粗口傳到餐堂外面,清晰可聞.....
上面照片的一隻酒杯裡的玫瑰,或有多少啟示。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成熟
前文「16歲澳洲妹單獨環球航行」,講到有人除了質疑她有沒有環球航行的能力,還認為16歲的人心智尚未成熟,不能獨自作出重大決定,要她的父母或政府阻止她出發。
到底一個人要到多少歲才算成熟,是很有趣的問題。
以前的人壽命短,要爭取時間,男子十六歲、女子十四五歲便結婚的很平常!如是者,三十出頭一點便做了祖父母了。
現代人呢,營養充足,男女的性徵比以前的人還要來早兩三年,很多女孩十歲多一點便來月經,性開放的風氣下,不少青少年在十四五歲便初試雲雨情----但是否表明他們的「心智」一樣成熟了?
世界上很多國家,把國民的成熟年齡定在十八歲,屆時可以開自己的銀行戶口,可以登記為選民、在大選之中投票,甚至自己參選;更可以從軍和做警察,持有槍械,必要時作出殺一個人的決定了!
很多人說,現在的人早熟了,有「童真」的年齡越來越短。有些小孩子受了電視和同輩的影響,才幾歲大便滿口大人話,所謂「老人精」到不得了。他們不聽話不特已,還夠膽譏笑大人「老土」、「無料到」,真是氣壞父母。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成熟得可怕。由於讀書的時間長了,中學到大學畢業,倚賴父母供養到二十二三歲的很多。有些人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於是碩士學位唸完一個又一個,一直拖到廿五六歲,但連照顧自己生活起居的本領也欠奉。這和我經歷的香港經濟貧困的年代,一些男孩女孩十幾歲便要出來賺錢幫補家計的成熟,頗有分別。
現在很多二十過外的青年,講起話來嘴巴不饒人,正所謂一言九「頂」,但是聽其講話的內容和表達能力,還是十分幼嫩。
某澳洲的華人朋友,給我看他女兒行了大學畢業禮後在校園拍的照片,但見一個個廿多歲的的大學畢業生,人人拎著一個毛公仔!
聽說香港也有類似的風氣,我覺得很難理解。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公園造像攝影
在布里斯本河邊的New Farm公園,一班影友在為模特兒造像攝影:
中午的猛烈陽光,其實是人像攝影的大敵,反差和陰影太強,惟有用反光板補光。
一陣微風,吹起頭髮:
人比花嬌:
布里斯本華人攝影會作品網站:http://www.pbase.com/bcpg2006
中午的猛烈陽光,其實是人像攝影的大敵,反差和陰影太強,惟有用反光板補光。
一陣微風,吹起頭髮:
人比花嬌:
布里斯本華人攝影會作品網站:http://www.pbase.com/bcpg2006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甚麼是「美」
香港現在沸沸揚揚的進行「亞洲小姐競選」,參選的女子施展渾身解數,在選「美」的活動中,把自己最「美」的一面表露出來。
到底甚麼是「美」?有人說「美是沒有標準」的,如果是沒標準的,怎樣選?
我想,說「沒絕對標準」的法比較中肯和符合實情----即是說在一個特定的時代和社群之中,有人們大致認同的「美」的標準----當然囉,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不同時代和社群,認同不同的標準,是很常見的了。
看現在的「亞姐」競選新聞,天天都有誰誰誰裝「胸」作勢的報道,是要迎合近年以大奶奶為美的標準啦。
到底甚麼是「美」?有人說「美是沒有標準」的,如果是沒標準的,怎樣選?
我想,說「沒絕對標準」的法比較中肯和符合實情----即是說在一個特定的時代和社群之中,有人們大致認同的「美」的標準----當然囉,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不同時代和社群,認同不同的標準,是很常見的了。
看現在的「亞姐」競選新聞,天天都有誰誰誰裝「胸」作勢的報道,是要迎合近年以大奶奶為美的標準啦。
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哲人其萎錄
哲人其萎錄 (The Book of Dead Philosophers, 2008,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ISBN 13: 9781847080790, ISBN 10: 1847080790),美國紐約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哲學教授 Simon Crichley 著,是集嚴肅和趣味於一身的哲學消閒書。
一般人想讀讀哲學書,大多是為了解惑和找尋人生的啟示。可惜不少哲學著作並非為普通讀者而寫,往往失之於枯燥難懂;反而哲學家的生平逸事,對常人更具有啟發性。
這本書由古希臘講起,到20世紀之末,(有一章還特別介紹中國的孔、孟、老、莊),歷二千餘年,包括了190個哲學家。
專門談他們怎樣死。
雖 然書名是Philosophers,其實也包含有創見的其他學者,例如搞歷史、經濟和政治理論的馬克思(Karl Marx)、科學家加利略(Gallileo Gallilei)、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天文學家布魯諾(Giodano Bruno)等等,所以我襲用殯儀館中常見的橫額「哲人其萎」,應該更貼切了。
最出名的的哲人之死,當然是遭當權者以敗壞人心罪名迫害,有機會而選擇不逃亡,泰然自若地飲下毒酒的蘇格拉底(Socrates)。最悲壯的哲人之死,可能是在中世紀挑戰教會描述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理論,拒絕妥協,被當時的專橫的宗教法庭囚禁七年,最後遭活生生燒死的Bruno了。
哲學家的思想高超,但是肉身也是和常人無異,一樣有生老病死。除了上述的受迫害而死,有遭遇意外:如 倍根(Francis Bacon)給一隻大狗撞死;也有被謀殺:如20世紀的Moritz Schlick,被一個納粹學生在大學門口殺死;堅持公平以年邁之身在寒冷的街上排隊竟至凍死的 Henri Bergson,死於精神錯亂暴斃街頭的尼采(Friederich Nietzche)等等。
至於能夠「壽終正寢」的哲人,當然還是佔多數的。
哲人理應看透生死之事,大部分都不懼怕死亡,無論是有神或無神論者,皆能安然面對生命終結,否則徒具智者之名(蓋Philosophy一字,由希臘文「愛」和「智」二字組成),堪為世人笑矣。
但是哲人如何安排妥貼自己的人生,有不同甚至於完全相反的取向。
例如德國理性主義大哲康德(Emmanuel Kant),一生著重健康,工作、運動、飲食有條有理,絕對不近女色,生活作息刻板如苦行僧,幾十年如一日,結果得償所願,活到80歲。
但是另一極端有法國存在主義大師沙特(Jean-Paul Sarte)和英國的數理邏輯大哲羅素(Bertrand Russell),兩人煙酒不戒、沉迷女色、大吃大喝,一樣得享高壽;沙特的生活極之糜爛,享盡人間之樂,也有75歲;羅素比之沙特稍有不如,結果達到98歲!
到底哪一個取向聰明一點呢?難說了。
全書298頁,很容易讀,每人獨立成章,隨便跳讀也不妨。
有興趣的可以在這裡郵購:
http://www.bookdepository.co.uk/book/9781847080790/The-Book-of-Dead-Philosophers?b=-3&t=-20#Fulldescription-20,8.99鎊,免郵費。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一般人想讀讀哲學書,大多是為了解惑和找尋人生的啟示。可惜不少哲學著作並非為普通讀者而寫,往往失之於枯燥難懂;反而哲學家的生平逸事,對常人更具有啟發性。
這本書由古希臘講起,到20世紀之末,(有一章還特別介紹中國的孔、孟、老、莊),歷二千餘年,包括了190個哲學家。
專門談他們怎樣死。
雖 然書名是Philosophers,其實也包含有創見的其他學者,例如搞歷史、經濟和政治理論的馬克思(Karl Marx)、科學家加利略(Gallileo Gallilei)、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天文學家布魯諾(Giodano Bruno)等等,所以我襲用殯儀館中常見的橫額「哲人其萎」,應該更貼切了。
最出名的的哲人之死,當然是遭當權者以敗壞人心罪名迫害,有機會而選擇不逃亡,泰然自若地飲下毒酒的蘇格拉底(Socrates)。最悲壯的哲人之死,可能是在中世紀挑戰教會描述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理論,拒絕妥協,被當時的專橫的宗教法庭囚禁七年,最後遭活生生燒死的Bruno了。
哲學家的思想高超,但是肉身也是和常人無異,一樣有生老病死。除了上述的受迫害而死,有遭遇意外:如 倍根(Francis Bacon)給一隻大狗撞死;也有被謀殺:如20世紀的Moritz Schlick,被一個納粹學生在大學門口殺死;堅持公平以年邁之身在寒冷的街上排隊竟至凍死的 Henri Bergson,死於精神錯亂暴斃街頭的尼采(Friederich Nietzche)等等。
至於能夠「壽終正寢」的哲人,當然還是佔多數的。
哲人理應看透生死之事,大部分都不懼怕死亡,無論是有神或無神論者,皆能安然面對生命終結,否則徒具智者之名(蓋Philosophy一字,由希臘文「愛」和「智」二字組成),堪為世人笑矣。
但是哲人如何安排妥貼自己的人生,有不同甚至於完全相反的取向。
例如德國理性主義大哲康德(Emmanuel Kant),一生著重健康,工作、運動、飲食有條有理,絕對不近女色,生活作息刻板如苦行僧,幾十年如一日,結果得償所願,活到80歲。
但是另一極端有法國存在主義大師沙特(Jean-Paul Sarte)和英國的數理邏輯大哲羅素(Bertrand Russell),兩人煙酒不戒、沉迷女色、大吃大喝,一樣得享高壽;沙特的生活極之糜爛,享盡人間之樂,也有75歲;羅素比之沙特稍有不如,結果達到98歲!
到底哪一個取向聰明一點呢?難說了。
全書298頁,很容易讀,每人獨立成章,隨便跳讀也不妨。
有興趣的可以在這裡郵購:
http://www.bookdepository.co.uk/book/9781847080790/The-Book-of-Dead-Philosophers?b=-3&t=-20#Fulldescription-20,8.99鎊,免郵費。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意大利小食
Piadina Bosciaola(烙餅)
比吃一大塊的Pizza輕鬆,夾火腿、芝士和磨菇,烘得脆卜卜的。
Tubo al Pollo (雞卷)
外面包的一層是粗麥薄皮麵包,乾爽無油,十分健康。
Cibo: Shop 4/ 85 Merthyr Rd., New Farm , Brisbane, Queensland 4005, Australia. (61 7 33584359)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比吃一大塊的Pizza輕鬆,夾火腿、芝士和磨菇,烘得脆卜卜的。
Tubo al Pollo (雞卷)
外面包的一層是粗麥薄皮麵包,乾爽無油,十分健康。
Cibo: Shop 4/ 85 Merthyr Rd., New Farm , Brisbane, Queensland 4005, Australia. (61 7 33584359)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