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林家聲、檸檬、阮兆輝、馬師曾 |
老實話,很多這個年代的電影,題材不免老土,製作不免粗糙。介紹給大家,主要在於其歷史、文化與懷舊感情的價值。
這些陳片,也有沒有藝術價值高的作品?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要選十大,我想有兩齣是影評人的熱門,一齣是1955年秦劍導演的「父母心」,另一齣是1960年楚原導演的「可憐天下父母心」,都是恪守傳統人倫價值觀,歌頌家庭摯愛的電影。
今日先講「父母心」。
粵劇名伶馬師曾,當年與薛覺先兩大天王,是30年代開始便紅極一時的大佬倌,又對改良和建設粵劇表演形式和制度有貢獻。有趣的是,兩人的天生條件都不算好,聲音不好聽,音域不夠廣,外形不夠英俊,能夠成功靠後天努力發展多樣化的表演技巧......
馬師曾一向走詼諧路線、扮鬼扮怪、扮男扮女,自創一格的音調高昂,咿咿呀呀的「乞兒腔」志在搞笑,難登大雅之堂。「父母心」是他少有的悲劇,想不到他收斂起搞笑本色,嚴肅地演一個時不我與、演藝生命日走下坡的老藝人,卻拼命供養兩個兒子成材,是那麼的深刻動人。
馬師曾拍完這齣電影不久,便與妻子紅線女告別香港回中國,緊隨國家文藝路線,改演嚴肅歷史人物的角色。他在1963年去世,有幸逃過文革一劫。
秦劍當年是未夠四十歲的青年導演,但是完全顯示他拍文藝片的圓熟功力。
電影描寫50年代香港人民的艱難生活,那時很多人失業,貧無立錐之地,每個月的房租、子女每個月要交的學費,常常要臨時籌措,完全沒有誇大。
馬師曾的角色,先失業,再喪妻,長子林家聲去澳門讀寄宿中學(澳門的學校好D咩?這個橋段有點怪)。收入捉襟見肘,沒法供小兒阮兆輝讀書,唯有讓他在戲班學師。馬師曾為了支持家庭的生活費,終於勉力再登舞台,卻失聲唱破嗓子被柴台,阮兆輝未夠材料,以致演出失準。馬師曾心力交瘁,一病不起,有幸林家聲終於中學畢業,回香港到病榻前慰問,老父含笑而終:
...............................................................
*倘有留言未能即時上板,是自動過濾去了spam之故,諸君稍安無躁,版主每日檢查幾次,一有發現便會救回*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倘有留言未能即時上板,是自動過濾去了spam之故,諸君稍安無躁,版主每日檢查幾次,一有發現便會救回*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澳門都有好幾家教會的寄宿好學校,收費亷宜,修女學校英文水平也絶不比香港啲差,我剛來香港時父母曾想送我到澳門粵華寄宿,我阿叔在那里教書,後來又介紹我到鄧鏡波,那里都有小量的宿位,另一位親戚是西洋人做船長的介紹我入赤柱航海學校,後來展轉才入咗銀行做,那時香港的官立小學每月學費五大元。
回覆刪除原来如此,那麼劇情有根據的
刪除我讀港大時,有次集體澳門旅行,都是住在某校的宿舍。
澳門三大名校,慈幼,培正及粵華(聖心女校好像是粵華分出來),粤華演藝界的就有:Joe Junior,
回覆刪除甘國亮,方中信,賈思樂,葉振棠及恭碩良等等。
記憶中還有一間「聖羅撒」。
刪除還有兩件勁大挍友未提:歐文龍及羅傑成。
刪除此佳片當中之所有主副角色的安排, 完全都似為各演員所度身而造, 不偏又不倚!! 尤其是[馬大師]之超班演譯...其演技的自然、釋放、與及投入, 全然沒帶絲毫之舞台戲曲味道...生活化得妙到毫顛!! 而其他的予演者有如油油綠葉, 拱托著耀眼牡丹....(^_^)!! (( 衷心感謝樓主能以''陳''字代之而''殘''字以稱謂舊粵語電影, 多謝。))
回覆刪除去姐姐的博看了看 人如其名 應是位性苦悶的老處
刪除不要出口傷人。
刪除世上咩人都有, 見怪不怪, 冇咩問題...。謝謝你~[Chris]朋友...(^_^)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