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占的「遺產雜談」引起我的一些聯想。
很多人一生做牛做馬,不捨得吃、不捨得穿,都是為了積穀防飢,多一些財富在手,安全感強很多。
到了老年,眼看自己的生命的盡頭,已不是年輕那時的遙不可及,這時又要為財富的出路打算。
我鄉下有句口頭禪:「又驚千年無米煮,又驚無命等千年」,相當尖刻,意思很明顯,不用翻成語體文了吧。
財富的自然出路,當然是留給下一代。
自己未死便分家?我聽過很多老人分了家產後,被眾多子女像皮球一樣的踢來踢去,沒人肯照顧,晚景凄涼的故事。
有些親戚長輩,因為在香港不夠應付高昂的生活費,乃聽從子姪輩的遊說,帶著一生的積蓄回鄉下,初時得到熱情的招待照顧,但隨即跟著的便是這個要錢蓋房子、那個要錢做生意,老人千金散盡,再榨不出錢時,親戚的態度馬上由尊敬變為討厭,真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老人後悔莫及矣。
有個朋友告訴我在悉尼有個華人老伯,辛勤一生,略有產業,老伴又先他而去,唯一希望是他的獨子。這個兒子書讀得好,成為專業人士,又本性純良、十分孝順,對父親照顧周到,老人十分安慰。
為了簡便,老人遺囑也不立,幹脆把名下的產業全部轉了愛子名下,自己只留下少量現金,實行遺產稅、執行遺囑的律師費也省掉。誰知道千算萬算,不如老天一算.....
你且不要猜那兒子得到財產之後不理老父,他是一樣的孝順,但過不了多久,在一宗意外之中身亡!
兒子有個同居的鬼妹女友,依法可以領受全部遺產。這個鬼妹兒性格涼薄,視家翁為陌路人,不願付一分錢來養他。於是老人「臨老唔過得世」,要靠領取澳洲政府的公援生活!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喺澳洲點窮都有政府養,喺香港就大鑊.
回覆刪除澳洲政府就快破產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