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0日 星期六
鋼琴家林海恩
我在布里斯本市中心大會堂聽過一場音樂會,首先演奏「梁祝」的是兩個在布市深造音樂的華人學生,跟著是女聲三重唱,壓軸的鋼琴家林海恩(Helen Lam Winther)出來,向觀眾稍一欠身,坐下即開始彈奏。
晶瑩的琴聲有如銀瓶乍破,蕩漾在音樂廳的空氣中,使人精神為之一振。
林海恩先彈奏三首美國20世紀古典/流行音樂家蓋希文(George Gershwin)的小品:Fascinating Rhythm、I Got Rhythm和The Man I Love,一般洋人聽眾可謂耳熟能詳。壓軸好戲也是蓋希文所作,「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林海恩彈奏的是改編為鋼琴獨奏的版本,但見她的雙手在琴鍵上飛舞,包辦了樂曲主旋律和管絃樂伴奏的兩大部份,這才真正是技驚四座。
蓋希文也是我心愛的作曲家,「藍色狂想曲」是他寫於1920年代的代表作,充份表現當時美國文化所表現出的朝氣、樂觀與「工業文明」氣氛,是一首不愧於古典樂派先賢的鋼琴協奏曲。林海恩的表現實在精彩,樂曲一完,馬上掌聲雷動,並有多位聽眾起立致以“Standing Ovation”之禮。
音樂會完畢後,我把握機會找到林海恩請她簽名留念,並且自我介紹,問她可否做個訪問。林海恩來自香港,大家說同一語言,特別覺得親切,馬上便答應了。
Helen(林海恩)和丈夫、愛女住在布市北郊的Clear Mountain,這裡是濃密的山林,空氣特別好。山路蜿蜒,上高落低,Helen的家在一條山路的盡頭,鄰居不多,正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鳥飛相與還。」的環境,日間也少聞繁囂,有的只是鳥聲和蟲鳴。
書齋四周都是書架,放滿了音樂、文學、藝術的書籍,最觸目的便是雄踞一方的兩座三角鋼琴,Helen和丈夫John Winther都是鋼琴家,怪不得。提起那座剛剛「入伙」不久的鋼琴“Faziola”,Helen打從心底笑出來。這座鋼琴是意大利小廠出品,產量不多,但是聲音絕美,觸感優良,他們夫妻倆在丹麥一試便愛不釋手“That’s it!”Helen說,當時有如掘到寶藏一般的興奮。這座Faziola是舊琴,但是正處於一座鋼琴的生命中的黃金時期,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寶物。
Helen說她在香港出生,五歲開始學彈鋼琴,初時只不過是見到哥哥學彈琴也嚷著要學,談不上甚麼特別的熱愛,後來還停了幾年,直至十二歲那年再次學琴,幸遇名師黃懿倫女士,方才開竅,培養出強烈興趣琴技突飛猛進,幾年間便把幾屆的校際比賽冠軍和「通利琴行」的獎金拿了一個又一個。
談起當年的威風史,談吐溫文的Helen眉宇之間還有一點靦腆。她一生的第一個轉捩點是1982年考到英國Wells Cathedral School的進修音樂獎學金,可以出國留學,埋首在歐洲的深厚文化之中。畢業之後又考得另一個獎學金,進入萬人渴望的劍橋大學「聖三一學院」深造音樂碩士。期間她有機會跟隨多位國際有名的老師,又爭取表演的機會,和嘗試編曲和作曲。
1989年中國一場驚天動地的民運,燃沸了許多海外華人學生的血液,靈魂飛到祖國跟那些充滿理想的青年在一起;這段日子之中Helen靈感泉湧,還以民運為題寫了兩齣音樂劇在英國公演哩。
1990年,在父母的催促下,倦鳥終於知還,返回香港團聚。以Helen當時的造詣,可以成為超級鋼琴老師有餘。「不過我的興趣始終是彈琴…」她說,為了Keep up自己的練琴時間,她進入成立不久的香港演藝學院唸鋼琴演奏深造文憑,亦因此遇到另一位好老師──她現在的丈夫John Winther。
John Winther是丹麥裔,鋼琴造詣湛深之外,還擅長多兩種截然不同的樂器:雙簧管和豎琴,難能可貴。他與澳洲淵源很深,在三十多年前,年紀輕輕便擔任悉尼歌劇院的總經理,實行演奏、行政左右逢源。他在90年代香港的演藝學院建立之初即任要職,退休前是音樂學院部分的院長。
Helen 和John於92年到澳洲,「隱居」在大堡礁旁的Magnetic Island,讀書彈琴,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期間添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娃兒。96年他們再度移居布里斯本這個新興的都會,Helen在格里菲斯大學的音樂學院當了一年半的老師,後來還是為了照顧女兒和自己專心彈琴,從教職上退下來。
Helen嘗試過多種的音樂範疇,但她不諱言偏愛美妙的旋律,所以還是喜歡20世紀之前的作品。她的第一張CD已經面世,看她的選曲便可知其梗概:巴哈、舒伯特、蕭邦、拉克曼尼諾夫、Albeniz等等。
離開Helen 和John那充滿藝術氣氛的書齋/音樂室,已是傍晚時分,我的汽車迎著晚霞駛下Clear Mountain,經過Samford Valley回家,耳畔仿佛仍然有Helen的琴音和笑語。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