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日 星期六

民主選舉產生的怪胎

為了如何選出特區行政首長,應該由幾百個「欽定」成員組成的選舉團內部投票,還是應該由香港市民投票直接選出,香港人鬧了很多年,還是爭取不到直選。

我住的澳洲昆士蘭州的布里斯本市,便是由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選出一個怪胎市長。

住在澳洲,身為公民,要選舉幾個不同的政府。

最重要的是「聯邦政府」的選舉,國民投票選代表自己選區的「聯邦議員」,議員只有少數是無黨派的「獨立候選人」,多數屬於某個政黨。全國選舉結果出來了,點算那個政黨得票最多,便成為「執政黨」,其領袖成為「總理」,同一政黨又當選的心腹議員則「分餅仔」,擔任各大小「部長」。

其次是「州政府」選舉,每個州自己玩,過程和「聯邦政府」選舉差不多,如此這般地產生「執政黨」、「州長」和「部長」。

最小規模的便是「市政府」的選舉了,也是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出代表自己選區的「市議員」,最特別的是另外有一張選票,直接選舉市長!

市議員侯選人,大多來自某一個政黨;而市長候選人有些是來自某一個政黨,也有很多獨立侯選人,大多數情況下,那些獨立侯選人勝出的機會微乎其微。

布里斯本市政府,工黨的議員多年來一直佔得優勢,市長也是由工黨的Jim Soorley做了很多屆。前兩年Jim Soorley說,任滿之後不再競選,由其副市長Tim Quinn接力。

問題是,副市長Tim Quinn要做市長,不能直升,也要經過選舉。選民今次不知道是故意要跟他過不去,還是跟自己過不去,選舉結果是:一眾工黨議員還是佔了當選的多數,但是「市長」的票選出屬於自由黨的Campbell Newman!

一個隸屬自由黨的市長,要領導以工黨議員佔多數的市政府,政令的推行很成問題,開會時想上下一心、衷誠合作也難。還有,成為大多數的工黨議員的領袖David Hinchcliffe,只是掛名做個有名無實的「副市長」,和市長沒法咬弦,事事針鋒相對。市政府經常地「家醜外傳」,市長和副市長兩人互相向傳媒公開攻擊對方。

只因為「市長本身」屬於自由黨,出席大活動時,從來只帶自由黨的議員同行。市政府的屬下的一些專責的「委員會」主席(不設「部長」),也強行委派自由黨的親信議員擔任。吃重的「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便是由自由黨的Graham Quirk擔任。


最離奇的是,市長出國公幹之時,擔任「代市長」(Acting Mayor)的不是「副市長」David Hinchcliffe,而是市長的親信同黨議員Graham Quirk,真是民主選舉產生的怪胎!

最近「副市長」David Hinchcliffe,更發動黨人,進行「逼宮」鬧劇,把Graham Quirk的委員會主席職位罷免。

這樣的政府怎樣能夠運作,真是天曉得。只怪市民在選舉時,不夠理智,分別投市長和議員的票時,作出自相矛盾的選擇。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