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逃出生天」,老影迷一定會想起40年前的三齣災難電影,「沖天大火災」(The Towering Inferno , 1974)、 「海神號遇險記」(The Poseidon Adventure ,1972)、「大地震」(Earthquake, 1974)。
「沖天大火災」就是講摩天大廈發生大火,消防員千辛萬苦救人;最後的解決方法是類似爆破的方法,使「洪水」自上而下,淋熄根本沒法用人力撲滅的大火,「逃出生天」乾脆照搬了。
「逃出生天」的場面的靈感,來自「沖天大火災」,不過「沖」的人群困在頂樓,沒有集體逃生的情節,「海神號遇險記」就有大半齣電影、幾十分鐘,乘客在反轉的輪船裡向上摸索前進的深刻描寫----眾人潛水的一場尤其相似。「大地震」就是主要講人群在塌樓塌路下面找尋生路。
這類災難片有個萬試萬靈的公式:有很多性格和背景很不同的人物,男女老幼、賢人、智者、勇士、小人物、偽君子、大奸人、平日全不起眼的原來可以是英雄,還有小孩或貓狗寵物。更不可少的是,加插主角的愛情和親情的故事副線。
編劇構思好一個個的人物和場景,便不愁沒有足夠的枝葉情節和戲劇衝突。結局一定是大多數人獲救,但編劇一定要決定死掉哪幾個,設計好怎樣死法,觀眾才會有好反應。
當然,視覺和音響效果不可馬虎,否則觀眾就會說「咁假都得?有無搞錯呀?」投訴被搵笨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那些主角在脫難過程中, 永遠有超人的體能, 同武俠小說的大俠一樣, 從來唔使沖涼, 不用為銀兩擔心
回覆刪除電影夢工場嘛。
刪除//同武俠小說的大俠一樣, 從來唔使沖涼, 不用為銀兩擔心//
刪除That reminds me a funny play written by my class in high school, but a key scene was censored by the school. That scene questioned how come those 大俠 don't need to go to some outhouse to release themselves. --zpdrmn
今次入場又係小貓三四隻?放假應該會多啲人剃掛?
回覆刪除假期7點場,也有六成滿。
刪除不明白電影公司的市場判斷,還拍攝這樣老掉大牙的題材,單以劇情而言,很難超越經典電影「沖天大火災」。
回覆刪除現今 3D、數碼影像年代,觀眾已被寵壞,任何驚心動魄、上天下海的場面,觀眾都會覺得不外如是。正如 Chris 兄所說,觀眾入場前,大已預知這類災難片的 formula 和 ingredients。
個人來說,莫說勞師動眾到戲院觀看,連看 DVD/Bllu-ray 的興趣也不大。
這齣戲,場面80分,故事60分。除了劉青雲和古天樂演出交足貨,李心潔僅僅及格,其他演員:30分。
刪除亦係太空災難片不如睇"Gravity", 無論製作、故事構思、CG創作,質數一定高. 難得占士金馬倫都俾個like, IMDb 8.8分.
回覆刪除勁。
刪除澳洲現在上映。
果然是用了【沖天大火災】的公式......
刪除海神號的新舊版都看過,兩齣都喜歡,不過舊版略勝一籌。
Gravity 全力推介,畫面美,故事好,演員更是好得沒話說。
可以不理的電影!
回覆刪除看見是中港合作的「大片」,本來已打退堂鼓,入場是為了支持澳洲戲院放映中文片,兼俾面兩個男主角。
刪除Chris乃有心人也.
刪除早年同老婆去看星期日十點半早場,電影名已忘記〈排球甚麼〉,但清楚記得全場只有我同老婆二人〈是,是二人〉,也記得當日冷氣很凍和心存「內疚」和「不安」。
回覆刪除「內疚」是因為二人戲票,肯定連冷氣費都唔夠;「不安」是因為隱約覺得售票員、收票員、帶位員、放影員、掃地阿姊等都在問候這兩位「包場貴客」。
一如所料,那戲院早已「轉型」,不再接受七十元包場了。
完全理解和支持 Chris 兄多到澳洲戲院看戲,一部分戲票錢,其實是「到戲院看戲」這活動的保育費,不然,這瀕臨絕種物品快將消失,後悔莫及。
I watched the Korean version "Tower" last year, that was very goo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