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黃金年代:蕭紅

昨晚去看了「黃金時代」,關於蕭紅生平的電影,前文介紹過

這個一流的中國現代東北女作家,抗戰時逃難來到香港,在這個南方小城市,住在尖沙咀,寫出一生代表作「呼蘭河傳」。抗戰勝利之前,被誤診枉死,年僅三十出頭,骨灰在香港草草埋葬。所以蕭紅對我們香港人,具有特別意義。





訪問主角湯唯和馮紹峰



.
文字記述蕭紅的生平,網上可以找到很多,我現在從我的藏書中找出一篇比較難得到的,出自趙聰的「30年代文壇點將錄」(香港俊人書店 1970)寫得活靈活現,文末的反共觀點,讀者自由詮釋可也:



 






電影對蕭紅生命之中兩個男人,蕭軍和端木蕻良的描寫和造型,和以上的資料相差甚遠。

不過據學者考證,趙聰的記述有相當真實性。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10/21/OT1410210005.htm#6604545-fbook-1-8905-42807d3d9f9c308a07725647d563aba8

.......

10 則留言:

  1. Raymond上午8:31

    蕭紅的作品都看過了!好看嗎,一般而已!

    回覆刪除
  2. 看蕭紅一生,若不是她有寫作的天份,又經魯迅點題,以現代眼光視之,不又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慘劇嗎?這些事往往都是新聞版常見的倫常問題,未成年懷孕、家庭暴力……
    我看過蕭紅的黑白照片,她樣子是很忠厚的,中人之姿而已,實在想象不到她會和這些事情有關。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那些「緋聞」,其實不算什麼失德。

      刪除
  3. 趙聰的那本書我從前也有,不過因為他和出版那本書的俊人書店(即後來的萬人傑)的右派關係,此書對描述的所有左派作家月旦頗多,令人懷疑有失偏頗,我成年後即棄之不看,現在又覺棄之可惜,其實可以留之作比較刋物。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時把書扔掉,之後又覺得有用,人的思想會變,書還是那一本。

      刪除
  4. 我今天也去看了這部電影,影廳裏冷冷清清只有七八個人,旁邊人還時不時低頭玩手機。3小時看完到晚上11點,卻全無睡意,很受震撼,覺得這真是一部好影片,許鞍華的功力不簡單。如果許鞍華的初衷是拍給愛好文藝、民國史的人看,那麼她是成功的。如果她的初衷是拍給普通大衆看的,那麼她是失敗的,畢竟這部電影投資巨大,票房不樂觀,不懂時代背景的觀衆很難捱得過3個鐘頭的。

    我對蕭紅瞭解不多,只讀過她的《回憶魯迅先生》,那倒是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單從影片來分析,蕭紅的不幸遭遇,部分是她的家庭造成,部分是她自己性格導致,即便不生活在亂世,也難有好的情感歸宿。印象最深是她與丁玲的那一段,她沒選擇跟丁玲去延安,以蕭紅的個性去延安肯定是玩不轉的,不可能寫出後來的《呼蘭河傳》,在一個以救亡圖存爲急務的時代,她能逆潮流而行,這是蕭紅性格上很可貴的地方。她與丁玲的選擇沒有孰優孰劣之分,都是遵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也許正是這種遺世獨立的品質,奠定了她的文學成就。

    回覆刪除
    回覆
    1. 在現在的文化氛圍和觀眾口味之下,拍這齣電影是很大的投資,用了7000多萬,拍了近150工作天,跑了很多城市。
      希望電影起碼能夠收回成本吧。

      刪除
  5. 恕我主觀直言,蕭紅遭遇乃自作孽,與人無尤,第一個佬都重話天真受氹甚或因五四運動引發出既所謂前衛反叛行為,但係要記住,食得鹹魚抵得渴,後來個幾個佬咪又係自己揀,難聽啲佢生平似係發花癲女人故事。

    趙聰的「30年代文壇點將錄」呢啲蕭紅情史,講到差唔多好似全部係個班佬錯,個女既就好似食咗迷藥被人氹上床咁,實停最慘係佢啲仔女,佢真係生完一個又一個,自己都養唔掂,唔知佢啲仔女下場如何,佢啲佬掉低佢走去追第二個女人兼揼到佢豬頭炳,但轉頭佢又黐返啲佬,真係唔知蕭紅攪邊科。

    許鞍華拍埋呢啲戲,真佩服個位幕後金主,直頭倒錢填海,咁當然,賬面使7000多萬,但如果出錢一方能黑金轉白金uncountable amount,that's worthy doing it,in my silly opinion。

    回覆刪除
    回覆
    1. 人世間的悲劇,往往是逆境,加上個人性格的弱點(不一定是敗壞)造成。
      蕭紅生的孩子,前後兩個。
      一個送人,一個夭折,都是在出生後幾日的事。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