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梁祝」協奏曲是最優美的,西洋古典曲式寫成的中國風味音樂。饒是自謙對古典音樂一竅不通的人,都衷心喜愛這協奏曲的美妙旋律。有些人更每次聽到,更淚盈於睫,可見其感染力。
這首名作,在1959年首演,至今已四十多年,一開始便大受歡迎。文革時雖然被打為「大毒革」不許演奏,但是好的音樂長留人們的心中。年來灌成唱片版本不計其數,單是香港的西崎崇子,先後便與不同的指揮和管弦樂團錄過多個版本。嚴格來說,梁祝其實不算是成熟完美的作品。它以「協奏曲」為名,但並不是合乎「快-慢-快」三段式標準西洋古典音樂曲式結構,而且曲子取材過於蕪雜,曲段的推演不無勉強之感,稱之為「交響音詩」(Symphonic Poem)或小提琴狂想曲(Fantasia)更為恰當。有些樂評人十分苛刻,竟然貶之為「大鑼大鼓、不倫不類的鬧劇」。不過這首樂曲有的是充沛的感情,表達的是民間喜歡的美麗愛情悲劇,論到對一般人的感染力是十足十的。

梁祝原是學生的練習創作
「梁祝協奏曲」是何占豪的1958年作品,當時他還是上海音樂學院的二年級學生。何占豪很早便有以中國傳統旋律用西洋配器寫大曲的意願,1957年剛進音樂學院便寫了「二泉映月」管弦樂曲,以及「梁祝四重奏」。後者利用了越劇中一個著名的旋律,亦即「梁祝四重奏」與「梁祝協奏曲」中最為人稱道的小提琴主旋律。何占豪寫梁祝協奏曲,得到院長丁善德的大力支持,並叫了他的得意門生──四年級的陳鋼加以協助;創作過程之中,還有其他老師的指點。所以「梁祝」算是一首「集體創作」的作品。

樂曲結構
樂曲共長約二十五分鐘,大致上分為三段,但並非傳統的三個「樂章」。
樂曲開始時,詩情畫意的西洋豎琴,領出幼滑如絲的弦樂,勾勒出風光如畫的江南風景。接著小提琴奏出主旋律,你可以想象是代表柔情似水的祝英台。接著是梁祝兩人在上學途中相遇,與小提琴對答的是低沉渾厚的大提琴(代表梁山伯)。緊接下來是一段歡樂輕快的迴旋曲,描寫二人在三年內相處的美妙時光。好景不好,好友也須分手,依依不捨的十八相送結束第一部。
第二部分由以陰沉的管樂帶起,象徵不詳的預兆。山伯來訪,與英台樓台相會,哀怨纏綿的音樂交待這段無可奈何的情景。樂曲由急轉下,狂風掃落葉似的旋律與敲擊樂象徵英台堅決拒婚的過程,並以撲墳殉情的高潮結束。
第三部分緩緩開始,猶如第一部分的重現,不過多了一重迷霧似的神話氣氛。主旋律再起,殉情的愛人終經在另一個世界中結合,成為蝴蝶,在墳前飛舞,永不分離,音符頌讚忠貞不渝的愛情。
梁祝協奏曲,在1959年5月「上海音樂舞蹈匯演」中(並非一般人說的1959年10月中共國慶)首演。擔任小提琴的是音樂學院學生俞麗拿。梁祝的小提琴部分,嘗試中西結合,把中國二胡的滑音,揉音效果帶進來,所以就算不懂音樂的人,一聽之下也會覺得:為甚麼這首古典樂曲,有這麼濃厚的「中國味」?「洋為中用」,加上所謂「反抗封建的鬥爭」主題,梁祝成了黨委書記孟波的推崇對象,事實上樂曲本身也的確很討民眾的歡心,所以一時之間,成了最熱的演奏曲目;幾十年下來,也成了全界華人的金曲。

外一章:真實的梁祝故事
梁祝故事,改編成戲曲和電影不計其數。選角方面當然是符合大眾的「才子佳人」意願:男的英俊瀟灑,女的貌美如花,但事實是否如此就沒法稽考了。至於梁祝的事蹟,倒是真正發生過的(當然「化碟」那一段是後人的杜撰)。藝術作品中的梁山伯,十八相送歸家後,馬上依祝英台的囑咐,準備聘禮前往祝家莊聘娶祝英台的「妹妹」──這個妹妹當然是祝英台自己;但是英台也想不到,父親在自己留學三年間已為她定了馬家的親事。山伯與英台樓台會後洞悉真相,先是驚喜然後是絕望──最友好的同學竟是女兒身,又沒法與之結合──山伯回家一不起,鬱鬱而終。英台出嫁時路過山伯墳,下轎致祭,此時天地變色、墳墓裂開,英台縱身跳入殉情……這一連串的事件,幾乎是幾個月之內發生,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歷史上的梁祝有文字記載,在《寧波府志》之中。原來梁祝是東晉(公元317-420)人,山伯原籍會稽,英台原籍上虞。英台喬裝男子,的確與山伯有同窗三年之誼。英台畢業回鄉,「兩年之後」山伯前住探訪,方才知道英台是女兒身,欲娶之,而英台其時已許與馬家。山伯失望回家,但沒有馬上氣死,而是因功名做了縣令,過了一段時間才病死。「山伯死後次年」,英台才出嫁,路過山伯墓……英台殉情死,夫婿馬氏將事情報告地方政府,並上達朝廷,宰相謝安奏封英台為「義婦」,為她建「義婦塚」和立廟。化蝶一段,肯定是民間的創作,不過後人寧願相信美麗的傳說。至今江蘇吳中一帶的人民,仍有叫黃色蝴蝶做「梁山伯」,黑色蝴蝶做「祝英台」的。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 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