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50-60年代居住環境

前文:「舊式唐樓(上)  (下)

香港現在的樓價太高,很多人置業無望。我在50-60年代長大,回憶一下當時的居住環境,希望香港不要走「回頭路」就好了。

我家住舊式四層唐樓,當然沒有電梯,也沒有水廁,位於油麻地廣東道808號,對面是「金華戲院」。因為靠近有很多躉船停泊的海旁貨物集散地,整條街道兩邊,不分日夜停滿了大貨車。街頭常常站著一個二個「企街」的妓女,專做那些苦力的生意。


我們住四樓,面積約500平方尺。包租公是海員,長年不在,包租婆一個人住了頭房;「客廳」有碌架床,給她的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睡。包租婆有個姪兒做海員,有個丈夫的姐姐和一個姪女做散工女傭,沒工開就在那裡搭住,以前親情濃厚,容忍力強,完全不介意擠擠。

「中間房」沒有窗,房間用木板分隔,僅兩米半高,上端不接天花板(如果是到天花板的叫「梗房」,高級樓才會有),靠上面的一丁點空間流通空氣。中間房住了一家人,戶主是政府船隻的機房工,和太太、三個兒子擠一張碌架床。

我們一家四口,父母、妹妹和我住「尾房」。尾房有窗,我望著樓宇後面的景物和人生百態,可以消磨半天----樓下那些食肆的「後欄」,有人洗菜、預備食物材料;由於樓房不高,他們講話聲音我們都聽得到。有人非法佔住後巷,放兩張「橋凳」架一塊木板,支起一幅帆布,這樣就住了一家人。

有一個「雞婆」,放了幾個雞籠在後欄,養雞賣雞,生意不景時就會提兩三隻上樓,逐家逐戶問買不買平雞。那時人人省吃儉用,吃雞是大事;街坊重情誼,不好意思拒絕,就算不是做節加菜,也會幫襯買一隻的。

家父做象牙工藝品,僱兩個伙計,包他們食宿,就叫他們在天台一角放簡單的床鋪住下來。

一層樓住這麼多人,只有一個廚房,每伙人放一個火水爐。幾伙人的主婦一齊做飯時,正是「摩肩接踵」,擠身不下。晚飯後洗碗程序過了,廚房就是浴室,要排隊使用。一個廁所,裡面有一個「屎塔」;午夜之前,屎塔要拎出去放在樓梯轉角位,半夜有「夜香姑」拾級上來挑下樓,市政局派運屎車來收集。

每層樓的樓梯轉角位,晚上總有一個日間在附近流浪的「道友」,捲曲在屎塔旁邊睡覺,有時就地「追龍」吸白粉,不過天亮就會離去。

這些事情,是你看「歲月神偷」都沒有的,就寫出來讓大家看看,做個歷史見證吧。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74 則留言:

  1. 以前樓底高啲,可以間閣仔。例如廁所頂間開一層,爬梯上去瞓。

    另外重有天臺屋。

    回覆刪除
  2. Raymond上午8:02

    我小時候住在灣仔,也是住戰前唐樓,有獨立水廁,不用倒夜香。

    回覆刪除
  3. Omnibus,
    閣仔可以租出,冷巷也可以架起床位。
    一個單位住二三十人不出奇。

    回覆刪除
  4. Raymond,
    我住到1966年呢。

    回覆刪除
  5. Chris, I am surprised that you remember your childhood place so vividly- even the tenants!

    回覆刪除
  6. Chris兄說的就像粵語殘片中的。
    我較幸運,出世時老爸老媽已上樓了,入了屋邨。

    回覆刪除
  7. Raymond上午8:50

    我住到1980年初,然後搬到西營盤,住的也是唐樓。

    回覆刪除
  8. Raymond上午8:55

    我也記得很清楚呢!

    回覆刪除
  9. Chris,

    Thanks for sharing. I will translate this to my daughter and this is really the histroy of Hong Kong. I told her my family of 6 used to live in a 250 square feet. She just could not imagine it. Now we are living in a 2000 square feet apartment in US, she is complaining that space is not enough! This generation really needs to see where we were coming from.

    回覆刪除
  10. linerak,
    粵語殘片----吳楚帆、張活游、新馬仔、陶三姑那些----容或有少少誇張,大致上是當時的情況。

    回覆刪除
  11. Raymond,
    現在的城市人沒水廁,自殺都有份!

    回覆刪除
  12. Janna,
    生於富裕社會的人很幸運!
    今時今日,印度和菲律賓一樣有住得差極的人民,唉。

    回覆刪除
  13. 匿名,
    記性好,注定我要做文人。
    我連他們每一位的名字都記得!

    回覆刪除
  14. always wonder how people produced several smaller ones in such little crowded space...how did they conduct those private, sweet and indoor (supposed to be) activities?

    excuse me for my wicked enquiry.

    回覆刪除
  15. 好明顯香港一代比一代幸福, 猶記起我兩,三歲時我的太婆(我太婆是我外公的媽媽,18世紀尾出生,90年代去世,享年97)講述她年輕時的苦況.當年她住在現時的船灣淡水湖附近, 無水,無電, 無車.她每日背起擔挑背著自制製的鄉下食品由淡水湖步行到深水埗賣. 現在回想相信自己也沒有這種毅力.

    回覆刪除
  16. chris你寫這些兒時舊事很好看!我沒有甚麽回應,就是想告訴你而已。

    回覆刪除
  17. darling,
    是的啊,板間房,甚麼都聽到的....
    我有個伯父更誇張,兩夫婦,三個兒子,租一個床位!

    回覆刪除
  18. Kwan,
    我那時都聽到很多人從九龍行路入荃灣。

    回覆刪除
  19. Shiren,
    有大家支持,我想到甚麼再寫一點吧。

    回覆刪除
  20. 想請教『樓上閂水喉』係唔係比你嘅年代更加早?

    回覆刪除
  21. 「樓下閂水喉」才真。
    那時的樓宇,並非如現在的大廈,先把水抽上頂層的水箱,由上而下灌下來的,而是靠水務處的壓力,從樓下開始一層層的「谷」上樓上。
    50年代,石壁水塘都未興建,不要說萬宜和船灣水庫了。存水量時時不足,很多時要制水。
    多人用水,如傍晚煮飯之時,樓下開了水喉,水壓不足,樓上就無水到,所以大叫「樓下閂水喉!」之聲此起彼落。

    回覆刪除
  22. 感謝您呢篇文章,如果您記得的話,可唔可以寫多D 以前香港嘅生活,我 (同好多其他朋友) 都好有興趣!

    回覆刪除
  23. 聽過香港以前有人住「天棚」'添呀',就是在天台搭「棚」居住,但’唔知’詳情係點。

    回覆刪除
  24. 好細個睇粵語殘片睇過,當時覺得好攪笑,記錯咗樓上同樓下.:P仲有記得一首歌,『尋晚夜個上海婆鬧我,我係都唔認錯.....』,後來先知係反影當時嘅包租生活, 相信係你講嘅頭房,尾房,中間房.

    回覆刪除
  25. Raymond下午4:16

    戰前舊樓的天台,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不少都有僭建,環境頗差。用的電,或是偷電、或是向樓下相熟的鄰居借用電力。

    回覆刪除
  26. Kelvin,
    很多人從大陸走落香港,或石硤尾木屋大火之後,無地容身,投靠親友,就在天台搭屋住。
    油麻地,深水步一帶最多。
    政府「寮仔部」巡查的人在街上看到,會派人上樓採取行動清拆。

    回覆刪除
  27. Kwan,
    當時有齣粵語片就叫「樓下閂水喉」,用制水期間街坊的衝突為題材。

    回覆刪除
  28. Raymond,
    不錯,就是在我住那區,街上抬頭可見。

    回覆刪除
  29. Raymond下午5:01

    戰後最差時期,晚上在騎樓底睡都有。

    回覆刪除
  30. 介紹大家看一下去年香港三色電視台有一套劇集叫"巴不得爸爸"內容描述60年代,一般港人生活,大家可以好好細味.

    回覆刪除
  31. Raymond,
    有過幾次屋荒浪潮,每次到是與大陸來港的人大增有關。

    回覆刪除
  32. 匿名,
    我會去Youtube搵,有無得黐來睇下。

    回覆刪除
  33. 實在難以想像居家空間咁細 @_@

    想問如果夫妻行房, 咁同房D 小朋友 / 隔離房點 @_@"??

    回覆刪除
  34. 又有人話天棚(粵音烹的第二聲,在此不讀第四聲)哩個詞已經喺香港消失左、無人再用。
    我上網搜尋,找到一張圖(http://www.hkdatabase.com/content/view/286/36/)和一位住過天棚的寫稿人對香港居住現況的意見(http://realfinfreedom.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4432.html)。

    回覆刪除
  35. 有部電視劇叫 72家房客,系米差不多呢?

    回覆刪除
  36. 我覺得除非係紀錄片,否則與真實都有相當距離,喜劇尤其如此(要美化而富戲劇性)。

    回覆刪除
  37. 英雄美人公主娘,
    72家房客原本是50年代講上海的大雜院的話劇,後來改編為廣州背景,1963年文革前廣州拍成粵語片,1973年香港的楚原導演和一班電視藝員重拍。

    回覆刪除
  38. kelvin,
    謝提供。
    還可以一提的,是舊式7層公共屋村的天台小學。

    回覆刪除
  39. denise,
    以前都係咁架啦,深夜時等D細路訓晒,靜靜雞do囉。
    就算是環境好一點的人家,住一層樓,老爺奶奶住隔籬房,板間房,大聲D都聽到架!

    回覆刪除
  40. 舊式 7 層公共屋村亦稱「徙置區」。

    回覆刪除
  41. 最舊型的「徙置區」,公共浴廁,沒有廚房,家家在門口疊幾個木箱做灶頭,放個火水爐煮飯炒菜。
    後來「徙置區」(如慈雲山)、「廉租屋」(如彩虹村)、房屋委員會的新屋村(如華富村),由新成立的「房屋署」合併管理。

    回覆刪除
  42. 嘩,好彩有阿sir嘅懷舊篇。事實上有好多嘢系值得記住,寫落黎仲更加留香(港)千古添!
    值得鼓掌!

    回覆刪除
  43. 有些以前的東西,現在是的確進步了的,不過已經走入歷史,記憶起隔了一重迷霧,使我們這些老鬼有點珍惜吧。

    回覆刪除
  44. 我們這些老鬼真的要多點懷舊,追憶逝水華年了。

    回覆刪除
  45. 2005 年 1 月 9 日明報〈深水埗的哲人足跡〉一文 :
    ...1949年下旬...
    ...全校50多名師生就擠在這不足1,800呎,設備簡陋的校舍中上課,錢、唐、張三位教授亦居住於學校內。...
    ...學生大部分是來自調景嶺的流亡學生,身無分文,晚間露宿於學校的天台或樓梯間。...
    (http://www.hkdatabase.com/content/view/120/26/)

    火水爐:
    (http://www.hkdatabase.com/component/option,com_openwiki/Itemid,2/id,%E7%81%AB%E6%B0%B4%E7%88%90/&s=%E7%81%AB%20%E6%B0%B4%20%E7%88%90)

    回覆刪除
  46. 有趣有趣!

    回覆刪除
  47. "有人非法佔住後巷,放兩張「橋凳」架一塊木板,支起一幅帆布,這樣就住了一家人"
    是露天的嗎?打風落雨或冬天時點算?

    回覆刪除
  48. 讓我學學石Sir 及鄺Sir扮講"一桶金"節目:
    小弟應為今時今日HK,很少機會走回頭路,似50或60年代居住情况!不竟50年代初,戰後加上赤化,HK普遍經濟很差,一般普羅大眾,生活居住環境很差,還記得當時很多人住在山边木屋,上得樓住屣置區,或廉租屋已不錯了.每逢打大風,獅子山馬仔坑木屋居民,便要走到山下避難.

    通常一家起碼有五,六口,或甚者,十多口都擠在一小小房間住,
    試問問50,或60後的港人,都可以引証.

    今日樓市颷升record high,因為太多熱錢從內地流入,不過買目標貴價豪宅,所以地產商就用不同形式包裝樓仔做豪宅,吸引此等內地豪客.上月報導以一個700呎單位比較,HK的呎價是全球最貴.厲害嗎?

    中,小單位,就沒有升得如此凌厲.如果不嫌遠少少,還可以在天水圍,或元朗舊區,上水村屋等,呎價都是HK$2500左右.天水圍嘉湖山莊在97時侯,最高呎價HK$4000,現在還未到家鄉呢!

    現今部份50 或60後中產人士(HK),做小本經營或已退休,除了自住單位,手上還有多個投資單位,此等中產為數不少.

    當然還有部份貧下階層住在籠屋,居住環境很.,今日家庭人數,多是3至4口,擠廹情度與50 或60 年代,好好多了.

    希望老兄提及當年居住情况不會復現,否則HK真是大倒退了!

    回覆刪除
  49. 你談"歲月神偷", 戲內描述很到的,翻風大雨,最緊要保住個屋頂!很應當時景况(60年代).因為當時,有很多人住在用鐵皮搭在山边木屋,打大風,就會吹起屋頂,屋都冇!

    回覆刪除
  50. TT,
    當然是非法和露天,打風時就縮埋一便。

    回覆刪除
  51. 多謝匿名的分析。
    最慘是買了貴樓,拼到盡來供,一旦丟了工作,供不起要收樓。
    日本就有前高級行政人員變成露宿者的事件。

    回覆刪除
  52. 2005 年我到過日本,在東京上野公園(全名上野恩賜公園)親眼見過露宿者分佈在某一帶的草地上,該處是有些大樹的小高地,我不能確定駐紮在那裡的人是不是「前高級行政人員」,不過外表和打扮皆與普通人一般,並非長髮黑臉、衣衫襤褸、「污糟蠟塌」、「爛身爛世」之輩,應該都算爛船「剩」返三斤釘。

    回覆刪除
  53. 好奇一問,「爛身爛世」正確還是「爛身爛勢」正確?我唔肯定。手快快打左前者。

    回覆刪除
  54. 我想是了,電影「東京奏鳴曲」都描述過這類人。
    有些是失業但不敢讓家人知道,日日出去作狀上班。
    我諗是「爛身爛世」吧,「身世」嘛。

    回覆刪除
  55. 經過金融風暴經驗,現在HK政府出了招數,銀行對樓宇借貸,對還款者進行還款風險評估,借成數不能多過估價七成.

    現今買家都緊慎入場,不講你唔知,很多人買樓都是一次過付現金,尤其是大豪客買豪宅,其他中小型投資物業者,現金一次過付款,大不乏人.

    只有部分投機者,胆博胆,以有限銀兩,去炒呀炒,炒燶就死了!

    用家上車現在都很小心,未必容易跟風,头腦清醒好多.所以講今日消費者很精明.

    回覆刪除
  56. 很多用家沒能力買,三成首期要百多萬,打工仔不是樓換樓或有家人資助,從0開始儲蓄20年都未必有。

    回覆刪除
  57. 所以特首會在十月提交施正報告,落实房屋政策解决你提及這些買唔起樓人居住問題.大家晰目以待!

    回覆刪除
  58. 這個弱勢特區政府,不是不想有作為,而是干擾太多,能力有限...

    回覆刪除
  59. Chris兄,

    >>>這個弱勢特區政府,不是不想有作為,而是干擾太多,能力有限...

    師承董伯伯一貫莽撞出拳已經衰到無倫,但最慘者乃煲呔自以為教世主,捨我其誰,剛複自用,輸送利益,禍港殃民,橫睇掂睇,香港會被其拖垮。

    回覆刪除
  60. Chris,
    我是愛吃粥的匿名,提議速成煲粥的方法有試過嗎?你這篇網誌令我回想兒時片段。我就是經歷石硤尾大火、黃大仙最早期的七層H型徒置區、慈雲山獨立廚厠的多層公屋、早期居屋天馬苑的一群。最令我驚嘆的是,我爸作為一個弱質文人﹝他是國內大學生,戰亂在港投靠同鄉在其寫字樓工作﹞,他竟可以憑一己之力,在黃大仙單位內以工字鐵入牆架起一層閣樓,並建有圉欄,足以讓我們五兄弟姊妹安全睡覺。當時人的堅毅和生存能力,真不可估量。這些單位前後相連,隔牆設有通風窗,讓兩家人的小朋友可嬉戲對話。另當妹妹們要到H字中間的浴廁時,當大哥的我必須在門口值班以策安全,而我有三個妹妹,可想我曾花了多少時間在女浴室和廁所門口,哈....

    回覆刪除
  61. 致愛吃粥的網友:
    想你也是50後的一群,你兒時回憶bring back so many good memories to me.
    我也是偏好吃粥,也是兒時住在早期慈雲山公屋,每天早上與哥哥從慈雲山行去橫头墈上學,足足行45分鍾一程.但很開心,兩兄弟沿途有說有笑.

    很多兒時老友住在黄大仙H-型徙置區,大磡村木屋等.
    記得我小時候也住過橫頭磡徙置區,一家七口住在不夠100呎房間.

    回覆刪除
  62. 賈真,
    真是一蟹不如一蟹,罵董伯,當奴更差。
    當奴任滿在即,下一個可能好一點嗎?想都不敢想矣。

    回覆刪除
  63. 那時都不知道 privacy為何物。
    由7層的全開放式浴室和公廁,搬到慈雲山的在屋內沖涼,每戶一格、自備鎖匙、集中一起的「私家公廁」,已經很滿足。

    回覆刪除
  64. 我係住唐樓大,外婆細個湊我
    長大後唐樓價格真係貴到估唔到!!

    "由7層的全開放式浴室和公廁,搬到慈雲山的在屋內沖涼,每戶一格、自備鎖匙、集中一起的「私家公廁」,已經很滿足。"

    大家可以肉帛相見...

    回覆刪除
  65. 「辦公」時順便聯絡街坊感情....

    回覆刪除
  66. Raymond上午8:55

    唉,香港很多豪宅[偽豪宅]都是大陸人買的,即使價錢不合理都買。也許有些屬自住,另一些恐怕是用來洗錢兼炒樓的了。

    小弟現自住的蝸居,一九八八年買,四十八萬,現樓價已升至近三百萬。昔日不置業,如今想置也沒有能力了。

    回覆刪除
  67. 22年樓價變6倍,澳洲也相近了。
    香港的樓價這樣高,小弟是絕無可能回流的了。

    回覆刪除
  68. "...每層樓的樓梯轉角位,晚上總有一個日間在附近流浪的「道友」,捲曲在屎塔旁邊睡覺,有時就地「追龍」吸白粉,不過天亮就會離去...。"

    小時在梯間也見過道友追龍,現在則流行啪丸。

    回覆刪除
  69. 由「追龍」到打針,越過癮,但越死的快!
    拍丸最方便,最易上癮,真係掂都咪惦啊!

    回覆刪除
  70. 覆同樣愛吃粥的另一位匿名:
    這樣說來我們曾是街坊,未知可曾在球場相遇?我當時住61座,與學校區一街之隔,喜歡那裹草地球場,而不喜中央球場的硬地。在那裏住到出來工作,才搬到天馬苑。在浸會讀大專時因午晚全職在九龍城寨工作,選課全在早上八、九點,省吃儉用買下一架單車,沿蒲崗村道下山回校,15分鐘左右便到,比巴士快得多,放學趕到城寨也很快,亦省下不少交通費。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實在危險,未曾有大意外算我好運。另一方面,城寨的工作亦令我見識到當時貧窮社會另一個悲哀的一面。

    回覆刪除
  71. 我姑媽住46座,我一年去幾次。

    回覆刪除
  72. 回也愛吃粥的網友:
    我是住在山下第2座,後來讀保良局一中,常常與我老友在球場踢波,當時老豆管得好嚴,說我群班爛仔.唔准出街.其实我班老友,一直都好好,至今仍常有來往.
    你都係拼博男,想你今天必有成就.
    小時侯也常從慈雲山行去九龍城探姨母.那時候,一個月着爛一對鞋.因為行得多.從慈雲山行去新蒲崗,行去旺角,好平常.
    還記得萬年戲院嗎?現在慈雲山變了許多,曾舊地重遊,可惜面目全非,time really flies!!!

    回覆刪除
  73. Raymond下午6:54

    灣仔全變了,小時候住高士打道,全海景。填海後,變成內街。

    回覆刪除
  74. 我老家住的佐頓道碼頭旁的「文X樓」也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