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行路記趣

拙文「50-60年代居住環境」引起幾位網友談論以前少乘車多行路的經驗,例如:

....我外公的媽媽....講述她年輕時的苦況。當年她住在現時的船灣淡水湖附近,無水,無電, 無車。她每日背起擔挑背著自製的鄉下食品,由淡水湖步行到深水埗賣。

....兒時住在早期慈雲山公屋,每天早上與哥哥從慈雲山行去橫頭墈上學,足足行45分鐘一程 。

....也常從慈雲山行去九龍城探姨母,那時候,一個月着爛一對鞋,因為行得多,從慈雲山行去新蒲崗,行去旺角,好平常。

我說「行路」,現在或會有自以為是的人會說:寫書面語不要寫「行路」,行路是廣東話,要用普通話的「走路」才對。真要問他們讀過李白的「行路難」沒有(註:荒言兄有更正,謝!):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以前的人節儉,慳得就慳,巴士都捨不得坐;那時路上的車輛沒有現在那麼多,廢氣不多,空氣潔淨一點,長時間行路尚不算太辛苦。

我小的時候,媽媽背著我去看醫生,巴士車費二角,媽媽也要先走兩個車站的距離才上車,為的是可以買一角的「分段」車票,省回一角。

我有個堂兄,只能坐火車、電車和船,不能坐車,一上巴士就嘔吐大作。他住油麻地,追求阿嫂的時候,要到她秀茂坪的家拜候未來岳丈岳母;惟有行路到佐頓道碼頭,坐船到灣仔,灣仔坐電車到北角,北角坐船到觀塘,然後從觀塘碼頭行上秀茂坪!


又有個朋友,平日很節儉,常從中環行到筲箕灣;拍拖時也是如此,難得女友肯陪他行。

80年代,有一兩年我在中環上班,家住西半山香港大學「明原堂」旁的列提頓道。我下班安步當車,沿皇后大道中,大道西,到那極之陡峭,像天梯的「正街」一口氣登上去,要跨過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高街、般咸道、巴炳頓道。全程要30分鐘,大熱天時全身汗水濕透,回家洗個澡,舒服無比。

那期間身體每天這樣運動,Fit到極。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42 則留言:

  1. 記得年青時,拍拖,與戀人行完整條英皇道,不知幾浪漫!
    又由尖沙咀行去九龍城.
    不過最厲害,兒時農曆新年,父親領着我們從梅窩,行到大澳,跨越整座大嶼山,超勁!!好想念父親,可惜他已不在了.

    回覆刪除
  2. 行山越行越爽,十零廿公里無問題!

    回覆刪除
  3. Chris,

    還記得,留學UK,貧苦窮學生.1980年,UK巴士費驚人.住地方離大學,步行只須20分鐘.但搭巴士就是5min.可是當時要相等於HK$30好貴.為了慳錢,唔捨得搭巴士.在漫天風雪嚴冬,拿着重重書本,踏着厚厚灰雪,舉步維艱,回想起來,點滴在心頭.
    雖然着膠雪靴,從家行到campus,襪子一定濕透,脚好似雪條凍.但從沒有想到乘bus!

    然,現今留學生,多幸福,家裏经濟好,往往開着車代步上學,時代不同,只抱怨自己生不逢時.

    回覆刪除
  4. 松兄:

    在澳洲住上了一段日子,習慣了以車代步.回HK,步行時間比較多,但人身體就健康得多. Carol

    回覆刪除
  5. 艱苦磨練出來的人,特別質優的,所以你有今日啦。
    在澳洲多地方不開車去不到,不過可以故意泊在離入口最遠的車位,行一段路。

    回覆刪除
  6. Raymond上午9:08

    以前讀大專時,喜歡在中環天星碼頭沿夏慤道步行回灣仔的家。路過香港時報社,看報紙哭波喪。

    回覆刪除
  7. 現在呢,汽車在身旁呼嘯而過,噴你一面廢氣,路不是那麼好行了。

    回覆刪除
  8. 除非行山路,現在於香港街道步行其實不太健康,因爲太多汽車死氣,也多了人在街上邊抽煙,邊行路,廢氣太多,簡直是烏煙瘴氣。

    回覆刪除
  9. 我是新一代澳洲留學生, 從家步行回校約三十至四十五分鐘, 愈行愈精神, 悠然自得, 卻常被人取笑「傻仔」, 「有巴士都唔搭」

    回覆刪除
  10. 以前,就算住在香港的較新型的屋邨的多層大廈,由於升降機不是每層都停,加上等候需時,而且上落速度緩慢,索性行五、六、七層樓梯的大有人在。

    現在,乘地下鐵路也經常有人行樓梯上落車站和月台。

    另外,今人多以為粵語中某些口語的詞彙(單獨一字亦為詞彙,詞之最小單位也)與白話書面語互相排斥(mutually exclusive),我認為錯用別字乃原因之一,例如詞「畀」(粵語悲的第三聲),香港傳媒多作「比」或「俾」,其他懂得" 比、俾 "意思而不知確有「畀」字的讀者,就會誤以為「畀」根本只屬口語。

    參考:
    《左傳》隱公三年〈周鄭交質〉就有『周人將畀虢公政』
    http://wenku.baidu.com/view/b530efd049649b6648d747b0.html
    http://www.tonyhuang39.com/page/cc002.html

    按:多得梁生推介「古文觀止」,小弟因而得益。

    補充:對於類似「無」字與「冇」字這一類常見書面字與少見書面字是否可能互通的問題,我亦有留意,但暫時資料不足以斷定,所以未敢妄下判決,還是多用常見的「無」字。

    回覆刪除
  11. 希詩,
    不運動,成癡肥,又要化錢去搵Jenny Craig之類的減肥專家,你看誰是傻仔!

    回覆刪除
  12. Kelvin,
    多謝一再引用拙文。
    商場和車站的樓梯和電梯,我也多選樓梯。靠邊慢行,不阻別人,一步步的un,給雙腿多一點負荷。

    回覆刪除
  13. May,
    尤其是夏天,那些冷氣巴,像一個個火球在你身邊滾過。
    現在香港真是行路難了。

    回覆刪除
  14. Kelvin,
    「畀」字是第二的「上上」聲,「1.悲、2. 畀、3.庇.....」:)

    回覆刪除
  15. 我都係為左慳個3個幾一程既車費, 成日由深水埗行去九龍塘返學再行番屋企放學..

    回覆刪除
  16. 多謝梁生改正,我太不小心了。梁生話我「大頭蝦」,無講錯!

    回覆刪除
  17. Bing真是個慳家好學生了。

    回覆刪除
  18. 由中環去列堤頓道,可以喺上環水坑口街上荷里活道,
    轉上磅巷,到醫院道再上般含道,過馬路上卑利士道,
    行到頂就到列堤頓道。
    磅巷一條直長樓梯,卑利士路斜度係1:4,
    行完分分鐘辛苦過行正街。

    正街起緊行人電梯,
    而東邊街英皇佐治五世公園又起地鐵站出口,
    過多兩年上落西半山可以好偷懶。

    amo

    回覆刪除
  19. 以前這樣走,可以順便在正街街市買菜回家做晚飯。
    建了電梯,街市會消失了。

    回覆刪除
  20. 說起步行,在UK留學時,巴士的車資是很貴的,基本上外出都是以步行為主,30分鐘至1小時的步行,真是家常便飯。

    回覆刪除
  21. 如讀書的地點不是交通繁忙的倫敦,踩單車上下課也不錯。

    回覆刪除
  22. 今日做野行了不少公里
    我每周都會行15km的
    慳 HK$20 巴士費 (NZ$3.6)

    我行 7.6km -- 1小時20分完成

    回覆刪除
  23. 專家話一日最少要行一萬步。

    回覆刪除
  24. Raymond下午3:05

    正街的街邊檔,沒有了,全搬進街市。

    回覆刪除
  25. 這也好,以前地下濕漉漉,好怕腳底一滑步,成個人直sur落源記!

    回覆刪除
  26. 以前家居土瓜灣,就讀的中學在油麻地,我由中一至中五也是每天早上從家裡步行回校,約半小時便到。相比行去巴士站,再等車、坐車,下車再行返校,分分鐘更快一點。

    回覆刪除
  27. Guybrush Threepwood下午5:45

    我以前周不時放工會從美麗華行返美孚屋企。全程 6 公里, 我在一小時內行完。

    回覆刪除
  28. 嘩,原來這麼多「行得」的朋友。

    回覆刪除
  29. 其實住係外國的話, 無車人士 (好似我呢D) 為搵間supermarket/麥當勞行半個鐘真係好閒. 就算去返學, 行去tram stop 都要 15 分鐘 ~_~

    不過以前係香港讀中學, 都成日行路((一個鐘))返學. 個時真係背脊都曲埋 (汗)

    回覆刪除
  30. 其實行路是一種很好的運動,現在的人少了行路,健康也差了。記得我童年時住在新界鄉村,日日行超過半小時路程返學,放學又半小時…當然跟屋企人去飲茶買餸都係要行路啦。而家住在市區就少了行路的機會,但也會每個星期都去行山,行十幾廿公哩,濕濕碎…

    回覆刪除
  31. Denise,
    行下是好的,不過~香港學生的書包也是沉重得變態。

    回覆刪除
  32. June,
    行山我是可以不停行幾個鐘,濕濕碎。
    但我最吃不消是陪人行公司,一個鐘都累死人。

    回覆刪除
  33. haha :) i am fine with both

    回覆刪除
  34. 行公司,我著運動鞋,你著高根鞋,我都唔夠你行呢。

    回覆刪除
  35. ^-^ 好難得有一樣比你行呢。 heehee ^-^

    回覆刪除
  36. 這樣你win硬,我不到20分鐘就投降了。

    回覆刪除
  37. Is 橫頭墈 renamed in Hong Kong? The name is so familiar...

    回覆刪除
  38. 我係hku 讀書...
    而家秋天涼涼地,我會由大學行到上環,唔坐叮叮,大約半個鐘就到上環站,都可以閒番幾蚊雞~~

    那條長命斜西邊街,我只能落,不能上
    真係要上要改路行。。。
    上去真係要花行大氣力同汗水...

    其實有左交通工具,好多人變左路癡,交通工具唔經的地方,就唔識路同唔識去...

    回覆刪除
  39. 橫頭墈這名字還有老街坊講,不過現在大多講「樂富」---原名「老虎巖」。

    回覆刪除
  40. 我讀香港大學時,常常行落正街源記食糖水,或落水街食宵夜的,行落又行番上。

    回覆刪除
  41. Raymond下午6:47

    我每天都要行西邊街回家。

    回覆刪除
  42. 行下當運動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