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所及,今日的「普通話」,多了很多捲舌音(有人學講普通話,以為越捲得厲害越是「正宗」),而「平、上、去、入」四聲的「入」聲,在普通話之中已經不復存在。
中原人士逃難到南方居住,入聲得以保存在廣東、潮州、閩南、客家等南方語系之中。我們身為香港人,日日講廣東話,也不知道已經負起文化傳承的大任。
漢字的發音,有些是擬聲字,聲音和意義有關聯,入聲字如「成個人撻咗落地」的「撻」字,「縮埋一舊」的「縮」字,「斷絕」的「絕」字......普通話的「權利」和「權力」發音完全一樣,但是用廣東話唸「權力」,那個「力」字便有挺拔堅強的味道,和「權利」截然不同。用廣東話唸「合」字( hap ),就是嘴巴由張開至閉合的動作。用普通話來唸,「合」與「和」字同音,純是開口的動作。
入聲字,就是粵語九聲的第七、八、九聲;那些拉丁拼音用 k ,p, t 結尾的字,如「縮」suk,「夾」gap,「辣」lat。((前文:十分鐘教識你粵語「九聲」)
入聲字能夠表現沉鬱和激烈兩種相反的情緒(「入」、「鬱」、「激」、「烈」四個字,本身就是入聲!),視乎語境而定,唸古詩詞時最為明顯。大家最熟悉的一首,傳說為岳飛寫的「滿江紅」,發揮得淋漓盡致(前文:廣東話讀詩詞舉例)。
現在我在流行的「白香詞譜」之中,再選出幾首押入聲韻(粗體顯示)的詞,大家試著朗聲誦讀一遍,必可領略其中奧妙:
憶秦娥(思秋) 李白
簫聲咽(yit),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桂枝香 (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裏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suk)。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雨霖鈴(秋別) 柳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yit)。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疏影(梅影)張炎
黄昏片月。似碎陰滿地,還更清絕。
枝北枝南,疑有疑無,幾度背燈難折。
依稀倩女離魂處,緩步出、前村時節。
看夜深、竹外横斜,應妒過雲明滅。
窺鏡蛾眉淡抹。爲容不在貌,獨抱孤潔。
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麗譙吹徹。
還驚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
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對一庭香雪。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念奴嬌(登石頭城) 薩都剌
石頭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無物。
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連雲樯橹,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傑。
寂寞避暑離宫,東風輂路,芳草年年發。
落日無人松徑裏,鬼火高低明滅。
歌舞尊前,繁華鏡裏,暗换青青髮。
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奪錦標 張野
涼月橫舟,銀潢浸練,萬里秋容如拭。
冉冉鸞驂鶴馭,橋倚高寒,鵲飛空碧。
問歡情幾許,早收拾,新愁重織。
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
誰念文園病客,夜色沈沈,獨抱一天岑寂。
忍記穿針亭榭,金鴨香殘,玉徽塵積。
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雲消息。
聽窗前,淚雨浪浪,夢裏簷聲猶滴。
誤佳期(閨怨) 汪懋麟
寒氣暗侵簾幕,辜負芳春小約。
庭梅開遍不歸來,直恁心情惡。
獨抱影兒眠,背看燈花落。
待他重與畫眉時,細數郎輕薄。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唉,香港支持"普教中"者,怎會聽得入耳。他們要執行任務,向黨交心!
回覆刪除以前是英文,現在是普通話---現在恐怕有些怪獸家長,已經開始用他們的半鹹淡普通話同BB講嘢,以求他們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將來容易搵食。
刪除土共如果硬推普教中,肯定有這些人支持。
小弟有親戚就是這樣:小時候,只和他說英文。如今中學入了男拔萃,因特區政府三三四新學制關係,中文不合格,無法在香港升大學,才慌起來,要急謀對策!
刪除呢D情況係家長自己問題,不要怨天尤人
刪除壹仔有一期講教育講得好好,話有對家長重英輕中,結果搞到小五交成績時中文衰左
掉頭車要補中文 !! 中文字系統俾英文複雜,筆畫多,如果根基打得唔好,中學好吃力的
這篇文章質疑普通話受胡語影響的說法,可以參考一下:
回覆刪除https://www.byvoid.com/blog/mandarin-altaic
Chris兄,你介紹的那篇文好爛,衹是一個講普通話的北方人”死雞撐飯蓋“!
刪除我嘗試客觀持平吧....
刪除一位FB網友Ben的留言轉貼:
回覆刪除語族爭扎為求,意氣過盛,道理和數據經常被忽略。
梁 sir 原文只討論「入聲之美」,本該沒啥問題,但有心人就拾起了誰是漢語老祖宗的便宜,這討論就變成意氣之爭,而不再是語言欣賞了。
自從上過大學之後,我很怕遇到說粵語才是古漢語/保存更好,或把粵語換成閩語、吳語,乜乜物物。心理病啊!古漢語就很了不起囉?就可以論証另繫的不正宗以舒百數民族旁落壓抑啊?
不妨大器一點,學習欣賞和認識不同的語系流派,而更重要的是珍識本身的語系流派,懂得發掘當中的美感,加以應用。如能融入另的流派的好處,略為 remix 又有何不可呢?在辦論場外,大眾文化正是如此自然混合完成。
當然我不是說「現實己經最美好」,是否美好端看我們有沒有好好珍惜、融匯、發揮、藝術化、生活化。就這點而言,七八十年代的港式粵語到達了一個高峰,同時又 跟傳統廣府話分渡揚驃﹐兩地各存其美。
懶音多的香港話高速擴和現代化,藉四十年來音樂影藝,保存了古今過渡期間的大量美好曲詞,到了九十年代中卒之陷入迷失期,商業歌曲失去了靈魂,又未登入節奏激蕩的另一種 Black America 模式,到了今時今日還在找尋出路。
廣州也在九十年代尾面對同樣的挑戰,不幸地因國情驅使,文化之質沒有像香港歌影視和文壇那般鼎盛,卻形成了強烈的語族感情,結果粗俗的語素被武器化普及化,溫婉的部份漸漸消亡。只要比較四代人的廣東話,便可以聽出問題,令人感嘆。
我始終相信,作好的文章,造好的曲詞,編好的戲劇﹐培養溫厚的文化,可以保存和深化本身的語系流派。我比較喜歡作古詩,所以能有心情便玩一把,我用粵語,用香港話,甚至混雜一些外來語去玩,但也不得不說,怎玩都未達到七八十年代粵語金曲那個水平,那個影響力。
梁Sir 如可以多把那些金曲做語言分析,相信可以打動更多人,去認識粵語之美,順而對閱讀一些古文增加信心、歸屬感。但亦得尊重其他語系流派,贊其華美。這樣就公道了,大家就好交流了。
但這種說法 , 忽略了一個大前提 , 就是普通話 , 透過政府機器 , 來壓制其他語言 , 特別是教育機構 , 這個前提不解決 , 語言不會只是在歷史文化美學的層次爭論 , 必然是政治與公平的矛盾
刪除現今問題在於:特區政府要執行大陸政策,逐步用國語取代香港通行的廣東話!由小學生開始,事半功倍!
刪除小弟並非反對學習國語,要是反對用政府政策,將香港通行的廣東話在三四十年後趕上絕路!
刪除那位Ben的大學真是白讀了!
刪除這裏不是說粵語就是古漢語,也不是說粵語最好,更不是要打壓其他語言。不知道那位Ben有沒有好好的研究語言學。據我瞭解,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粵語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成分而已。
很多人喜歡用什麽“融合”啊、“集大成”啊之類的理由,叫大家不用擔心粵語被以北方話爲主的“普通話”入侵,并認爲可以“發掘當中的美感,加以應用”。這其實是無視這種所謂融合的政治計算和目的,是Walter Benjamin說的“aestheticising politics"--為政治塗脂抹粉的活生生例子。
Chris舉出這些例子 , 只不過是闡明一個事實 , 唐詩宋詞 , 是香港人天然的母語文學 , 要搵文化藝術的滋養 , 完全可跳過五四那些不成熟的白話文
回覆刪除借用。謝!
回覆刪除普教中有個好處- 逐步將香港中文越推越低
回覆刪除粵語有不少字比國語更為傳神,國語立即比下去
例如: 二奶好過"小三"
以前的國語,並非如此。大陸的普通話,真是有極大問題!
刪除「精英」好過「尖子」。
刪除力度 = Force ?
回覆刪除連卡通片叮噹都改用大陸叫法了 -- 乜野叫"胖虎" (技安) .. 一睇就係大陸版照抄過去 !
肥佬黎變了黎胖子。
刪除習近平
回覆刪除都是入聲
皆美!
近是去聲,平是平聲。
刪除樓上個位:xxx最美。唉,可惜你拍錯馬屁!
刪除弧陋寡聞,不知是誰的字。Chris先生您用的這幀照片,那些字寫得非常漂亮,實在吸引我的眼球。: )
回覆刪除網上搜得,忘了具出處,罪過。
刪除現在找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