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Hobson's Choice

今日教少許英文,主要還是介紹一齣經典電影:Hobson's Choice。

英語之中,Hobson's Choice 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迫於無奈的選擇」。

這成語起源於16世纪的英國:商人Tobias Hobson,駕馬車在倫敦和劍橋之間往返,並且把閑置的馬匹出租給人。他總是對顧客說:你們可以選擇任何馬匹,只要它是離馬厩門最近的那一匹。顧客其實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所謂 Hobson's Choice,就逐漸傳開了。

1954年,英國導演大衛連(David Lean)拍了同名的一齣電影,主角是一個姓Hobson的刻薄成性的鞋店老闆,由名演員Charles Laughton擔任。

影友提起大衛連,總是首先想到他後來在荷里活拍的跨國大片,如「桂河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沙漠梟雄」( Lawrence of Arabia )、「齊瓦哥醫生」( Doctor Zhivago )、「印度之旅」( A Passage to India )。我則沒有忘記他早期在英國拍的小本傑作,如「苦海孤雛」( Oliver Twist)、「孤星血淚」 ( Great Expectations)、「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以及這一齣 Hobson's Choice


鞋店老闆有三個女兒,都給他嚴厲管束,在店工作,不准出嫁。大女兒Maggie(Brenda de Banzie飾),不堪無了期的被父親剝削,起而反抗,創造自己的幸福未來。

她看中了店內的鞋匠Willie(John Mills飾)造鞋功夫頂呱呱,身裁高大但是為人愚魯怯懦,Maggie 認為他可以改造,足堪託付終身。於是她大膽實行女追男,並要Willie的未婚妻讓出丈夫!



這還未夠絕,她還施計控制了父親的產業,最後迫他交出業權(Hobson's Choice!),由Willie做新老闆,再一力安排妹妹出嫁,讓她們過幸福的生活。

她這種行為,是否有乖人倫孝道,那是另一個道德問題了。不過電影拍得實在精采,演員的演出可為典範。

大衛連是一個作者型的導演,劇本、對白、鏡頭、場面調度,全部爛然於胸,演員要100%依照他的要求演出,後期製作如最重要的剪接,常常親自操刀,保證出來的是好電影。

全片欣賞:


Hobson's Choice也有舞台劇版本,80年代我在香港看過粵語版的演出,譯名「女大不中留」,Hobson 譯為「何弼臣」,有型有格,由馮祿德出演。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15 則留言:

  1. nz 有條街叫 Hobson Street

    回覆刪除
  2. 有其父必有其女,有個咁克薄自私既老豆,當然會有一個咁功心無情既女,為咗目的,不擇手段,食住個做鞋師傅胸無大志唔識唔敢起飛腳易控制,所以橫刀奪愛,最後重趁老豆病攞佢命;不過咁,知女莫若父,可能老豆一早睇穿個女有如佢,人格衰但係做生意天材,所以死人唔俾佢嫁留係屋企做免費勞工幫手,點知養虎唔熟掉頭食埋自己盆生意,一日都係自己衰先,所以暗啞抵,無計。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一齣戲可以用不同層次欣賞。
      這故事有很多深思的空間,但IMDB有人大讚是家庭娛樂片。

      刪除
  3. 賈真 sounds like he has a father like the Hobson.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是吧?...

      刪除
    2. 匿名君,

      哈哈,又是另一個誤會!

      家父非做生意之士,有幸亦不算對子女克薄,所以家中各人似暫未有起革命之打算。

      刪除
  4. Raymond上午9:20

    想到另一套西片:Catch 22!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死,無印象!

      刪除
    2. Raymond晚上7:57

      中文譯名好像是烏龍瘋狂大轟炸,在豪華、新華放映!

      刪除
  5. 大衛連1970年還有一齣大片"RYAN’S DAUGHTER"港譯名"碧海情天",羅拔米湛主演. 齣戲反應一般,祇贏得最佳配角及最佳攝影两項奥斯卡奬.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齣片被影評人彈到飛起,又不賣座,大衛連大受打擊,意興闌珊,退出影壇。
      多年後才復出拍他最後一齣:「印度之旅」。

      刪除
  6. 好消息,這套片全套可在 Youtube 找到。另一套我最喜歡的「雄材偉畧」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也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