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吃得苦中苦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老掉牙的祖宗遺訓。歷史上的中國人吃的苦也夠多了,大家都說中國人是刻苦耐勞的民族,所以無論到甚麼地方,都能憑藉努力不懈,終於出人頭地。

1989年六四事件,澳洲政府激於義憤,慨然宣布給與當時適逢在澳洲的大陸留學生居留權。他們「身份」有了,刻下的就是吃飯的問題。聽說他們帶過來留學的錢用光之後,為了生活,一家挨一家商店問老闆,是否聘請人工作。有人走投無路,甘心被無良僱主剝削。

其次是居住的問題,十多個大陸人合租一間房屋,擠在一起住是平常事。今日在布里斯本某有頭有面的華人富商,當年也是留學生,為了解決三餐一宿,曾經叩門求一所老人院收留,只求有食有住,做了一段時間的無薪義工。

世易時移,現在比中國人勤勞,更吃得苦的民族多的是。很明顯的,是印度人。


以我所見,今日在澳洲的印度人,吃苦的能耐更厲害。我看過一段報道,有些借留學名義躲起來打工的印度人,為了省錢,再差的居住環境都不怕,一間房屋可以擠多少人?八十個

他們甚麼工作都不嫌棄。澳洲的士業因為工作時間長和辛苦(一般司機要做足12小時的「一更半」),白人和亞洲人入行的寥寥無幾,在職司機一個退休就是少一個。現在已經給印度人全面攻陷,你在街上看到的士司機,有八九成是印度人。

又如拍門推銷這類嫌惡性工作,隨時受人白眼或享以閉門羹,從事的很多是印度人。還有就是電話傳銷和客戶服務電話中心,一聽那口音便知道又是他們。

生意不好的油站、便利店,澳洲人不做他們頂來做。澳洲人開的油站,通常很難找人通宵值班,肯做的很多是印度人。

我常到的某個大商場,生意很淡靜;有家炸魚薯條店,原本是由韓國裔經營----韓國人能吃苦也是出名的,美國的黑人區,也夠膽在那裡開雜貨店,華人也不敢----後來也做不住,要關門大吉。過了一陣子,有印度人接手來做,說也奇怪,竟然可以一直支撐下來,可見其生存技能之高。


澳洲的印度移民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44 則留言:

  1. Raymond上午8:05

    香港的修路工人,很多都是印度或巴基斯坦人了。換電車路軌者就更多了!

    回覆刪除
  2. 以前總是給人作話柄的,是香港監獄裡負責檢驗新進囚犯有無肛門藏毒的,是印度人員。

    回覆刪除
  3. 真的只有他們還可以做這些工作而不抱怨。
    也很佩服他們的忍耐力。
    令我想起以前祖父母那一代說到打仗時期的辛苦。

    回覆刪除
  4. 中印同為文明古國,應該會比新崛起的民族有更強的生命韌性。

    回覆刪除
  5. linerak,
    為了飯碗,也要頂硬上了。

    回覆刪除
  6. 碧潭,
    澳洲移民來自四方八面,很多是從最窮最亂的國家。
    聽人說,還是有民族性的分別,如某些中東一些古老文化的人,工作比較懶散。

    回覆刪除
  7. 一個房間擠八十個,比大陸春運火車車廂還擠吧。

    回覆刪除
  8. 中東一帶民族遷徙、文明更替頻繁,如今的埃及人、伊拉克人都是阿拉伯人,祖上八輩子與古埃及人、蘇美爾人、阿卡德人也攀不上親戚。

    回覆刪除
  9. 1. 想起他們那股體味已經想暈。
    2. 今之伊朗,古之波斯,兩種人也。

    回覆刪除
  10. 伊朗人算得上是古波斯人的後裔,不過伊朗曆史上頻繁被外族(馬其頓人、安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征服,民族混雜情況也很嚴重。波斯族是伊朗最大民族,但伊朗總統內賈德卻是阿塞拜疆人。

    回覆刪除
  11. just found this
    http://phil.arts.cuhk.edu.hk/~cculture/library/hkshp/ph93-02.html

    回覆刪除
  12. 但又聽過人講有部分印度人做事求其同懶。

    回覆刪除
  13. 但很多時是生活迫人,不得不做啊!

    回覆刪除
  14. 碧潭,
    謝賜教!

    回覆刪除
  15. catcat,
    多謝提供,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是他早期作品,是我當年的哲學入門書。

    回覆刪除
  16. 翔,
    也許是「樹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兒」吧。

    回覆刪除
  17. 匿名,
    鬼叫你窮,頂硬上啦喂!

    回覆刪除
  18. Chris, you have read so many books (admire)
    I haven’t read the book but just the extract this morning.

    Unsure how much the modern Indian in OZ are motivated by this ‘quoted’ ancient culture? Or if, they are simply fighting for survival as some suggested?

    回覆刪除
  19. 鬼叫你窮,頂硬上啦喂!
    絕對是至理名言!向現實低頭

    回覆刪除
  20. Cat cat,
    印度有十億人七八十種語言,幾大宗教而且澳洲的印度人不全是來自印度,有來自菲濟、所羅門群島、南非,有錢的很有錢,窮的很窮。我曰常見到的,大多是捱世界一批,他們心理若何,和古印度文化有何淵源,實在不敢說。

    回覆刪除
  21. Fung,
    他們不像香港人台灣人,沒有回流的後路,
    所以一定要頂硬上了。

    回覆刪除
  22.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係呀,係呀,我阿媽以前叫我飲苦茶成日都咁講架。

    回覆刪除
  23. 對, 印度人很捱得。

    回覆刪除
  24. Fanny,
    有人慣了日日經過涼茶鋪都要飲一碗廿四味。。

    回覆刪除
  25. galaxy,
    另一個是越南人,都是環境所迫了。

    回覆刪除
  26. 成日聽啲同事話印度佬煩,其實同唔少印度客戶打交道,多數唔錯,最少未見過印度佬打橫嚟,反而成日見華人客戶蠻不講理……

    回覆刪除
  27. 華人衰起上來都幾惡頂,不過可能見得多,麻木晒。

    回覆刪除
  28. 其實印度人普遍都好nice,做同事都幾好。我有時去酒店/會所做捧餐,初初烚吓烚吓乜都唔識,好彩班印度同事主動教我,甚至幫我搞掂埋!之後對印度人印象分大增!

    回覆刪除
  29. 一般來說,印度人像華人的地方,是有受歧視的警覺,自我保護性高。

    回覆刪除
  30. 嗯﹐或者跟他們的種性制度可能有關係

    回覆刪除
  31. 使他們「知足常樂」,特別捱得.....

    回覆刪除
  32. 印度出產苦行僧,苦修的工夫讓人咋舌。上次看新聞說一個苦行僧幾十年舉起右臂,從未放下。http://tech.ifeng.com/photo/miracle/detail_2011_06/08/6878409_0.shtml

    《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算是中印之間一大文化差別

    回覆刪除
  33. 佛陀也以苦行入手,終無所得,幾乎衰弱而死。

    回覆刪除
  34. 王陽明對著竹子格物,格了七天就受不了了。看來中國人在精神冥想層面的耐力遠不如印度人。

    回覆刪除
  35. Raymond下午4:04

    香港人在五六十年代也很苦。四天供水四小時,苦不苦!

    回覆刪除
  36. Raymond下午4:06

    說到懶,馬拉人也相當懶。

    回覆刪除
  37. Raymond,
    1. 「樓下關水喉」、「落街挽水」,當時也不覺得怎樣,因為沒得比較。
    2. 老兄的說法,可能是 politically incorrectly right!

    回覆刪除
  38. 碧潭,
    所以面壁數年的修行,還是要天竺來的達摩來教中土人士做!

    回覆刪除
  39. Raymond下午4:30

    以前在馬來西亞有家族生意,在KL近郊開醬油廠。當地的親戚就經常給馬拉工人氣壞加氣到半死。
    他們說:在貨櫃碼頭工作者,夠鐘收工了,貨櫃半天吊也不理會。

    回覆刪除
  40. Chris,
    禪宗有種修行方法叫“德山棒喝”,始創者就是我老家一個唐代寺廟的住持:德山宣鑒和尚。書中云:“德山棒如雨點”,算是繼承了印度苦行僧的衣缽,洋為中用。

    回覆刪除
  41. 碧潭,
    有個危險就是,一些野狐禪,無厘頭亂打,根本自欺欺人無料到,徒弟都不知道學到甚麼!

    回覆刪除
  42. Raymond,
    有點像澳洲佬.....

    回覆刪除
  43. 印度人在倫敦, amsterdam...無處不在呢...

    回覆刪除
  44. 歐洲人在亞、非洲開闢殖民地,剝奪人家的資源,由此也一定引至民族遷徙人口流動,是他們必須承受的結果。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