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奉旨老翻

60年代我讀小學時,對文學產生濃厚興趣。初時九龍區還沒有市政圖書館;向公眾開放的民辦圖書館很少,如九龍界限街的「孟氏圖書館」,不過我只有幾歲,沒資格申請借書證。唯一肯接納我的,只有附設於尖沙咀「聖瑪利書院」的玫瑰堂圖書館,由一班天主教友哥哥姐姐管理,不過藏量不多,未能滿足我的興趣。

所以我用零用錢,零零星星的買五四新文學的書籍來看從此開始我的書奴一生。全部書籍跟著我,搬了好幾次家,最後來到南半球----不過我這批新文學書籍,大部分都是「老翻」。
那時中國反右之後,又來文革,許多舊「新文學」都成為毒草,不准出版。台灣版的新文學書,如開明書局那些,在香港很少見到,香港的一些民間書店,便肩負起文化傳承的責任。「版權」這個問題,且作不存在,一於奉旨老翻。

複印電版舊書的成本高,這些書都是要在香港重新植鉛字印刷的,比較省錢。當然,校對方面做得不夠精細的話,錯字和脫段就難免了。限於成本,書紙質素不高,不出幾年就發黃;封面的設計頗為簡陋,但是也算雅淡自然,不會令人反感。


價錢方面,一般都是一兩元一本,學生容易負擔;我那時對文學如飢似渴,有得看已經十分滿足了。 


印得比較精美,過了幾十年,紙質依然雪白,封面也不褪色的,是「文學出版社」的一系列作家選集:
下面這兩本,是那時從舊書店買來的殘書,是三四十年代的大陸原版,當時物質條件很差,印刷很粗劣,但是現在彌足珍貴: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35 則留言:

  1. 中國從來沒有版權概念,不少文人小時家貧,就是借別人的書「全抄」或背誦再還給物主,擅自複製。真的要算版權,不允複印抄寫,不少書早就佚亡消失,文化也很難傳開去。

    回覆刪除
  2. Raymond上午9:03

    對喜好現代文學及新文學之讀者而言,兄的書,除了沈從文、錢鍾書者外,其餘只適宜研究新文學史者硬哽而已。巴金、冰心、徐志摩、丁玲、茅盾、聞一多等,名大於實,不必花時間去看,看了也沒有得益。魯迅則不便評論了!
    想看新文學作品,就看徐訏、張恨水、張愛玲、梁實秋、師陀等人。徐訏可以看風蕭蕭、江湖行、鬼戀等。張恨水當然是啼笑因緣。張愛玲、梁實秋者都很易找。師陀者就很難找了!

    回覆刪除
  3. 文月瑠衣,
    以前的文字傳揚不易。寫了甚麼作品,有人抄閱求之不得----洛陽紙貴的故事。

    回覆刪除
  4. 「新文學」之中的舊東西,我會放在歷史的perspective裡欣賞。
    還有「中國新文學大系」,一套八大本,是新文學運動頭十年的作品集。當年在市政圖書館借來看了又看,後來買到縮印本 ,珍藏至今。

    回覆刪除
  5. 記得初中時,語文老師講到現代文學的排名,說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從文、張愛玲、梁實秋都名落孫山了。現在看起來,這個排名不太靠譜了~~

    回覆刪除
  6. 排名榜也者,多是一時一人的標準,參考一下可以,認真你就輸了。

    回覆刪除
  7. 中國新文學大系,我不會買的了。台灣、香港五六七十年代、大陸九十年代的作家,看也看不完,新文學青澀的作品,只好說一聲:珍重再見!

    回覆刪除
  8. 左聯作家作品,只有歷史價值。

    回覆刪除
  9. 老翻不要忘記創作書社。老闆許定銘乃藏書家,翻了不少好書。許定銘即當年在快報副刋寫迷你專欄之午言也!又曾在星島日報副刋撰文介紹所藏之精彩舊書。現今,好像在大公報副刋撰文,要上大公報網頁查看才能確定了!

    回覆刪除
  10. 尤其是郭沫若之流,見佢前面憎佢後面。
    基本上我是斷層的,1949年之後的大陸小說我只捱過一本楊沫的「青春之歌」。現代鼎鼎大名的王蒙、余華、莫言等等,全部未嘗一讀。
    有個有心人送我一本高行健的「靈山」,我讀了幾十頁就要停,想哭,和嘔。怎可以寫出這樣爛的中文!

    回覆刪除
  11. 梁先生:

    記得初中時,學校圖書館有不少以《創作書社》名義翻印出版的大量1920至40年代的文學書籍,妙在都保留了當年的版權頁。
    不過再過兩三年,創作書社也結束了。

    回覆刪除
  12. 高行健獲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但國內好像從來不提。

    回覆刪除
  13. “認真你就輸了”有時候係真!

    回覆刪除
  14. 我很佩服郭沫若的史學才華,他在文獻考證和甲骨金文研究上很有造詣。以前讀他的代表詩作《女神》,裏面要死要活、啊啊呀呀的,十分受不了~
    郭沫若擔任過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參加過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並於同年加入中共,估計在文人中要屬他政治經历最豐富了。

    回覆刪除
  15. Raymond下午1:59

    我捱完了靈山。並不難看的了。左聯的最難頂!

    回覆刪除
  16. Raymond、i-joel,
    真是保存文化有功。
    還有「波文」和「龍門」兩家書局,老翻文革前的大陸文史哲書,連內頁的出版說明也一起複印,紙質不好,但售價是原價的十多廿倍!

    回覆刪除
  17. 碧潭,
    諾獎素來鋤強扶弱,特意關照小眾離心份子,捋其虎鬚為能事,正觸天朝大國之忌。

    回覆刪除
  18. 力,
    尤其是評介文學、藝術之類的東西,你俾一星,我俾五星,各有捧場客。

    回覆刪除
  19. 百貨應百客,我比較喜歡通俗小說!

    回覆刪除
  20. Raymond下午4:43

    羅淑的生人妻,久聞其名,大陸重印,買回來看,薄薄的一本書,看不到三頁,就投降了。羅淑的文字,簡直慘不忍賭。
    老舍的四世同堂[或四代同堂],厚厚的兩大冊,以抗戰時的北平為背景,一冊看不到四份一,我忍受不了。老舍連故事也不懂說,怎寫長篇小說。最後,小說送了去垃圾站,再送往堆填區堆填算了!

    回覆刪除
  21. Raymond下午5:18

    小弟其實到了到聖馬可中學讀中大預科班,認識了來自蘇浙公學的同學,才開始讀文學作品。那時看白先勇、於梨華等人的作品了。五四者,沒有看過。
    小弟中學年代,最喜歡讀國際版的電訊,每天無報不歡,致中文受到譯文影響,不倫不類,要花很大氣力才能解毒。

    回覆刪除
  22. Fung,
    坐下來想寫嚴肅的文學小說,產品未必高妙。
    狄更斯(雙城記)、王度廬(臥虎藏龍)、張恨水(金粉世家)和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原本都是為賺稿費寫的歷史小說,現在都成了經典。

    回覆刪除
  23. Raymond,
    看了這堆五四遺產之後,我就是看白先勇、於梨華、王文興、王令嫻、張曉風等台灣作家了。他們的中文最為純粹,伴過我的中學歲月。
    惡劣譯文,真的少讀為妙,以免受其潛移默化!

    回覆刪除
  24. Raymond下午6:45

    王文興的家變,另一本無法看下去的小說。

    回覆刪除
  25. Raymond下午6:46

    看不清,大江和夜店的作者是誰?

    回覆刪除
  26. 大江:端木蕻良
    夜店:師陀、柯靈

    回覆刪除
  27. > Chris
    還有莫名其妙地上了神檯的張愛玲。

    回覆刪除
  28. 夏志清的「現代中國小說史」把她捧起來。

    回覆刪除
  29. Raymond上午8:42

    論文字功力,張恨水比張愛玲強多了!張愛玲愛讀張恨水的小說,故張愛玲的文字及寫作風格,受張恨水影響頗深。

    張愛玲屬顯學,張恨水就只有鍾情者才願意研究的了!

    回覆刪除
  30. Raymond上午8:45

    大江沒有看過!端木的小說,我只記得科爾沁旗草原一本而已!

    夜店想找來看。

    回覆刪除
  31. 張愛玲早年的作品,已經成了形

    回覆刪除
  32. 水平相當,但難有突破。

    回覆刪除
  33. Raymond下午1:51

    我喜歡西西,喜歡到成癡的地步。前中五語文課本的範文店鋪,就是小弟1984年向教署提議的!那時,教署中人沒有認識西西者。

    回覆刪除
  34. 原來是老兄之功!
    西西在60年代的星島晚報寫影評,筆名「米蘭」,有印象嗎?
    梁文道這篇文,講到西西在很差的環境中寫作的情況: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12.html

    回覆刪除
  35. Raymond下午5:21

    可能沒有印象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