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來,一口氣看了幾本有關中國近代歷史的書,計有:錢鋼和胡勁草的「大清留美幼童記」、章貽和的「往事並不如煙」(台灣版叫「最後的貴族」)、龍應台的「大江大海 1949」、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
「文、史、哲」三大科目之中,我的「史」是比較弱的,雖然A-Level的中史科也考到「良」,讀大學時在中文系兼修「哲學史」、「文化史」和「史學史」 ,只可言鳥瞰,絕對談不上深入,尤其是中國近代史,所知更是皮毛。
學生時期,覺得歷史科十分沉悶(有誰不覺得?),這也是與當時採用的教科書編寫得太差勁,以及學校考試的方式有關,老是要學生死記一些事實、年份等等,要到了中學之後的大學預科,才慢慢讀出興趣來。
讀歷史,如果一味是吸收「發生過甚麼事」(What),那是很乏味的。古代發生過的事 ,與我何干?不是都寫在史冊上的嗎?我想知道去查就可能了,幹嗎要我記?
人人都懂得講的「鑑古知今」,都成為陳腔濫調了,當學時當耳邊風,不能理解;到了年紀漸長才開竅,明白其中的道理。
歷史研究,不但是「知道過去」,原來是「了解現在」啊!
就是想知道「為甚麼會搞到今日這樣?」知道了 " What "之後,要明瞭其 " How" 和 "Why",要活學活用,比較不同時代的異同,不是以前為了應付考試時,來來去去的總是「X朝衰落的原因: 1.外戚、 2.宦官、 3. 黨爭、 4.異族...」,這樣的讀歷史,興趣就來了。
讀歷史不單是讀官式、堂而皇之的歷史書,傳記、回憶錄、書信、筆記、刊物文摘,無一不可以輔助理解。現在不須應付考試,大可順著能夠找得到和自己有興趣的範圍來瀏覽,隨意深入。
今年的計劃是補習近代史,手上有以前買下的書,可以重新再看:
蕭一山的「清代通史」五冊
郭廷以的「近代中國史」
稻葉君山的「清朝全史」
李劍農的「中國近百年政治史」
范文瀾的「中國近代史(上冊)」
李守孔的「中國近代史」
「帝國主義侵華史」(人民出版社)
「辛亥革命回憶錄」八冊(文史資料出版社)
「孫中山年譜」(中華書局)
孫中山生平事跡追憶錄(人民出版社)
李劍農的「中山出世後中國六十年大事記」
「庚子國變記」
林則徐的「信及錄」
薛福成的「出使四國日記」
愛新覺羅溥儀的「我的前半生」
梁啟超的「新大陸遊記」
胡適的「留學日記」......
學海無涯,這還是中國近代史而已,以前的文人要從頭到尾點讀「資治通鑑」,上古到北宋的歷史瀏覽一遍。就算甚麼都不做,也要幾年的時間呢。
還有西史,也是不可不知。西方文化主宰現代世界,追本溯源,那本地位等同中國的「史記」,Edward Gibbon一生功力所聚的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怎能不讀?都買入放在案頭幾年了,是Abridged Version(節略版),也有900多頁,等著我開始讀......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剛好我又係讀緊 "我的前半生", 溥儀文筆生動, 宮中大小事情聽他娓娓道來, 很是過癮. 不過有批評話此書太著重辯護, 所以一點都唔客觀.
回覆刪除原版通鑑就無本事讀喇, 反而柏楊版白話通鑑就有一套長放 Tablet 內 (省回過千元港紙!!). 雖然此版本伐善足陳, 但總算可以歸納一些歷史片段.
我對西洋史可謂一無所知, 可有一些中文西史書介紹?
自傳,怎會「客觀」哪?
回覆刪除西史我所知道更少,不敢推薦。
湯恩比的A Study of History好像有中文譯本,不過我認為,能讀英文就讀英文吧。
諷刺的是,之所以可以鑑古知今,就是因為我們重覆犯上相同的錯誤。例如古今中外歷史都證明了沒有政權可以千秋萬世,但代代都有獨裁者妄想自己是例外。
回覆刪除學生時讀中國歷史多,我現在就把興趣集中於西方歷史。思考一下兩者間的異同很有啟發性。
有幸在中學遇到一有史識的歷史教師邱修士,獲益良多。
回覆刪除李劍農的中國近百年政治史是我們中五時的西史參考書。另一本則是李定一的中國近代史。
大專時,副修歷史,選了中國通史、泰漢史、隋唐史,另外中國文化史屬必修。
William,
回覆刪除當局者迷,自己人寫的歷史也不一定準確。
我以前看不起不懂中文的外國人和「旅美華人學者」用英文寫的中國史,現在要惡補一下了。
Raymond,
回覆刪除我記得當年考HKU A-level西史,指定讀本之一,是李劍農的大作的英譯本。
初中開始才有正式中史科,對我來說還可以,除卻要記年份或年號較麻煩,但西史就真攞命,由小學升上中學,立刻要記全英文人名、國家、地方、事件等等,簡直痛苦到無以復加,今時今日都重係半知半解。
回覆刪除那時不明白,D鬼佬東西,中國人知道來做甚麼!?
回覆刪除Chris兄,
回覆刪除>>>我以前看不起不懂中文的外國人和「旅美華人學者」用英文寫的中國史,
我就較看不起不懂中文的中國人(or泛稱華夏人士),或那些半桶水旅美/旅英/旅歐所謂華人學者寫嘅中國事物歷史等,好多時唔知佢哋有意定真唔識,亂咁寫氹鬼吔豆腐。
世界變了,例如在美、加、澳,都有很多只識英文、不懂原居地母語的二三代移民的歐洲人和亞洲人。
回覆刪除華人學者在西方用英文著書講中國,也是為讀者市場,無法了。
Chris, 有沒有興趣讀蕭建生的中國文明的反思?
回覆刪除看過別人的評論,今年回香港時會找來買。
回覆刪除>「X朝衰落的原因: 1.外戚、 2.宦官、 3. 黨爭、 4.異族...」
回覆刪除這個循環是用來鑑古知古的。
例如讀過漢朝衰落原因是「 1.外戚、 2.宦官、
3. 黨爭、 4.異族...」,
考唐史時只要改動人物和年份,再「 1.外戚、
2.宦官、 3. 黨爭、 4.異族...」一番就可以了。
再考明史時,又鑑漢唐之古,再「 1.外戚、
2.宦官、 3. 黨爭、 4.異族...」一次,
因為無中生有寫多了不會扣分,
所以記着這條公式去考試,庶幾不會不及格。
在考卷上鑑古知今,恐怕會被河蟹到吃蛋,殊不可取。
amo
當年是矇查查,唸口簧答試題,根本不知道雖然每朝都是這幾味,但是當中大有關係。
回覆刪除例如皇帝短命,年幼太子登位,例必母后臨朝,女人家不懂事,乃找外家的兄弟來幫手,皇帝年長,不堪受舅父表哥制肘,但是身邊無人,乃起用太監和朝中文士奪權....當時懂得這些,讀起歷史來就容易記兼有味了。
十多年前已有一個印書圖章: [學海無涯]
回覆刪除現正在學習刻圖章: [無窮], [有盡]
希望人生最後刻的一個圖章是: [無憾]
足矣!
中一未開學前, 我已看完一整學期的課本. 初中時, 我的中史成績算是不錯. 但從高中開始不濟了. 因為會考要求人死記硬背. 我無法背下連自己都不能消化的資料.
回覆刪除你所言甚是,我很喜歡讀歷史,我認為所有有志從政(治,即是做官),尤其是想做外交方面的事業的人,必須讀歷史.
回覆刪除歷史,並不枯燥,歷史展示事實,讓我們看到時代風雲,更重要的,又更有趣,而發人深省的,是歷史人物的各種人性Human Nature的表現-----或奸狡,貪財,好色,湖塗,混帳,愚昩,枭雄,賣國賊.....一個人影響萬千蒼生....多麼發人深省.
我退休後,睡了2個星期,之後,決定去讀書,我到悉尼大學的成人 教育部Continuing Education 讀了以下的課程-----澳洲歷史,美國歷史,部份英國歷史和羅馬帝國歷史....悉尼大學給我一個學生號碼.
chris,你列出的書單,很好,我提議你加一本------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外歷史大事年表,
因為各種資料和歷史書回憶錄等,有時年份會有差錯,有中華書局這本年表,可以查証.
linda
Canada Grey Owl,
回覆刪除刻章嘛,我是想都未想過學的,很難的吧?
Agnes,
回覆刪除都是考試制度不好!
Linda,
回覆刪除你提到那本「中外歷史年表」我沒有,但我有一本厚厚如電話簿的The Timetables of History,上下對照幾千年的。
擒賊先擒王,了解西方要把握其源頭,希臘和羅馬文化先有認識;澳洲由英國人開發,英國歷史必讀;美國文化左右世界,其歷史又是必讀。
只嘆一日沒有48小時可用......
兄回港時,可以找薩孟武的中國社會政治史,一套四冊。
回覆刪除謝介紹!
回覆刪除美國比澳洲年長12歲,以獨立建國的年份而言.
回覆刪除美國和澳洲的歷史都很易讀,只有200餘年,中國一個朝代就比它們長,例如,周朝(包括春秋和戰國時代,那時周天子是木頭人,但仍是周朝天子)有800年,明朝有400年,清朝都有200多年
所以,讀澳洲和美國歷史,不算甚麼.
歐洲歷史很長,它分開發展,一定先讀希臘歷史,再讀羅馬帝國,跟著是中世紀(又叫黑暗世紀,其實不算黑暗)Medieval,之後要讀文藝復興時期,再後是現代歷史,工業革命.....
歐洲歷史不易讀,先是Celts(英國愛爾蘭蘇格蘭), 北歐海盜Vikings ,法國,德國那些Normandy, anglosaxon,奧匈帝國等歷史,都很長,跟著,要讀西班牙葡萄牙那段輝煌的航海時代,發現美洲等,之後是殖民時代....
歷史,並不枯燥.
LINDA
我們20世紀出生的華人,生活在中和西、古和今的夾縫當中,可算是坐前座睇大戲,樣樣都關我們事,真是有幸有不幸。
回覆刪除人可以混混噩噩過一世,知識分子就不能,所以歷史不可不讀。
蕭一山的著作似乎都已絕版,敢問Chris兄何處購買蕭一山「清代通史」。
回覆刪除是1974年買的,旺角廣華街(近登打士街)廣華書局。
回覆刪除考試最怕近代史,亂到七彩。
回覆刪除反而對中共史較有興趣。
近150年的中國歷史,就是一個亂字。
回覆刪除認識中共史重要,有切身關係之故也。
我中一的時候就搞清楚了"「X朝衰落的原因: 1.外戚、 2.宦官、 3. 黨爭、 4.異族...」"這種規律,每每都是差不多,只是人物不同,所以我讀中史很輕鬆。
回覆刪除中二至中四這幾年在校圖書館粗粗看過柏楊版《資治通鑑》。不過後來選了理科,只是買了《中國人史綱》、《國史十六講》這些書來當課外讀物。
到了預科,只有時間看些比較輕鬆易讀的書如《大清留美幼童記》、《大江大海1949》、《西潮》。希望今年能開始看「最後的貴族」。
Chris :
回覆刪除Since you are reading 晚清七十年, I recommend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Although the book is big, but it give a rather interesting point of view describ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Qing, Muscovite Russia and Central Mongol. Also, the territory gain by the Qing during that time and how it affect the modern landscape of China itself.
匿名,
回覆刪除謝推薦,也在Amazon看到簡介了。
Shumc,
回覆刪除應付考試不難,真正產生興趣和看得通就要機緣了。
看了「最後的貴族」,也許對中共這幾十年歷史有深究的意向,因為有太多「為甚麼」想知道了。
刻圖章易 造精品難 樂在其中 與誰爭峰
回覆刪除人生有盡 天地無窮 學海淵深 精力自致
歷史循環 千載如斯 監古知今 來世亦然
說得好!記住了。
回覆刪除我倒是愈看愈不想理現今的政局,很悶,來來去去千篇一律,真的只是換了人名罷。
回覆刪除不用應付考試更好,可以任意選擇自己喜愛的書。很厭了中史,換設計;畫厭了,換生物。我都想快d退休呀......
世界和中國的秩序蘊釀變故,這個「悶局」可能是大調整的前夕。
回覆刪除我喜歡歷史, 但當要我去寫幾千字 or 上萬字ESSAY, 我就頭痛了...
回覆刪除我自問走不上評論/論述式的中國歷史路線,所以我走平民化路線,當故事看,有時比劇集拉到興趣,也會看看有關的歷史.
而家中學仲講話要CUT 中史, 用人文學科取代,大約中史只得番1/3 內容...
我認為中史背書有幫助.
秦朝以來, 帝皇在位年份,年號也有記熟~~
首都,重大事件年份也背..
當人問起西曆某某年,對應中國那一時期,答得到感覺很滿足
這些都要趁年輕時硬鑿入腦的,我現在倒感謝當年被迫記了很多年份,對融會貫通很有幫助。
回覆刪除1789法國大革命,1861美國南北戰爭,1871普法大戰,1911-19第一次世界大戰......
中國史還要記西元、帝王年份,有時還有天干地支呢。
最容易記得的是光緒20年「甲午」戰爭,1894,剛好是我出生前一個花甲。
我當年也是唸歷史,中文唸了不夠還用英文唸(世界史選的asia)= ="
回覆刪除不過的確唸歷史的人對邏輯思維和政治思維都比較好,而且看問題不會只想what,而會更深點想why和how
還有就是對學中文真的很有幫助:p
忽發奇想,若有時光機能一探舊中國時代,未知Chris兄或各博友會選那朝那代一試。
回覆刪除個人首選開元之治時期,盛唐隆世,想起都神醉,副選天寶初期,最少望能於長安城中有幸遇上青蓮居士,一睹擇仙人丰姿才華,請莫笑我乃俗人庸才,只懂享受添花之樂,杜工部之憂國憂民,不才如我,缺無能亦無心去感同身受也。
Tammy,
回覆刪除讀史最重要的是「會通」,否則是記憶機器而已。
賈真,
回覆刪除我和老兄一樣,會揀盛唐。
我們自稱「唐人」,良有因也。
按錯鍵,應是「摘」仙人才對。
回覆刪除還是「謫」?
回覆刪除謫才對。謫仙,降居人間的仙人。
回覆刪除Chris兄, Raymond兄,
回覆刪除多謝指正。
若然給老師看見,白字連篇,肯定俾佢打手板都打到佢自己手軟。
因用廣東話輸入法,只好怪自己斷估無辛苦。
小意思,我都成日錯,不斷改。
回覆刪除現在大陸故意用同音白字為時尚呢。
講真﹐我覺得最大問題係教書D人有問題。
回覆刪除作為歷史愛好者﹐我認為教史之人如果能夠將歷史圖像化﹑故事化﹑演義化﹐學生自然就會有興趣。
無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