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從炎黃子孫講到陰陽五行

1月25日馬英九在中華民國國防部春節聯歡餐會表示,絕不希望炎黃子孫,再引兵戎來解決問題,這個階段應該已經過去了;希望兩岸能透過深度交流,共同在中華文化智慧指引下,找出解決雙方爭議的具體構想.......(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692&tid=1297408)

我們華人每每稱自己 「炎黃子孫」,至於「炎」是甚麼,「黃」又是甚麼,講的人也未必清楚知道。

馬英九說「絕不希望炎黃子孫,再引兵戎」,這個當然說得很對。但是大家知否「炎」與「黃」原本是兩個不同的民族或部落,上古時期打生打死,後來才由其中一個吞併了另一個,才有我們今日的「炎黃子孫」的。

「炎」就是炎帝,是神農氏的後代,當時以蚩尤為酋長。「黃」就是大家熟悉的「黃帝」,屬於「有熊氏」,相傳姓公孫,名軒轅。 

相傳在上古時期,炎帝和黃帝的兩個部落,打了一場當時的「世界大戰」,結果是黃帝的一族得勝。 跟著的堯、舜、禹帝,到商、周、秦、漢以下,相傳都是黃帝一脈。

中國的陰陽五行,是這樣分的:

的五行屬  其色屬
的五行屬  其色屬
西的五行屬  其色屬
的五行屬  其色屬
的五行屬  其色屬 

「黃」帝之所以黃,可能就是自居天下之「中」,亦即黃河流域一帶吧。中國南方較暖,亦因此配「火」,北方較冷,就以「水」為五行所屬了。

在中國越向東走,有海洋氣候調節,植物生長越茂盛,所以東屬「木」,木色青。越往西走呢,氣候愈加嚴峻,配以「金」屬的性質,有肅殺之氣,誰謂不宜?

至於「中」,中原地帶、農業社會黃土地,妙到毫巔矣。

中國以往的地圖,南在上,北在下,和今日通行的北在上南在下相反,那是因為中國一向是以北御南,統治者坐在他的寶座上,座北向南,「南面稱王」, 所以「前面」就是南方;「指南針」一定是針尖指南。香港有個近年冒起的風水命理師,連這個也搞不清,在電視鏡頭下示範看羅盤時把南北調轉來算,鬧了笑話。

所以古老的地圖的左邊是東方,右邊是西方。現在你明白那些風水佬說甚麼「左龍」、「右虎」,「前雀」、「後武」(玄色就是黑色),故作神秘的說法了吧。

歷史上的朝代,相信這一套的,會挑選一個五行所屬。大家讀過金庸的「倚天屠龍記」,知道明朝跟「明教」的關係,電視劇主題曲也唱出明教的風俗,甚麼「熊熊聖火.......」,可以想得到明朝是「火」了。

至於清朝之所以稱為「清」,雖然有清史大家孟森說是「金」(滿州人原本的國號)的一音之轉,但未算定論。不過我們看那清字的三點水,就會聯想到滿人奪明之天下,連國號也要用「水」來剋著他的「火」了。

有關中國朝代的五行所屬的生剋制化,可以看這篇「五德終始說」。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34 則留言:

  1. 五行之論,立於戰國,成於兩漢。漢初原本尚黃老之學,到劉徹得位,儒家結合陰陽五行,成爲統治主流。時人見秦尚黑,視爲水德,所以,漢要尚黃,以土德剋水德。自始以後,五行畀人套來套去,唔單止朝代,基本天地萬物都套用五行。講真,咁樣實在夾硬來。試問宇宙之事之多,如何概括在五類之下,如何每事都按五行,相生相剋。就算苦心鑽研,都不過浪費光陰。之不過,有啲學問,如醫藥等,係經無數人實驗歸納,與現實相去不遠,尚有根有據。至於朝代五行,通常係任意附會,甚至刻意散佈,以示順應天意,同符纖實爲一類。而命數呢,得啖笑好喇,不必當真。

    之不過,五行套於萬物,雖無稽,但要瞭唐人文化,欲不得不曉。五行本身有其意義,相生相剋,亦係中土兩千年來嘅世界觀。

    回覆刪除
  2. 上古有萬國,實爲不同族人,概括歸爲夏胡戎夷蠻。佢原本都係四處流徙,遷入並散佈中土。早年技術所限,治難及遠。所以都係各族聯盟。有啲拼合,有啲走遠。

    炎帝斷估係蠻阿頭,三苗九黎。炎帝雖敗,其下部族有依附黃帝,亦有啲南下。有種睇法係,夏來自蜀地,商係夷,而周係夏合戎。炎黃應爲後人所附,大概戰國秦漢已日漸難分各族,氏族政治,轉爲郡縣政治。

    回覆刪除
  3. 梁生,您們澳洲今年國慶有甚麼特別嗎?
    以下相關資料或者有用:

    『指南針在台灣等個別地方稱為指北針,因為當代指向針常在指向北方的一端漆上顏色標記,便於使用者尋找北方。』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8C%87%E5%8D%97%E9%87%9D

    『羅盤,又稱羅經、羅庚、羅經盤等,是風水師從事風水活動不可沒有的重要工具。
    ...以「子」代表北方』
    http://zh.wikipedia.org/zh-hk/%E7%BE%85%E5%BA%9A

    回覆刪除
  4. Raymond上午9:25

    多謝,重溫了一課中國文化史。

    回覆刪除
  5. Omnibus,
    陰陽家實在是影響中國文化的一股暗流,以往被低估了。
    風水命理之外,例如中醫、內家拳、氣功都是。

    回覆刪除
  6. Kelvin,
    今年都是例行公事,只是獲選為Australian of the Year的仁兄表態要澳洲成為共和國,踢走英王做國家元首,以及把米字在國旗中剔除。

    「子」為北,所以「子」也屬水了。

    回覆刪除
  7. Raymond,
    老兄客氣了。

    回覆刪除
  8. Kelvin,
    問題是那個新進風水師,向電視觀眾展示時,是用傳統「指南」的羅盤呢。

    回覆刪除
  9. 加把口下午2:03

    我蠢,其實指南針支針,邊面指南,邊面指北?

    回覆刪除
  10. 中式的羅盤的指針,有記認的一端是指向南方。
    http://jacso.hk/gallery/3332/3332-19316.jpg
    現代的西式Compass,是用指北那一端作記認,雖然中譯也是「指南針」。
    http://ryanflood.files.wordpress.com/2010/01/04compass.jpg

    回覆刪除
  11. >表態要澳洲成為共和國

    這個起碼說了廿年有多,已經聽到麻木了。是慣性的重覆,還是狼真的來了呢?

    >於朝代五行,通常係任意附會...以示順應天意...

    對,都是當權的為了套個奉天承運的愚民之政,立個名正言順的藉口罷了。單看漢朝又是水,又是土,又是火的,後面的朝代也不過是在穿鑿附會而已。

    >「炎」就是炎帝,是神農氏的後代,當時以蚩尤為酋長。「黃」就是大家熟悉的「黃帝」,屬於「有熊氏」,相傳姓公孫,名軒轅。

    黃、炎二帝之關係衆說紛云,有說二帝為兄弟,見《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亦有說二帝不同時。

    黃帝國號有熊(其生地),應非有熊氏之後(可能誤解你的意思)。見《史記•五帝本紀》:「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

    回覆刪除
  12. 隨著英裔人口在澳洲的比例下降,死抱英國不放的勢力一定減弱,對英女王的個人崇拜也會在十年內傳位/死亡而消退,到時成為共和國就不可抗拒了。
    陰陽五行本來就是可溯性極高的類科學,朝代的蛻變有時解為相剋,有時又解為相生,四種可能性已佔其二(無可能兩朝相同),可謂玄之又玄。
    上古的三皇五帝,說法不一,迄無定論,謝老兄的引文資料。

    回覆刪除
  13. 加把口提到...

    :我蠢,其實指南針支針,邊面指南,邊面指北?

    指南針查實南北都指。

    現代指南針,通常北紅南白 。

    回覆刪除
  14. 易提到...
    :「黃」就是大家熟悉的「黃帝」,屬於「有熊氏」,相傳姓公孫,名軒轅。
    :黃、炎二帝之關係衆說紛云,有說二帝為兄弟,見《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亦有說二帝不同時。
    :黃帝國號有熊(其生地),應非有熊氏之後(可能誤解你的意思)。見《史記•五帝本紀》:「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

    遠古各族,所謂親戚兄弟,有可能係後人,集合遠古口耳相傳故仔,再組合編寫。有啲空白,係後人填上去。咁人人都有唔同聯想,自然就有唔同故仔。有啲故仔,出於政治而寫,以示族間從屬關係。古仔假中有真,真中有假。

    莫講話遠古,就算今日史書,都不可盡信。好簡單,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家下考古出來,古代根本無燕國,只有匽國(又寫郾國)。匽國至戰國末年,都從未改名。一錯就二千幾年,家下敎科書都無改。後世點解叫燕,都係個謎,推斷同秦國避諱有關。遠古若無考古實證,真相尚遠呢。

    之不過咁。雖則至今,都未有夏時之文字記錄,我依然相信係有夏國,因爲佢世系都十分明確。十分期待夏國新考古發現,可證其世系。

    回覆刪除
  15. 司馬遷寫史記時去古未遠(其實都兩千幾年)講三代之前之事都是靠口傳歷史,其「五帝本紀」有幾成是信史,無人敢講。
    搵到商的甲骨,已經如獲至寶了,夏的古物都找到,不得了啦。

    回覆刪除
  16. 你這篇很長人見識。

    「熊熊聖火」一語應是因張無忌是明教(拜火教的中國分支)教主而起吧?

    回覆刪除
  17. 不錯,小說結局前不久,朱元璋出場,加入張無忌的明教了。

    回覆刪除
  18. 感覺上好多所謂中國文化, 就係模模糊糊, 你猜我度而出.

    精確解釋越少, 後人就越喜歡穿鑿附會, 有人戲說, 自古解釋論語的字數, 都不知係論語本身字數多少倍.

    道教用五行, 算命用五行, 連中醫都離不開五行, 真可謂 "金漆招牌" 百用百靈...

    回覆刪除
  19. 清朝的「樸學」家,注一本書就是一生的功業了。

    回覆刪除
  20. >>中國以往的地圖,南在上,北在下,和今日通行的北在上南在下相反,那是因為中國一向是以北御南,統治者坐在他的寶座上,座北向南

    最佳例子是杭州﹐上城區是在現代地圖的下面﹐而下城區是在地圖上面﹐如果把地圖轉為南在上北在下的話﹐上城區變成在下城區上面了。

    回覆刪除
  21. Raymond下午3:38

    今天,年青一輩學者懂得這一門學問者也不多了。

    回覆刪除
  22. 自秦焚書後,漢代的史記(及其他記錄)能結集口傳歷史以成書,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了。但歷代史書皆被"審核"過,看過《亂做春夢集》就知道正史絕非完全客觀寫實的記錄。

    除夏朝外,如果三皇五帝可以多些資料就更有趣了。四大文明古國中,華夏文明雖然是最後生那個,但事實上中原地區已發現約西元前6000年的農耕文化遺跡,所以不該在4000年後才開始有記錄。比較可能的是上個冰河時期末(約一萬年前),海面比較低所以人都聚居於現在的海平面之下(如與那國島的史前遺跡一様),隨著溶冰令海面上升,所以遺跡都淹在水下了。

    回覆刪除
  23. grumpy,
    那是因為杭州的上下城,是以前分的了。

    回覆刪除
  24. Raymond,
    我以前時略涉獵過五行命理,現在野人獻嚗吧了。

    回覆刪除
  25. 易,
    官修正史,一定要看,但要「解讀」,因為大多有避忌和迴護。
    必須佐以其他私人紀錄和第一手資料。

    回覆刪除
  26. 此欄目及各回應寶貴異常,簡直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然也!

    萬望各位繼續討論,引述、發表高見,不吝賜教,使我於中史文史知識方面有所增進。

    謝謝!

    回覆刪除
  27. 讀者之中臥虎藏龍,唔講得笑!我拉頭纜而已。

    回覆刪除
  28. 小弟認為,陰陽與五行,兩者本身都是簡單的(讓人比較上容易連繫記憶而言)分類系統。

    各位可以想像一下,有多種不同的撲克牌(即 poker 或 Playing Cards,香港俗稱啤牌)遊戲,有較為簡單的(如抽王八,或粵語稱作潛烏龜),有較為複雜的(如橋牌),玩法雖各異,卻皆運用 54 張紙牌進行。

    大家對這 54 張紙牌的相互關係,均有既定的概念,但亦會因遊戲規則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無論撲克牌最初的真正用途──賭博、娛樂、占卜或其他?──是甚麼,自它誕生,以後發明的各樣用法多采多姿,有些甚至脫離了 54 張紙牌間關係的應用,例如紙牌魔術。

    總之,加入創意,利用 54 張紙牌的相互關係的變化,就能夠使用撲克牌這道具,創造出更新奇的玩意。而這些玩意的吸引程度因人而異。當然,被大眾認為有意思、有價值的會流行起來,而且流傳下去。

    無疑地,意思及價值亦因人而異。一般而言,撲克牌遊戲就考反應、講策略、可聯絡感情或滿足博彩心理等等;紙牌魔術就疑幻似真、滿足好奇心。而兩者同時都或多或少讓觀眾的情緒得以釋放。

    回說陰陽與五行,我說它們都是分類系統,有人就利用這個系統,幫助他們的理論和學說的發展,例如中醫學和占卜,情況正若撲克牌這道具被利用的例子。

    回覆刪除
  29. 你這個解釋有創意,我要再想一想。

    回覆刪除
  30. 有異議
    一﹐古代氏族社會﹐依母系而分﹐所以炎黃雖為兩個氏族領袖﹐但炎帝黃帝血脈同源﹐同為少典之子。《資治通鑒外記》記載,「炎帝神農氏,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曰女登,少典氏之正妃。黃帝,有熊國君少典氏之子,母曰附室。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

    二﹐蚩尤並不屬神農氏﹐而屬九黎族首領。九黎族係由九個氏族組成的部族聯盟﹐由於九黎族日漸強大﹐炎帝一族由陝西被驅逐至河北﹐因此炎帝﹑黃帝結盟﹐共擊蚩尤﹐決戰於逐鹿﹐史稱逐鹿之戰。
    至於蚩尤下場﹐有分兩說﹐一說為戰敗被殺﹐一說為黃帝所收服﹐黃帝收服的傳說﹐係先秦年代比較流行﹐因此戰國時期﹐秦國拜蚩尤為戰神。後來﹐則多數相信戰敗被殺之說﹐自此漢人再無崇拜蚩尤的傳統。
    另外﹐有唔少歷史學家認為﹐古代的九黎族﹐戰敗後部份族人被漢人驅逐﹐向南逃走﹐成為三苗族﹐三苗族則為現代苗族的祖先。另衍生分支﹐為俚人﹐即現代黎族。直至現在﹐苗族仍尊蚩尤為大祖神。

    回覆刪除
  31. 再補充﹐依五帝本紀的記載﹐炎帝本為共主﹐黃帝則為氏族主﹐蚩尤屬另一部族--九黎族﹐之後炎黃先結盟同蚩尤決戰於逐鹿﹐後來炎黃奪反目﹐爆發阪泉之戰﹐炎帝戰敗﹐喪失共主之位﹐黃帝共主之位正式確立。

    回覆刪除
  32. 蚩尤-炎帝-神農,是一還是二還是三,都有傳說紛紜,多謝你的補充。

    回覆刪除
  33. 炎黃蚩尤之間的爭鬥,有點類似晚明時候,明、後金、日本之間的關係。明朝如炎帝,後金如黃帝,日本如蚩尤。太史公稱黃帝“遷徙往來無常處”、“天下有不順者,從而征之”,“未嘗寧居”,已經指明黃帝屬於游牧部落,入侵並吞併中原一帶從事農耕的炎帝部落。

    九黎的後代就是現在的苗族,苗族現在依然尊蚩尤為神主。

    回覆刪除
  34. 從五行的角度看,黃帝之勝蚩尤,就是土剋火,事有必然的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