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紫釵記 霍小玉 李益

粵劇之中,最膾炙人口的,除了「帝女花」,大概就是「紫釵記」了。我想是因為兩劇的作者唐滌生,分別選了兩首悅耳的旋律來充當高潮片段的歌曲,配上優美的曲詞,使人一聽難忘,琅琅上口。試問誰不會哼上幾句「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臺上」和「霧月夜抱泣落紅,險些破碎了金釵夢」?

帝女花的「香夭」採用了古曲「妝台秋思」,紫釵記的「劍合釵圓」一段則用了「春江花月夜」。有趣的是,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兩首帶他們入門的「粵曲」,用的都不是廣東音樂。

唐滌生寫過「紫釵記」的舞台劇和電影兩個版本。比起其他劇作家,他的文學根底較好,不會胡亂編撰甚麼「無頭東宮生太子」之類的俗品,懂得從古典文學中取經,尤其是元、明朝的雜劇佳作。

唐版「紫釵記」的情節,以明朝湯顯祖的雜劇「紫釵記」為本,在此之前,已有「牡丹亭驚夢」取材自湯著「還魂記」(別名「牡丹亭」) 取得成功的例子。

「紫釵記」是才子佳人的故事,生旦兩人一見鍾情,後來發生變故,不能長相廝守,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1957年在香港首演,正值主角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的當紅時期,表演藝術臻達最高境界。

「紫釵記」的主角是唐朝詩人李益,和淪落倡家的貴族女子霍小玉,再加上一個身份神秘、扭轉男女主角命運的「黃衫客」。這些路數看來,唐滌生與湯顯祖是一脈相承的。

「紫釵記」與「紫簫記」

原來湯顯祖的「紫釵記」是他早期另一個劇本「紫簫記」的「循環再造」版本,雖然故事的發展有所不同。

「紫簫記」的情節比較簡單,李益和霍小玉的出身也和後來的「紫釵記」差不多,最重要的分別是欠缺了「紫釵」這個戲劇元素,所以並沒有小玉遺釵路上、李益拾釵結織小玉,更無太尉軟禁李益逼他娶自已的女兒、小玉在家苦等了無音訊貧病交逼、被迫賣釵與太尉女作出嫁上頭之用、黃衫客介入等等的戲劇性高潮。

沒有紫釵這個元素,李益和小玉的愛情道路比較平順;所謂「紫簫」,只是劇本最末一段無關宏旨的情節:霍小玉出遊,恰遇軍騎在市中橫衝直撞,小玉慌忙逃避,在 路上偶拾得名貴紫簫一枝。後來遇到官差搜查,揭發原來是楊貴妃遺物,把她逮住。案件由皇妃訊問,悉小玉原是唐朝受封為「霍王」的功臣的姬妾所生女兒,乃把紫簫送贈。

無論「紫釵記」或「紫簫記」,霍小玉都能與李益終成眷屬,沒有含恨而死的悲劇情節,這也許是因應一般中國觀眾喜歡的「大團圓」而安排的結局吧。

霍小玉其人,史籍沒有甚麼記載。倒是唐代真的有一篇傳奇小說「霍小玉傳」,其內容當為湯顯祖劇作的藍本。

「霍小玉傳」

霍小玉傳」文長三千多字,是唐朝的蔣防所著。

霍小玉傳也沒有「紫釵」個元素,劇中李益並非與小玉路上拾釵邂逅結識,而是慕名經由媒人引薦上小玉家,一見即合的。

小說中之李益是輕佻的急色兒和薄倖郎,對小玉始亂終棄,順從母親之命,另娶富家女為妻,使小玉悲痛欲絕。

唐滌生「紫釵記」中,小玉一段著名唸白:「妾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慈母在堂,不能供養。綺羅弦管,從此永休。徵痛黃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當永訣!」語畢哭昏,但卒之被救醒過來。

這段撕心裂肺的文字,許多戲迷嘆為觀止,認為是唐滌生的不世傑作,其實他是全部採用「霍小玉傳」的原文,不過就刪去了緊接著的咒罵:
我死之後,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

原文敘述小玉「喪慟號哭數聲而絕」,並非大團圓結局。小說中的李益在小玉死後,娶妻妾三人,惶惶不可終日,輒加猜忌,家宅不寧。這一點說來,頗合歷史事實。

李益

李益確有其人,史傳有載,是唐朝著名詩人。他的官運不錯,做到禮部尚書(即教育部長),而且曾以文人參軍政,確實也做到一些成績來。

李益字君虞,唐朝風俗朋友初次相識便問對方「第幾?」然後以排行相稱,例如友輩稱詩人元稹為「元九」,李益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十,故稱「李十郎」。

有別於紫釵記的文字描寫或任劍輝的演繹,歷史上的李益待人處世頗為差勁,並非一位忠厚男兒,「多所凌忽,為眾不容」。他更對妻妾善妒成癖,十分不近人情。

李益人品或有可議之處,但誰也不能否認他的文才。他益的詩寫得很高妙,風格俊逸清新,情感充沛。他曾隨軍遠赴邊疆,因應這些題材的詩眼界廣闊,能比美初唐的同類大詩人高適、岑參等。

李益的詩作甚豐,佳作多不勝數,我選出下列幾首給大家欣賞:

江南曲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
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
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
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寫情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故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鷓鴣詞
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
處處湘雲合,郎從何處歸。


喜見外弟又言別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相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明白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塞下曲
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統漢峰下
統漢峰西降戶營,黃河戰骨擁長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無人空月明。


汴河曲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
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煞人。


回軍行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沙雲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士卒哭龍荒。


過馬嵬(其一)
路至墻垣問樵者,顧予云是太真宮;
太真血染馬蹄盡,朱閣影隨天際空。
丹壑不聞歌吹夜,玉階唯有薜蘿風;
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


(原文初貼在http://chrisleung1954.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3734 )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 梁煥松)


18 則留言:

  1. Raymond上午9:43

    多謝,重溫了一課。

    回覆刪除
  2. 美化或醜化歷史人物,文學中很常見的了。

    回覆刪除
  3. 細個跟阿嫲聽粵曲, 唔知點解反而比較鍾意『鳳閣恩仇未了情』同『三笑姻緣』, 到而家仲記得八九成歌詞.

    回覆刪除
  4. 「鳳閣」也是熱門之選,不過多數人都是熟悉「胡地蠻歌」那一段,不知道該劇實為搞笑劇。
    讀番邦國書一幕,用半鹹淡「英文」解釋,少有的胡鬧。

    回覆刪除
  5. 此貼堪為愛好中國文學者的新年禮物!

    回覆刪除
  6. 只是破壞了一般人的才子佳人想像了。

    回覆刪除
  7. 多謝,高陽那本紫玉釵比較接近原著,也是悲劇收場.

    回覆刪除
  8. 上面有個「嵬」字,究竟讀「頽」?或「危」?

    回覆刪除
  9. Fanny,
    我讀「頽」。

    回覆刪除
  10. 匿名,
    未看過高陽這本,是接近蔣防的原著吧?

    回覆刪除
  11. 曾經、曾經想過把莎翁和唐拉在一起做做功課的,算是個奇怪念頭?為什麼不呢?但,都只是曾經想過而已…
    不過,經先生查考,嘩,那段撕心裂肺的文字,原來是抄來的!咁…只好這麼想:當年抄東西"唔興"寫明出處啦。
    -阿順

    回覆刪除
  12. Chris兄,

    我懷疑李益應該有些少精神病,最低限度有點 Bipolar 或schizoid。

    一方面佢可以洞燭世情寫下'江南曲'為女子發出哀怨心聲,又可以寫出'統漢峰下'嘅征人嘆息,但竟然對自家妻妾就毫無惜花之心(簡直係 domestic abuse),對外人亦非厚義隆情,然官運亨通,又證明佢確有手段才幹,所以此人如生於現世,頗值得心理學上細加研究。

    另講到「牡丹亭驚夢」,前排聽陳卓瑩先生撰寫,梁無色、梁無相兩姊妹對唱嘅「露滴牡丹開」,就認識到何之謂藝術格調高嘅艷詞(三級)曲調,惹人暇思處真係綺膩非常。

    有興趣可以到訪下列相關網址:

    全曲:http://www.zshare.net/audio/517724107c1e8822/

    歌詞:http://vinylparadise.com/forums/viewtopic.php?t=1377

    Enjoy!

    回覆刪除
  13. 莎翁寫歷史劇,也有參考古人著作,例如Julius Caesar是根據Plutarch的羅馬名人傳記。
    拉唐生和莎翁一起,級數有點勉強了。

    回覆刪除
  14. 賈真,
    文人的「才」和「德」,很多時候有尖銳的矛盾。
    「牡丹亭」之中,柳夢梅見到杜麗娘,三扒兩撥就想真個銷魂的急色兒模樣,真是繪聲繪影,樂而不淫矣。
    「露滴牡丹開」的說法,則來自西廂記,描寫張生這個鹹濕仔。陳卓瑩借過來用,以前的作曲家文學根底好,信手即成。

    回覆刪除
  15. 又一篇有料嘅好文章,多謝。
    粵劇對廣東人就好似碗同筷子,分唔開。
    我點都無辦法對京劇有興趣,睇唔入囖。

    回覆刪除
  16. 粵劇我相當熟,尤其喜歡大鑼大鼓戲。
    別的劇種我完全不懂,剛開始學聽崑曲「牡丹亭」。

    回覆刪除
  17. Chris兄,

    恕欲罷不能,因酷愛聽新馬,故梁無相及石燕子亦都是我杯茶,「露滴牡丹開」一曲,梁無相前段唱來未有太多新馬腔,但從個句(梆子慢板):費盡神情...開始至(長句滾花):...為我招花容瘦損,就似加多點新馬孭仔腔。

    兄台是愛好粵曲行家票友,未知以為然否?望指正。

    ******

    allie博友,

    >>>粵劇對廣東人就好似碗同筷子,分唔開。

    閣下形容得貼切非常! Thanks very much!

    在下大膽加句,粵劇/粵曲對某些廣東人來講就好似魚與水一樣。

    回覆刪除
  18. 我聽粵曲的經驗,是自小從鄰居的收音機傳過來的音樂開始的。
    梁無相給我最深印象的是「夜弔白芙蓉」,沒有聽幾十年了,現在拿著曲本,還可以大部分唱出來。
    「票友」我就不談不上,以前常在聚會中表演唱一段娛賓,真正上音樂社讓樂師拍和的,只試過一次而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