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多元文化的蜜月期完蛋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說,多元文化在德國已經徹底失敗:

「.....德國企圖建立多元文化社會的努力,已徹底失敗,外來移民有必要更努力融入德國社會,包括學德文...........「多元文化」概念,亦即來自不同文化的人「一起快樂生活」,在德國行不通。

中文新聞報道: http://udn.com/NEWS/WORLD/WOR3/5916694.shtml



BBC較詳細的報道:http://www.bbc.co.uk/news/world-europe-11559451

最近法國和一些歐洲國家,立法禁止遮蔽整個頭的伊斯蘭式婦女服飾;澳洲也有議員提議效尤,不過給其他「政治正確」的議員阻攔沒有成事。在這個大氣候下,明眼人看得出,今次德國的言論,矛頭直指來自土耳其、非洲的伊斯蘭教移民。

BBC這段新聞,馬上引起踴躍的讀者留言,兩日之內便有一千多個評論。粗略看來,佔上風的評論,是不喜歡移民----尤其是伊斯蘭教移民----在「多元文化」的保護傘之下,自成一國,只與自家人來往,欠缺融合主流的熱誠。論者最反感的是,他們不學好當地語言。
網頁:Your Say: Does multiculturalism work?

我的觀察,有些伊斯蘭教移民(希望只是少數)入籍時宣誓效忠,只是空口講白話,心底裡全無歸屬感,只視其他的伊斯蘭教國家人民為「兄弟姊妹」,極端者更不惜做出為禍入籍國的恐怖活動。例如澳洲有恐襲軍營、美國有在時代廣場作自殺式爆炸的嘗試。疑犯被捕後供稱不諱,說是為阿富汗之類的伊斯蘭教國家出頭,目的要製造最嚴重的死傷。

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這些事,主流國民一竹篙打一船人,厭惡全部的伊斯蘭教徒,也是自然不過的了。

華人切勿以為今次又不是「排華」,所以不關我們的事......現在不少中國人有強烈的出國取得居留權的意欲,任何合法和非法的機會都不放過,連俄羅斯和東歐都不介意。他們之中,很多完全不懂當地語言,就膽粗粗的飄洋過海,到步後託庇於中國人的圈子。

中國人的陋習,和現在中國的形象如何,你知我知。搞不好的話,下一浪就會輪到你。

我會建議大家去看看有關的消息,作一點反省的工夫。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35 則留言:

  1. 嚇死我,我意為你講緊澳洲....
    宗教不提,語言就應該要學好。

    回覆刪除
  2. 要多元文化成功,不是在政府庇蔭之下,移民自把自為,粗聲大氣,唔使理人的。
    多元文化是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但是其中還是有主從之分。
    移民希望主流人民完全接納,自己有沒有努力去了解和親善他們?
    能通曉當地的語言,是N0.1 重要。

    回覆刪除
  3. 你embed這video時,選個小一點的frame (560x340),便不會「出界」了。

    回覆刪除
  4. 哈哈,搞惦!
    謝王Sir教導。

    回覆刪除
  5. Raymond上午9:49

    倘移居外地的華人[大陸人]不願學當地言語,尊重當地文化,只知在大陸人的圈子生活,自以為是,下一個要針對的的目標就會是華人了。

    回覆刪除
  6. 真是怪不了人....

    回覆刪除
  7. 有時覺得華人跟中東的部分民族都有一種“利用你的自由來建立自己的專政”之感

    回覆刪除
  8. 看人容易看得出,自己做起來,就覺得無所謂了。
    人性弱點。

    回覆刪除
  9. 維珍航空下午2:00

    說到底都是人的劣根性, FAVOUR 自己就多多益善, 所有東西都以己為中心就是完美了....= =

    回覆刪除
  10. Two years ago, catcat had an interesting shopping experience at a Germany department store (at popular tourist area).
    While I was queuing up to pay for my shoes, one African lady looked into my eyes and signaled she had a quick question for the staff, by pointing at the price tag of the shoes she was holding. So I let her jumped in the queue.

    She asked the cashier in English (not in German so catcat could understand) “is it for one or two?”
    The German cashier replied in broken English with a very annoying tone, “this is… a big special .., how .. ONLY FOR ONE!!”
    The lady was disappointed “Only for one??”

    Oh..., then catcat cut in and said, “it’s for one pair”
    The lady smiled and walked to the end of the queue.
    The cashier continued to process my purchase, looking at me and mumbling in English “why asking.. this STUPID question?”
    I didn't know what to say and just kept smiling. 

    回覆刪除
  11. 維珍航空,
    上一代的教訓:
    「泥水佬開門口,過得自己過得人」,
    仍然有用。

    回覆刪除
  12. catcat,
    語言障礙是主要的誤會來源。
    她向一個客批評另一個客,也不大恰當吧。

    回覆刪除
  13. 多元文化社會, 源於偏左浪漫的文化想象, 但政策落實以來, 出現Chris所說種種流弊, 現在全球化的紅利食完, 苦果初現, 保守偏右思想回潮, 從德國選民不願為歐豬國攤分債務, 到法國大罷工, 抗議推遲發放退休金, 可見大氣候已靜靜轉變!

    回覆刪除
  14. 羅馬的大陸人系自成“一國”生活,而且影響義大利人⋯⋯
    以超平作旗號,影響好多本地店生意。
    而且最差的系大陸人自己都有小圈子,分幫派。
    甘真系唔可以怪本地人討厭。

    回覆刪除
  15. 匿名,
    這個只是開始!

    回覆刪除
  16. 英雄公主娘,
    移民有錢的財大氣粗,沒錢的捐窿捐罅搵著數。
    經濟不景人人心情惡劣時,移民動輒得咎,歷史重演了一次又一次。
    倘若不識好歹還搞事和入籍國作對,一定連累大家被人歧視!

    回覆刪除
  17. 宗教信仰,自由選擇,本無問題,大前題就要互相尊重,採取兼容態度,對過激、盲目、迷信及獨尊為大個類就不太認同。

    伊斯蘭教義內,查實不少信念同守則不錯,可惜被某些食錯藥、滿腦糞或野心份子斷章取義,過火施行。例如阿富汗個班所謂原教旨友仔炸毀大佛雕刻,就算唔尊重其他宗教,亦應注重自己歷史藝術,如此橫蠻,受人鄙視乃自取。

    又如某些已移民西方國家之回教婦女,話教規傳統所限,除咗父母老公仔女,個樣第三者不能睇,因此影護照或身份證明照片時,都要由頭笠到腳,淨返對眼,否則就話人家政府歧視及侮辱回教婦女,咁講簡直過份,自己友玩哂。

    遮到嵌,個樣係點無人知,第二個假扮都得,如何驗明正身,怎能維持治安?諗深一層,當年移民他國,遞交申請表格要照片,過關入境要對樣,個時無特殊通融,點解現在要提無理要求?唔想形相怕人見,可以唔攞護照唔出國,無人迫,但要攞就要守法律,否則,留喺屋企度過日晨算。

    不過,我對法國政府要求回教女學生上學時,不可將頭髮用圍巾包裹,就分明侮辱兼歧視,有心留難。是否一視同人,所有法妹上堂頭箍唔准帶,頭髮唔准染,頭髮唔准電,只能長直不能短,或者只許紮辮唔可以攣?

    回覆刪除
  18. 澳洲在 1970年代正式取消 所有白澳政策,(包括多項法案和措施 所以花了幾年時間逐漸解體),對各地移 民大開中門,而且,提出”多元文化政策”更每年用不少公款養一班”多元文化事務署”的官員 ,筆者認為是多餘之至, “公民事務署”以幫助新民就夠啦.
    多元文化政策,原意甚佳,但每一個銀幣都有两面,
    不少新移民,尤以回教徒,伊斯蘭教徒,和中國人, 就咬住這”多元文化政策”走火入魔,
    拿著金牌自成小圈, 不尊重澳洲主流社會的語文,習慣.

    “我唔識英文喎, 吓吓, 澳洲多元文化喎.唓.我地中華文化自己有一套,””卡吐卡吐,吐痰 華人商店對於市政府要”加上英文在招牌上,令所有澳洲人知道你的店子是賣甚麼東西的”.要求(合情合理) 華人大呼小叫”歧視歧視”
    至於-------站在行人路中幾人大聲講話,不理白人厭惡的眼光, 不 排隊, 在火車和公眾場合幾個華人大聲講中文,….你望著他們表示不滿,他們還怒 目而視--------唓, 係咁啦, 中華文化偉大精深,,,澳洲係多元文化喎…..
    這些華人熱愛祖國,參加唐人街社團,,興奮嘩啦啦 .澳洲的歷史地理人情, ,不知,也不想知.
    前時,我在澳洲日報網頁上, 談英國和澳洲的歷史, 民風和風俗淵源,我讚賞澳洲源自英國的民主自由和法治,,,,,立即有華人盲塞阿叔, 大駡筆者是------洋奴,漢奸, 賣國 賊……這些阿叔,托庇佑於”多元文化政策,” 自成一圈,在澳洲吃政府福利, 住了十多年,不知澳洲中部原來是大沙漠, 不知有大堡礁, 不會說英文, 不排隊 ……

    前些年, 有中東移民家長要求澳洲學校淮許他的兒子帶一把小刀上學”因為是風俗,只是裝飾…”被其他家長駡到臭頭.又有學校要求女學生不戴頭巾上課,因為教師實在難認出誰是誰.

    多少無聊事,和罪惡, 都假多元文化政策之名而行.

    而澳洲法院要伊斯蘭教的男女,上庭時,除下所有裝飾和頭巾蒙面巾,”因為法官要看原告/被告/証人說話時的表情, 和反應, 有助判斷他們是否說慌.”

    我認為澳洲及西方國家,應該立法嚴禁這些人在學校, 辦公室,法庭, 醫院等地方用蒙面巾或頭巾.. 他們包著頭,蒙著臉,又人人穿一式的長袍,那分得出誰是誰?

    但在各民族每年的民族節日中, 可以穿著自己的服裝,這就夠了.

    回覆刪除
  19. 在法國,包到密實只露雙眼當然不准。
    女生不准用頭巾的理據,是此乃公開宣示宗教的象徵。
    很多人以為所有歐洲國家是「基督教」國家,但一些國家是政教分離,施政是完全「世俗」(secular),不偏任何宗教。法國佬這樣規定,有其理由。
    執行起來,同樣禁止學生戴十字架項鏈掛在外面上學,才算公平。
    我不知道他們做不做得到。
    如果大細超的話,就是擺明針對伊斯蘭教徒。

    回覆刪除
  20. Linda,
    更有甚者,把中東和非洲的殘酷風俗帶進澳洲,例如中東男孩一定要割包皮,有些非洲裔割去女童的陰蒂、有的印度裔、阿拉伯裔父母迫年輕女兒嫁給他們挑選的男子....
    這些陋習,都不可以讓他們假借多元文化的名義繼續下去。
    悉尼有華人十幾廿萬,勢力龐大,Linda對華人在澳洲驕奢跋扈的感受,一定比我深刻。

    回覆刪除
  21. 對於伊斯蘭教要女孩施行"割禮" 這慘無人道的風俗(無麻醉), 我深惡痛絕,
    我認為若果這些食古不化的人在澳洲實行這些"文化",必須坐監.
    據政府統計,澳洲的希臘裔,是最融入的一族.
    華人唱歌一樣"要弘揚中華文化" 有利有弊,雖云可以盡量保留中國文化(都是些老東西),但亦自囿一隅,自我限制,
    華人自貼標紙"我是特別的",白人便不睬你, 這令華人永遠成為邊緣人,是否明智?
    其實澳洲白人最討厭"自我標榜不同的,要特別對待的"
    LINDA

    回覆刪除
  22. 統計結果,一些歐洲移民來了幾年之後,夫婦在家也改用英語交談了。
    這在我們的「中國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
    我有個台灣女性朋友嫁丹麥裔澳洲人,有次她出錢在酒樓請吃團年飯,她老公陪一班丹麥裔人坐一桌,她和我們一班中港台馬華人朋友一桌。
    我們這一桌,當然是由她帶頭,大講普通話,一句英文都不講。
    但是她老公那一桌,為了有我們這班「外人」在,由頭到尾不講丹麥話------講英文。

    回覆刪除
  23. ...「多元文化」概念,亦即來自不同文化的人「一起快樂生活」...

    是否這個理念本身有問題? 太過違反真實人性, 好似上個世紀的共產主義運動, 悲劇收場。

    回覆刪除
  24. 現在的人走來走去,不會全部在出生地終老,除非嚴禁一切外來人入境居留,「怎樣可以大家快活生活在是一起」是一定要考慮的問題。
    「多元文化」是一個方案,「完全同化」另一方案,兩個極端,中間可以有些伸縮的空位,就看政府拿捏得準不準了。

    回覆刪除
  25. well I live in Paris France. France, in my opinion, has never had a multi cultural policy.
    There are many things that shocked me since I lived there. Around one year ago, they started to have some "halal" food sold in the supermarket chains. And then a person who is from so called "french value association or sth" saying that selling halal food in the supermarket was against the french values.
    I think if such comments appear in US/UK/Canada, this person must have to resign or sth. But of course, in the french case, he remains there in this association.

    In Paris, from time to time I see some Muslim women in "hijab". i.e. she is totally covered-up except her eyes. It is difficult to know whether she is forced to or volunteered to do so.

    This head-wrap forbidden law (whether it is totally covered-up or just a headscarf) is applied to all france, in all public domains. I am sure in the street, there must be some ppl wearing some sort of religious items. So....

    For the "割禮", when my husband was a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re was a tour to the local courtroom. That visit was about a couple killed their baby girl because of 割禮.They performed 割禮 on their 3 months old baby girl. And according to my husband, that this couple did not understand what's wrong with doing it, they told the judge, they promised to do such ritual in a better way, so the baby would survive. They think this was an absolute must for all girls. It was 2x years ago.

    How can one respects such cultural rituals?
    MM

    回覆刪除
  26. 我以前個office cubicle對正office門口,工作時會專心看著部電腦,但眼尾仍可感到經過門口的人。每當有由頭包到落尾的中東女人經過時都會被嚇一跳,感覺上好似有條鬼影飄過。

    回覆刪除
  27. 謝謝法國讀者的意見。
    近年澳洲的幪面女人近年也多了,不過數目還不算大,澳洲人懶懶散散,比較沒所謂。
    恐怖活動越來越頻密,雖然兩者無直接關係,也一定影響人的心理。

    回覆刪除
  28. 談及多元文化, 很難不提及加拿大這個先鋒. 政府的如意算盤, 是讓各國文化互相感染, 取長補短, 至今亦無大衝突, 不知是否加國人特 "純" 特和善的關係. 本人亦十分喜歡此種模式, 感覺可以身處一地而有 "環遊世界" 的感覺.但亦有很大部分評論家將此評為 "計時炸彈", 只要觸及利益, 隨時爆炸. 反而加國可能與回教國家在地理上有距離, 所以不容易看見蒙頭婦女.

    感覺某些伊斯蘭主義抗拒進化到現代, 既不人道.

    回覆刪除
  29. 加拿大、美國、澳洲這類年輕國家,一開始已經是由外來移民組成,年來不停的吸收,所以你較容易做到Cultural Melting Pot。
    歐洲國家都有自己的深厚文化,文化特性和人民的National Pride特強。
    他們要搞多元文化,說的容易,做起來就難了。

    回覆刪除
  30. Speaking of a common language in front of people who don't share your mother tongue is a 'basic courtesy'!!! It is a matter of respect. For this, even the Americans are better. Even young people (students) know this 'common sense' there.

    I doubt whether your friend (who has married a Dane) knows what is the meaning of 'politeness'!!!

    *SIGH*

    In fact, such a sitting plan is already quite bad.

    Feel shamed as a Chinese, again.

    :-(

    回覆刪除
  31. 她的老公也有微言.....

    回覆刪除
  32. The lack of integration of "foreigners" is not only a problem in Germany. Recently a German former politician has published a book in which he has criticized the muslim population in Germany. That book was pretty controversial. I have not read that book, but from what I have heard he stated that the German population has become dumber and dumber. That's because of the unfriendly migration policy for attracting the more intelligent people and because of the offspring of people who have come to Germany as Gastarbeiter ("guest workers").

    回覆刪除
  33. 我想所有「先進國家」都面對這個問題。
    世界秩序重整,避也避不了。

    回覆刪除
  34. Raymond上午9:49

    香港的幪面女人日見增多,西營盤就有數個。晚上看到,頗恐怖。

    回覆刪除
  35. 包頭是隱藏美色,但我見過有些又油腳甲,真矛盾。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