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根在何處

W. Wong的文章「無根?」道出移民外國的心態問題,推薦大家一讀----包括網友諸君的留言。

其中有一段網友留言:「如果將來老到在香港的朋友一個二個都瓜鬼晒,唔知仲想唔想回去過世了。我已叠埋心水,在這裡老死了。我不想瞓在周圍講英文的地方,所以都係塵歸塵最好。

我有兩個朋友,都是移民澳洲的香港人,他們的心態是那麼極端的不同:

A 君 是前政府公務員,約40歲辭職,一家移民澳洲。他可以算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香港人的典型,家中安裝香港無線的翡翠衛星電視,日看夜看,香港的新聞和電視劇瞭若指掌。跟華人朋友在一起時,他提起的話題也是圍繞香港的事情。平時最喜歡去中式餐館飲茶嘆點心,樂此不疲,其他各國美食很少嘗試。

有一次我和他「戲言身後事」,談到有朝一日大去之時,希望火葬還是安葬澳洲哪個墳場。他正色的表示,他「一定」不要葬在澳洲,就地火化也好,不過會請人把骨灰帶回香港,灑在太古城外的海面云云 。(為甚麼是太古城?我沒有追問)

B 君 約20歲時給父母從香港送到英國唸法律,做了律師,後來就從香港移民到澳洲,繼續律師事業。他打鬼佬工,日常也絕少和華人朋友來往,守禮拜也是去全西人的英文教會。他在澳洲十幾年,40歲出頭時突然感到不適,延醫診斷出是末期肝癌,真是天妒英才,不一兩個月就去世了。

他的臨終遺願,囑父母要幫他達成,火化之後放在墳場的骨灰龕之中,要注意隔鄰左右不要有華人。

真是「又會咁都有既」?!

前文 華人世界公民

35 則留言:

  1. 1. A君屬high context culture. B君屬low context
    culture. 澳洲屬low context culture society.
    2. high context culture者居於high context
    culture society, 或low context culture者居於
    low context culture society, 倆者都會過得平安.
    3. low context culture者居於high context culture
    society, 或high context culture者居於low
    context culture society, 倆者都會過得不順.
    但後者比前者會過得舒服, 因為low context culture
    society會讓後者有選擇.

    回覆刪除
  2. 我認識的在澳洲的香港人,如果是第一代移民,大多是屬於A君一類。
    假如不停看香港八卦周刊,看衛星中文電視,都沒有心靈空間去容納當地的事物了。

    回覆刪除
  3. (真的想問,為什麼A君要移民呢?)
    在澳洲十多年,回到香港開始有一種遊客的感覺。
    還是覺得親切的,是因為有家人和朋友在。
    雖然香港在我生活在外國時已變了很多,但始終是長大的地方,有一種情意結...希望她即使變,也都是變得更加好。
    另外,自己生活著的地方也要用心去愛她,接受她的好,努力改變她的壞。
    我很貪心,我常常想,在香港和這裡都有一個居所,歡喜時去下香港,開心時到一下澳洲,那就最好不過!!!

    回覆刪除
  4. 做到兩邊都愛是很可貴的,但是我見到的是不平衡、而且向原居地傾斜的多。
    好些人住這裡十幾年,連州議員和聯邦議員的分野都不甚了了。

    回覆刪除
  5. jd 提到...
    1. A君屬high context culture. B君屬low context
    culture. 澳洲屬low context culture society.
    2. high context culture者居於high context
    culture society, 或low context culture者居於
    low context culture society, 倆者都會過得平安.
    3. low context culture者居於high context culture
    society, 或high context culture者居於low
    context culture society, 倆者都會過得不順.
    但後者比前者會過得舒服, 因為low context culture
    society會讓後者有選擇.

    JD 高論大有啟發。謝謝!

    回覆刪除
  6. muzikland下午2:43

    A 君是紅線女﹖還是王昭君嗎﹖
    身在胡邊﹑心在漢~

    回覆刪除
  7. 要做到四海為家才難呢。唉。

    回覆刪除
  8. muzikland,
    王昭君倒是被迫的,移民就有不同的故事了。

    回覆刪除
  9. KRiZ cPEc,
    不然都不會有那麼多人大嘆無根了。

    回覆刪除
  10. 謝謝推介拙文。

    我弟弟一家在溫哥華就像住在一個小香港裏,十幾年也沒有結交西人朋友。

    回覆刪除
  11. 好文一定要「推」的。
    Sydney那邊有二三十萬華人,跟溫記一樣,一句英文不講,一個鬼佬不識,也可以搞惦每日的衣食住行。

    回覆刪除
  12. 好辛苦!  

    我覺得「一句英文不講,一個鬼佬不識」就枉移民了!  
    又要享受那邊清新的空氣、寬廣的空間、自由的生活、較好的福利...又要口口聲聲「想念香港、喜歡香港(或其他故地)」,很討厭!那麼辛苦不要走啦?!明明沒有人迫他們的!要回去香港沒有人阻止他呢!  

    住得那麼不開心不要走好了!!!  
      

    回覆刪除
  13. 我聽過有個住這裡的大陸人講,澳洲就只是居住環境好一點,其他都及不上中國。
    還有些香港人,來了十幾廿年,在購物時看價錢牌,還是要折算港幣,然後吟吟沉沉:「嘩!咁貴,香港賣XXX錢咋!」

    回覆刪除
  14. 梁先生此文倒令我想起我曾看過的一本書,Eric Liu(劉柏川,美籍華人)的著作:The Accidental Asian(台灣中譯:偶然生為亞裔人)。作者在書中敘述自己努力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心路。
    Eric Liu wiki:http://en.wikipedia.org/wiki/Eric_Liu
    書評:
    1)http://www.yale.edu/yrb/winter98/review06.htm
    2)http://www.enotes.com/accidental-asian-salem/accidental-asian

    回覆刪除
  15. 又一句題外話:也是瘋狂世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BtnOaVjeVM

    回覆刪除
  16. 對如梁先生的愛貓人,不知港台這齣電視劇可會對胃口?
    http://programme.rthk.org.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catsworld&d=2010-07-04&p=4833&e=&m=episode

    回覆刪除
  17. 請按第一集,有網上播放。

    回覆刪除
  18. 耶魯大學的書評相當好。
    末段提到華人和猶太人在美國的比較,剛好我前幾日寫過....

    回覆刪除
  19. 曾看過幾個評論此書中文版的 blog,有些是人在海外的華人母親的共鳴:
    http://tw.myblog.yahoo.com/iweilan-blog/article?mid=8120&prev=8122&next=-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6eaec0100eypl.html
    http://jia.ccim.org/htdocs/ChristianFamily.nsf/7f5b31ae0a25b2c185256baa0051c39c/267c1619c945b3d185256b9f0081e97e?OpenDocument

    回覆刪除
  20. Blog 主來回澳港兩地,喜歡乘搭日機還是夜機?我發現華人多搭日機,而外藉人仕則兩者無防。﹣殖民達人

    回覆刪除
  21. ...我聽過有個住這裡的大陸人講,澳洲就只是居住環境好一點,其他都及不上中國。...

    既然如此, 點解移民澳洲? 唔會單單為左環境好一點0卦 !!

    回覆刪除
  22. 我對自己選擇的路很滿意,永不會後悔.所以我有兩個家,一個是由出生到成長的香港,另一個是移居的瑞典. 我永遠不會忘記在香港生活的點滴,I love Hong Kong forever! 但現在已移居了瑞典,當然亦深愛這個國家,I love Sweden too! 我永遠是瑞典藉的香港華人.我的根就是香港.Ö_Ö hehehe
    ** 雖然我的頭髮染了紅色,但唔代表我不是香港華人.現在的外表不能代表什麼呢!

    回覆刪除
  23. 殖民達人,
    以前都是去香港日機,回Brisbane洲夜機,現在兩者都有了。
    我多數搭夜機回澳洲,因為早上到,可議搭火車。夜機就一定要搭的士回家。

    回覆刪除
  24. 匿名,
    64留下那個班人,有些搞了很多年才拿到身分,當中很多擾攘,甚至於以死相迫。
    我見過有個聲明,說很想回中國,但一定要拿到澳洲護照才回去!

    回覆刪除
  25. Tracy,
    「正宗」的香港女人,頭髮染到五顏六色的多得是呢。

    回覆刪除
  26. iJoel,
    謝提供。

    回覆刪除
  27. B君十分正確,但可能用錯字眼,CHECK吓有冇中国種係隔離.中国種呀,不是華人種,兩者確有不同之處!

    但是,邊道都不會有什麼問題,all things must pass,who's care?

    Blood Sweat and Tear "When I Die"其中一段歌詞好有意思:

    Give me my freedom for as long as I be.
    All I ask of living is to have no chains on me.
    All I ask of living is to have no chains on me,
    And all I ask of dying is to go naturally.
    Oh I want to go naturally.

    回覆刪除
  28. 計我話,看事情要有平常心。
    華人、白人、黑人,葬得在這裡的,都算都是澳洲人;自己既已努力融入,豈能獨獨排斥某一族?

    回覆刪除
  29. JD 答好似 Human Communication D Case Study 答案!

    小學不小朋友去外國 , 大多去加拿大
    一去十幾年甚少回港

    我有睇兩邊的新聞的

    回覆刪除
  30. 兩邊都留意是很自然的,單睇一方還要刻意遠離另一方才有點怪。

    回覆刪除
  31. Some like it hot, some like it cold!

    移民背後,理由心態各有不同,熟是熟非,究難加以定論。生於斯,長於斯,香港縱有萬般不是,但仍不失是個不錯城市,一般情形下當有感情牽掛,個人來講,若要離港移往他處,政治及老來退休生活,再加上託庇於西方大國之一本護照是絕大考慮因素。

    西方社會自有不少優點,例如寬敞空間,清新空氣,「穩定政治」,依法行事,階級觀念較薄,非經濟掛帥等...諸如此類,但淡如開水生活,指數高昂,恆久不變,緩慢發展,滿足一隅之意識型態,真可以將一個人嘅意志消沈。尤其移民第一二代,因學識及語言所限而較難於主流社會找份穩定工作,個種無奈又可向誰訴!

    華人如能擁有一個保存到中國美好傳統文化,但又有西方法治精神架構嘅安心立命之所,移民此舉動或者會從此鮮於發生。

    賈真

    回覆刪除
  32. 說的不錯。
    自強為本,少一些「託庇」的心態,就算是移民,到了新地方也要做堂堂正正的主人,而不是victim。

    回覆刪除
  33. A君和B君都是南北極兩端的例子。

    回覆刪除
  34. 過猶不及!所以古訓「中庸」之道是好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