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憶黃淳樑師傅二三事

有讀者看了我的 學功夫、教功夫(上) 文章,留言說希望我談談黃淳樑師傅的軼事。

我是在1973年跟黃師傅學拳的,為期大約一年,所知道的實在很片面,姑且在這裡談一談,希望拋磚引玉吧。

當時師傅的拳館在油麻地窩打老道,近「油麻地戲院」的一棟唐樓的頂樓。之前的舊館是在油麻地彌敦道(近普慶戲院)的舊樓的二樓,外面有一個大招牌「詠春拳館」,很有氣勢。

和舊館相隔幾棟樓,是另一個師傅的拳館,「詠春梁x」,也是名師,就是今日風頭很勁的那一位。

黃師傅很自負,對其他拳師和門派不大看得起,尤其是那些「講就天下無敵」的師傅。對同門的師兄弟,即是我們的師伯師叔,他就很有口德,絕少批評其長短。不過對這位「梁X」師傅,他就很不客氣,經常在我們面前彈他功夫不濟,又說他妄自提高自己的輩份,自稱是葉問宗師(黃師傅的師傅,我們的師公)的嫡傳弟子----黃師堅持梁X只是跟葉公的徒孫學功夫,不肯認他是師弟。

 
那時有一本武術雜誌「新武俠」,是我的族叔梁穆叔創辦的,十天出一期,記者天天跑武館報道武林消息,又請武術界名宿寫文章,黃師傅有一個「黃淳樑專欄」。梁X在另一篇文章說甚麼葉問宗師見梁X向他「不恥下問」,乃傳授了很多奧秘給梁X,黃師在專欄中直斥說梁X說自己比葉公還要高,我記得很清楚,標題是「欺師滅祖,令人齒冷」八個字( 「不恥下問」是形容長輩反而向晚輩請教的成語,其實梁X是用錯成語吧了)。1973年葉公去世,喪禮上我不在場,葉師公的嫡傳弟子都戴孝,聽說梁X也想一樣穿上孝服站在一起,黃師在靈堂上喝打,梁某才灰溜溜的脫下。

我相信梁X的確是後來跟過葉師公的,他寫的書也有照片為證,但是以甚麼輩份和身分去學我就不知道了。這段武林恩怨,都幾十年了,黃師傅也於1997年去世。

武館是用大廳教拳,裡面就是師傅的私人生活空間,師母很年輕,出出入入都向我們咪咪笑。那時師傅的小女兒出世不久,師傅常常抱著嬰兒在廳中踱步,表現出他的鐵漢柔情。 

師傅煙癮很大,抽的是煙味最濃還是沒濾嘴的「駱駝」香煙,閒來無事他會拿一本廣智版的「李太白全集」站著看。以前的人有文化,教拳的不一定是老粗!

拳館是下午和晚上開放,學費每個月35元,徒弟不分班和上課時間,有空便可以上去打躉,自己練習。沒有刻板的課程和升級制度,師傅有空就過來看你的程度教你一下;也可以看師傅教其他人時在旁偷師,師兄弟又會不停地「撩」你黐手練習。

師傅頭腦革新,不泥於古。舊式武館用來練拳的「沙包」,裡面真的是「沙」,沙包越打越實,拳骨受罪而未必練到勁,因為痛不能太用力打;嘗試把沙包「揚」鬆時,微塵飛揚不大衛生。師傅改用俗稱「啤令」(bearing)的細粒鋼珠,很食力,好打得多。

師傅著重實戰,常常說「攻擊是最好的自衛」,年輕時常常撩人比武,有幾個師傅在公園教功夫的,當場應戰時被他打低。當年他也是上葉公的館要求比試,先入門的師兄徐尚田出戰把他折服,他才乖乖拜葉公為師的。葉公教拳也是以打為本,不說甚麼學武是為了強身健體,切戒與人動手的話,不介意他繼續找人比武,還打低過一些有名的拳手。但是他在教我們時已經「收晒火」,講話十分和氣,完全不像傳說他綽號為「講手王」那麼厲害。

有一次桌上有一個「沙包」,還未封口和掛在牆上讓人練習,我一時頑劣一拳打過去,散了一地的鋼珠。師傅走過來,也沒有罵我,只是默默的蹲下來逐粒去撿,師傅這樣和藹的態度使我更害怕和懊悔,馬上認錯搶著去檢,師傅才站起來沒說甚麼走開了。

師傅有時親身教我們黐手,我們感覺到他的手臂鬆胯胯、軟答答的,不像我們的霸王硬上弓,「慌對手唔死」的打法。但是說也奇怪,我們總是攻不進去,不能碰到他的身體,我們怎樣搏命的出手,都被他不費吹灰之力地化解了,這就是真功夫高手的分別了。

師傅對某些傳統的武學概念是不屑一顧的,他只講反應、勁道、速度和準確,從來不談甚麼「氣」,「剛」、「柔」、「內力」....有徒弟問他詠春屬於「外家拳」還是「內家拳」?他說不知道。那時武打片流行以甚麼「蛇形拳」、「猴形拳」、「螳螂拳」為題材,有徒弟問:師傅詠春拳是甚麼形?師傅幽默的答:「人形」囉!

每隔幾個月,師傅會不聲不響的在牆上貼出一張告示,例如:「某月某日,晚上8時,講解尋橋」(「尋橋」是詠春派的中級拳),到時師兄弟都湧回來,擠得水洩不通,聽師傅講解和示範很多平時沒提到的獨到之秘,有些師兄弟還錄音、拍8mm 的電影膠卷呢(那時還沒有「錄影機」這玩意)。

延伸閱讀:一代宗師黃淳樑 

師傅示範木人樁
師傅示範黐手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8 則留言:

  1. Chris老師,

    本人是個詠春初學者,現於黃淳樑系的學院學習詠春拳。想問問關於師公黃淳樑生前於《新武俠》雜誌所寫的專欄, 本人希望追索那些專欄的原文及出版日期, 尤其關注的文章是「我眼中的李小龍」以及Chris老師所提及的那篇「欺師滅祖,令人齒冷」。不知道Chris老師有沒有這方面的資料?

    還有,師公所寫的「講手四十回」是否也曾刊登於《新武俠》呢? 萬分感激你的幫忙!!

    回覆刪除
  2. 80年代搬家時,全套手上的新武俠扔掉了,全憑記憶寫出,真的幫不到你了。黃師寫的文章應是1972/3年在該雜誌連載的。
    我從第一期起買,買了約60期,印象中未見過「講手40年」的文章。
    如果說「40年」應是計到90年代,這時新武俠都已結束多時了。。

    回覆刪除
  3. 「我眼中的李小龍」寫在他死後幾個月,內用講述兩人私下見面及比試黐手的過程。
    黃師說很失望,因為李小龍的反應比以前差,黐手的結果是黃師逼到他不能招架,無路可退,說「好!好!」的叫停。

    回覆刪除
  4. 謝謝Chris老師所提供的線索!

    想再問問Chris老師關於師公於1957年在台灣參加的一場擂台賽。有約知道這場比賽有拍攝成記錄片,片名為「拳師大會戰」(或「寶島風雲」),
    而且還於1958年在香港上映。不知這套記錄片有否在市面上發行過?

    再次感激你的幫忙!!!

    回覆刪除
  5. 沒有在市上見過呢。
    黃師當年是對白鶴派的倪沃棠,黃師輸了。

    回覆刪除
  6. 謝謝Chris老師提供的資料!

    回覆刪除
  7. 台灣的擂台賽不是對倪沃棠,而是吳哲明。
    對白鶴派倪沃棠的,是在麥花臣球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