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門派拳種繁多,兵器也不遑多讓,除了常用的刀、劍、棍、槍、關刀,還有戟、梅花鞭、雙勾、拐、月牙鏟、獵叉、冬瓜錘....甚至乎奇門兵器如「判官筆」、「峨嵋刺」,都是適應以前經常用兵器搏鬥的需要而設計的。五花八門的兵器,現代社會當然用不著,也不是隨手就有,學功夫兼及兵器,也是鍛鍊體能,或滿足個人興趣而已。
這一對鋼刀,跟了我三十幾年 |
八斬刀的特點,是屬於短刀,雙手各拿一把。
長兵器適用於寬闊的環境,如在廣場對打,或馬背上廝殺;短兵器適用於日常較狹窄的環境。詠春是短橋窄馬的功夫,配合南方人比北方人矮小的身形,也特別適合南方的搏鬥環境,例如在小巷、茶樓、樓梯、走廊、房間,甚至渡頭、小艇之上與人動手。
一雙八斬刀在手,就是詠春的基本手法如攤手、伏手、衝拳、印掌、耕手.....的延伸,很多刀法是連消帶打,搶佔中線,兩點之間以最短的直線攻擊,與拳法異曲同工。
所以就算學員對八斬刀很有興趣,也必先要把拳術練熟,師傅才會教你練八斬刀,這是傳統的的途徑,其實是很合理的。
武術行家形容兵器的設計,有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之說。「一寸險」有兩個意思,是用短兵器時,要與人貼身相搏,不啻「身犯險境」----但是對方也是一樣,因為他的兵器比你的長,迴轉不過來,發揮不到作用;而因你出招接近的和迅速,他會難以阻檔,隨時有中招之險。
現代人練八斬刀,一定在家中或武館玩,絕不能像古代的俠士帶著上街;但是到了真的有需要和人搏鬥時,隨手拿起甚麼短短的物件,甚至是不鋒利的東西,都可以施展出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Chris兄隨師父學拳和刀衹有年多而已便能淳熟運用,想當年必定勤於練功,如今一生受用. 當時可有見過葉問和葉準師父嗎?
回覆刪除黃師傅親自教我的不多,大多是看師兄弟練習時偷師的。
刪除經過多年鍛練,現在已經入晒腦,想都不用想,一出手一定是中線直拳,攤手、伏手、耕手。
我1973年拜師,葉問如972年逝世,所以未見過他;而葉準雖然是宗師的兒子,來香和學拳較晚,當年在香港教拳也是新丁。
持有刀具在澳洲要不要申報?香港好似要。
回覆刪除各州法例不同,本州藏有功夫兵器不用報,帶出街要有理由,如係拎緊去練武的地方,要用套包好,放入車尾廂,不能放在車內身旁邊。
刪除如Rambo開山刀之類,應該有更嚴管制,我不知道了。
這些鋼刀就像切蛋糕的刀吧? 不用開峰甚麼的?
回覆刪除八斬刀不用開口,劈頭劈鎖骨已經夠殺。
刪除由小念頭到六點半棍係咪「套餐」?有無人齋打拳唔學刀棍?
回覆刪除學詠春的人多,學齊三套拳+木人樁+兩套兵器的很少。
刪除包括李小龍。你明未?
現在香港如果想學詠春邊度好? 我只知油麻地好似有梁挺的館... 唔知詠春減肥效果如何呢? @.@ 三十幾先去學純強身健體OK嗎? 會唔會話有D動作做唔到可以放棄?
回覆刪除..我咁問會唔會好白痴? :3
梁生的館,行過少少,同在彌敦道上,有我師兄溫鑑泉的館。
刪除肯勤練,甚麼拳都可以收實肌肉,放心。
三十幾才學功夫沒問題,尤其是跳躍動作少的南派。
Chris..DID u smuggle that to AUSTRALIA ?? IT SO COOL..
回覆刪除移民裝箱帶入,no worries.
刪除練功前必須做足由頭至腳熱身操,由慢至快,不可懶。
回覆刪除KL
是的,任何運動都是。
刪除油麻地梁挺的館 my first so called master (haha I can only referred to )..I paid 30 hkd pre month on that occasion
回覆刪除39元一個月,那一定是60年代尾,70年代初了。
刪除葉準舞刀, 身手異常生硬, 令我很失望..........
回覆刪除89歲老人了。
刪除他年輕時身手如何? 可有公論?
刪除他是中年之後來香港和葉問團聚,才開始學功夫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