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開始,香港的粵樂界,產生了一種叫「跳舞粵曲」的新曲式,那是為了應付新時代的要求,在一些「中式夜總會」或舊式舞廳裡表演,真是可以用來讓客人聽著跳舞的。
節拍方面比較明朗,大多是:
「蓬拆蓬拆」的「快四」(Quickstep):如下面的「一枝梅」、「慢板」二段;
「蓬拆拆拆」的「慢四」,或
「蓬~拆拆」的「狐步舞」節拍,如下面的「石榴花」、「長句」二段。
一縷柔情 (冼劍麗唱) (一枝梅) 晴天開朗月正起東方,推窗望銀漢,心事多添上。嘆織女共牛郎,已遭隔斷在河傍,情心空自向。恨未央,歲歲如常,鵲架橋樑正遂了希望,我心自暗想。想到受此冷落情況,思君隔別遠方,甚覺不安。 (慢板) 撩動起,我情絲千萬丈。愁對雙星,令我滿懷惆悵。蘭閨靜,倚牙床。殘更數盡,未免嗟嘆襟寒。當日與檀郎,好比鶼鰈相依,共把情歌和唱。 (石榴花) 唱罷同賦詠,心懷放。豈知一旦別離,每思念郎。午夜魂夢,心神往。應憐我苦況,點能夠~~ (轉二王下句) 多生兩翼,飛去伴往阿郎~~ (長句) 但見月照紗窗,惹起愁絲萬丈。只為團圓美景也無常,郎你早定歸期,以慰儂心盼望。須知年華易老,恰似逝水茫茫。 (無錫景) 願郎舊恩愛莫忘,勿作背情漢。快快歸家,兩相歡愛樂再嘗,遂我心裡望,我更要情郎,在我身旁,永不復分,倆雙在繡房,大眾暢懷心花放。 跳舞粵曲的配器方面,棄用中式的鑼鼓而改用西洋爵士鼓;不用婉約的二胡,改用音色明亮變化更多的小提琴。加入薩克管(色士風)、電結他、低音電結他、木琴、鋼琴等等。以前的粵樂師傅都很厲害,一個人懂得玩幾種樂器的很平常,學多一兩樣種西洋樂器,一里通,百里明,濕濕碎矣。 上面的一首「一縷柔情」,可算甚為典型的跳舞粵曲,一枝小提琴由頭伴著女聲到尾,很是動聽。作曲者揉合廣東小曲如「一枝梅」、「石榴花」,江南小調如「無錫景」,配合傳統的粵曲曲牌如「慢板」、「二王」,轉接之間絲絲入扣,全無勉強之感。 歌唱者冼劍麗,是當時有名的粵曲唱家,間中也有客串電影,嗓子很甜美。她常與另一名伶鍾雲山合唱正統粵曲,我最欣賞他倆的「夜偷詩稿」。 下面有一段參考資料,摘自2006年10月24日文匯報 「戲曲視窗」: 最早的粵語流行曲——「跳舞粵曲」 葉世雄(http://paper.wenweipo.com/2006/10/24/EN0610240028.htm) 年紀稍長的讀者在五、六十年代必定在電台廣播中聽過冼劍麗主唱的《一縷柔情》。根據黃志華撰寫的《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記載,這首歌曲於一九五六年流行,成為「跳舞粵曲」的經典,不但常獲電台播放,而且幾乎所有舞廳、夜總會都必唱或播放此曲。 有關「跳舞粵曲」的起源,《王粵生小傳》的一段文字是最好的說明:五十年代初期香港經濟陷於困境,粵劇演出機會起伏不定,樂師日間在歌壇、夜晚在夜總會及舞廳演出。當時舞廳及夜總會流行著西方跳舞音樂,如探戈、狐步、華爾茲及倫巴等;漸漸地,不少粵曲及粵劇主題曲和插曲也被改編成「跳舞粵曲」。 當時士工慢板常用來跳慢四步,中板則跳中四步。很多來自粵劇及粵曲的單支小曲在改編為跳舞音樂。(見陳守仁《粵曲的學和唱:王粵生粵曲教程》)簡單地說,「跳舞粵曲」就是配上流行歌曲的節拍來演唱,既然有了固定的節拍,歌者就不能如演繹傳統梆黃般發揮個人唱腔,處處受著「梗曲梗譜」的規範。大家可以想像到,歌者總不能在眾人相擁跳慢四步時,突然加快速度,這樣做,除了會擾亂舞者的步伐外,也不免破壞了浪漫氣氛。 「異化產物」有歷史根源 「跳舞粵曲」由於可供跳舞之用,因此灌錄了不少唱片,現時香港電台第五台的粵曲節目間中也會選播一、兩首。但有關的文字資料就乏善足陳,不知道是否連從事粵曲工作的人也覺得它是「怪胎」,所以不屑多談。 雖然跳舞粵曲是由於商業的需要而誕生,不過它的出現亦有著歷史的根源。首先,它是「精神音樂」的延伸,既然廣東音樂可以用流行歌曲的節拍來演奏,進一步把傳統梆黃也來個「現代化」,便變得順理成章。好像在九十年代,很多地方戲曲都出現「電子音樂化」,我便曾欣賞過「的士高」版的上海越劇唱片。其次,日治 時期流行「幻景新歌」的演出形式,它主要是把歌壇的原來純演唱變成「話劇化」,歌曲的內容很多與社會現象相關,而其中不乏節奏輕快的「諧趣粵曲」;因此,「跳舞粵曲」的出現,在當時來說,是非常自然的,歌者掌握演唱技巧也絕不困難。「跳舞粵曲」在粵曲歷史上,或許只會被評為特定時空下的「異化產物」,但對 粵語流行歌曲的發展來說,卻有著重要的位置,因為它被視為最早一代的粵語流行曲。 延伸閱讀:Muzikland的文章:http://blog.roodo.com/muzikland/archives/3849583.html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